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影响甚广,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从浮士德的形象入手,细致分析了浮士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浮士德》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在长达一万一千多行的诗里行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将神话传说和当代问题巧妙结合,利用奔放的想象,描写当代的真实。浮士德历经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挣扎在善恶之间。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自身的化身,也是全人类的化身,浮士德以典型的人物艺术形象,代表了18世纪德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象征艺术形象上帝和魔鬼,是善与恶的意义载体。浮士德一生的探索历程,是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焦灼迷茫、思想斗争、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历程,是欧洲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这三百年间的精神发展的历史。
  一 浮士德是自强不息的社会缩影
  1 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已逐渐成熟,工业革命促进整个欧洲技术和科技的进步,而没有直接参与工业生产的知识分子则备受冷落,前途堪忧。浮士德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典型代表,他在前60年,醉心于学问的研究,他的活动领域只限于书斋,人到垂暮之年,才意识到自己大半辈子的知识竟然毫无用处,但是他并没有像许多随波逐流的失意人一样,精神麻木,他将这种意识转变为思想上的刺激,这便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是对自己的这种高要求与他当时的情况相对比,也使他产生了极端的心灰意冷,使他联想到死亡,死亡虽然是一个懦弱者的选择,是没有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从侧面上来说,也是他的不甘,他的绝望。对于一个生活麻木的人来说,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的,浮士德是有进取心的知识分子。在他想到死亡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唤醒了他,他走出书斋,看见人们在欢快地跳舞,跟随他回到书斋的却是魔鬼化形的卷毛犬,他的一腔抱负,让魔鬼有了可趁之机,才签署了实现愿意与出卖灵魂的协议。这种知识分子想要一番作为,却抱负无门的状况,是当时欧洲很多先进积极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知识与社会大变化的需求失衡,是最普遍的。
  2 个体主义、享乐主义和社会责任
  爱情之美,犹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灵,焕发鲜活生命。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全人类共同的欲望。浮士德也概莫其外。魔鬼将他带到了魔女之厨,给他喝下了魔汤,瞬间,他不再垂垂老矣,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对邂逅的美少女玛加蕾特一见钟情,为了约会,他把魔药给了玛加蕾特,让她下到她母亲的杯中,导致她母亲过量死亡,之后,玛加蕾特的哥哥知悉一切,在与浮士德的打斗中,被浮士德杀死,浮士德逃到山中,与魔女鬼混,后来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在监狱中的玛加蕾特,但她已经神智不清,只想为自己亲手杀死了与浮士德的孩子赎罪。浮士德和玛加蕾特之所以不能在一起是因为社会的偏见,失误成为了被社会谴责的理由,成为了横在彼此之间的鸿沟,他们的爱情悲剧,不止是欧洲,甚至是在整个人类社会,都频繁上演。浮士德与魔女斯混,懦弱无法面对,无法承担,沉溺在个人享受之中。而不顾安危营救玛加蕾特,又是他勇敢的一面,勇于承担爱情和个人的责任,浮士德的这种性格,普遍出现在人类的身上。心理学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而贪图安逸,也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不过是想要一种适宜安逸的生活。
  3 个人在事业前途中的迷茫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有被尊重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浮士德也是如此,尽管他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但是,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这表现在一方面,他追求建功立业,被魔鬼带到罗马帝国,通过发行纸币为罗马解决了财政危机而受到国王的宠信,后来,浮士德随着彩云到了一坐山上,恰逢战争,在魔鬼的帮助下,他协助帝王平息了战乱而得到了海边的封地,他想将海填平,造福当地百姓,甚至在操劳中失明。浮士德不甘于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安逸中过完一生。安逸平淡的生活,是不需要做出这么多的努力的,不需要吃苦,不需要出卖自己灵魂,虽然出卖灵魂可圈可点,但总的来说,也是他积极追求自己的愿望的一种方式。第二方面,浮士德虽然有政治梦想和事业追求,但是,他并不为此完全牺牲个人的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奴隶。罗马王想要见海伦,并要求浮士德带来,魔鬼给了他一把钥匙并指引他找到了海伦,将她带到国王面前,浮士德对海伦一见钟情,他用钥匙破坏了海伦的幻影,海伦消失,幽灵化为烟雾。在荣华富贵面前,他并没有牺牲个人的感情,这是值得称颂的,可以说,浮士德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后来,魔鬼又引诱他去效忠封建王朝,这时候,他才认识到,这一切,原来都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他不屑于阿谀奉承的官场,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表里不一。许多人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浮士德这样的问题,在个人的发展中,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许多因素都不是完全可控的,坚守自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二 浮士德精神
  1 自强不息,是一种风骨
  浮士德生活的社会大背景,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以至于他到了垂暮之年,也毫无建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人生已过大半而放弃追求,甘于平淡。他有着自己的愿望,他想要建功立业,他想要谈一场美好的恋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而魔鬼,为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有着实现自己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魔鬼达成协议之后,他所经历的一切,其中的痛苦的来源,一方面,是环境所逼,当时想要投身政治,就必须趋炎附势,一切以君主为尊,而他刚正的气节,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另一方面,是他有着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意,在这条路上,必定不平坦,喜忧悲乐,酸辣苦甜在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错误,有过安图享乐,有过懦弱,有过逃避,但是,他并完全没有沉迷于享受,完全堕落。他最终也没有放弃自己想要走的路,从失败中爬了起来。他没有在罗马王看上海伦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爱情,尽管是单恋。在被魔鬼引诱到为封建王朝效力时,他也仍然坚守刚正,毅然放弃了荣华富贵。浮士德也不愿意伺奉权贵、趋炎附势,很有骨气,在功名利禄中,他并没有迷失自己。后来,在为全国人类谋福祉将海填平的过程中,操劳成疾,双目失明,他依然挂念施工进程。他的这个艰辛的过程,是当时知识分子,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大致过程,也是全人类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挣扎,不屈不挠的过程。这种自强不息的风骨,是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也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2 自强不息,谱写顽强的生命
  毫无疑问,浮士德的一生,是顽强的,是坚持的。浮士德无论是他与魔鬼交易之前,还是与魔鬼交易之后,他都如野草般,坚韧顽强,尽管他的人生有很多的困难,实现梦想的路有诸多坎坷,他都没有放弃。在最初前途无望时,他灰心失意,想到自杀,但是幸运的是又被复活节的钟声唤醒。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价值”,这说明,特定的心理时空,人的潜意识的重要性。如果浮士德潜意识里没有自强不息、顽强的认识,那么,钟声还只是那个钟声,与同时听到这钟声的旁人无异。后来,他沉迷于与魔女鬼混,他的一生中,尽管绝望过,堕落过,最后,他还是觉醒了。在面对知识无用的窘境中,他愿意走出书斋,让自己去接纳社会的变迁。即使与魔鬼交易,他也要完成自己的理想,他愿意为自己的追求,甘愿奉上自己的一切,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确实值得称道。正是因为这些,他的生命,才如此丰富多彩,在困难中,他如韧丝,百折不挠。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人类的进化史,发展史,也是自强不息的历史。毛毛虫蜕变成蝶,小鸡破壳而出,凤凰浴火重生,都是自强不息的生命写照,人类也大抵如此。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全人类的集体发展,都不是平川坦途,披荆斩棘,人才会有所发展,人类才会进步。
  3 自强不息,自助者天助
  浮士德的一生中,在建功立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上,有两个依靠,一是魔鬼,二是罗马封建王朝。浮士德有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他才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但同时,他也是天真的。他相信了天上会掉馅饼这种好事,而错误估计了魔鬼的要求,是不是他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他利用魔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不知不觉,成为魔鬼的傀儡,魔鬼引诱他为封建王朝卖命。在他填海造田想要为民谋利时,有一位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园,他让魔鬼帮着处理,魔鬼却把那人烧死了。魔鬼看到他命不久矣,就为他造墓。听到锹镐声,他还心存美丽的幻想,以为工程即将完成了,他说 “啊,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说完,他依照契约,倒地而死。在依靠君主时,他在因为发行货币解决了罗马王朝的财政危机后得到罗马王的宠信,君主突然发奇想,喜爱海伦,便驱使他找海伦,浮士德钟情海伦,将海伦幻影破灭,就不得不逃亡;在被魔鬼引诱效忠的封建王朝,又必须趋炎附势,看人眼色,违心说奉承话。浮士德倒地而死,魔鬼正吸取他灵魂的时候,天使从天而降,将魔鬼驱逐,浮士德之所以被拯救,是因为他领悟到,必须每天每夜的去开拓生命和自由,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命和自由。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最终打动了上帝,才得到上帝的垂青,上帝是善的代表。
  结语
  《浮士德》是一场心灵革命的社会实践,是一种写实的生命关照。全文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通过在不断撕裂的人性善恶、上帝与魔鬼的较量中,通过层层否定,运用辩证论证的方法,肯定一种积极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肯定,是通过对种种错误的否定来实现的。自强不息是个人甚至全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证。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为专业服务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292。
  参考文献:
  [1] 王慧华:《解读歌德〈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2期。
  [2] 朱欢:《论浮士德的精神——品读〈浮士德〉》,《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第12期。
  [3] 佟郡:《何处堪留——试论〈浮士德〉中的“有限”与“无限”的生命张力》,《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0期。
  [4] 吴建广:《人类的界限——歌德〈浮士德〉之“天上序曲”诠释》,《德国研究》,2009年第1期。
  [5]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程建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由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飘》深刻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女性思想转变和行动改变的歌颂。《飘》中所描绘的女性生活是悲惨的,这也是南方奴隶制社会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众多具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时代对女性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先进女性的奋起反抗,在充分肯定女性对南方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肯定的同时,也对以郝思嘉为代表的女性敢于追求爱情和自我意识,勇于实现女
期刊
摘要 存在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情感和自由为中心,并将这种情感和自由最大化,绝对化。麦卡勒斯的作品则深谙存在主义主旨,以独特和尖锐的笔触将人的情感困境和自由选择表现得淋淋尽致,这是麦卡勒斯以作品所传达出的最为声嘶力竭的呐喊。  关键词:自由选择 卡森·麦卡勒斯 存在主义  一 卡森·麦卡勒斯其人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人年少成名,
期刊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阿拉比》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本文分别从小说的场景、小说的人物以及小说的宗教意蕴三个层面就《阿拉比》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这个以一个男孩的视角展现出来的20世纪初的爱尔兰精神荒芜的景象,以及在这种叙述中,作者对于遥远的神圣与真诚的追思,而呈现出的朦胧的诗意。  关键词:《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意象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出版于1
期刊
摘要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被李健吾称为最富有现代性的小说。两部作品在主导意象与主题、叙事手法和心理刻画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同时又体现了两位作家各自独具的艺术特色。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两者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主导意象与主题 叙事手法 心理刻画  詹姆斯·乔伊斯和林徽因分属世界东西两端,但同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积极开拓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小说家,《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在小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米德尔马契》的悲剧性色彩十分浓重,对于性格十分坦诚的乔治·艾略特来说,用作品体现现实生活,唤醒人们才是写作的真正价值。本文主要从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人物的性格缺陷,以及灾难性的婚姻
期刊
摘要 玛丽安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女主人公。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安最初是一位敢爱敢恨,敢于挑战世俗也不甘于平庸的女性,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感情变故后,开始变成一位世俗、现实,但不庸俗的女性。从浪漫走向世俗,并不是一种倒退,更多的是一种成熟,在理智与情感的选择中,选择理智的感情,这也是作者奥斯丁一直追求的。  关键词:简·奥斯丁 浪漫主义 感情变故 世俗  一 作者与作品
期刊
摘要 《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作品,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对其绘画元素研究却是空白,本研究立足于艺格敷词的视角,寻求小说文本中视觉图和话语图两种互补语言图像联合的内在规律。从绘画构图、绘画比喻、绘画风格方面详细分析了小说的绘画语言,呈现出王尔德对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运用独特的绘画叙事完成画为文言,绘画与文学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唯美
期刊
摘要 在名作《苹果树》中,约翰·高尔斯华绥以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阿瑟斯特的情感悲剧。主体意识从“想象态”的无意识状态经由“镜子阶段”而逐步转入“象征性秩序”,阿瑟斯特回应了自我社会归属的“传唤”,选择了现实中自我镜像的统一体斯特拉为妻。他的情感悲剧演绎了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关键词:悲剧 主体 想象态 镜子阶段 象征性秩序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摘要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关键词:他者 颠覆 重构  一 引言  澳大利亚左翼
期刊
摘要 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把矛头直指男性,似乎忘记了是父权制造成了今天男尊女卑的局面。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不乏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这种支持女性主义的态度被一些学者称为拥女主义。大众与女性主义的偏见,备受争议的身份界定,使拥女主义者抛开女性主义标签,关注男性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女性主义亦是时候走出排斥拥女男性的误区,意识到女性群体无力而男性群体有力的局面,转变对拥女主义男性的态度,共同面对少数特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