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信息上的传播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现代教育的授课模式中有一种新型的教课技术,就是微课教学,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兴趣上的吸引,文章通过微课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教学上的方法,仅供相关教育学者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学政治 课堂教学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72-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微课,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悄悄的将教师们的授课方式进行着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课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授课模式主要来源于国外,在中国的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成长熟悉的阶段,面对这样的一个形势,我们的教育者们结合中国教育上的体制,将微课不适合中国教育体制的地方进行修整与改变,这种改变一定要以实际的请况作为修改的参照,将中学的政治教学上的微课实践得到良好的应用。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征
  微课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以简短视频为展示方式的新型教学辅助工具。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的特征。
  1.教学时间短
  当前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进行编排的微课视频时长,通常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一般以五到八分钟为主。它和传统的一个小时内,四十五分钟课程教学,十五分钟课间休息的教学模式,在时长有明显的区别,微课对时长的把握更加的精准。
  2.教学内容少
  微课视频的内容,是对课程内容的重点问题或者关键环节,进行微课视频的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动态图文的形式,把学科中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微课的内容强调精简,它不是对传统课程内容的生搬硬套,而是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深化梳理和深入分析后,进行的科学理性的选择。
  二、“微课”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课程开始处
  在进行政治科目上的教学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上的优势,将课上的内容进行导入或是启发,这样的做的理由是可以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启发,将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并且通过微课上的视频播放模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新奇感,也防止了学生走神不认真听讲情况出现。学生通过微课上的实例,可以对整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上的了解,不会因为教师直接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而出现厌学的心理。并且此时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上课之前的微课,将本节课准备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铺垫。
  以2016年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中学时代》为例,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上的优势将新进入到中学学习环境的学生的图片进行展示,例如圖片上的内容是一个中学生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与新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图片,此时相信会将课堂的学生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同学们会被带入图片中去,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图片上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果图片上的中学生是你,作为一名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现在的你觉得上了中学周围的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呐?此时教师中的教室中的学生一定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面对新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怎样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才算没有虚度中学生涯,教师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将学生们的展望进行归纳,还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了指导。
  2.在思想形成处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想品德上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程上的内容设置对学生思想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构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还要在无形中接受道德素养上的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政治学科上的学习,在学生自身构建出积极并且正面的思想行为指导。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规范,只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对人的行为与思想进行限制性或是引导性的指引,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利用图片、声音或是动图的形式将思想上的启示进行展现,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并且画面与声音强烈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对课堂上的问题产生兴趣,全身心的代入进课堂中去。
  三、结语
  微课在中学政治思想上的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形式上的基础加以利用,将微课教学模式上的优势进行最大化的发挥,如果微课教学模式利用的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上的学习中来,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戚建涛.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学的校园中,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的手机,而微信早已经成为这些智能手机最基本的App,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都在用这个平台进行溝通交流,利用其使用上的便捷性和个体积极参与的特点对于进行泰语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微信的功能和特点后,接着说了一下对于泰语的学习,微信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新的体会。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广大教育人士开始重视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但仍然存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因此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广大一线教师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不仅可以使我们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口语进行流利地交流、传递自身的情感。而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于我们英语
期刊
【摘要】基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当今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构成“生活化”的课堂。本文,笔者以《IP地址和域名》为例,探讨如何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46-0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本文从网络教育所提供的学习环境角度,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条件和学习效果。并进一步认识了基于网络应用的学习环境及探究性学习等基础概念。本文最后还对基于网络运用的学习所带来的前景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有效性 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56-02  一、基于网络的应用学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34-02  【提出问题】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之一,《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知识和技巧。在数学课堂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55-01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认识,是将外在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  “四导”教学法,第一条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该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原则。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今天的学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64-01  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是的,换一种想法,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个出路。一个人遇到问题,如果总是想不到解决办法,你不妨超越你所在的环境,换一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想法,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以下,我就来谈谈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  我们老师都知道如果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进程。随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加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一些语文教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活动课和语文教学资源的联系性,来实现现代化语文教学的最大目标。本文主要就活动课——试论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这一话题进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活动课 语文课程资源 拓展 分析和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青年力量的重要平台,如何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高校社团建设现状入手,论述思政教育与社团建设融合的可行性,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建设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社团建设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68-
期刊
【摘要】教材只是将活的知识固定在某种媒介上来供人学习的工具,教材本身是毫无生机的,创新用活教材,摒弃惟教材论主义,避免教条的使用教材,在实践中赋予教材以生命,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识错改错的科学的指导文本。  【關键词】创新 教材 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73-01  教材是将老师与学生牵扯到一起的纽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