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偶又翻到一首早年读过的诗,是唐代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读罢,不禁莞尔。在岑参的诗作中,有这样生活气息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在描写敦煌的诗作中,这样“灯红酒绿”的作品也常常不为人所知。假如把诗歌中的“敦煌”二字去掉,这个故事俨然就发生在胭脂气极浓的秦淮河畔抑或喧闹浮躁的章台路深处。不过,这样的一首诗,这遥远的平仄声音,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带到了那条繁华的丝绸之路上:一轮明月从城头弹出,在没有雾霾的唐代夜晚,星星格外闪耀。灯月交辉中,筵席铺开,一群早已梳妆打扮好的女子陆续而出,精致的妆容,甜美的声音,在明亮的红烛前忽隐忽现。这样的想象,夸张吗?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但也许也是否定的。因为但凡艺术,都有夸张和美化的成分在。以前看到敦煌的诗句,敦煌的壁画,总觉得那都是存在艺术中的东西,现实未必如此。而今,通过这样的一篇不太为人所知的旧诗作,我们却分明地感受到当初敦煌的鲜活程度远非现今我们的想象所能及。“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或许,这八个字才是对敦煌最好的注解。
然而,那么繁华的地方,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一千年有多长?不过一瞬间。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这是舞剧《又见敦煌》的对白。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这是当代流行歌曲的吟唱。
天下的事情都逃不过繁荣和衰落的坐标曲线。敦煌自然也不可能逃出盛极而衰的命运。这样想来,心情平静了一些。回想曾经,莺歌燕舞,何等纸醉金迷,到如今萧索荒芜,只剩下几个洞窟的斑驳壁画供后人瞻仰。假如万物有灵,那月牙泉恐怕就是敦煌的一滴泪了。然而,物如此,人如此,繁华过后总有些不甘心,就像一首诗的高潮过后,总有些隐隐的遗憾。然而蹊跷之处就在于,敦煌不像亚特兰蒂斯,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了,然后化作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供人们去想象。而敦煌呢,它用它的伤疤不断地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苦难,好像一首戛然而止的诗歌。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敦煌被人遗弃?这恐怕去问历史学家。但当我们看到眼前的敦煌,衰败,荒芜,好像一具华丽的干尸,就不得不再次感叹:那么繁华的地方,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莫高窟,
举世莫能高。
瑞像九寻惊巨塑,
飞天万态现秋毫。
瞻礼涌心潮。
如果對哲学或者宗教有所涉猎的人应该对赵朴初的名字并不陌生,但知道这首诗的人却不多。我曾与友人开玩笑,说“莫高窟”应该改名为“莫高枯”或者“莫高哭”。我们都笑了,但都笑中带泪,心照不宣。其实,关于莫高窟名字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二说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此窟便叫漠高窟。三说在最早开窟的是乐僔和尚。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所以叫莫高窟。不过,在我看来,赵朴初老先生的解读才更有现代意义,“举世莫能高”,很生动的解读。我们知道,赵老说的“高”不单指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更指向其中华文化的高深要旨。但是很可惜,匆匆的游客们大多都只是来莫高窟欣赏壁画的,尽管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在他们一声声为掉落的壁画和残缺的塑像而惋惜的声音中,我不免有些失落。是的,我们想要复原壁画,是的,我们想要复原塑像,可是,我们真正要复原的不应该是一种文化吗?我们要复原的不应该是一种精神吗?那么繁华的地方,决不能就这样凭空消失?!
多么庆幸,当今的丝路正悄悄苏醒——
两个月前,我出差路过敦煌。说是路过,其实是自己的刻意安排。列车行驶在河西走廊的夜里,一道道黑魆魆的影子从窗边划过,那是周围的山峦。月光下袭入眼帘的尽是荒芜。就这样半梦半醒地熬过了一夜,睁眼时,阳光灼伤了双目。比起夜里,白天的戈壁显得有些焦灼。是等待了千年的焦灼吗?我不想再看下去,把视线收回到车厢里,对面是一位读报的老人,发白的中山装很整洁,但不像是游客。见我初到敦煌的样子,便自顾自地给我介绍起来。敦煌,名义上是个市,但其实不足18万人口,放在沿海城市就是一个小镇。小镇?听到这个词我有些惊讶,因为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把敦煌和“镇”的概念相联系。因为在我南方老家,镇的概念就是一条河,一座桥,一条街和一个集市。可是,敦煌不一样啊,它的外延太广了,广到无法用一个行政区的概念来理解,广到无法用一个具体的画面来描述。敦煌镇?敦煌市?总觉得是个很别扭的概念。老人似乎看出了我在发呆,便转过身去从包裹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他的“干粮”。他拿出一份,伸过手来要递给我,见我有些不知所措,就又笑着收了回去。老人脸上布满皱纹,但一直泛着笑意,于是我也便渐渐放松下来。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与他闲聊。老人其实是很健谈的,从他嘴里蹦出的最多的是“一带一路”四个字。我观察到,每当说到这四个字,他的眼睛里就会闪出不一样的光芒。我们聊的很琐碎,家庭、工作、生活,我以及不记得具体他家里有几个孩子,有几亩地,但我深刻地记得他每说完一个话题,总不忘补一句“现在是越来越好咯!”浓重的西北口音至今像一面鼓,是不是地在心底敲起来。慢慢地,车厢变得热闹起来:列车员推着小车贩卖着零食饮料,旁边的孩子开始淘气,车厢拥挤却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有过坐硬座过夜的人都知道,在火车上没有人能真正睡好觉,但此刻,大家似乎完全苏醒过来了,脸上洋溢着晨光。看看窗外,此刻的阳光似乎不再那么灼目,戈壁滩上也开始出现了点点绿意。我把头靠在列车的玻璃窗上,用头骨去感受从铁轨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和颠簸,不,是去感受敦煌的大地传来的震颤!
终于到站,我竟有些胆怯起来。敦煌就好像是一个做了多年的梦,现在梦终于要实现了,又好像谈了多年恋爱的网友,终于要见面。这种忐忑,恐怕很多人都经历过。身后的列车缓缓启动,又要去做它的旅行了。突然想,这列车不正好像敦煌吗?有过繁华,有过萧索,而现在,沐浴在晨光中的它,正奋力疾驰,呼啸前行。敦煌,哪有消失,不是分明地在我的眼前吗?
突发诗兴:
你是一首遥远的诗
大漠的砂砾是你不灭的标点
西北的大风是你亘古的妆容
斑驳的壁画上
是时代在浓墨重彩
你听
又有鼓乐
从月牙泉的深处汩汩而来
作者简介
包君成(1988—),男,汉族,浙江东阳,网易有道语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读罢,不禁莞尔。在岑参的诗作中,有这样生活气息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在描写敦煌的诗作中,这样“灯红酒绿”的作品也常常不为人所知。假如把诗歌中的“敦煌”二字去掉,这个故事俨然就发生在胭脂气极浓的秦淮河畔抑或喧闹浮躁的章台路深处。不过,这样的一首诗,这遥远的平仄声音,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带到了那条繁华的丝绸之路上:一轮明月从城头弹出,在没有雾霾的唐代夜晚,星星格外闪耀。灯月交辉中,筵席铺开,一群早已梳妆打扮好的女子陆续而出,精致的妆容,甜美的声音,在明亮的红烛前忽隐忽现。这样的想象,夸张吗?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但也许也是否定的。因为但凡艺术,都有夸张和美化的成分在。以前看到敦煌的诗句,敦煌的壁画,总觉得那都是存在艺术中的东西,现实未必如此。而今,通过这样的一篇不太为人所知的旧诗作,我们却分明地感受到当初敦煌的鲜活程度远非现今我们的想象所能及。“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或许,这八个字才是对敦煌最好的注解。
然而,那么繁华的地方,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一千年有多长?不过一瞬间。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这是舞剧《又见敦煌》的对白。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这是当代流行歌曲的吟唱。
天下的事情都逃不过繁荣和衰落的坐标曲线。敦煌自然也不可能逃出盛极而衰的命运。这样想来,心情平静了一些。回想曾经,莺歌燕舞,何等纸醉金迷,到如今萧索荒芜,只剩下几个洞窟的斑驳壁画供后人瞻仰。假如万物有灵,那月牙泉恐怕就是敦煌的一滴泪了。然而,物如此,人如此,繁华过后总有些不甘心,就像一首诗的高潮过后,总有些隐隐的遗憾。然而蹊跷之处就在于,敦煌不像亚特兰蒂斯,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了,然后化作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供人们去想象。而敦煌呢,它用它的伤疤不断地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苦难,好像一首戛然而止的诗歌。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敦煌被人遗弃?这恐怕去问历史学家。但当我们看到眼前的敦煌,衰败,荒芜,好像一具华丽的干尸,就不得不再次感叹:那么繁华的地方,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莫高窟,
举世莫能高。
瑞像九寻惊巨塑,
飞天万态现秋毫。
瞻礼涌心潮。
如果對哲学或者宗教有所涉猎的人应该对赵朴初的名字并不陌生,但知道这首诗的人却不多。我曾与友人开玩笑,说“莫高窟”应该改名为“莫高枯”或者“莫高哭”。我们都笑了,但都笑中带泪,心照不宣。其实,关于莫高窟名字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二说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此窟便叫漠高窟。三说在最早开窟的是乐僔和尚。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所以叫莫高窟。不过,在我看来,赵朴初老先生的解读才更有现代意义,“举世莫能高”,很生动的解读。我们知道,赵老说的“高”不单指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更指向其中华文化的高深要旨。但是很可惜,匆匆的游客们大多都只是来莫高窟欣赏壁画的,尽管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在他们一声声为掉落的壁画和残缺的塑像而惋惜的声音中,我不免有些失落。是的,我们想要复原壁画,是的,我们想要复原塑像,可是,我们真正要复原的不应该是一种文化吗?我们要复原的不应该是一种精神吗?那么繁华的地方,决不能就这样凭空消失?!
多么庆幸,当今的丝路正悄悄苏醒——
两个月前,我出差路过敦煌。说是路过,其实是自己的刻意安排。列车行驶在河西走廊的夜里,一道道黑魆魆的影子从窗边划过,那是周围的山峦。月光下袭入眼帘的尽是荒芜。就这样半梦半醒地熬过了一夜,睁眼时,阳光灼伤了双目。比起夜里,白天的戈壁显得有些焦灼。是等待了千年的焦灼吗?我不想再看下去,把视线收回到车厢里,对面是一位读报的老人,发白的中山装很整洁,但不像是游客。见我初到敦煌的样子,便自顾自地给我介绍起来。敦煌,名义上是个市,但其实不足18万人口,放在沿海城市就是一个小镇。小镇?听到这个词我有些惊讶,因为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把敦煌和“镇”的概念相联系。因为在我南方老家,镇的概念就是一条河,一座桥,一条街和一个集市。可是,敦煌不一样啊,它的外延太广了,广到无法用一个行政区的概念来理解,广到无法用一个具体的画面来描述。敦煌镇?敦煌市?总觉得是个很别扭的概念。老人似乎看出了我在发呆,便转过身去从包裹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他的“干粮”。他拿出一份,伸过手来要递给我,见我有些不知所措,就又笑着收了回去。老人脸上布满皱纹,但一直泛着笑意,于是我也便渐渐放松下来。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与他闲聊。老人其实是很健谈的,从他嘴里蹦出的最多的是“一带一路”四个字。我观察到,每当说到这四个字,他的眼睛里就会闪出不一样的光芒。我们聊的很琐碎,家庭、工作、生活,我以及不记得具体他家里有几个孩子,有几亩地,但我深刻地记得他每说完一个话题,总不忘补一句“现在是越来越好咯!”浓重的西北口音至今像一面鼓,是不是地在心底敲起来。慢慢地,车厢变得热闹起来:列车员推着小车贩卖着零食饮料,旁边的孩子开始淘气,车厢拥挤却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有过坐硬座过夜的人都知道,在火车上没有人能真正睡好觉,但此刻,大家似乎完全苏醒过来了,脸上洋溢着晨光。看看窗外,此刻的阳光似乎不再那么灼目,戈壁滩上也开始出现了点点绿意。我把头靠在列车的玻璃窗上,用头骨去感受从铁轨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和颠簸,不,是去感受敦煌的大地传来的震颤!
终于到站,我竟有些胆怯起来。敦煌就好像是一个做了多年的梦,现在梦终于要实现了,又好像谈了多年恋爱的网友,终于要见面。这种忐忑,恐怕很多人都经历过。身后的列车缓缓启动,又要去做它的旅行了。突然想,这列车不正好像敦煌吗?有过繁华,有过萧索,而现在,沐浴在晨光中的它,正奋力疾驰,呼啸前行。敦煌,哪有消失,不是分明地在我的眼前吗?
突发诗兴:
你是一首遥远的诗
大漠的砂砾是你不灭的标点
西北的大风是你亘古的妆容
斑驳的壁画上
是时代在浓墨重彩
你听
又有鼓乐
从月牙泉的深处汩汩而来
作者简介
包君成(1988—),男,汉族,浙江东阳,网易有道语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