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能有效地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混龄幼儿一起游戏对其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倾向的习得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混龄幼儿游戏中采用各种策略解读混龄幼儿在认知、情绪情感以及亲社会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混龄;自主性游戏;观察与解读
幼儿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之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能更为有效地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一、混龄幼儿自主性游戏观察的注意点
(一)观察的前期准备
幼儿的思维和行为较具体、形象、外显,比较容易观察,教师在观察混龄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时更应该结合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心中拟定好不同不同年龄段幼儿观察重点。
(二)观察的三个维度
混龄幼儿的游戏观察维度,包括游戏发起、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三个方面。游戏发起指较大幼儿与较小幼儿谁先发起游戏行为,可分为大年龄幼儿主动发起和小年龄幼儿主动发起;互动方式是指混龄幼儿游戏时采取什么方式进行互动,包括协调、借用关键物作为媒介和语言交往;互动内容指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互动的主题是什么或是为了什么在交往。
二、混龄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策略
教师在观察混龄幼儿游戏时可以从混龄幼儿互动行为的典型表现、影响混龄幼儿游戏的因素、以及当混龄幼儿没有发生互动时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引导、当幼儿游戏时发生冲突时的介入、疏导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解读混龄幼儿的游戏行为时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幼儿游戏交往时的态度,即主动交往或被动交往;混龄幼儿游戏互动时的技能技巧,如合作游戏、协商游戏、轮流等;混龄幼儿在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如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主动助人等。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激、鼓励等策略引发混龄幼儿的游戏,并对他们的游戏进行适当的指导。
(一)加强师幼互动带动异龄互动
在混龄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小年龄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当他们不知应该如何加入游戏时,教师就应该观察其兴趣点,然后适时介入,驱动游戏的进行。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增设“混龄游戏”的意识,通过大带小的游戏形式,促使大年龄幼儿与小年龄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
案例:BB是一名小班的小朋友,只见他一会儿跑到平衡区,一会儿跑到跳跃区,好像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候,我看见有一个大班小朋友拉着一辆周转箱拉车一边跑一边嚷:“谁来坐我的车!”我说:“BB小朋友,哥哥让你坐他的车呢,快去吧。”BB快乐地坐进小车里。
(二)正确干预异龄幼儿的同伴冲突
幼儿游戏的能力有强有弱,当幼儿尚没有自己解决处理冲突或问题的能力而导致游戏必须中断或无法进行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并进行一定的诱导,帮助他们化解冲突,继续游戏。
案例:AA尝试用轮胎垒高,自己跨进了轮胎里,当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创意后,也跨进了轮胎里尝试,还有小朋友又推来了轮胎,打算继续垒高。AA发现自己刚才玩的轮胎被拿来垒高不乐意了,说:“这是我的轮胎。”“我们想用它来放到上面。”他们互不相让,最后在老师的协调下他们通过商讨愿意共同一起游戏,AA也尝试爬上轮胎,钻进中间的空隙。他蹲在轮胎里面和别的小朋友玩“打地鼠”,这个创新的玩法老师们之前也没有想到的,而且在游戏中还有了很多生成活动。
(三)采取“无视”策略发展自主能力
混年龄幼儿由于其社会认知、情感能力及社会行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地游戏中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冲突与矛盾,当幼儿的冲突不存在安会隐患时,我们可以采用“无视”策略,假装备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冲突
案例:当孩子在“乡村庄园”拼木板时,一个小班幼儿在玩铺路,发现材料不够,但是却拉不动放木板的材料筐,他没有请哥哥帮忙而习惯性地向老师求助。此刻,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如果老师直接上去帮忙拉箱子,那么他们大小之间的互助交往就没有了。而如果老师当时假装没看见或没听见,看大年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或者引导小的像向大的求助,看他们是如何自己处理解决的,给幼儿真正的留下了交往、发展的空间。
(四)通过疏导策略解决问题
从观察的角度讲,教对混龄幼儿在自主性游戏的互动中的困难和障碍要适时地恰当地给予介入疏导,观察时要把握好往往的时机和方式。疏导的方式有很多,主要以言语工具为主,一类是陈述式语言,即直接告知当事者怎样做;另一类是启发、导向式语言,即以间接的方式为当事者暗示,充分发挥当事者的主动性。
案例:区域游戏活动时,我在跳跃区发现,几个小班幼儿正在跳跃区中一点一点往前跳过障碍,导致后面中大班的幼儿着急地催着。老师走过去先对后面的小朋友说:“前面有几个小妹妹,她们跳障碍的动作还不太熟练,大哥哥大姐姐别着急,稍微等她一下。如果愿意,你们可以先看看别的人少的活动区,玩完一遍再回来也可以。”有几位大孩子选择了别的活动区。老师接着针对小朋友继续指导,指导她们正确的跳跃方法,并请她们后面的大哥哥到前面做示范。慢慢地,跟着大哥哥的节奏,她们的速度也快起来。跳过去以后,她们还兴奋地回过头来说:“老师,你看我棒吗?”并高兴地追着前面的大哥哥边跑边说:“谢谢大哥哥!”
在这种混龄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大带小的情况。这样的大带小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大班孩子的接纳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让他们在关心弟妹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懂得榜样示范;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小班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到幼儿园就像快乐的家;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机会、关爱的空间。
上述四种策略是相互统一、相互交叉整合的,教要针对混龄幼儿游戏的实际互动过程的具体阶段,在照顾整体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
在混龄自主性游戏中,我们同时面对了不同年龄的幼儿,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使我们无法拟定单一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每位幼儿面对同一个活动内容、同一种材料,出现的却是无法估计和预料的行为,目标、年龄、材料、行為、指导之间将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和困惑,对我们的观察、分析、引导等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希望我们也走进孩子的世界,不断地去探讨、总结、提炼与调整,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让户外混龄游戏进行得更好。
关键词:户外;混龄;自主性游戏;观察与解读
幼儿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之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能更为有效地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一、混龄幼儿自主性游戏观察的注意点
(一)观察的前期准备
幼儿的思维和行为较具体、形象、外显,比较容易观察,教师在观察混龄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时更应该结合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心中拟定好不同不同年龄段幼儿观察重点。
(二)观察的三个维度
混龄幼儿的游戏观察维度,包括游戏发起、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三个方面。游戏发起指较大幼儿与较小幼儿谁先发起游戏行为,可分为大年龄幼儿主动发起和小年龄幼儿主动发起;互动方式是指混龄幼儿游戏时采取什么方式进行互动,包括协调、借用关键物作为媒介和语言交往;互动内容指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互动的主题是什么或是为了什么在交往。
二、混龄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策略
教师在观察混龄幼儿游戏时可以从混龄幼儿互动行为的典型表现、影响混龄幼儿游戏的因素、以及当混龄幼儿没有发生互动时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引导、当幼儿游戏时发生冲突时的介入、疏导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解读混龄幼儿的游戏行为时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幼儿游戏交往时的态度,即主动交往或被动交往;混龄幼儿游戏互动时的技能技巧,如合作游戏、协商游戏、轮流等;混龄幼儿在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如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主动助人等。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激、鼓励等策略引发混龄幼儿的游戏,并对他们的游戏进行适当的指导。
(一)加强师幼互动带动异龄互动
在混龄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小年龄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当他们不知应该如何加入游戏时,教师就应该观察其兴趣点,然后适时介入,驱动游戏的进行。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增设“混龄游戏”的意识,通过大带小的游戏形式,促使大年龄幼儿与小年龄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
案例:BB是一名小班的小朋友,只见他一会儿跑到平衡区,一会儿跑到跳跃区,好像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候,我看见有一个大班小朋友拉着一辆周转箱拉车一边跑一边嚷:“谁来坐我的车!”我说:“BB小朋友,哥哥让你坐他的车呢,快去吧。”BB快乐地坐进小车里。
(二)正确干预异龄幼儿的同伴冲突
幼儿游戏的能力有强有弱,当幼儿尚没有自己解决处理冲突或问题的能力而导致游戏必须中断或无法进行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并进行一定的诱导,帮助他们化解冲突,继续游戏。
案例:AA尝试用轮胎垒高,自己跨进了轮胎里,当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创意后,也跨进了轮胎里尝试,还有小朋友又推来了轮胎,打算继续垒高。AA发现自己刚才玩的轮胎被拿来垒高不乐意了,说:“这是我的轮胎。”“我们想用它来放到上面。”他们互不相让,最后在老师的协调下他们通过商讨愿意共同一起游戏,AA也尝试爬上轮胎,钻进中间的空隙。他蹲在轮胎里面和别的小朋友玩“打地鼠”,这个创新的玩法老师们之前也没有想到的,而且在游戏中还有了很多生成活动。
(三)采取“无视”策略发展自主能力
混年龄幼儿由于其社会认知、情感能力及社会行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地游戏中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冲突与矛盾,当幼儿的冲突不存在安会隐患时,我们可以采用“无视”策略,假装备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冲突
案例:当孩子在“乡村庄园”拼木板时,一个小班幼儿在玩铺路,发现材料不够,但是却拉不动放木板的材料筐,他没有请哥哥帮忙而习惯性地向老师求助。此刻,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如果老师直接上去帮忙拉箱子,那么他们大小之间的互助交往就没有了。而如果老师当时假装没看见或没听见,看大年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或者引导小的像向大的求助,看他们是如何自己处理解决的,给幼儿真正的留下了交往、发展的空间。
(四)通过疏导策略解决问题
从观察的角度讲,教对混龄幼儿在自主性游戏的互动中的困难和障碍要适时地恰当地给予介入疏导,观察时要把握好往往的时机和方式。疏导的方式有很多,主要以言语工具为主,一类是陈述式语言,即直接告知当事者怎样做;另一类是启发、导向式语言,即以间接的方式为当事者暗示,充分发挥当事者的主动性。
案例:区域游戏活动时,我在跳跃区发现,几个小班幼儿正在跳跃区中一点一点往前跳过障碍,导致后面中大班的幼儿着急地催着。老师走过去先对后面的小朋友说:“前面有几个小妹妹,她们跳障碍的动作还不太熟练,大哥哥大姐姐别着急,稍微等她一下。如果愿意,你们可以先看看别的人少的活动区,玩完一遍再回来也可以。”有几位大孩子选择了别的活动区。老师接着针对小朋友继续指导,指导她们正确的跳跃方法,并请她们后面的大哥哥到前面做示范。慢慢地,跟着大哥哥的节奏,她们的速度也快起来。跳过去以后,她们还兴奋地回过头来说:“老师,你看我棒吗?”并高兴地追着前面的大哥哥边跑边说:“谢谢大哥哥!”
在这种混龄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大带小的情况。这样的大带小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大班孩子的接纳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让他们在关心弟妹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懂得榜样示范;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小班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到幼儿园就像快乐的家;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机会、关爱的空间。
上述四种策略是相互统一、相互交叉整合的,教要针对混龄幼儿游戏的实际互动过程的具体阶段,在照顾整体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
在混龄自主性游戏中,我们同时面对了不同年龄的幼儿,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使我们无法拟定单一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每位幼儿面对同一个活动内容、同一种材料,出现的却是无法估计和预料的行为,目标、年龄、材料、行為、指导之间将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和困惑,对我们的观察、分析、引导等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希望我们也走进孩子的世界,不断地去探讨、总结、提炼与调整,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让户外混龄游戏进行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