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油画专业创作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从构建平面性观念与方法意识两方面出发,探讨油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以实践过程中的技术能力为基础,建立较为独特且体现个人审美倾向的油画语言风格。
关键词:油画专业;绘画观念;教学方法;油画语言风格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关于信息教育技术时代的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课程‘风格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STJXGG19)研究成果。
本科阶段油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围绕一定的选题选择合适的素材,找准切入角度,有序组织画面,培养绘画风格,最终实现个人创作能力的提升。从油画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对于学生而言最为关键且难度最大的一步,就是如何从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指引的“学生”,转变成一个以自我为坐标原点的“创作者”。甚至可以说,这是教学的唯一核心内容。长期以来,国内油画专业教学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在于长于技法,短于个性,没有引导学生彰显自我的切实有效的方法。这导致学生在面临创作时没有组织意识,无法给自己的主观想法寻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手段,对于观念和语言之间隐晦而又无法分割的关系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本科绘画教学长期存在、至今仍未解决的“痼疾”——基础课程与创作课程的割裂。自1949年以来,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就遵循社会主义文艺观领导下的写实语言的方向,大量的写生课程逐渐成为这一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但将基础能力的概念仅仅对准写生这一观念,尤为陈旧与偏颇。那么,在油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基础能力与创作能力联系起来,打通二者之间的“关节”,使创造性统领绘画专业教学的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国内相关专业、院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过多种尝试。本文将从现代绘画在语言风格上的平面意识和绘画创作中的方法意识两个角度出发,阐述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的教学实践。
一、现代绘画的平面性观念
西方绘画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空间观念从三维回到二维。在现代绘画的语境中,平面性观念指的是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这一观念针对的是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遵循的在二维平面上营造三维空间幻觉的风格。现代绘画在理论体系建构上的代表人物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从媒介特性的角度,针对现代绘画的定义作出了这样的经典论述:“……然而,正是绘画表面那不可回避的平面性的压力,对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据以批判并界定自身的方法来说,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来得更为根本。因为只有平面性是绘画艺术独一无二的和专属的特征。绘画的封闭形状是一种限定条件或规范,与舞台艺术共享;色彩则是不仅与剧场,而且与雕塑共享的规范或手段。由于平面性是绘画不曾与任何其他艺术共享的唯一条件,因而现代主义绘画就朝着平面性而非任何别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绘画这种媒介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平面性。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整个西方艺术世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宣传旗手,格林伯格的这一论断开启了从空间观念的角度反思西方绘画的理论探索。实际上,这种使画面从立体走向平面的尝试在此前将近一个世纪时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塞尚用理智化的几何形体而非感官幻觉组建画面结构,高更用色彩表达极其隐晦的原始宗教意味,凡·高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用弧线组织画面。后印象派影响下西方绘画的颠覆性转型都是从平面化开始的。从这一革命性的原点开始,西方绘画摆脱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语言风格和单线递进的讲述方式,新的观念、风格、语言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集中爆发,用这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方式清晰地诠释了现代性所追求的前卫与革命。在油画教学中,同样需要用平面性观念来引导学生认识绘画的本质,认识画面组织构成的逻辑关系与规律。
二、以平面性为核心观念的创作课程教学
在油画创作教学中强调平面,目的是为了向学生展示一个广阔、自由的绘画风格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他们对之前建立的三维空间画面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三维空间的认识,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且一旦接受就很难动摇的画面观念,因为它与我们的视觉感受最为接近。这种源自写实与写生课程的画面观念也是追求绘画语言风格多样化和个性化最大的障碍。而要实现画面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画面独立性。画面独立性是现代绘画追求平面性的内在动机,画面的平面性则是这一动机在实践上的体现。在现代主义看来,画面是一个完整、自足的世界,有属于自己的组织方式和逻辑结构,绝对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描述与再现。专属于绘画本身的这种组织与逻辑与真实世界在视觉上的组织与逻辑,不但不是一一对应,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摆脱了对真实世界的“转述”,現代主义绘画才能体会到自由,它们所宣扬的“革命性”与“前卫”等观念才有了发挥的空间。在油画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摆脱写生、摆脱对象的自由。
在现有的油画课程教学体系中,开设大量写生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给定对象的描绘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观察能力和描绘空间、立体造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画面和所描绘的对象是否相符之上。虽然间或有个别学生尝试从语言的角度离开对象,但是大部分学生仍会采取相同的手法完成画面。写生的重点若不放在对画面语言风格的发现上,就会导致几乎全班学生均采用一致的语言手法,例如素描中采用细腻的苏俄式的调子,油画中采用印象派式的色彩等。21世纪以来,各个高校的绘画专业都希望能通过改革课程内容的方式,使写生课程摆脱“基础”,承担创作教学的任务。例如: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增设了对佛教雕塑、壁画的专题临摹、写生课程;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课程中将作品的选题放在社会学视野下,用调查、记录的方式使课程作业具备了历史视野和人文观念。笔者始终认为,绘画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应该紧紧围绕绘画语言风格与画面组织能力的培养来开展。无论课程设置中是不是还有大量的写生课,还是课程名称叫不叫“写生”,都应该将描绘实际对象放在次要位置,而将绘画语言风格的培养放在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在“背离”对象的过程中学习组织独立的画面,了解画面组织的逻辑与联系,明白具体的绘画语言风格各个“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等内容。对这个方向的引导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例如,平涂的画面与笔触清晰的画面、厚涂堆砌的画面与薄色流淌的画面、严谨细致的用笔与放松自由的用笔等,这些不同的方式在画面各个部分的因果关系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它们分别对应什么样的绘画语言风格?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考就引向了油画教学的第二个重要的内容——方法意识的建立。 三、方法意识的建立
何谓油画创作中的方法意识?方法意识实际上就是绘画语言风格意识,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绘画语言风格是从整体角度、形而上的层面对画面的审美意义作出的判斷与分析,那方法意识就是从技术角度、形而下的层面对语言风格的组成部分与结构方式作出的具体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创作课上,当讨论创作方案与设想时,学生往往情绪饱满、侃侃而谈,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是一落实到画面,往往会发现他们对创作主题的准备极其不充分,画面效果粗糙,表现手段贫乏,甚至根本没有表现手法可言,从而导致他们创作的过程障碍重重,最终结果与设想差距极大。这并非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能力不足,相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创作教学过于重视观念和意识上的内容,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对技术的强调,使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围绕自己的审美偏向有意识地建立一个具备风格雏形的画面方法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大量的画面技术细节所组成的,类似上文中提到的笔触、薄厚、方式等,都是画面组织与完成过程中要仔细考虑、选择的具体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主张,油画创作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由下而上的方向,即先有方法,先有风格,再谈主题,再谈创作。围绕方法与风格,选择主题完成创作。实际上,在创作过程中,方法与主题之间很难划定明确的界限,方法体系建立起来了,风格语言形成了,建立在这些坚实基础之上的创作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现代绘画观念运用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现代绘画的平面性和方法意识的建立这两个油画创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观念层面上很容易理解,最大的难度主要集中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上。这又触及绘画,甚至是所有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共同难题:在目前这种集体性的学院式教学方式尚无法被彻底取代之前,尤其是现在国内美术类院校普遍实行的工作室制度教学环境下,应该如何将具有鲜明的学术方向和审美趣味的“共性”教学与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相协调?本科阶段的艺术类教学,最终的目标应该集中于学生创造力的生发与培养。一直以来,对国内广义上的视觉艺术类专业教学缺乏原创性、缺乏观念与语言的革新等问题的诟病虽然不完全客观,但至少反映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这不仅是观念层面的问题,也是具体操作方法上的问题。在绘画这个专业里,操作方法问题所占的比重甚至还要大一些。因此,这对专业教师的水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有全面的、深度的现代绘画和后现代艺术观念,以引导学生把握创作的方向,又要有开放的、敏锐的审美判断力,能够抓住学生画面中显露出来的风格意义上的问题,还要有实实在在、多种多样的创作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把想要的画面效果“做”出来。
总之,引导学生摆脱写生,理解画面,有意识地组织方法体系,形成个人绘画语言风格,是提升本科阶段油画创作课程教学水平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江珊,邓清明.基础的张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研究展学生作品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
[2]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关键词:油画专业;绘画观念;教学方法;油画语言风格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关于信息教育技术时代的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课程‘风格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STJXGG19)研究成果。
本科阶段油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围绕一定的选题选择合适的素材,找准切入角度,有序组织画面,培养绘画风格,最终实现个人创作能力的提升。从油画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对于学生而言最为关键且难度最大的一步,就是如何从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指引的“学生”,转变成一个以自我为坐标原点的“创作者”。甚至可以说,这是教学的唯一核心内容。长期以来,国内油画专业教学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在于长于技法,短于个性,没有引导学生彰显自我的切实有效的方法。这导致学生在面临创作时没有组织意识,无法给自己的主观想法寻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手段,对于观念和语言之间隐晦而又无法分割的关系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本科绘画教学长期存在、至今仍未解决的“痼疾”——基础课程与创作课程的割裂。自1949年以来,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就遵循社会主义文艺观领导下的写实语言的方向,大量的写生课程逐渐成为这一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但将基础能力的概念仅仅对准写生这一观念,尤为陈旧与偏颇。那么,在油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基础能力与创作能力联系起来,打通二者之间的“关节”,使创造性统领绘画专业教学的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国内相关专业、院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过多种尝试。本文将从现代绘画在语言风格上的平面意识和绘画创作中的方法意识两个角度出发,阐述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的教学实践。
一、现代绘画的平面性观念
西方绘画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空间观念从三维回到二维。在现代绘画的语境中,平面性观念指的是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这一观念针对的是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遵循的在二维平面上营造三维空间幻觉的风格。现代绘画在理论体系建构上的代表人物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从媒介特性的角度,针对现代绘画的定义作出了这样的经典论述:“……然而,正是绘画表面那不可回避的平面性的压力,对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据以批判并界定自身的方法来说,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来得更为根本。因为只有平面性是绘画艺术独一无二的和专属的特征。绘画的封闭形状是一种限定条件或规范,与舞台艺术共享;色彩则是不仅与剧场,而且与雕塑共享的规范或手段。由于平面性是绘画不曾与任何其他艺术共享的唯一条件,因而现代主义绘画就朝着平面性而非任何别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绘画这种媒介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平面性。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整个西方艺术世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宣传旗手,格林伯格的这一论断开启了从空间观念的角度反思西方绘画的理论探索。实际上,这种使画面从立体走向平面的尝试在此前将近一个世纪时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塞尚用理智化的几何形体而非感官幻觉组建画面结构,高更用色彩表达极其隐晦的原始宗教意味,凡·高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用弧线组织画面。后印象派影响下西方绘画的颠覆性转型都是从平面化开始的。从这一革命性的原点开始,西方绘画摆脱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语言风格和单线递进的讲述方式,新的观念、风格、语言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集中爆发,用这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方式清晰地诠释了现代性所追求的前卫与革命。在油画教学中,同样需要用平面性观念来引导学生认识绘画的本质,认识画面组织构成的逻辑关系与规律。
二、以平面性为核心观念的创作课程教学
在油画创作教学中强调平面,目的是为了向学生展示一个广阔、自由的绘画风格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他们对之前建立的三维空间画面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三维空间的认识,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且一旦接受就很难动摇的画面观念,因为它与我们的视觉感受最为接近。这种源自写实与写生课程的画面观念也是追求绘画语言风格多样化和个性化最大的障碍。而要实现画面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画面独立性。画面独立性是现代绘画追求平面性的内在动机,画面的平面性则是这一动机在实践上的体现。在现代主义看来,画面是一个完整、自足的世界,有属于自己的组织方式和逻辑结构,绝对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描述与再现。专属于绘画本身的这种组织与逻辑与真实世界在视觉上的组织与逻辑,不但不是一一对应,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摆脱了对真实世界的“转述”,現代主义绘画才能体会到自由,它们所宣扬的“革命性”与“前卫”等观念才有了发挥的空间。在油画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摆脱写生、摆脱对象的自由。
在现有的油画课程教学体系中,开设大量写生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给定对象的描绘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观察能力和描绘空间、立体造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画面和所描绘的对象是否相符之上。虽然间或有个别学生尝试从语言的角度离开对象,但是大部分学生仍会采取相同的手法完成画面。写生的重点若不放在对画面语言风格的发现上,就会导致几乎全班学生均采用一致的语言手法,例如素描中采用细腻的苏俄式的调子,油画中采用印象派式的色彩等。21世纪以来,各个高校的绘画专业都希望能通过改革课程内容的方式,使写生课程摆脱“基础”,承担创作教学的任务。例如: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增设了对佛教雕塑、壁画的专题临摹、写生课程;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课程中将作品的选题放在社会学视野下,用调查、记录的方式使课程作业具备了历史视野和人文观念。笔者始终认为,绘画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应该紧紧围绕绘画语言风格与画面组织能力的培养来开展。无论课程设置中是不是还有大量的写生课,还是课程名称叫不叫“写生”,都应该将描绘实际对象放在次要位置,而将绘画语言风格的培养放在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在“背离”对象的过程中学习组织独立的画面,了解画面组织的逻辑与联系,明白具体的绘画语言风格各个“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等内容。对这个方向的引导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例如,平涂的画面与笔触清晰的画面、厚涂堆砌的画面与薄色流淌的画面、严谨细致的用笔与放松自由的用笔等,这些不同的方式在画面各个部分的因果关系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它们分别对应什么样的绘画语言风格?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考就引向了油画教学的第二个重要的内容——方法意识的建立。 三、方法意识的建立
何谓油画创作中的方法意识?方法意识实际上就是绘画语言风格意识,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绘画语言风格是从整体角度、形而上的层面对画面的审美意义作出的判斷与分析,那方法意识就是从技术角度、形而下的层面对语言风格的组成部分与结构方式作出的具体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创作课上,当讨论创作方案与设想时,学生往往情绪饱满、侃侃而谈,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是一落实到画面,往往会发现他们对创作主题的准备极其不充分,画面效果粗糙,表现手段贫乏,甚至根本没有表现手法可言,从而导致他们创作的过程障碍重重,最终结果与设想差距极大。这并非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能力不足,相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创作教学过于重视观念和意识上的内容,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对技术的强调,使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围绕自己的审美偏向有意识地建立一个具备风格雏形的画面方法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大量的画面技术细节所组成的,类似上文中提到的笔触、薄厚、方式等,都是画面组织与完成过程中要仔细考虑、选择的具体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主张,油画创作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由下而上的方向,即先有方法,先有风格,再谈主题,再谈创作。围绕方法与风格,选择主题完成创作。实际上,在创作过程中,方法与主题之间很难划定明确的界限,方法体系建立起来了,风格语言形成了,建立在这些坚实基础之上的创作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现代绘画观念运用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现代绘画的平面性和方法意识的建立这两个油画创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观念层面上很容易理解,最大的难度主要集中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上。这又触及绘画,甚至是所有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共同难题:在目前这种集体性的学院式教学方式尚无法被彻底取代之前,尤其是现在国内美术类院校普遍实行的工作室制度教学环境下,应该如何将具有鲜明的学术方向和审美趣味的“共性”教学与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相协调?本科阶段的艺术类教学,最终的目标应该集中于学生创造力的生发与培养。一直以来,对国内广义上的视觉艺术类专业教学缺乏原创性、缺乏观念与语言的革新等问题的诟病虽然不完全客观,但至少反映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这不仅是观念层面的问题,也是具体操作方法上的问题。在绘画这个专业里,操作方法问题所占的比重甚至还要大一些。因此,这对专业教师的水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有全面的、深度的现代绘画和后现代艺术观念,以引导学生把握创作的方向,又要有开放的、敏锐的审美判断力,能够抓住学生画面中显露出来的风格意义上的问题,还要有实实在在、多种多样的创作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把想要的画面效果“做”出来。
总之,引导学生摆脱写生,理解画面,有意识地组织方法体系,形成个人绘画语言风格,是提升本科阶段油画创作课程教学水平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江珊,邓清明.基础的张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研究展学生作品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
[2]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