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鲜学科,其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第一次利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进行解释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将教学过程仅仅看作是一项任务去对待,而应该把自己比作是一位园丁,引导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物理思维和观念,从而提升对国家、社会和生活的责任感,争当新时代的好学生。综合起来概述就是核心素养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在生活中能够对基本的生活现象从物理的角度上去解释。②科学思维观念,是指学生在利用物理学生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③科学探究能力,即通过实验对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索,提高动手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一、以物理基本观念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物理基本观念的养成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概念,概念是观念形成的基础,只有概念牢固,才能够有效的从物理观念的角度上,解释生活现象。现阶段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灌输式概念讲解,或者脱离生活和实际的授课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难度[1]。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情境,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这一课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南极出现20℃高温,冰川融化并且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现象。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有的地方仍然大雪茫茫,湖面结冰;有的地方雨哗啦啦的下,还有的地方下冰雹。如何解釋云雾雨雪雹呢?在导入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思考今天学习的物理知识是否可以解释这些生活现象呢?长期以这种方式导入,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生活中大部分现象都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培养用物理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2]。在讲授:《声音的特性》这一节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三个不同的视频,第一个视频是一段嘈杂的马路,不是有很多汽车在鸣笛,尖锐刺耳的鸣笛声让学生感觉非常的刺耳难受;第二段视频中展示的是音乐厅中放出来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很多学生一定就知道这是什么歌曲,甚至还知道是哪位歌星唱出来的歌曲;第三段视频是一次大桥的爆破实验,通过炸药来对大桥进行爆破,学生表示听到了犹如震耳欲聋般的响声。这些情境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都是和声音相关的,如何带着物理观念,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呢?经过教师这么一提问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手段在物理课堂中的用途非常的广,但是要有效合理的展示物理情境并不容易,联系实际生活将符合新知识的物理情境展示于课堂之中,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这就是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3]。
二、以科学思维培养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物理问题的解决不能光靠套概念或者硬套公式,因为物理知识的应用情境千变万化,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应用情境和方法,才能够灵活地应用在实践中。初中生作为物理学科的初学者,在课堂上可以和自己的组员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物理问题,将组员共同的思维全部凝聚起来,就不难产生创新型的思维[4]。
不同的学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也不一样。将一个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去解答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方法,学习对方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以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物理学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尽管实验过程非常的吸引学生,实验课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应该要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作为主导[6]。
例如在开展“探究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个实验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一个探究性问题:假设实验室缺乏一个滑动变阻器,但是要保证实验能够正常进行,该如何做?本节实验课就不是简单的实验操作,需要学生主动探究才能完成本实验。学生结合电阻知识去思考:铅笔芯可以作为电阻,但是如何控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呢?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大多数组的学生都是将不同数量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电阻的功能,但是这种方法局限性太大,不能控制电阻的任意值。另外一组的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创新能力,认为可以将铅笔芯的一头固定在导线上,另一头通过一个小环和导线连接,进而实现滑动变阻器的功能[7]。
将实验作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家们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针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加入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深度发展的能力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落实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能力为重的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目标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核心素养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要从课堂教学本身的缺陷出发,针对自己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我们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如何调动学生对物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如何将课本上的实验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探究能力的培养[8]。
【参考文献】
[1]金珞汉.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学周刊,2020(11):153-154.
[2]鲁佩用,季卫新.指向核心素养之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物理通报,2020(3):41-45.
[3]王晓琳,季卫新.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材资源建设实践研究———以苏科版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病房呼叫系统电路设计”为例[J].物理通报,2020(3):80-84.
[4]王悦.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6):47.
[5]方碧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人教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8):4-5.
[6]王胜华.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一轮复习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20,38(8):22-25.
[7]李霞.初中物理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方法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3):6.
[8]郭良洁.核心素养理念下“自编互评”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初中物理“力学计算综合复习”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6):38-40.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第二初级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在生活中能够对基本的生活现象从物理的角度上去解释。②科学思维观念,是指学生在利用物理学生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③科学探究能力,即通过实验对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索,提高动手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一、以物理基本观念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物理基本观念的养成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概念,概念是观念形成的基础,只有概念牢固,才能够有效的从物理观念的角度上,解释生活现象。现阶段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灌输式概念讲解,或者脱离生活和实际的授课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难度[1]。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情境,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这一课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南极出现20℃高温,冰川融化并且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现象。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有的地方仍然大雪茫茫,湖面结冰;有的地方雨哗啦啦的下,还有的地方下冰雹。如何解釋云雾雨雪雹呢?在导入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思考今天学习的物理知识是否可以解释这些生活现象呢?长期以这种方式导入,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生活中大部分现象都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培养用物理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2]。在讲授:《声音的特性》这一节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三个不同的视频,第一个视频是一段嘈杂的马路,不是有很多汽车在鸣笛,尖锐刺耳的鸣笛声让学生感觉非常的刺耳难受;第二段视频中展示的是音乐厅中放出来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很多学生一定就知道这是什么歌曲,甚至还知道是哪位歌星唱出来的歌曲;第三段视频是一次大桥的爆破实验,通过炸药来对大桥进行爆破,学生表示听到了犹如震耳欲聋般的响声。这些情境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都是和声音相关的,如何带着物理观念,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呢?经过教师这么一提问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手段在物理课堂中的用途非常的广,但是要有效合理的展示物理情境并不容易,联系实际生活将符合新知识的物理情境展示于课堂之中,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这就是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3]。
二、以科学思维培养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物理问题的解决不能光靠套概念或者硬套公式,因为物理知识的应用情境千变万化,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应用情境和方法,才能够灵活地应用在实践中。初中生作为物理学科的初学者,在课堂上可以和自己的组员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物理问题,将组员共同的思维全部凝聚起来,就不难产生创新型的思维[4]。

不同的学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也不一样。将一个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去解答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方法,学习对方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以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物理学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尽管实验过程非常的吸引学生,实验课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应该要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作为主导[6]。
例如在开展“探究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个实验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一个探究性问题:假设实验室缺乏一个滑动变阻器,但是要保证实验能够正常进行,该如何做?本节实验课就不是简单的实验操作,需要学生主动探究才能完成本实验。学生结合电阻知识去思考:铅笔芯可以作为电阻,但是如何控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呢?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大多数组的学生都是将不同数量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电阻的功能,但是这种方法局限性太大,不能控制电阻的任意值。另外一组的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创新能力,认为可以将铅笔芯的一头固定在导线上,另一头通过一个小环和导线连接,进而实现滑动变阻器的功能[7]。
将实验作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家们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针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加入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深度发展的能力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落实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能力为重的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目标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核心素养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要从课堂教学本身的缺陷出发,针对自己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我们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如何调动学生对物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如何将课本上的实验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探究能力的培养[8]。
【参考文献】
[1]金珞汉.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学周刊,2020(11):153-154.
[2]鲁佩用,季卫新.指向核心素养之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物理通报,2020(3):41-45.
[3]王晓琳,季卫新.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材资源建设实践研究———以苏科版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病房呼叫系统电路设计”为例[J].物理通报,2020(3):80-84.
[4]王悦.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6):47.
[5]方碧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人教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8):4-5.
[6]王胜华.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一轮复习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20,38(8):22-25.
[7]李霞.初中物理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方法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3):6.
[8]郭良洁.核心素养理念下“自编互评”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初中物理“力学计算综合复习”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6):38-40.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