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而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都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突出主体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呢?
一、教师要树立主体教育观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主体”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按照课程的本质。教学的根本目的、特点,基本策略去引导学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如何活动。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教师只有树立主体教育观,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
二、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入手。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心里品质,它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教师要促使学生不断地展示“我能行”——能认、能读、能写、会说。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形成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就会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会树立语文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消除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识字不难、写字不难、读书不难、背诵不难、写作不难。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课前要求学生:⑴读和抄写课文中注有拼音的字。⑵思考槐乡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割槐米。⑶口叙孩子们割槐米的过程和心情。课堂上抽学生读课文,分组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课前的两个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槐树、八月的天气、孩子们割槐米的动作、心情的语句找出来。抓住学生喜欢野外活动的心情,要求课后写一篇作文:“记一件愉快的事”。经抽学生作文查阅,记叙清楚,会描写,有内容,不枯燥,突出了“愉快”的事。通过教学和课外学习,既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凸显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三、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最佳的语文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敢于实施一个“放”字。“放”就是充分给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让学生去阅读,增加动力,寻找答案。如教学《爬山虎》时,教师拟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⑴爬山虎为什么会爬上墙?⑵课文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叶、茎、脚的变化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仔细阅读,思考,室外细心观察,课堂交流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各小组回答,补充,针对爬山虎叶、茎、脚的生长变化,回答了爬山虎爬上墙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制造气氛,明确目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就是大胆实践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了能力,并得到提高,也突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四、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应把重点放在自学的能力培养上。因为自学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自学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学可以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去摸索学习方法,去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去发现问题,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师生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朗读、默读、诵读;放手让学生谈自己对文章理解的体会;放手让学生去写故事情节、人物评价。课后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找出课文中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让学生讲述班长马宝玉是怎样指挥战斗的?全班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部分。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后组织召开一次故事会,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学生们纷纷准备,激发学生去自学,故事会开得很成功,使课内知识课外得到互补。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树立主体教育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荆坪小学)
一、教师要树立主体教育观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主体”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按照课程的本质。教学的根本目的、特点,基本策略去引导学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如何活动。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教师只有树立主体教育观,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
二、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入手。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心里品质,它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教师要促使学生不断地展示“我能行”——能认、能读、能写、会说。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形成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就会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会树立语文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消除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识字不难、写字不难、读书不难、背诵不难、写作不难。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课前要求学生:⑴读和抄写课文中注有拼音的字。⑵思考槐乡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割槐米。⑶口叙孩子们割槐米的过程和心情。课堂上抽学生读课文,分组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课前的两个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槐树、八月的天气、孩子们割槐米的动作、心情的语句找出来。抓住学生喜欢野外活动的心情,要求课后写一篇作文:“记一件愉快的事”。经抽学生作文查阅,记叙清楚,会描写,有内容,不枯燥,突出了“愉快”的事。通过教学和课外学习,既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凸显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三、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最佳的语文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敢于实施一个“放”字。“放”就是充分给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让学生去阅读,增加动力,寻找答案。如教学《爬山虎》时,教师拟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⑴爬山虎为什么会爬上墙?⑵课文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叶、茎、脚的变化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仔细阅读,思考,室外细心观察,课堂交流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各小组回答,补充,针对爬山虎叶、茎、脚的生长变化,回答了爬山虎爬上墙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制造气氛,明确目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就是大胆实践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了能力,并得到提高,也突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四、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应把重点放在自学的能力培养上。因为自学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自学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学可以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去摸索学习方法,去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去发现问题,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师生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朗读、默读、诵读;放手让学生谈自己对文章理解的体会;放手让学生去写故事情节、人物评价。课后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找出课文中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让学生讲述班长马宝玉是怎样指挥战斗的?全班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部分。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后组织召开一次故事会,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学生们纷纷准备,激发学生去自学,故事会开得很成功,使课内知识课外得到互补。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树立主体教育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荆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