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山西社会经济生活稳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境内有山地、盆地、丘陵与高原,东西两侧被太行山与吕梁山环绕。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农业种类丰富,并以杂粮为主,产量大,品种多,故有“小杂粮王国”之美誉,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市场和居民的需求,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就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西;特色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3 — 0089 — 03
民以食为天,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现在的惠农政策,农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年鉴记载,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2015年农业粮食总产量为1259.6万吨,工业中的原煤产量为96680万吨,可看出山西以发展工业为主,农业为辅。
一、山西农业面临的问题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山西农业生产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困境:
1.农村土地荒废现象严重,土地流转中的矛盾问题尖锐,土地利用率低,用于农业生产的粮食生产用地逐年减少,产业规模逐年降低,市场竞争力下降。
2.更多的农民走向城市,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况,摆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致使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大,农业劳动力下降,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低,收成效益也不高。
3.山西河流较多,但用于农业的流域面积较少,农地灌溉面积不足,多是依靠雨水的供给,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
4.山西培养的农业优秀人才更多的流进一线城市,农业技术人员缺失,農业设备单一与滞后,农产品种植品种少,不利于农业的改进与发展。农民对农业的技术投资少,科技创新能力低,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更是低。
5.产品加工包装落后,市场竞争力小,品牌意识淡薄,生产线和销售形式单一,生产、加工和销售也不能有效结合起来,产业链短路。市场范围小,竞争意识弱,仅活动于本地本市,没有走出去更没有引进来。农民的经营形式是个体户,没有强强联手,规模小投资少月利润不平衡。
6.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重视不够,规律把握不准。部分领导对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也不够,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也不会抓农业的问题;各级农业系统普遍存在职能不清与管理混乱等现象,导致工作开展不顺缺乏推动力。
山西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用水、销售、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存在某些问题,导致山西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总产量低、土地荒废现象严重,不利于山西农业的发展影响山西农业的进步与推动,因此山西需要结合本地地形发展适宜本地的特色农业,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二、山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特色农业指利用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属于自己特色的现代农业产品,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现代化的农业。山西内处大陆,东西被山地包围,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省内流淌着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有汾河滨河等支流,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异,以晋北、晋南为例。
晋北以大同为代表,该市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南部是广阔的平川(大同盆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区可分为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区山势险峻;中部山区,最高峰为大钟山,海拔1417米;北部山区群山交错,为深坡陡;境内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雨季河水暴涨,平时水量极小;年均降雨量400O毫米左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25天左右,一年一收。这样的地形与气候适宜玉米、豆类与荞麦的生长,适合小杂粮的种植,2015年主要县的产量如下表:
而位于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傍山地带泉水丰富,气候温和,具有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为褐土,土层厚,表层含有机质0.7~1.2%,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其次为豌豆、大麦、谷子、玉米、高粱、花生和薯类等,素有山西粮仓之称。晋南四季都比较适合旅行,冬天平均温度也在0度以上,作物两年三收,因此晋南的粮食总产量高于晋北,2015年主要县城产量如下表(以运城市为代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西农业种类丰富,以杂粮为主,产量大,品种多,而且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高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高钙、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等特点,是当代食物构成中的重要粮食品种,对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发展山西特色农业刻不容缓。
三、山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以广灵县为例)
(一)广灵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1.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广灵县四面环山,豆腐干原料黑豆主要来源于本县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区,绿色健康有营养。据资料显示,2015年广灵县豆类的播种面积是1553公顷产量为1950吨,产量丰富。水资源充足,本县内有横贯东西的壶流河。交通便捷,广灵县位于大秦和京原两条铁路之间,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易走向市场。
2.深厚的文化资源。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精益求精的手艺已成为一种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塞外江南”的水神堂,还有“壶泉”和圣泉寺等,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的销量。
3.劳动力充足。广灵县人口约为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是16万占总人口的85%,劳动力资源丰富。
4.精湛的制作程序,无与伦比。广灵县豆腐干经过制压切晒煮五道程序,用花椒、茴香、大料等酌料,采用本身浆水发酵点制手工制作,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手艺独特,全国唯一,绿色健康安全,是舌尖上的美食,制作过程在室内,气候影响约束小。
(二)广灵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分散经营,广灵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合作组织的意识,集中程度不高,科技投入不足。商户都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人工制作,没有雇佣劳动力,没有机器的使用,投资小,速度慢,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操作繁琐,收益小,市场仅局限于本村本县本市,没有开拓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各户独立经营,价格稳定,技术上没有强强联手,商品单价受市场影响小,发展空间小,利润前景不乐观。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思想保守落后。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应用,而科技又需要人才,山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以初中为主,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创新。 2.产业链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生产、加工、销售都是独立完成,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据资料显示,美国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比为1:1.8,而中国则为1:0.3,加工仅限于生产上的加工,没有在销售上进行再次加工,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有多样但是走向市场的却很少。产品保质期短暂,没有品牌意识。因仅仅局限于生产加工而没有进行包装加工,营销范围小,长久地暴露于室外影响口感,收益少,应该确保农产品的健康安全。对于市场上口碑好的产品,没有及时的抓住市场,运用市场,进行包装宣传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营销方式单一,主要是小商小贩,没有一个共享的营销平台,“互联网 ”的营销方式没有充分的利用,也没有利用便利的交通开拓市场。
3.政府忽视引导。政府没有组织农民走专业化集体化区域化现代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缺乏集中的经营和管理,没有走向市场,虽国家不断地实施富农惠农政策,但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即农民的“口袋子”饱满,但其他反面忽视,发展不均衡。
(三)广灵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1.开展教育活动,组织思想更新。邀请高校或者农业研究所的专家讲解科技带来的利益,使农民走出小农意识,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尝试合作化的经营,扩大规模,适当的安排一些课程,培养一些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农民。引进专家,吸引更多的人才。介绍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实践人才,启动“特色农民”方案,加强农业上的技术与指导,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共享资源平台,交流经验体会,共同致富。
2.延长产业链,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服务。生产更加细致,加工更加完善,销售更加多样化。加工时严管商品质量标准
3.引进科技,提高效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成效有目共睹,如何合理的把科技与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尤为重要,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更多的时间。
4.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包装与宣传。把握时机,抓住市场,产业不仅做大还要做强,包装上更加精致精美,携带便利,物美价廉,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如开展特色农业博览会和展销会,介绍特色农业文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和投资商。
山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化,每省每市农业发展形式也与众不同,各地可以互相交流与借鉴,更好地提高农业产量、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业水平,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杨煜坤.山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2〕赵吉平.发挥山西省资源优势加快小杂粮产业发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1,(12).
〔3〕王梅,张华盛.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5,(06).
〔责任编辑:孙玉婷〕
关键词:山西;特色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3 — 0089 — 03
民以食为天,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现在的惠农政策,农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年鉴记载,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2015年农业粮食总产量为1259.6万吨,工业中的原煤产量为96680万吨,可看出山西以发展工业为主,农业为辅。
一、山西农业面临的问题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山西农业生产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困境:
1.农村土地荒废现象严重,土地流转中的矛盾问题尖锐,土地利用率低,用于农业生产的粮食生产用地逐年减少,产业规模逐年降低,市场竞争力下降。
2.更多的农民走向城市,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况,摆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致使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大,农业劳动力下降,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低,收成效益也不高。
3.山西河流较多,但用于农业的流域面积较少,农地灌溉面积不足,多是依靠雨水的供给,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
4.山西培养的农业优秀人才更多的流进一线城市,农业技术人员缺失,農业设备单一与滞后,农产品种植品种少,不利于农业的改进与发展。农民对农业的技术投资少,科技创新能力低,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更是低。
5.产品加工包装落后,市场竞争力小,品牌意识淡薄,生产线和销售形式单一,生产、加工和销售也不能有效结合起来,产业链短路。市场范围小,竞争意识弱,仅活动于本地本市,没有走出去更没有引进来。农民的经营形式是个体户,没有强强联手,规模小投资少月利润不平衡。
6.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重视不够,规律把握不准。部分领导对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也不够,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也不会抓农业的问题;各级农业系统普遍存在职能不清与管理混乱等现象,导致工作开展不顺缺乏推动力。
山西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用水、销售、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存在某些问题,导致山西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总产量低、土地荒废现象严重,不利于山西农业的发展影响山西农业的进步与推动,因此山西需要结合本地地形发展适宜本地的特色农业,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二、山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特色农业指利用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属于自己特色的现代农业产品,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现代化的农业。山西内处大陆,东西被山地包围,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省内流淌着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有汾河滨河等支流,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异,以晋北、晋南为例。
晋北以大同为代表,该市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南部是广阔的平川(大同盆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区可分为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区山势险峻;中部山区,最高峰为大钟山,海拔1417米;北部山区群山交错,为深坡陡;境内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雨季河水暴涨,平时水量极小;年均降雨量400O毫米左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25天左右,一年一收。这样的地形与气候适宜玉米、豆类与荞麦的生长,适合小杂粮的种植,2015年主要县的产量如下表:
而位于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傍山地带泉水丰富,气候温和,具有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为褐土,土层厚,表层含有机质0.7~1.2%,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其次为豌豆、大麦、谷子、玉米、高粱、花生和薯类等,素有山西粮仓之称。晋南四季都比较适合旅行,冬天平均温度也在0度以上,作物两年三收,因此晋南的粮食总产量高于晋北,2015年主要县城产量如下表(以运城市为代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西农业种类丰富,以杂粮为主,产量大,品种多,而且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高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高钙、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等特点,是当代食物构成中的重要粮食品种,对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发展山西特色农业刻不容缓。
三、山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以广灵县为例)
(一)广灵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1.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广灵县四面环山,豆腐干原料黑豆主要来源于本县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区,绿色健康有营养。据资料显示,2015年广灵县豆类的播种面积是1553公顷产量为1950吨,产量丰富。水资源充足,本县内有横贯东西的壶流河。交通便捷,广灵县位于大秦和京原两条铁路之间,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易走向市场。
2.深厚的文化资源。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精益求精的手艺已成为一种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塞外江南”的水神堂,还有“壶泉”和圣泉寺等,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的销量。
3.劳动力充足。广灵县人口约为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是16万占总人口的85%,劳动力资源丰富。
4.精湛的制作程序,无与伦比。广灵县豆腐干经过制压切晒煮五道程序,用花椒、茴香、大料等酌料,采用本身浆水发酵点制手工制作,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手艺独特,全国唯一,绿色健康安全,是舌尖上的美食,制作过程在室内,气候影响约束小。
(二)广灵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分散经营,广灵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合作组织的意识,集中程度不高,科技投入不足。商户都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人工制作,没有雇佣劳动力,没有机器的使用,投资小,速度慢,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操作繁琐,收益小,市场仅局限于本村本县本市,没有开拓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各户独立经营,价格稳定,技术上没有强强联手,商品单价受市场影响小,发展空间小,利润前景不乐观。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思想保守落后。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应用,而科技又需要人才,山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以初中为主,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创新。 2.产业链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生产、加工、销售都是独立完成,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据资料显示,美国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比为1:1.8,而中国则为1:0.3,加工仅限于生产上的加工,没有在销售上进行再次加工,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有多样但是走向市场的却很少。产品保质期短暂,没有品牌意识。因仅仅局限于生产加工而没有进行包装加工,营销范围小,长久地暴露于室外影响口感,收益少,应该确保农产品的健康安全。对于市场上口碑好的产品,没有及时的抓住市场,运用市场,进行包装宣传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营销方式单一,主要是小商小贩,没有一个共享的营销平台,“互联网 ”的营销方式没有充分的利用,也没有利用便利的交通开拓市场。
3.政府忽视引导。政府没有组织农民走专业化集体化区域化现代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缺乏集中的经营和管理,没有走向市场,虽国家不断地实施富农惠农政策,但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即农民的“口袋子”饱满,但其他反面忽视,发展不均衡。
(三)广灵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1.开展教育活动,组织思想更新。邀请高校或者农业研究所的专家讲解科技带来的利益,使农民走出小农意识,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尝试合作化的经营,扩大规模,适当的安排一些课程,培养一些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农民。引进专家,吸引更多的人才。介绍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实践人才,启动“特色农民”方案,加强农业上的技术与指导,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共享资源平台,交流经验体会,共同致富。
2.延长产业链,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服务。生产更加细致,加工更加完善,销售更加多样化。加工时严管商品质量标准
3.引进科技,提高效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成效有目共睹,如何合理的把科技与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尤为重要,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更多的时间。
4.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包装与宣传。把握时机,抓住市场,产业不仅做大还要做强,包装上更加精致精美,携带便利,物美价廉,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如开展特色农业博览会和展销会,介绍特色农业文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和投资商。
山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化,每省每市农业发展形式也与众不同,各地可以互相交流与借鉴,更好地提高农业产量、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业水平,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杨煜坤.山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2〕赵吉平.发挥山西省资源优势加快小杂粮产业发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1,(12).
〔3〕王梅,张华盛.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5,(06).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