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要求,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创造性,便成了音乐教师首要面临的问题。“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倡导,可谓是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拥有随机应便的睿智、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较为厚实的文学和音乐素养以及全面的人才观等。
关键词:调控艺术;音乐素养;巧妙构思;因势利导;教学本位;有的放矢
当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要求后,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创造性,便成了音乐教师首要面临的问题。“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倡导,可谓是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拥有随机应便的睿智、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较为厚实的文学和音乐素养以及全面的人才观等。
一、吃透教材重点,巧妙构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为更好的关注生活、关注孩子,能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意义的事件来灵活的选择新教材、改变新教材。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一定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地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木瓜恰恰恰》一课,我抓住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准备了道具(各种水果),设置成摊位,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控制课堂,因势利导
音乐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突发的状况出现,打乱了教师原本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需求放弃原来的预设目标,把这一突发事件当作一个契机,自主生成另外的教学目标,给孩子一个创新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本来第一课时预期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试唱歌曲第一乐段歌谱。但在视唱歌谱环节中,学生因对这一环节兴趣不够浓烈,有些同学在做小动作,有些同学边哼哼还边做着别的事情。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同学们是想给这些音符插上美丽的翅膀是吗?那好,我们可以边做小鸟自由飞翔的动作,边哼唱旋律。如此这般,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了,单纯的演唱歌曲也演变成为歌表演。总之,音乐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魅力无穷,亦会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来讲,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其为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
三、紧抓教学本位,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完美体验,我们往往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分散精力,以致淡化了自己原来的教學目的。记得在一次听课中,教师设计了很花样的课件,图文并茂,很吸引人眼球。学生觉得很新奇,每出现一个画面,学生都会发出“哇”、“哦”的感叹声,但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实,音乐课应该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而过分地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把次要的东西当做正餐,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如何能提高审美能力,又怎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呢?
四、教学评价有效,有的放矢
我们在构思每节课的评价方式时,要努力把赏识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评价可使学生评判自己的能力,监控自己的发展,显露自己的特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习。同时,教师要掌握好评价上的“收”和“放”:让学生介绍某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为“放”;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到好处,既有肯定,又有补充或修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二次构建和完善,是之为“收”。在这个知识上,教师要做好评价上的“收”——如果一味地肯定学生的观点,无疑是误导学生进入自大误区。因此在评价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意外,在处理这些意外时,我们要有一些创新精神,既要把握好预定教学目标,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学会随机应变、转弊为利。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心理学
[2]音乐教育学
[3]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4]儿童音乐
关键词:调控艺术;音乐素养;巧妙构思;因势利导;教学本位;有的放矢
当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要求后,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创造性,便成了音乐教师首要面临的问题。“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倡导,可谓是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拥有随机应便的睿智、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较为厚实的文学和音乐素养以及全面的人才观等。
一、吃透教材重点,巧妙构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为更好的关注生活、关注孩子,能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意义的事件来灵活的选择新教材、改变新教材。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一定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地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木瓜恰恰恰》一课,我抓住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准备了道具(各种水果),设置成摊位,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控制课堂,因势利导
音乐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突发的状况出现,打乱了教师原本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需求放弃原来的预设目标,把这一突发事件当作一个契机,自主生成另外的教学目标,给孩子一个创新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本来第一课时预期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试唱歌曲第一乐段歌谱。但在视唱歌谱环节中,学生因对这一环节兴趣不够浓烈,有些同学在做小动作,有些同学边哼哼还边做着别的事情。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同学们是想给这些音符插上美丽的翅膀是吗?那好,我们可以边做小鸟自由飞翔的动作,边哼唱旋律。如此这般,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了,单纯的演唱歌曲也演变成为歌表演。总之,音乐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魅力无穷,亦会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来讲,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其为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
三、紧抓教学本位,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完美体验,我们往往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分散精力,以致淡化了自己原来的教學目的。记得在一次听课中,教师设计了很花样的课件,图文并茂,很吸引人眼球。学生觉得很新奇,每出现一个画面,学生都会发出“哇”、“哦”的感叹声,但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实,音乐课应该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而过分地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把次要的东西当做正餐,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如何能提高审美能力,又怎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呢?
四、教学评价有效,有的放矢
我们在构思每节课的评价方式时,要努力把赏识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评价可使学生评判自己的能力,监控自己的发展,显露自己的特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习。同时,教师要掌握好评价上的“收”和“放”:让学生介绍某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为“放”;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到好处,既有肯定,又有补充或修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二次构建和完善,是之为“收”。在这个知识上,教师要做好评价上的“收”——如果一味地肯定学生的观点,无疑是误导学生进入自大误区。因此在评价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意外,在处理这些意外时,我们要有一些创新精神,既要把握好预定教学目标,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学会随机应变、转弊为利。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心理学
[2]音乐教育学
[3]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4]儿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