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身心健康并不是单一的生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增强,更重要的是保持学生心理的健康、进行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积极的进行学生心理的有效辅导和教育,以此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 班主任教师; 心理辅导; 重要意义; 优化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生活阅历缺乏,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成长的烦恼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负面情绪及不良心理的排解,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自身的发展需求,及时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并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辅导和教育,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1.小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目标及内容的实现与充实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管理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加入,实现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教育形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有助于改善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方式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都是以强制的形式要求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制度进行遵守、对班级管理工作给予配合。但是这种刚性化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抵触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就应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进行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这不仅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学生具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具有柔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实现了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
(3)有助于实现学生良好的个人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乐观性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而心理健康的保持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实现更为良好的发展。
2.小学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分析
(1)班主任教师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重视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在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一部分教师由于管理理念的陈旧,仍然只片面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则相对忽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由此可见,班主任教师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态度,就影响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开展。
(2)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单一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应通过学科渗透、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引导与教育,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仍然以枯燥、单一的课堂讲解方式进行,这就严重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有效性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
3.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化策略
(1)积极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素养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作为最为主要的实施者,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理念以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积极地进行自身素养的提升。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彻底摒弃以往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此实现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及专业素养的提升。随着对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要求的提升,对管理者—班主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积极拓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的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而在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也应积极的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方式的拓展,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首先,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通过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能使学校结合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的教研,使学生在这种教育形式中,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的学习与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健康的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中,实现自身不良心理的排解,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凭借自己的教学管理优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心理教育形式的拓展、心理辅导机构的构建以及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来提高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韦余芹.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教書育人,2015(13)
[2]金东贤,俞国良,傅婕.简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03)
[3]孙义农主编.小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阶段; 班主任教师; 心理辅导; 重要意义; 优化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生活阅历缺乏,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成长的烦恼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负面情绪及不良心理的排解,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自身的发展需求,及时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并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辅导和教育,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1.小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目标及内容的实现与充实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管理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加入,实现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教育形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有助于改善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方式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都是以强制的形式要求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制度进行遵守、对班级管理工作给予配合。但是这种刚性化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抵触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就应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进行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这不仅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学生具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具有柔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实现了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
(3)有助于实现学生良好的个人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乐观性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而心理健康的保持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实现更为良好的发展。
2.小学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分析
(1)班主任教师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重视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在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一部分教师由于管理理念的陈旧,仍然只片面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则相对忽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由此可见,班主任教师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态度,就影响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开展。
(2)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单一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应通过学科渗透、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引导与教育,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仍然以枯燥、单一的课堂讲解方式进行,这就严重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有效性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
3.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化策略
(1)积极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素养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作为最为主要的实施者,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理念以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积极地进行自身素养的提升。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彻底摒弃以往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此实现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及专业素养的提升。随着对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要求的提升,对管理者—班主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积极拓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的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而在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也应积极的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方式的拓展,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首先,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通过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能使学校结合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的教研,使学生在这种教育形式中,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的学习与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健康的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中,实现自身不良心理的排解,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凭借自己的教学管理优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心理教育形式的拓展、心理辅导机构的构建以及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来提高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韦余芹.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教書育人,2015(13)
[2]金东贤,俞国良,傅婕.简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03)
[3]孙义农主编.小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