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语感
关于语感,国内学者、专家们研究的很多,但什么是“语感”,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王尚文在《语感论》将“语感”一词定义为“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叶圣陶先生则是这样对语感进行界定的,他认为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而刑公畹在他的《论“语感”》一书中又下了一个不同的定义,他说“语感是某一语言的本地说者对这一语言的共同的感性认识”。诸如此类的语感定义,不胜枚举。
二、语感的特点
在初步认识了语感的概念之后,可以这样说,语感是个人在言语活动过程中对言语运用规则的一种感性经验。那么,语感具有怎样的性质特征呢?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考察:
1.感性和理性。
首先,提到感觉,人们很自然地就知道是感性直觉。语感是感觉性的东西,而不是思维的东西,因为人们在运用语感的过程中,依赖的是感性。但是,有的时候,感性和理性之间本来就难以找出明显的界限。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语感不可能完全摆脱理性的束缚,它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体。所以说,语感的运用虽然依赖的是感性思维,但语感的形成过程却凝聚着理性思考。
2.普遍性和个别性。
语感具有普遍性,语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人”,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都会形成语感。同时,语感又具有个别性,语感是个人在言语活动中形成的,语感所感知的对象也是具有个别性的言语活动。另外,每个人因为自身言语活动的外部环境、自身语言水平、接受能力、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形成各不相同的语感。
3.敏锐性和快捷性。
语感的敏锐性和快捷性,是指语感的作用过程不需要经过理性思维,可以直接对言语锐敏感知。因为语感在运用过程中主要依靠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人们只需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语感的速度几乎与感觉的速度相当。比起思维来,语感可要敏锐、快捷得多!所谓“不假思索”,“出口成章”,这些都是语感敏锐快捷的证明。当然,这更是语感达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表现。
4.直觉性和体验性。
语感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它并没有通过语法规则和其他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也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在这里,并不是否认语感的理性思维积淀。所谓的直觉性,是指在语感的运用过程这个共时的平面上,思维主体不需要经过理性思考,仅凭直觉就能够判断一句话是否符合语言规则和言语习惯。
三、如何培养语感
1.注重语言实践,听、说、读、写,全面培养,尤其要高度重视读(诵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语感来源于言语实践活动,没有言语实践活动就无法产生语感,而没有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经验,就无法提升语感。
2.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同时知识的教学要围绕语感进行。语感是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的,所谓语感,可以说是言语者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而语言运用规则大多包含在语文基础知识中。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夯实基础,尤其需要加强初级阶段的基础教育。
3.语感培养要循序渐进,要分阶段进行。“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语感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效。只有长期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才达到熟练熟巧的境界。此外,语感的培养和提高也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要积极对语言现象加以思考、总结,并善于发现语言中的规律。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理性的思维,来促进语感的形成和发展。语感的运用主要依赖于感性思维,可是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却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干预。没有思考,人便不可能進步,培养和提高语感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从各种言语现象中去思考、总结。
关于语感,国内学者、专家们研究的很多,但什么是“语感”,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王尚文在《语感论》将“语感”一词定义为“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叶圣陶先生则是这样对语感进行界定的,他认为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而刑公畹在他的《论“语感”》一书中又下了一个不同的定义,他说“语感是某一语言的本地说者对这一语言的共同的感性认识”。诸如此类的语感定义,不胜枚举。
二、语感的特点
在初步认识了语感的概念之后,可以这样说,语感是个人在言语活动过程中对言语运用规则的一种感性经验。那么,语感具有怎样的性质特征呢?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考察:
1.感性和理性。
首先,提到感觉,人们很自然地就知道是感性直觉。语感是感觉性的东西,而不是思维的东西,因为人们在运用语感的过程中,依赖的是感性。但是,有的时候,感性和理性之间本来就难以找出明显的界限。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语感不可能完全摆脱理性的束缚,它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体。所以说,语感的运用虽然依赖的是感性思维,但语感的形成过程却凝聚着理性思考。
2.普遍性和个别性。
语感具有普遍性,语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人”,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都会形成语感。同时,语感又具有个别性,语感是个人在言语活动中形成的,语感所感知的对象也是具有个别性的言语活动。另外,每个人因为自身言语活动的外部环境、自身语言水平、接受能力、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形成各不相同的语感。
3.敏锐性和快捷性。
语感的敏锐性和快捷性,是指语感的作用过程不需要经过理性思维,可以直接对言语锐敏感知。因为语感在运用过程中主要依靠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人们只需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语感的速度几乎与感觉的速度相当。比起思维来,语感可要敏锐、快捷得多!所谓“不假思索”,“出口成章”,这些都是语感敏锐快捷的证明。当然,这更是语感达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表现。
4.直觉性和体验性。
语感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它并没有通过语法规则和其他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也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在这里,并不是否认语感的理性思维积淀。所谓的直觉性,是指在语感的运用过程这个共时的平面上,思维主体不需要经过理性思考,仅凭直觉就能够判断一句话是否符合语言规则和言语习惯。
三、如何培养语感
1.注重语言实践,听、说、读、写,全面培养,尤其要高度重视读(诵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语感来源于言语实践活动,没有言语实践活动就无法产生语感,而没有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经验,就无法提升语感。
2.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同时知识的教学要围绕语感进行。语感是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的,所谓语感,可以说是言语者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而语言运用规则大多包含在语文基础知识中。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夯实基础,尤其需要加强初级阶段的基础教育。
3.语感培养要循序渐进,要分阶段进行。“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语感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效。只有长期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才达到熟练熟巧的境界。此外,语感的培养和提高也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要积极对语言现象加以思考、总结,并善于发现语言中的规律。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理性的思维,来促进语感的形成和发展。语感的运用主要依赖于感性思维,可是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却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干预。没有思考,人便不可能進步,培养和提高语感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从各种言语现象中去思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