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機、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他们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各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的一种生活、学习方式,是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学习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媒介。在这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品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针对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应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围绕信息技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深入探究。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既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网络的不断发展,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开拓了更多的途径。在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 3《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Period 1新课导入时,设计了“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best friend(描述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差异)”活动式情境。笔者事先在课前通过采访部分学生,用英语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好友的特点并比较两人的不同,来录制一段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作为新课的导入情境。在新课一开始,首先播放“微情境”视频,学生自信的英语表达,生动的采访场景,以及视频中同学们亲切友好的感觉,使他们立即沉浸在情境中。因此,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建立 “微情境”,录制精细和简短的微视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探究、反思等活动奠定了必要的环境和背景基础,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激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并促使他们发现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整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单词、短语、句型,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培养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在语言的语义、语境、语用、语感等层面的整体感悟。为了向学生展示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整合信息技术,寻找素材,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影片,使学生更能切身感受到文化差异,这与教师的单一的枯燥的口头描述相比较,优势不言而喻。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到其它国家庆祝节日的视频,在讲课的过程中,适时播放,使得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们随机抽签,将自己置身于别国,向其他学生介绍本国的庆祝方式。特别是西方国家万圣节和圣诞节在中国比较受欢迎,要求学生们做个调查,“Why are they popular in China?”“What do Chinese do at these festivals?”围绕为什么这些节日在中国受欢迎,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包括中学生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也可从网络查找了解中国其它地区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了更多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调、枯燥而又死板的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英语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单词、词语、句型的死记硬背,在课堂上,教者将信息技术合理加以运用,不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了使学生感受更加真实,教者从网络上搜索出学校周边的地图,将其展示在PPT上,让学生们指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让他们进行小组对话,询问对方的上学路线。在小组展示后,教者让其他学生为该名学生指出其它的上学路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发展了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并将自己的思维进行拓展。在学习问路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礼貌用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总之,英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继权, 张小容, 胡雅佳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2017.
[2]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针对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应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围绕信息技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深入探究。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既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网络的不断发展,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开拓了更多的途径。在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 3《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Period 1新课导入时,设计了“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best friend(描述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差异)”活动式情境。笔者事先在课前通过采访部分学生,用英语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好友的特点并比较两人的不同,来录制一段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作为新课的导入情境。在新课一开始,首先播放“微情境”视频,学生自信的英语表达,生动的采访场景,以及视频中同学们亲切友好的感觉,使他们立即沉浸在情境中。因此,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建立 “微情境”,录制精细和简短的微视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探究、反思等活动奠定了必要的环境和背景基础,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激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并促使他们发现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整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单词、短语、句型,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培养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在语言的语义、语境、语用、语感等层面的整体感悟。为了向学生展示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整合信息技术,寻找素材,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影片,使学生更能切身感受到文化差异,这与教师的单一的枯燥的口头描述相比较,优势不言而喻。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到其它国家庆祝节日的视频,在讲课的过程中,适时播放,使得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们随机抽签,将自己置身于别国,向其他学生介绍本国的庆祝方式。特别是西方国家万圣节和圣诞节在中国比较受欢迎,要求学生们做个调查,“Why are they popular in China?”“What do Chinese do at these festivals?”围绕为什么这些节日在中国受欢迎,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包括中学生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也可从网络查找了解中国其它地区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了更多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调、枯燥而又死板的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英语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单词、词语、句型的死记硬背,在课堂上,教者将信息技术合理加以运用,不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了使学生感受更加真实,教者从网络上搜索出学校周边的地图,将其展示在PPT上,让学生们指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让他们进行小组对话,询问对方的上学路线。在小组展示后,教者让其他学生为该名学生指出其它的上学路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发展了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并将自己的思维进行拓展。在学习问路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礼貌用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总之,英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继权, 张小容, 胡雅佳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2017.
[2]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