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影响甚广,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从浮士德的形象入手,细致分析了浮士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浮士德》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在长达一万一千多行的诗里行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将神话传说和当代问题巧妙结合,利用奔放的想象,描写当代的真实。浮士德历经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挣扎在善恶之间。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自身的化身,也是全人类的化身,浮士德以典型的人物艺术形象,代表了18世纪德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象征艺术形象上帝和魔鬼,是善与恶的意义载体。浮士德一生的探索历程,是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焦灼迷茫、思想斗争、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历程,是欧洲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这三百年间的精神发展的历史。
一 浮士德是自强不息的社会缩影
1 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已逐渐成熟,工业革命促进整个欧洲技术和科技的进步,而没有直接参与工业生产的知识分子则备受冷落,前途堪忧。浮士德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典型代表,他在前60年,醉心于学问的研究,他的活动领域只限于书斋,人到垂暮之年,才意识到自己大半辈子的知识竟然毫无用处,但是他并没有像许多随波逐流的失意人一样,精神麻木,他将这种意识转变为思想上的刺激,这便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是对自己的这种高要求与他当时的情况相对比,也使他产生了极端的心灰意冷,使他联想到死亡,死亡虽然是一个懦弱者的选择,是没有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从侧面上来说,也是他的不甘,他的绝望。对于一个生活麻木的人来说,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的,浮士德是有进取心的知识分子。在他想到死亡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唤醒了他,他走出书斋,看见人们在欢快地跳舞,跟随他回到书斋的却是魔鬼化形的卷毛犬,他的一腔抱负,让魔鬼有了可趁之机,才签署了实现愿意与出卖灵魂的协议。这种知识分子想要一番作为,却抱负无门的状况,是当时欧洲很多先进积极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知识与社会大变化的需求失衡,是最普遍的。
2 个体主义、享乐主义和社会责任
爱情之美,犹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灵,焕发鲜活生命。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全人类共同的欲望。浮士德也概莫其外。魔鬼将他带到了魔女之厨,给他喝下了魔汤,瞬间,他不再垂垂老矣,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对邂逅的美少女玛加蕾特一见钟情,为了约会,他把魔药给了玛加蕾特,让她下到她母亲的杯中,导致她母亲过量死亡,之后,玛加蕾特的哥哥知悉一切,在与浮士德的打斗中,被浮士德杀死,浮士德逃到山中,与魔女鬼混,后来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在监狱中的玛加蕾特,但她已经神智不清,只想为自己亲手杀死了与浮士德的孩子赎罪。浮士德和玛加蕾特之所以不能在一起是因为社会的偏见,失误成为了被社会谴责的理由,成为了横在彼此之间的鸿沟,他们的爱情悲剧,不止是欧洲,甚至是在整个人类社会,都频繁上演。浮士德与魔女斯混,懦弱无法面对,无法承担,沉溺在个人享受之中。而不顾安危营救玛加蕾特,又是他勇敢的一面,勇于承担爱情和个人的责任,浮士德的这种性格,普遍出现在人类的身上。心理学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而贪图安逸,也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不过是想要一种适宜安逸的生活。
3 个人在事业前途中的迷茫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有被尊重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浮士德也是如此,尽管他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但是,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这表现在一方面,他追求建功立业,被魔鬼带到罗马帝国,通过发行纸币为罗马解决了财政危机而受到国王的宠信,后来,浮士德随着彩云到了一坐山上,恰逢战争,在魔鬼的帮助下,他协助帝王平息了战乱而得到了海边的封地,他想将海填平,造福当地百姓,甚至在操劳中失明。浮士德不甘于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安逸中过完一生。安逸平淡的生活,是不需要做出这么多的努力的,不需要吃苦,不需要出卖自己灵魂,虽然出卖灵魂可圈可点,但总的来说,也是他积极追求自己的愿望的一种方式。第二方面,浮士德虽然有政治梦想和事业追求,但是,他并不为此完全牺牲个人的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奴隶。罗马王想要见海伦,并要求浮士德带来,魔鬼给了他一把钥匙并指引他找到了海伦,将她带到国王面前,浮士德对海伦一见钟情,他用钥匙破坏了海伦的幻影,海伦消失,幽灵化为烟雾。在荣华富贵面前,他并没有牺牲个人的感情,这是值得称颂的,可以说,浮士德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后来,魔鬼又引诱他去效忠封建王朝,这时候,他才认识到,这一切,原来都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他不屑于阿谀奉承的官场,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表里不一。许多人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浮士德这样的问题,在个人的发展中,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许多因素都不是完全可控的,坚守自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二 浮士德精神
1 自强不息,是一种风骨
浮士德生活的社会大背景,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以至于他到了垂暮之年,也毫无建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人生已过大半而放弃追求,甘于平淡。他有着自己的愿望,他想要建功立业,他想要谈一场美好的恋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而魔鬼,为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有着实现自己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魔鬼达成协议之后,他所经历的一切,其中的痛苦的来源,一方面,是环境所逼,当时想要投身政治,就必须趋炎附势,一切以君主为尊,而他刚正的气节,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另一方面,是他有着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意,在这条路上,必定不平坦,喜忧悲乐,酸辣苦甜在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错误,有过安图享乐,有过懦弱,有过逃避,但是,他并完全没有沉迷于享受,完全堕落。他最终也没有放弃自己想要走的路,从失败中爬了起来。他没有在罗马王看上海伦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爱情,尽管是单恋。在被魔鬼引诱到为封建王朝效力时,他也仍然坚守刚正,毅然放弃了荣华富贵。浮士德也不愿意伺奉权贵、趋炎附势,很有骨气,在功名利禄中,他并没有迷失自己。后来,在为全国人类谋福祉将海填平的过程中,操劳成疾,双目失明,他依然挂念施工进程。他的这个艰辛的过程,是当时知识分子,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大致过程,也是全人类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挣扎,不屈不挠的过程。这种自强不息的风骨,是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也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2 自强不息,谱写顽强的生命
毫无疑问,浮士德的一生,是顽强的,是坚持的。浮士德无论是他与魔鬼交易之前,还是与魔鬼交易之后,他都如野草般,坚韧顽强,尽管他的人生有很多的困难,实现梦想的路有诸多坎坷,他都没有放弃。在最初前途无望时,他灰心失意,想到自杀,但是幸运的是又被复活节的钟声唤醒。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价值”,这说明,特定的心理时空,人的潜意识的重要性。如果浮士德潜意识里没有自强不息、顽强的认识,那么,钟声还只是那个钟声,与同时听到这钟声的旁人无异。后来,他沉迷于与魔女鬼混,他的一生中,尽管绝望过,堕落过,最后,他还是觉醒了。在面对知识无用的窘境中,他愿意走出书斋,让自己去接纳社会的变迁。即使与魔鬼交易,他也要完成自己的理想,他愿意为自己的追求,甘愿奉上自己的一切,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确实值得称道。正是因为这些,他的生命,才如此丰富多彩,在困难中,他如韧丝,百折不挠。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人类的进化史,发展史,也是自强不息的历史。毛毛虫蜕变成蝶,小鸡破壳而出,凤凰浴火重生,都是自强不息的生命写照,人类也大抵如此。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全人类的集体发展,都不是平川坦途,披荆斩棘,人才会有所发展,人类才会进步。
3 自强不息,自助者天助
浮士德的一生中,在建功立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上,有两个依靠,一是魔鬼,二是罗马封建王朝。浮士德有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他才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但同时,他也是天真的。他相信了天上会掉馅饼这种好事,而错误估计了魔鬼的要求,是不是他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他利用魔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不知不觉,成为魔鬼的傀儡,魔鬼引诱他为封建王朝卖命。在他填海造田想要为民谋利时,有一位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园,他让魔鬼帮着处理,魔鬼却把那人烧死了。魔鬼看到他命不久矣,就为他造墓。听到锹镐声,他还心存美丽的幻想,以为工程即将完成了,他说 “啊,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说完,他依照契约,倒地而死。在依靠君主时,他在因为发行货币解决了罗马王朝的财政危机后得到罗马王的宠信,君主突然发奇想,喜爱海伦,便驱使他找海伦,浮士德钟情海伦,将海伦幻影破灭,就不得不逃亡;在被魔鬼引诱效忠的封建王朝,又必须趋炎附势,看人眼色,违心说奉承话。浮士德倒地而死,魔鬼正吸取他灵魂的时候,天使从天而降,将魔鬼驱逐,浮士德之所以被拯救,是因为他领悟到,必须每天每夜的去开拓生命和自由,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命和自由。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最终打动了上帝,才得到上帝的垂青,上帝是善的代表。
结语
《浮士德》是一场心灵革命的社会实践,是一种写实的生命关照。全文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通过在不断撕裂的人性善恶、上帝与魔鬼的较量中,通过层层否定,运用辩证论证的方法,肯定一种积极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肯定,是通过对种种错误的否定来实现的。自强不息是个人甚至全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证。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为专业服务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292。
参考文献:
[1] 王慧华:《解读歌德〈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2期。
[2] 朱欢:《论浮士德的精神——品读〈浮士德〉》,《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第12期。
[3] 佟郡:《何处堪留——试论〈浮士德〉中的“有限”与“无限”的生命张力》,《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0期。
[4] 吴建广:《人类的界限——歌德〈浮士德〉之“天上序曲”诠释》,《德国研究》,2009年第1期。
[5]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程建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在长达一万一千多行的诗里行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将神话传说和当代问题巧妙结合,利用奔放的想象,描写当代的真实。浮士德历经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挣扎在善恶之间。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自身的化身,也是全人类的化身,浮士德以典型的人物艺术形象,代表了18世纪德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象征艺术形象上帝和魔鬼,是善与恶的意义载体。浮士德一生的探索历程,是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焦灼迷茫、思想斗争、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历程,是欧洲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这三百年间的精神发展的历史。
一 浮士德是自强不息的社会缩影
1 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已逐渐成熟,工业革命促进整个欧洲技术和科技的进步,而没有直接参与工业生产的知识分子则备受冷落,前途堪忧。浮士德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典型代表,他在前60年,醉心于学问的研究,他的活动领域只限于书斋,人到垂暮之年,才意识到自己大半辈子的知识竟然毫无用处,但是他并没有像许多随波逐流的失意人一样,精神麻木,他将这种意识转变为思想上的刺激,这便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是对自己的这种高要求与他当时的情况相对比,也使他产生了极端的心灰意冷,使他联想到死亡,死亡虽然是一个懦弱者的选择,是没有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从侧面上来说,也是他的不甘,他的绝望。对于一个生活麻木的人来说,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的,浮士德是有进取心的知识分子。在他想到死亡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唤醒了他,他走出书斋,看见人们在欢快地跳舞,跟随他回到书斋的却是魔鬼化形的卷毛犬,他的一腔抱负,让魔鬼有了可趁之机,才签署了实现愿意与出卖灵魂的协议。这种知识分子想要一番作为,却抱负无门的状况,是当时欧洲很多先进积极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知识与社会大变化的需求失衡,是最普遍的。
2 个体主义、享乐主义和社会责任
爱情之美,犹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灵,焕发鲜活生命。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全人类共同的欲望。浮士德也概莫其外。魔鬼将他带到了魔女之厨,给他喝下了魔汤,瞬间,他不再垂垂老矣,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对邂逅的美少女玛加蕾特一见钟情,为了约会,他把魔药给了玛加蕾特,让她下到她母亲的杯中,导致她母亲过量死亡,之后,玛加蕾特的哥哥知悉一切,在与浮士德的打斗中,被浮士德杀死,浮士德逃到山中,与魔女鬼混,后来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在监狱中的玛加蕾特,但她已经神智不清,只想为自己亲手杀死了与浮士德的孩子赎罪。浮士德和玛加蕾特之所以不能在一起是因为社会的偏见,失误成为了被社会谴责的理由,成为了横在彼此之间的鸿沟,他们的爱情悲剧,不止是欧洲,甚至是在整个人类社会,都频繁上演。浮士德与魔女斯混,懦弱无法面对,无法承担,沉溺在个人享受之中。而不顾安危营救玛加蕾特,又是他勇敢的一面,勇于承担爱情和个人的责任,浮士德的这种性格,普遍出现在人类的身上。心理学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而贪图安逸,也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不过是想要一种适宜安逸的生活。
3 个人在事业前途中的迷茫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有被尊重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浮士德也是如此,尽管他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但是,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这表现在一方面,他追求建功立业,被魔鬼带到罗马帝国,通过发行纸币为罗马解决了财政危机而受到国王的宠信,后来,浮士德随着彩云到了一坐山上,恰逢战争,在魔鬼的帮助下,他协助帝王平息了战乱而得到了海边的封地,他想将海填平,造福当地百姓,甚至在操劳中失明。浮士德不甘于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安逸中过完一生。安逸平淡的生活,是不需要做出这么多的努力的,不需要吃苦,不需要出卖自己灵魂,虽然出卖灵魂可圈可点,但总的来说,也是他积极追求自己的愿望的一种方式。第二方面,浮士德虽然有政治梦想和事业追求,但是,他并不为此完全牺牲个人的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奴隶。罗马王想要见海伦,并要求浮士德带来,魔鬼给了他一把钥匙并指引他找到了海伦,将她带到国王面前,浮士德对海伦一见钟情,他用钥匙破坏了海伦的幻影,海伦消失,幽灵化为烟雾。在荣华富贵面前,他并没有牺牲个人的感情,这是值得称颂的,可以说,浮士德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后来,魔鬼又引诱他去效忠封建王朝,这时候,他才认识到,这一切,原来都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他不屑于阿谀奉承的官场,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表里不一。许多人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浮士德这样的问题,在个人的发展中,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许多因素都不是完全可控的,坚守自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二 浮士德精神
1 自强不息,是一种风骨
浮士德生活的社会大背景,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以至于他到了垂暮之年,也毫无建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人生已过大半而放弃追求,甘于平淡。他有着自己的愿望,他想要建功立业,他想要谈一场美好的恋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而魔鬼,为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有着实现自己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魔鬼达成协议之后,他所经历的一切,其中的痛苦的来源,一方面,是环境所逼,当时想要投身政治,就必须趋炎附势,一切以君主为尊,而他刚正的气节,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另一方面,是他有着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意,在这条路上,必定不平坦,喜忧悲乐,酸辣苦甜在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错误,有过安图享乐,有过懦弱,有过逃避,但是,他并完全没有沉迷于享受,完全堕落。他最终也没有放弃自己想要走的路,从失败中爬了起来。他没有在罗马王看上海伦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爱情,尽管是单恋。在被魔鬼引诱到为封建王朝效力时,他也仍然坚守刚正,毅然放弃了荣华富贵。浮士德也不愿意伺奉权贵、趋炎附势,很有骨气,在功名利禄中,他并没有迷失自己。后来,在为全国人类谋福祉将海填平的过程中,操劳成疾,双目失明,他依然挂念施工进程。他的这个艰辛的过程,是当时知识分子,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大致过程,也是全人类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挣扎,不屈不挠的过程。这种自强不息的风骨,是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也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2 自强不息,谱写顽强的生命
毫无疑问,浮士德的一生,是顽强的,是坚持的。浮士德无论是他与魔鬼交易之前,还是与魔鬼交易之后,他都如野草般,坚韧顽强,尽管他的人生有很多的困难,实现梦想的路有诸多坎坷,他都没有放弃。在最初前途无望时,他灰心失意,想到自杀,但是幸运的是又被复活节的钟声唤醒。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价值”,这说明,特定的心理时空,人的潜意识的重要性。如果浮士德潜意识里没有自强不息、顽强的认识,那么,钟声还只是那个钟声,与同时听到这钟声的旁人无异。后来,他沉迷于与魔女鬼混,他的一生中,尽管绝望过,堕落过,最后,他还是觉醒了。在面对知识无用的窘境中,他愿意走出书斋,让自己去接纳社会的变迁。即使与魔鬼交易,他也要完成自己的理想,他愿意为自己的追求,甘愿奉上自己的一切,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确实值得称道。正是因为这些,他的生命,才如此丰富多彩,在困难中,他如韧丝,百折不挠。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人类的进化史,发展史,也是自强不息的历史。毛毛虫蜕变成蝶,小鸡破壳而出,凤凰浴火重生,都是自强不息的生命写照,人类也大抵如此。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全人类的集体发展,都不是平川坦途,披荆斩棘,人才会有所发展,人类才会进步。
3 自强不息,自助者天助
浮士德的一生中,在建功立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上,有两个依靠,一是魔鬼,二是罗马封建王朝。浮士德有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他才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但同时,他也是天真的。他相信了天上会掉馅饼这种好事,而错误估计了魔鬼的要求,是不是他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他利用魔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不知不觉,成为魔鬼的傀儡,魔鬼引诱他为封建王朝卖命。在他填海造田想要为民谋利时,有一位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园,他让魔鬼帮着处理,魔鬼却把那人烧死了。魔鬼看到他命不久矣,就为他造墓。听到锹镐声,他还心存美丽的幻想,以为工程即将完成了,他说 “啊,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说完,他依照契约,倒地而死。在依靠君主时,他在因为发行货币解决了罗马王朝的财政危机后得到罗马王的宠信,君主突然发奇想,喜爱海伦,便驱使他找海伦,浮士德钟情海伦,将海伦幻影破灭,就不得不逃亡;在被魔鬼引诱效忠的封建王朝,又必须趋炎附势,看人眼色,违心说奉承话。浮士德倒地而死,魔鬼正吸取他灵魂的时候,天使从天而降,将魔鬼驱逐,浮士德之所以被拯救,是因为他领悟到,必须每天每夜的去开拓生命和自由,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命和自由。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最终打动了上帝,才得到上帝的垂青,上帝是善的代表。
结语
《浮士德》是一场心灵革命的社会实践,是一种写实的生命关照。全文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通过在不断撕裂的人性善恶、上帝与魔鬼的较量中,通过层层否定,运用辩证论证的方法,肯定一种积极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肯定,是通过对种种错误的否定来实现的。自强不息是个人甚至全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证。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为专业服务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292。
参考文献:
[1] 王慧华:《解读歌德〈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2期。
[2] 朱欢:《论浮士德的精神——品读〈浮士德〉》,《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第12期。
[3] 佟郡:《何处堪留——试论〈浮士德〉中的“有限”与“无限”的生命张力》,《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0期。
[4] 吴建广:《人类的界限——歌德〈浮士德〉之“天上序曲”诠释》,《德国研究》,2009年第1期。
[5]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程建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