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更加关注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思考。基于此,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教学实践,谈一谈应该如何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整体教学。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数学;整体教学
所谓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统筹考虑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并关注知识的跨年级迁移,从而重构新的知识系统,使教学环节更紧凑、教学内容无重复的教学模式。在大单元背景下,整体教学活动要逐步突破教材编排的基本顺序,并系统性地将教材整合为模块化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真正加大课堂容量,发挥出教材的示范引导作用。不难发现,大单元教学普遍具有大贯通、大迁移、大整合的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点,了解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1.优化课程类型
简单来说,课程类型主要是指课的模型与类型,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程序与结构。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是划分课程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应该依据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课程类型。只有设计恰当的课程类型,才能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组织本班的数学教学时,我通常会设计以下几种课程类型:第一,预习展示课。在这种课型中,学生需要将学案作为抓手,并以此为线索展开自主性的前置性学习活动,然后在课堂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在这一环节,课堂展示的内容要少而精;第二,提升展示课。在这种课程类型中,我会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追问。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逐步拓展出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目标。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产生的新认识进行课堂展示;第三,巩固展示课。这种课型更加注重知识的再生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会改变以往单一的习题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更加多样且富有新意的数学活动,以此来使学生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可以逐步帮助学生生成能力。由此可见,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课程类型中,“展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2.完善教学目标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除了以往过于细化的课时目标之外,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一来,有利于准确把握初中阶段整体的育人目标,并将不同学段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实现从点到面的迁移。
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进行全面思考之后,我将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总目标设置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抽象过程,结合实际问题参与数据的统计和概率分析,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数学实践活动;第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数感、空间观念与符号意识,并发展数学运算能力与数据分析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总目标的引导下,我会根据学段的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对于这一学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我整合成了有理数与代数式、基本几何图形及其简单性质这样两个模块。最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划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向,这无疑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大单元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渠道。在大单元背景下,教师应该改进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不同的模块内容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展开学习活动。
如:“统计与概率”是大单元中的重要模块。从知识特点来看,这部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会将生活化教学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除了会引入一些生活案例之外,还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数据统计与概率分析。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了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但巩固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更加灵活的知识应用方法。
总之,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更加順利地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变革,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教学的思想,并依据大单元的特点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与改进。唯有如此,才能逐步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灵谦.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整合探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0):127-128.
[2]宋雪芹.初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9,(6):136.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数学;整体教学
所谓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统筹考虑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并关注知识的跨年级迁移,从而重构新的知识系统,使教学环节更紧凑、教学内容无重复的教学模式。在大单元背景下,整体教学活动要逐步突破教材编排的基本顺序,并系统性地将教材整合为模块化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真正加大课堂容量,发挥出教材的示范引导作用。不难发现,大单元教学普遍具有大贯通、大迁移、大整合的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点,了解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1.优化课程类型
简单来说,课程类型主要是指课的模型与类型,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程序与结构。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是划分课程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应该依据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课程类型。只有设计恰当的课程类型,才能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组织本班的数学教学时,我通常会设计以下几种课程类型:第一,预习展示课。在这种课型中,学生需要将学案作为抓手,并以此为线索展开自主性的前置性学习活动,然后在课堂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在这一环节,课堂展示的内容要少而精;第二,提升展示课。在这种课程类型中,我会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追问。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逐步拓展出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目标。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产生的新认识进行课堂展示;第三,巩固展示课。这种课型更加注重知识的再生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会改变以往单一的习题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更加多样且富有新意的数学活动,以此来使学生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可以逐步帮助学生生成能力。由此可见,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课程类型中,“展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2.完善教学目标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除了以往过于细化的课时目标之外,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一来,有利于准确把握初中阶段整体的育人目标,并将不同学段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实现从点到面的迁移。
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进行全面思考之后,我将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总目标设置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抽象过程,结合实际问题参与数据的统计和概率分析,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数学实践活动;第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数感、空间观念与符号意识,并发展数学运算能力与数据分析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总目标的引导下,我会根据学段的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对于这一学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我整合成了有理数与代数式、基本几何图形及其简单性质这样两个模块。最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划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向,这无疑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大单元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渠道。在大单元背景下,教师应该改进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不同的模块内容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展开学习活动。
如:“统计与概率”是大单元中的重要模块。从知识特点来看,这部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会将生活化教学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除了会引入一些生活案例之外,还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数据统计与概率分析。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了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但巩固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更加灵活的知识应用方法。
总之,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更加順利地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变革,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教学的思想,并依据大单元的特点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与改进。唯有如此,才能逐步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灵谦.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整合探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0):127-128.
[2]宋雪芹.初中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9,(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