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登轼而望之”的翻译以及读断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文言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首先要对原本没有标点的文章进行标点和读断。本文以《左传》中的一个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为例对此加以说明,简要介绍在文言文的标点和读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登轼而望之”;标点;读断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对于这句话,现在各家的翻译各有不同:陈世铙先生在他的《左传选译》将之译为:“下了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轮印子,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然后说:‘可以了。’”在陈书良先生的《春秋左传·文白对照全译足本》中,这句话被译为:“下了车,细看齐军的车辙,然后登上车前横板远望,说:‘行了。’”冯作民先生在《白话左传》中将之译为:“先下车观察战车的车辙,然后登上车前梱杆眺望,这时才说:‘现在可以追击了。’”类似的还有很多,这些翻译,虽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意思一致,即把这句话读断标点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他们都认为句中的“轼”作名词用,是前面动词“登”的宾语;后面的“而”则表示一种词语前后相承的关系。但笔者认为,这类说法有待商榷之处。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轼”这个词语的意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轼”这个字是这样解释的:“轼,车前也。从车,式声。”《词源》对于“轼”作出了两种解释:“①车箱前扶手横木,经传多作‘式’;②古人立乘,扶轼表示敬意,或倾听,或注视。”徐中舒先生在他的《左传选》中则是这样解释“轼”的:“轼音式。古代兵车皆立乘。轼,是车前扶手的横木,在全车最高的地方。”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以及张舜徽的《说文解字约注》中,也对“轼”作了类似的解释,由此看来,“轼”在文中指车前的横木是毫无疑义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供乘车者扶手以防止站不稳。按陈世铙先生等人的说法,在这里“轼”用的是基本义,因而将之翻译为“登上车前的横木”是没有什么疑义的。然而,这种解释在很多方面却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生活逻辑上来看,这种说法有很大的漏洞。我们知道,事件的发生是在战争之中,虽然说“轼”是一辆战车中最高的地方,曹刿“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这句话符合“站的高望的远”的生活常理。但是,只要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漏洞:曹刿是如何站到车前的横木之上,即使站上去,又如何站稳的呢?如果站不稳,他又怎能去观察齐军呢?因为古代的战车和生活中的车子是不一样的,它是没有车厢或者立柱一类可供扶恃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在战斗中怎么才能保证乘者在战车上站得稳呢?因此,“去车板三尺三寸,横施一木,名之曰轼,得使人立于其后,时依倚之。”(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凭依此木以防倾颠,必用手把持之,因谓之轼。”(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由此我们知道,“轼”的作用在于为乘车的人握扶以保持稳定,因此,它的尺寸不可能太大,否则乘者就无法握扶。同时,我们也知道,在战争中战车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所以曹刿就更根本无从站稳于车前细细的横木之上,因而就无从谈起观察齐军了。这样看来,“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这样的翻译方法是缺乏生活根据的。陈世铙先生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还采用了一幅插图来表现当时的情景。可是在图画中,曹刿却是立于御者之后的,这很显然与实际绝对是不相吻合的。在图画中,我们还会看到曹刿并不是站在“轼”上的。也许这些是陈世铙先生的疏忽,然而这不也正说明了陈世铙先生对于这一点的不够肯定吗?这样的翻译也许就是直接采用某种常用的说法,而并不是先生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杨伯峻先生在他的《春秋左传注》中对于此句中的“下”是这样解释的:“下,下车也。”这种解释为几乎所有的翻译者所接受。从当时的情景来看,曹刿首先是下车观察齐军撤退时留下的车辙印。按照常理,接下来,曹刿做的事情应该是什么?很显然,曹刿应该首先重新登上战车,然后再有其他的行为。但若是按照陈世铙先生等人的翻译“下了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轮印子,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曹刿的行为顺序就是“下车—观察车辙—登上横木—观察齐军”,在这里“下车”和“登上车前的横木”就是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曹刿是直接从地面上而攀登上了车前的横木,中间缺少了“登上战车”这样一个动作行为。显然,这也是不符合生活常理的,因为车前的横木距离地面毕竟有很大一段的距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陈世铙先生等人的翻译方法也是值得推敲的。
  在上面,我们都是在句中的“轼”作为名词使用的前提下来研究问题的。然而在实际上,在这里它一定是作为名词使用的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轼”在这里的使用方法,而“轼”的使用方法又与后面的“而”字的用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先来看看在这里“而”字的用法。
  刘希岚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中对于“而”的用法作了这样的界定:“①表示相承的两项,可译为‘就’、‘再’、‘并且’、‘而且’、‘来’、‘去’、‘然后’、‘才’、‘那么’、‘因而’等。②表示前项行为是后项行为的方式或目的,一般可略或不译。③‘而’字连接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一般都用如动词。”解惠全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教程》中也说:“‘而’连接具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两项,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略而不译或在状语后用‘地’、‘着’。”余行达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中也说:“‘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偏正关系。”按照陈世铙先生等人的翻译方法,“而”在这里就是连词,连接的是前面的“登轼”和后面的“望”这两个表示前后相承关系的动作行为。这样的翻译固然符合“而”字的用法,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登上车前的横木”和“瞭望齐军”之间加上“就”、“再”、“并且”、“而且”、“来”、“去”、“然后”、“才”、“那么”、“因而”等之类的连词,但这样做是和我们的言语习惯有一定抵牾的,至少我们这样做的话,会感觉到比较别扭,不太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习惯。余行达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中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做了三条要求:“1、字句能讲通;2、内容符合情理;3、必须符合古代汉语语法和音韵。”郭锡良先生的要求也大概如此。这里的“情理”就包括上面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言语习惯。因此,这样的翻译就与我们上面所说的第二点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而不可取。如果我们换一种理解角度,认为“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即采用刘希岚先生的第三种解释或者是解惠全先生和余行达先生的解释,又会怎么样呢?假设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句话的读断就应该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的行为顺序就变成了“下车—观察车辙—上车—观察齐军”,这种说法很显然比陈世铙先生等人的说法更符合生活逻辑和语法要求。这里,“而”连接的就不再是“登”和“望”,而是“轼”和“望”这两个修饰与被修饰的词语。“轼”在这里不再作为名词使用,而是活用为状语,做后面“望”这个词语的状语,翻译为:“扶着车前的横木。”因此,全句的译文就变为:“下了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轮印子,又登上车子,扶着车前的横木观察齐军,然后说:‘可以了。’”这样的读断和翻译,与古代的一些典籍资料所记述的也保持了一致。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登”这个词语来看这句的翻译和读断。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说:“登,上车也。从 登,象登车形。”这说明“登”的本义应该是上车,至于其他的意义,应该是从这个意义引申而来的。按照第二种解释和读断,“登”用的就是它的本义。这样的翻译,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而要是按照陈世铙先生等人的翻译,用的就不再是本义而是引申义了。
  所以,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对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一句,我们应该把它读断并标点为:“下,视其辙;登,
  轼而望之,曰:‘可矣!’”这样,这个句子就应该翻译为:“下了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轮印子;(又)登上车子,扶着车前的横木观察齐军,(然后)说:‘可以了。’”而不应该是陈世铙先生等人的读断标点以及翻译方法。当然,这里只是笔者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希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参考文献]
  
  [1]徐中舒 《左传选》中华书局 1964年1月第1版
  [2]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年3月第1版
  [3] 陈世铙 《左传选译》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第1版
  [4] 洪亮吉 《春秋左传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6月第1版
  [5]陈书良 《春秋左传》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第1版
  [6]沈玉成 《左传译文》中华书局 1981年2月第1版
  [7]朱宏达 《左传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8]冯作民 《白话左传》岳麓书社 1981年6月第1版
  [9]杜 预 《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8月第1版
  [10]陈戌国 《春秋左传校注》岳麓书社 2006年5月第1版
  [11] 周祖谟 《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12]王 力 《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1版
  [13]刘希岚 《古代汉语》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年3月第1版
  [14]余行达 《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7月第1版
  [15]解惠全 《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6月第1版
  [16] 郭锡良 《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1年6月第1版
  [17] 赵雪 《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18] 《词源》商务印书馆 1987年1月第1版
  [19] 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 1987年12月第1版
  [20] 张舜徽 《说文解字约注》中州书画社 1983年3月第1版
  [21]顾野王 《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 1985年9月第1版
  [22]司马光 《类篇》中华书局 1984年12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特征;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发展前景    引 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并加以实例说明。此外文章还指出了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用运用体态语的注意要素,包括手势、目光、体距以及教师的形象等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体态语;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实践    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或“人体语言”,它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和眼色以及沟通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者和接受者的身体姿势有最直接关系的
期刊
摘要:处于人生教育重要阶段的高校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肩负起育人的特殊使命。教书育人不但应作为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且需要每一位教师辛勤的付出与努力。作为校、院一级管理者,可以从制度建设上为教师教书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教书育人;制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的育人工作中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词汇——“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中教书育
期刊
摘要:作为孙犁小说的代表作,《荷花淀》除了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以外,更有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刻画细腻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话;情节;个性化;人物形象    对话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语言是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的表现,成功的对话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经历教养、生活习惯、精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实施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索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
期刊
摘要: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是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让创新教育走进机械制图课教学,抓住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教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急需创新人才。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立足社会,发展自我,推动时代的前进。要让学生
期刊
摘要:拟从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市学生大部分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较正确的认识,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制约了他们参加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次数不足,大部分学生是凭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是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改革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通过开拓创新不断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即运用英语的能力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刑法典里对不作为犯罪没有明文规定,以致在司法实践中碰到象“见死不救”之类的案件,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有时难以准确把握。因此,需要我们对不作为犯罪作更深入的研究,以利于指导司法实践。本文对不作为犯罪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认定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不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认定    犯罪行为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行为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素质,而创新教育无疑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既包含敏锐的观察力、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