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的积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要让学生积累,就要让他感兴趣,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语文积累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在积累过程中让学生多写,勤练,不断把古今中外语言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关键词: 语文学习 丰富积累 方法指导 情感态度 实践运用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离開了积累,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是贫乏的,就无从谈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语文素养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出了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非常重要。确实,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绝不可能强化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
  一、兴趣是积累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好老师”。兴趣是人们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人们主动寻求知识和从事相关活动的必备心理因素。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要让学生积累,首先,就要让他有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老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在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则要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学习其思想品质,感悟事理之美,体会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学生在读、想中自然感知到美、欣赏到美、领悟到美,便会有积累的兴趣。
  二、方法指导是积累的关键
  1.动口让学生读。出声朗读能准确、完整地读完作品的内容,试着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便有助于理解作品。当熟读成诵后,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就会成为自己的积累,用时则“信手拈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首先要选好书。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尤其是对于祖国语言库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则更应积累,对于以上作品,我们要多读,必要的时候甚至背出来。
  2.动手让学生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句段,提示学生们要随时记背或反复朗读加以领会。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格言等要注意摘抄,并反复浏览,有选择地背诵。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每次阅读课上学习委员检查督促。课下,学生自由阅读时也会摘抄,我每周检查两次,选出摘抄精彩的加以表扬,督促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3.动耳让学生听。在生活中,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语文打交道,听广播、看电视、与人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这里不仅有语言层面的积累,更有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的积累,若只是在课堂内进行语言的积累,只强调语言材料的记忆、名家名篇的背诵,则只会造就唯书唯上的书呆子,而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的人。为此,教师一定要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积累语文。
  4.动脑让学生背。人们常说语文学习要靠积累,而积累自读书起,背诵始。背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低估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此要求突出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凸显了语文教学重于积累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高峰期,我们应该鼓励并督促他们多记、多背。好词好句好段,背得烂熟于心,就能化为己有,运用时自然能水到渠成,脱口而出。
  5.用心让学生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思”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思悟”,加深理解,迁移成能力。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必须养成对语言的“多悟”的习惯,运用联想的手段,触类旁通;从音韵中感悟语言的美妙,从文字中感悟深邃的思想,从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时事中感悟做人的真谛;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皆入我心中,化为内在的语言积淀,强化言语能力。
  三、情感态度是积累的外延
  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等其他有益的社会生活都是很好的积累,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我主张学生参加活动,多积累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他人的感知态度。活动完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说出或写出感想或收获,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多,从浅到深,学生的品悟能力、理想和价值观、审美品位都有所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自然会提高。
  四、实践与运用是积累的目的
  语文积累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与语言文字进行亲密接触,不断积累语言,熟悉语言规律,不断把古今中外语言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加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说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习作会文思泉涌,收放自如,可谓“胸藏万汇平吞吐,笔有千钧住翕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和督促,使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尝到甜头,不断展放异彩,享受到积累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漫话.
  [3]语感论.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字带声”和“以字行腔”都是中国传统声乐美学中关于字正腔圆的技法要求,同时,现代声乐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炼出了更多关于演唱字腔关系的全新的激发,并且,在现代实践中探究“以字带声”对增强声乐训练效果和演唱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以字带声、以字行腔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于声乐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 以字带声 声乐训练 重要性  歌唱艺术对美的追求是极高的,主要体现在对于语言发音和声音品
摘 要: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关键词: 中国节日 西方节日 文化内涵  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欧美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与我国的节日,从庆祝时间、庆祝内容、庆祝方式
摘 要: 口头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职业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较受学生欢迎的口头实践课程可以分三步走,即学习模仿阶段,兴趣激发阶段,职场口才训练阶段。  关键词: 口头实践 高职 语文 教学探讨  舉行一定的口语实训课,有助于高职语文教学适应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观。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现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总结了本校语文老师的经验
摘 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潮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我们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有力有为、后发赶超”这一主题,大力弘扬“红头船”和“一根牛绳”精神,着力在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助推经济发展、讲好“凤凰故事”,实现潮州后发赶超凝聚强大的组织力量上下工夫。为此,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建设有力有为基层党组织,构筑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把各项工作谋划好、推动好、落实好,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潮州,为谱写“凤凰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因此,文言文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的几块园地中,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文言文的教学改革显得沉寂冷清,绿意难寻。“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以往过于依赖书本教学的语文学习的一种反思和突破,将语文当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培养学生能够应对今后学习的基本素质。本文通过对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的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部分,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其目的在于改
课堂教学高效性指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师课后反思与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
摘 要: 关注课堂细节,是教师课堂敏锐性和智慧的体现,是对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在职业学校,关注课堂细节,尤其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能使课堂教学发挥出更多的活力,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细节 教学质量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课堂细节,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成就一堂精彩的課。同时,关注课堂细节,是教师课堂敏锐性和智慧的体现,是对教
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因此越来越受学校重视。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融会贯通,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综合性成为时下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立足教材,提高认识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要以教材为立足点,从教材出发。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都兼任班主任,其既要将注意力放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方面,更要关注班级内部的各种琐碎事物,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