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善于调整自身教学思路,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在为学生构建高效地理学习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彰显其高阶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目标定位、氛围创设、水平分级、实践探究以及问题解决五个方面论述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深度学习是指利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参与知识理解与运用认知活动的一个持续性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深度学习则可以视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能力,包括自我导向、深度理解、知识进阶、思维提升、迁移应用等。在高中地理这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则可以贯彻深度学习理念,以此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强化其在地理學习课堂上的认知体验,最终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从另一角度上说,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学课堂也更注重强调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将问题解决视作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地理思维应用共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与综合应用能力的进步提升。
一、目标定位,完成自我监控反思
在学习目标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向,从而沿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度学习,换言之,地理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贯穿着学生深度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地理教学出发点以及教学工作最终的归宿都着落于所制订的学习目标之上。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可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重难点以及课程目标等为学生制订深度学习目标。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具体化的内容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自我学习监控以及深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反思提供参考标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热力环流”的相关地理知识时,则可以结合课程中所指出的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以及学生的实际地理学习情况为其制订如下地理课程学习目标,包括: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看懂并会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2.结合所给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够说出导致地表冷热不均的相关自然要素;3.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山谷风、海陆风发生风向变化的基本原因;4.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并了解城市热岛效应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初步辨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关影响方式与结果。当教师为学生定位好地理知识学习目标后,学生也可以在目标的激励作用下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学生完成地理知识学习后,同样也可以从目标任务出发,评价、反馈自身学习效果。
二、氛围创设,加强地理认知渗透
在具体的地理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于课堂上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其在知识话题的氛围中与具体的地理内容进行深度对话,从而实现课堂地理教学的优化。其次,教师也可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具有多样特性、交互特性的课程资源,一来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创造性扩充,丰富学生知识学习经验,二来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接收充足的地理资源同时加强其自身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神秘的地球内部世界》这一视频,鼓励学生跟随视频进度,理解如何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圈层,思考在不同地球内部圈层中地震波横波与纵波速度的变化情况。尽管这一科普视频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可能是教材内容之外的,但是视频的播放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趣味性、科学性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教师顺利地推进地理课程教学。而在具体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依照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来思考不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范围、分布特征等,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能够指导学生整理好整体的内部圈层内容与知识点,还可以巩固学生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各种矿物标本,通过增强观察互动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特征与地理意义。总而言之,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与认知气氛,抓住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点,利用有意义的话题创设话题氛围,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学习活力的灵活深度课堂。
三、问题解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思维运用的重要凸显,在高中地理深度学习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借助问题导学法来帮助学生锻炼、提升其内在思维品质。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讨论学习活动,使其能够在与同伴互动交流时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观察问题独特视角,进一步掌握科学地理学习思维与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气候类型”的相关地理知识后,教师则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地形与气候分布图,同时结合地图特征对学生进行提问:“东南亚地区有哪些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通过观察地形,判断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植物是什么?在地图的直观展示与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也会自然地应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点对问题加以分析、解释、推断并总结。如此一来,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变成了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串联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认知能力。又或者是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探讨:“哪些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快慢?这些因素中,哪些会导致人口正增长,哪些会导致人口负增长?对人口增长快慢所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问题的解答,一来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其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二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不同学生都能够依照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向同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较为平等、均衡的思想交流活动中,也有助于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习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与学习水平的持续进步。 四、水平分级,实现地理教学进阶
水平分级主要是指在深度学习课堂上,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适当地凸显出知识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为其设置一些具有梯度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不同水平分级学习任务时能够不断地收获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最终沉浸于知识海洋中潜移默化实现地理教学进阶,实现深度学习。教学过程中进行水平分级事实上也是为了保障学习效度,教师所设置的分层次教学任务也应当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兼顾学生学习结果的复杂水平,使其逐层把握更高层次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教材知识点设置成四个水平等级:其一,能够通过举例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藏羚羊生长之间相互关系;其二,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分析自然环境的发展与演化规律,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范围内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情况及其动态稳定性特征情况;其三,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当中各个要素所组成的整体性特征,例如:自然地理环境中藏羚羊的存活率与相应环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其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演化,例如:藏羚羊的数量变化与其自然生存环境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教师所设置的知识等级之间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故而学生在逐层学习时其综合思维也能够跟随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得到相应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层次教学课堂上,则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关注,适时给予学生积极、客观、科学、公正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提升信心,继而更深入广泛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
五、实践探究,推进学科深度学习
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所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那么在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并行动,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地理学科深度学习,在设计地理实践探究活动时,教师则可以适当地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城市的地域结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绘制某一特定的城市全景图,并且在所绘制的地图中标注好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农业用地等区域,并且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索习惯,从而为其全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或者是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家乡城镇内部的功能区分布及其相关分布特征,包括城镇中心区、外围区、各功能区的多种影响因素、不同功能区的售房均价差异、学校周围所属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土地利用情况等。学生在这类实践探究活动中自主探究地理知识与人文生活中的联系,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此外,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也可以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乡土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不断提升其地理学科综合素质。
结束语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理科严密性、理论性以及文科生动性、灵活性的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持续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之下,高中地理教师更应当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营造出自由、优越的学习空间与氛围,在目标引导、氛围创设、问题解决、水平分级以及探究实践等教学策略中完成自我监控反思、加强地理认知渗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实现地理教学进阶、推进学科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秦丽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1,4(47):149-150.
[2]宋方靜,马小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以“人口迁移的影响”为例[J].地理教学,2021,4(09):46-48.
[3]王梦瑶.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4]王鑫鹏,朱雪梅.高中生在线学习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慕课为例[J].地理教学,2021,4(07):10-26.
[5]叶子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02):220.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深度学习是指利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参与知识理解与运用认知活动的一个持续性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深度学习则可以视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能力,包括自我导向、深度理解、知识进阶、思维提升、迁移应用等。在高中地理这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则可以贯彻深度学习理念,以此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强化其在地理學习课堂上的认知体验,最终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从另一角度上说,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学课堂也更注重强调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将问题解决视作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地理思维应用共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与综合应用能力的进步提升。
一、目标定位,完成自我监控反思
在学习目标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向,从而沿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度学习,换言之,地理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贯穿着学生深度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地理教学出发点以及教学工作最终的归宿都着落于所制订的学习目标之上。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可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重难点以及课程目标等为学生制订深度学习目标。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具体化的内容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自我学习监控以及深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反思提供参考标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热力环流”的相关地理知识时,则可以结合课程中所指出的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以及学生的实际地理学习情况为其制订如下地理课程学习目标,包括: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看懂并会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2.结合所给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够说出导致地表冷热不均的相关自然要素;3.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山谷风、海陆风发生风向变化的基本原因;4.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并了解城市热岛效应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初步辨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关影响方式与结果。当教师为学生定位好地理知识学习目标后,学生也可以在目标的激励作用下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学生完成地理知识学习后,同样也可以从目标任务出发,评价、反馈自身学习效果。
二、氛围创设,加强地理认知渗透
在具体的地理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于课堂上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其在知识话题的氛围中与具体的地理内容进行深度对话,从而实现课堂地理教学的优化。其次,教师也可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具有多样特性、交互特性的课程资源,一来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创造性扩充,丰富学生知识学习经验,二来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接收充足的地理资源同时加强其自身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神秘的地球内部世界》这一视频,鼓励学生跟随视频进度,理解如何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圈层,思考在不同地球内部圈层中地震波横波与纵波速度的变化情况。尽管这一科普视频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可能是教材内容之外的,但是视频的播放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趣味性、科学性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教师顺利地推进地理课程教学。而在具体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依照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来思考不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范围、分布特征等,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能够指导学生整理好整体的内部圈层内容与知识点,还可以巩固学生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各种矿物标本,通过增强观察互动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特征与地理意义。总而言之,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与认知气氛,抓住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点,利用有意义的话题创设话题氛围,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学习活力的灵活深度课堂。
三、问题解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思维运用的重要凸显,在高中地理深度学习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借助问题导学法来帮助学生锻炼、提升其内在思维品质。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讨论学习活动,使其能够在与同伴互动交流时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观察问题独特视角,进一步掌握科学地理学习思维与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气候类型”的相关地理知识后,教师则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地形与气候分布图,同时结合地图特征对学生进行提问:“东南亚地区有哪些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通过观察地形,判断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植物是什么?在地图的直观展示与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也会自然地应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点对问题加以分析、解释、推断并总结。如此一来,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变成了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串联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认知能力。又或者是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探讨:“哪些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快慢?这些因素中,哪些会导致人口正增长,哪些会导致人口负增长?对人口增长快慢所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问题的解答,一来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其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二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不同学生都能够依照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向同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较为平等、均衡的思想交流活动中,也有助于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习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与学习水平的持续进步。 四、水平分级,实现地理教学进阶
水平分级主要是指在深度学习课堂上,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适当地凸显出知识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为其设置一些具有梯度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不同水平分级学习任务时能够不断地收获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最终沉浸于知识海洋中潜移默化实现地理教学进阶,实现深度学习。教学过程中进行水平分级事实上也是为了保障学习效度,教师所设置的分层次教学任务也应当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兼顾学生学习结果的复杂水平,使其逐层把握更高层次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教材知识点设置成四个水平等级:其一,能够通过举例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藏羚羊生长之间相互关系;其二,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分析自然环境的发展与演化规律,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范围内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情况及其动态稳定性特征情况;其三,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当中各个要素所组成的整体性特征,例如:自然地理环境中藏羚羊的存活率与相应环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其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演化,例如:藏羚羊的数量变化与其自然生存环境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教师所设置的知识等级之间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故而学生在逐层学习时其综合思维也能够跟随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得到相应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层次教学课堂上,则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关注,适时给予学生积极、客观、科学、公正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提升信心,继而更深入广泛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
五、实践探究,推进学科深度学习
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所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那么在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并行动,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地理学科深度学习,在设计地理实践探究活动时,教师则可以适当地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城市的地域结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绘制某一特定的城市全景图,并且在所绘制的地图中标注好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农业用地等区域,并且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索习惯,从而为其全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或者是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家乡城镇内部的功能区分布及其相关分布特征,包括城镇中心区、外围区、各功能区的多种影响因素、不同功能区的售房均价差异、学校周围所属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土地利用情况等。学生在这类实践探究活动中自主探究地理知识与人文生活中的联系,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此外,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也可以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乡土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不断提升其地理学科综合素质。
结束语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理科严密性、理论性以及文科生动性、灵活性的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持续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之下,高中地理教师更应当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营造出自由、优越的学习空间与氛围,在目标引导、氛围创设、问题解决、水平分级以及探究实践等教学策略中完成自我监控反思、加强地理认知渗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实现地理教学进阶、推进学科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秦丽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1,4(47):149-150.
[2]宋方靜,马小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以“人口迁移的影响”为例[J].地理教学,2021,4(09):46-48.
[3]王梦瑶.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4]王鑫鹏,朱雪梅.高中生在线学习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慕课为例[J].地理教学,2021,4(07):10-26.
[5]叶子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