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議确定陕西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截至目前,陕西共计向阿里地区派出6批援藏干部,总计163人。每个经过3年高原历练的干部,他们会有怎样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呢?
2011年2月21日,回陕休假的40名第六批援藏干部聚集一堂,分享援藏半年的体会和感受。接着,他们又先后重返千里之外的阿里地区。
从1994年始,陕西先后向西藏阿里地区派出援藏干部163名,在基础设施、小康示范村、社会事业和政府办公设施等方面,组织实施了87个援建项目,援助资金1.7亿多元,为阿里地区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63人次,对促进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每一个援藏干部心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记忆将陪伴他们一辈子。
刘新余
普兰首位陕西援藏书记
刘新余是陕西第一批援藏干部,从陕西成阳到阿里普兰县,成为第一位陕西援藏的县委书记。
临走之前,刘新余和73岁的老父亲告别。老父亲当时患有脑血栓,但在他出发的那一天,还是拄着拐棍出现在公路边为他送行。
普兰县海拔4300米,氧气只是内地的60%。初到普兰,刘新余坚持不吸氧,走遍全县10个乡、3个区。为了尽快适应当地人的生活,他强忍着恶心和呕吐,坚持吃青稞、豌豆,喝酥油茶,甚至是生牛羊肉。一边拉肚子,一边吃药,终于闯过适应关。
刘新余到普兰上任刚一周,就碰到强霜降,一些地区的青稞、豌豆大面积死亡。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带人到80公里之外的仁贡乡查看灾情,逐村逐户走访,到田间地头探查,落实救灾措施,直累得栽倒在地头。
普兰有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刹迦寺院,刘新余得知寺院里的活佛生病了,就派县上最好的车送活佛去拉萨最好的医院看病。病好后的活佛对庙里的喇嘛说:任何时候都要听共产党的话,不要做危害国家的事情。1996年5月15日,活佛圆寂后,刘新余按宗教仪轨为活佛举行了葬礼,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
根据普兰的县情,刘新余决定搞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提高亩产。为了锻炼藏族干部,他派常务副县长拉巴顿珠担任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和施工总指挥,手把手地传、帮、带。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后,亩产达到600斤,总产达600万斤,提供商品粮60万斤,占到阿里地区商品粮的60名,普兰成为当地的商品粮基地。
进藏后第一次回家,刘新余才知道老父亲在他走后两个月,叫着他的名字去世了。当时,他正忙着为活佛治病,家里人怕影响他的工作,就瞒着没有告诉他。当刘新余跪倒在老父亲的坟前,心里的愧疚,绝非“忠孝难以两全”能够说得清楚。
刘新余在普兰任职3年,创下了很多第一:第一条商业街,第一个文化馆,第一个农技推广站……建立了以神山圣湖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保护区,使得境内13座寺庙重放异彩;在口岸建成了2000平米的商品房,用于边境贸易,基本改写了过去以石头、帐篷为特色的口岸市场的样貌……
温江城
把紫花苜蓿种到噶尔去
温江城是第四批陕西援藏干部,但他在西藏却待了6年,相当于干了两届。
2004年到阿里,温江城担任了噶尔县委常委、副书记。
初到噶尔,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温江城走遍了4乡、1镇的12个行政村。走访后他了解到,制约噶尔县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靠天吃饭。
噶尔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高原小县。当时,全县牧业发展一直仰赖天然草场,可利用的草场面积1200多万亩,实际牲畜存栏量已达到40万头(只)。理论上来说,草场载畜量应为65亩一只绵羊单位,但噶尔却是30亩草场一只绵羊单位,属于严重的超载放牧。可以说,当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畜牧业之路已走向尽头。
温江城想到了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牧草之王”,特别适合噶尔这种缺水沙化农牧地区。温江城想把已在陕北大面积种植的紫花苜蓿引种到噶尔。
引进紫花苜蓿项目得到了陕北老区人的慷慨相助。温江城带着争取到的49万元现金,以及装有20多吨农用物资的东风汽车和两名农业技术人员,从陕北出发,经过半个月、6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噶尔。
温江城首先在昆沙乡农牧综合示范基地试种了10亩,获得成功后,很快就向噶尔全县推广。
种植紫花苜蓿在噶尔县意义非常重大。一亩紫花苜蓿年产草料1800公斤,相当于1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昆沙乡农牧综合示范基地生产的近150万公斤鲜草,不仅为全县抗灾保畜提供了保障,更在其他县发生灾害时发挥了作用。2008年日土县发生雪灾后,阿里地委、行署从基地组织调运近20吨干草用于抗灾保畜,减少牲畜死亡两万只以上。
为了让自己的试验取得更好的成效,温江城又将援藏时间延后了3年。这一次,他的职务是噶尔县委书记。
2008年,温江城在全年工作部署大会上明确提出:“重点实施‘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培养一批从事专业种草的农牧民,把种草办成产业”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并立志在5年内使全县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实现人均种植两亩的目标。
现在,阿里地区已将温江成在噶尔县的“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向全地区推广。阿里地区境内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被高山峡谷、荒滩沙土所覆盖,可利用天然草场仅为2.8亿亩。借鉴噶尔县的成功经验,阿里计划在全地区大力推广紫花苜蓿人工种植,如果7个县每县推广10万亩,相当于节约7000万亩天然草场,是全地区可利用天然草场的四分之一。
杨林
在边境线上构筑民心长城
“漫漫援藏路,拳拳报国心。纵然多困苦,无怨亦无悔。”这是杨林自励的一首诗。
杨林是陕西第五批援藏干部,从渭南到普兰担任县委书记。
刚到普兰下基层调研时,杨林平生头一遭骑马,一天从马背上摔下来好几次,脸上、胳膊上、腿上到处是伤。杨林却说:“这是在提醒我,这条路确实该修了。”
一次,他从拉萨返回途经海拔5700米的旦巴拉山口时,高原反应袭来,鼻血流个不停,几乎休克。随行工作人员劝他返回拉萨治病,可他坚决不同意,坚持回到了县上。
地处西南边陲的普兰县与印度、尼泊尔接壤,是全国12个三国交界县之一,往来人员众多,成分复杂,维稳形势异常严峻。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在维护稳定的紧要关头,杨林的祖母病危去世,他不仅没能回家送葬,还给家人发了“告别短信”。
原来,有一小股境外不法分子带着武器,向普兰县边境的丁嘎山口逼进,企图寻衅滋事。得到消息后,杨林立刻与公安边防部队协调,启动应急方案,带队赶往山口。经多方努力,不法分子的进犯企图被瓦解在境外。
那段时间,杨林没有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成天奔波于边防哨卡。普兰县境内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措湖是藏传佛教最著名的“神山”、“圣湖”,每年的“萨嘎达瓦节”,国内外信徒、游客会集中拥入普兰朝拜,难免鱼龙混杂。在2008年这一敏感时刻,冈仁波齐峰下就聚集了上万人。杨林和县乡干部昼夜坚守在海拔4700多米的信徒聚集点周围,住帐篷,烧羊粪,点蜡烛,顶风冒雨,严防死守了整整一个月。
2008年,杨林提出了十项民心工程,到2009年又增加为二十项。他通过多种渠道,想法设法争取资金,建起了县医院、广电中心、县城亮化工程等项目。巴嘎至斜尔瓦110公里柏油路和巴嘎至马攸木137公里柏油路,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为致富路和民心路。
为农牧民建设安居房,是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推行的最大民心工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杨林表現出独特的精细和务实精神。在他的统筹下,普兰县没有简单地把工程承包给建筑队,而是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由公家从新疆等地买来高质量建材,交给农牧民自己去盖房。这样,百姓既建起了满意、放心的住宅,又最大限度压缩了中间环节的开支。巴嘎乡农民达瓦次仁对记者说:“我们懂得杨书记的一片苦心,他是真心实意地替老百姓着想。”
每逢周六下午,普兰退休干部尼玛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请朋友们来坐坐。只要有空,杨林就会参加这个小小的聚会,和大家天南海北地聊天,喝酥油茶,唱藏歌,跳藏舞。尼玛说:“3年前杨书记刚来的时候,我们还把他当成领导和客人。现在,他是我的朋友啦!”
去年,杨林结束援藏工作返回陕西,但他却一直惦念着普兰。他说:“我人离开了西藏,但我会对她魂牵梦萦,在内心深处终生援藏。”
2011年2月21日,回陕休假的40名第六批援藏干部聚集一堂,分享援藏半年的体会和感受。接着,他们又先后重返千里之外的阿里地区。
从1994年始,陕西先后向西藏阿里地区派出援藏干部163名,在基础设施、小康示范村、社会事业和政府办公设施等方面,组织实施了87个援建项目,援助资金1.7亿多元,为阿里地区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63人次,对促进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每一个援藏干部心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记忆将陪伴他们一辈子。
刘新余
普兰首位陕西援藏书记
刘新余是陕西第一批援藏干部,从陕西成阳到阿里普兰县,成为第一位陕西援藏的县委书记。
临走之前,刘新余和73岁的老父亲告别。老父亲当时患有脑血栓,但在他出发的那一天,还是拄着拐棍出现在公路边为他送行。
普兰县海拔4300米,氧气只是内地的60%。初到普兰,刘新余坚持不吸氧,走遍全县10个乡、3个区。为了尽快适应当地人的生活,他强忍着恶心和呕吐,坚持吃青稞、豌豆,喝酥油茶,甚至是生牛羊肉。一边拉肚子,一边吃药,终于闯过适应关。
刘新余到普兰上任刚一周,就碰到强霜降,一些地区的青稞、豌豆大面积死亡。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带人到80公里之外的仁贡乡查看灾情,逐村逐户走访,到田间地头探查,落实救灾措施,直累得栽倒在地头。
普兰有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刹迦寺院,刘新余得知寺院里的活佛生病了,就派县上最好的车送活佛去拉萨最好的医院看病。病好后的活佛对庙里的喇嘛说:任何时候都要听共产党的话,不要做危害国家的事情。1996年5月15日,活佛圆寂后,刘新余按宗教仪轨为活佛举行了葬礼,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
根据普兰的县情,刘新余决定搞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提高亩产。为了锻炼藏族干部,他派常务副县长拉巴顿珠担任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和施工总指挥,手把手地传、帮、带。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后,亩产达到600斤,总产达600万斤,提供商品粮60万斤,占到阿里地区商品粮的60名,普兰成为当地的商品粮基地。
进藏后第一次回家,刘新余才知道老父亲在他走后两个月,叫着他的名字去世了。当时,他正忙着为活佛治病,家里人怕影响他的工作,就瞒着没有告诉他。当刘新余跪倒在老父亲的坟前,心里的愧疚,绝非“忠孝难以两全”能够说得清楚。
刘新余在普兰任职3年,创下了很多第一:第一条商业街,第一个文化馆,第一个农技推广站……建立了以神山圣湖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保护区,使得境内13座寺庙重放异彩;在口岸建成了2000平米的商品房,用于边境贸易,基本改写了过去以石头、帐篷为特色的口岸市场的样貌……
温江城
把紫花苜蓿种到噶尔去
温江城是第四批陕西援藏干部,但他在西藏却待了6年,相当于干了两届。
2004年到阿里,温江城担任了噶尔县委常委、副书记。
初到噶尔,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温江城走遍了4乡、1镇的12个行政村。走访后他了解到,制约噶尔县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靠天吃饭。
噶尔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高原小县。当时,全县牧业发展一直仰赖天然草场,可利用的草场面积1200多万亩,实际牲畜存栏量已达到40万头(只)。理论上来说,草场载畜量应为65亩一只绵羊单位,但噶尔却是30亩草场一只绵羊单位,属于严重的超载放牧。可以说,当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畜牧业之路已走向尽头。
温江城想到了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牧草之王”,特别适合噶尔这种缺水沙化农牧地区。温江城想把已在陕北大面积种植的紫花苜蓿引种到噶尔。
引进紫花苜蓿项目得到了陕北老区人的慷慨相助。温江城带着争取到的49万元现金,以及装有20多吨农用物资的东风汽车和两名农业技术人员,从陕北出发,经过半个月、6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噶尔。
温江城首先在昆沙乡农牧综合示范基地试种了10亩,获得成功后,很快就向噶尔全县推广。
种植紫花苜蓿在噶尔县意义非常重大。一亩紫花苜蓿年产草料1800公斤,相当于1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昆沙乡农牧综合示范基地生产的近150万公斤鲜草,不仅为全县抗灾保畜提供了保障,更在其他县发生灾害时发挥了作用。2008年日土县发生雪灾后,阿里地委、行署从基地组织调运近20吨干草用于抗灾保畜,减少牲畜死亡两万只以上。
为了让自己的试验取得更好的成效,温江城又将援藏时间延后了3年。这一次,他的职务是噶尔县委书记。
2008年,温江城在全年工作部署大会上明确提出:“重点实施‘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培养一批从事专业种草的农牧民,把种草办成产业”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并立志在5年内使全县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实现人均种植两亩的目标。
现在,阿里地区已将温江成在噶尔县的“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向全地区推广。阿里地区境内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被高山峡谷、荒滩沙土所覆盖,可利用天然草场仅为2.8亿亩。借鉴噶尔县的成功经验,阿里计划在全地区大力推广紫花苜蓿人工种植,如果7个县每县推广10万亩,相当于节约7000万亩天然草场,是全地区可利用天然草场的四分之一。
杨林
在边境线上构筑民心长城
“漫漫援藏路,拳拳报国心。纵然多困苦,无怨亦无悔。”这是杨林自励的一首诗。
杨林是陕西第五批援藏干部,从渭南到普兰担任县委书记。
刚到普兰下基层调研时,杨林平生头一遭骑马,一天从马背上摔下来好几次,脸上、胳膊上、腿上到处是伤。杨林却说:“这是在提醒我,这条路确实该修了。”
一次,他从拉萨返回途经海拔5700米的旦巴拉山口时,高原反应袭来,鼻血流个不停,几乎休克。随行工作人员劝他返回拉萨治病,可他坚决不同意,坚持回到了县上。
地处西南边陲的普兰县与印度、尼泊尔接壤,是全国12个三国交界县之一,往来人员众多,成分复杂,维稳形势异常严峻。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在维护稳定的紧要关头,杨林的祖母病危去世,他不仅没能回家送葬,还给家人发了“告别短信”。
原来,有一小股境外不法分子带着武器,向普兰县边境的丁嘎山口逼进,企图寻衅滋事。得到消息后,杨林立刻与公安边防部队协调,启动应急方案,带队赶往山口。经多方努力,不法分子的进犯企图被瓦解在境外。
那段时间,杨林没有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成天奔波于边防哨卡。普兰县境内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措湖是藏传佛教最著名的“神山”、“圣湖”,每年的“萨嘎达瓦节”,国内外信徒、游客会集中拥入普兰朝拜,难免鱼龙混杂。在2008年这一敏感时刻,冈仁波齐峰下就聚集了上万人。杨林和县乡干部昼夜坚守在海拔4700多米的信徒聚集点周围,住帐篷,烧羊粪,点蜡烛,顶风冒雨,严防死守了整整一个月。
2008年,杨林提出了十项民心工程,到2009年又增加为二十项。他通过多种渠道,想法设法争取资金,建起了县医院、广电中心、县城亮化工程等项目。巴嘎至斜尔瓦110公里柏油路和巴嘎至马攸木137公里柏油路,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为致富路和民心路。
为农牧民建设安居房,是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推行的最大民心工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杨林表現出独特的精细和务实精神。在他的统筹下,普兰县没有简单地把工程承包给建筑队,而是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由公家从新疆等地买来高质量建材,交给农牧民自己去盖房。这样,百姓既建起了满意、放心的住宅,又最大限度压缩了中间环节的开支。巴嘎乡农民达瓦次仁对记者说:“我们懂得杨书记的一片苦心,他是真心实意地替老百姓着想。”
每逢周六下午,普兰退休干部尼玛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请朋友们来坐坐。只要有空,杨林就会参加这个小小的聚会,和大家天南海北地聊天,喝酥油茶,唱藏歌,跳藏舞。尼玛说:“3年前杨书记刚来的时候,我们还把他当成领导和客人。现在,他是我的朋友啦!”
去年,杨林结束援藏工作返回陕西,但他却一直惦念着普兰。他说:“我人离开了西藏,但我会对她魂牵梦萦,在内心深处终生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