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生活化,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操作兴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在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上进行创新探索,以激活学生的作业训练思维,调动学生的作业训练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形成数学学科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直以来,课外作业被视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往往存在很多缺陷:一成不变、形式单一等。这样机械重复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特别是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机械性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作业变得富有情感,贴近生活,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宝贵礼物”,是“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书本作业形式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作业。在既达到作业练习目的的同时,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统计》时,让同学们自己去统计全校各个班级,男女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并统计人数。画出统计图后,大家在一起讨论每个班级喜欢的运动项目有什么不同,相同的班级男女生爱好又有什么不同,而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怎么画图。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不仅掌握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区别,大家又非常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生活中。
二、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也完成得较好。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一课后,虽然能认识一些时刻,但还缺乏时间观念,在教学中,发现了“我晚上睡觉是5时”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我认为要建立起学生的时间观念,必须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体会,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作业:快乐的星期天,让孩子们将一天的活动时间记录了下来。在反馈时,我看到了孩子们认真、细致的记录。
三、丰富作业形式
1.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定一些与生活有关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这些有趣的情境中去完成作业。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我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
今天早上7(),小明从2()长的床上起来,用了3()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的早饭,就背起2()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学校。
2.有趣的游戏式作业。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把一些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成游戏题,寓教于乐。例如,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的作业是“猜数游戏”。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想好一个数,让另一个人来猜,看谁猜得准且猜数的次数更少。每猜一次,出题者都要给出一次提示,如你猜得数太大了,小一点;这个数在你猜的数的前面等。这样的游戏类作业带有“玩”的色彩,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游戏中,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当然教师在设计游戏类作业时一定要考虑游戏与所学数学内容的关联性,让游戏有“数学味”。
3.丰富的调查式作业。所谓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例如在学完《统计》后,我就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统计某一时段公路上各种车辆通过的实际情况。再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我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4.实践性的生活化作业。数学作业要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如: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给学校设计合理的绿化方案,怎样建漂亮花坛。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让学生实地操作,测量计算出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等。这种生活化家庭作业,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会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全面性的长期式作业
⑴写数学周记。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⑵写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对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数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是很有必要的。我曾经试着让三年级的学生完成这样一道思考题:5个空啤酒瓶可以换到1瓶啤酒,现在有40个空瓶可以换回几瓶啤酒?有的学生马上脱口而出:“换到8瓶”。我提醒学生注意,这是一道思考题,学生又开始进一步的思考。在思維的碰撞下,这道题圆满解决了。我告诉学生:“只要大家把刚才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数学小论文,想不想试一试?”学生马上拿出笔洋洋洒洒地写起来。通过这样的指导,班上的很多学生在解决难题后都能主动记录下来,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石信.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45.
[2]黄金友.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创新设计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79.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直以来,课外作业被视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往往存在很多缺陷:一成不变、形式单一等。这样机械重复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特别是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机械性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作业变得富有情感,贴近生活,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宝贵礼物”,是“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书本作业形式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作业。在既达到作业练习目的的同时,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统计》时,让同学们自己去统计全校各个班级,男女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并统计人数。画出统计图后,大家在一起讨论每个班级喜欢的运动项目有什么不同,相同的班级男女生爱好又有什么不同,而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怎么画图。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不仅掌握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区别,大家又非常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生活中。
二、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也完成得较好。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一课后,虽然能认识一些时刻,但还缺乏时间观念,在教学中,发现了“我晚上睡觉是5时”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我认为要建立起学生的时间观念,必须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体会,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作业:快乐的星期天,让孩子们将一天的活动时间记录了下来。在反馈时,我看到了孩子们认真、细致的记录。
三、丰富作业形式
1.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定一些与生活有关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这些有趣的情境中去完成作业。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我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
今天早上7(),小明从2()长的床上起来,用了3()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的早饭,就背起2()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学校。
2.有趣的游戏式作业。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把一些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成游戏题,寓教于乐。例如,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的作业是“猜数游戏”。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想好一个数,让另一个人来猜,看谁猜得准且猜数的次数更少。每猜一次,出题者都要给出一次提示,如你猜得数太大了,小一点;这个数在你猜的数的前面等。这样的游戏类作业带有“玩”的色彩,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游戏中,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当然教师在设计游戏类作业时一定要考虑游戏与所学数学内容的关联性,让游戏有“数学味”。
3.丰富的调查式作业。所谓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例如在学完《统计》后,我就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统计某一时段公路上各种车辆通过的实际情况。再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我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4.实践性的生活化作业。数学作业要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如: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给学校设计合理的绿化方案,怎样建漂亮花坛。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让学生实地操作,测量计算出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等。这种生活化家庭作业,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会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全面性的长期式作业
⑴写数学周记。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⑵写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对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数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是很有必要的。我曾经试着让三年级的学生完成这样一道思考题:5个空啤酒瓶可以换到1瓶啤酒,现在有40个空瓶可以换回几瓶啤酒?有的学生马上脱口而出:“换到8瓶”。我提醒学生注意,这是一道思考题,学生又开始进一步的思考。在思維的碰撞下,这道题圆满解决了。我告诉学生:“只要大家把刚才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数学小论文,想不想试一试?”学生马上拿出笔洋洋洒洒地写起来。通过这样的指导,班上的很多学生在解决难题后都能主动记录下来,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石信.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45.
[2]黄金友.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创新设计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