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3(2013)19-03-03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光学不用、光用不学都是事倍功半、没有进展和没有成效的。信息技术课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光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而且还应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必须学以致用。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板书和示范操作,采用“灌输式”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自己不主动积极地学习、实践和动脑筋,最终只会一事无成、毫无结果,只会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积极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生角色要转变,教师理念要更新
高中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接受的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自主性没有得到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不能积极的思考,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积极的参与,同学间讨论问题也感觉无从下手,他们会变的不知所措,有的甚至认为老师上课怎么出工不出力,对以前形成的理解──接受──记忆──应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疑问,变得忽然不会学习了。
二、充分备课,搞好预习与复习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能够动手,但是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一些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问题有的学生也做不好,比如如何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等,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在内;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神,与各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如何设计让学生体验等要考虑在内;信息技术课课时本来就不多,新授、练习、复习考试的时间要认真计划;网络的畅通、机器运行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做服务器要认真准备。信息技术科在课程安排中一直是每周一两节课,这要求我们上课时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复习应该出现在每一节课中,帮助巩固知识。预习只有在新授课时才开始,在预习过程中,一定要带问题看课本,抓住内容的实质、用途、如何去做,随时将疑问记录下来,在听课、讨论、做试验的过程中解决。
三、精心设计情境和任务,学生分组讨论
这一点非常重要,课本上的任务适合学生就用课本上的,课本上没有的就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自己从生活中寻找材料。结合日常教学,我认为任务和情境设计的原则可以有以下几点:①任务简单、基础;②贴近生活(学习生活、社会重大事件、日常小事);③便于操作;④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⑤便于教师总结归纳。分组讨论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已经调动起学生兴趣,学生也进入学习状态。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①明确要讨论的问题;②对各个小组的监控,包括对他们上机试验的监管;③要设立小组长,便于管理和反馈信息;④分组要注意学科成绩优中差的搭配,发挥互帮互助的作用;⑤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点拨。讨论法可以应用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
四、加强教师指导,监控自学过程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不是让教师闲下来,教师应该加强巡视,看到学生操作的不规范的行为,知识点错在哪儿,为什么总是做不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自学的结果,并利用网络公示,提高教学效益。对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做重点讲解,并分析学生不能完成的原因,注意当堂就练习,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机器容易分散注意力,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比如上网、打游戏的情况,教师必须加强巡回监控,严格管理学生在讨论、做试验的过程中随便上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很小,要发动全体同学参与监管,在处理是可以整个小组一起处理,即培养了学生的小集体荣誉感,又可以约束学生集中注意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27220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光学不用、光用不学都是事倍功半、没有进展和没有成效的。信息技术课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光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而且还应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必须学以致用。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板书和示范操作,采用“灌输式”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自己不主动积极地学习、实践和动脑筋,最终只会一事无成、毫无结果,只会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积极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生角色要转变,教师理念要更新
高中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接受的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自主性没有得到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不能积极的思考,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积极的参与,同学间讨论问题也感觉无从下手,他们会变的不知所措,有的甚至认为老师上课怎么出工不出力,对以前形成的理解──接受──记忆──应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疑问,变得忽然不会学习了。
二、充分备课,搞好预习与复习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能够动手,但是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一些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问题有的学生也做不好,比如如何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等,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在内;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神,与各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如何设计让学生体验等要考虑在内;信息技术课课时本来就不多,新授、练习、复习考试的时间要认真计划;网络的畅通、机器运行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做服务器要认真准备。信息技术科在课程安排中一直是每周一两节课,这要求我们上课时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复习应该出现在每一节课中,帮助巩固知识。预习只有在新授课时才开始,在预习过程中,一定要带问题看课本,抓住内容的实质、用途、如何去做,随时将疑问记录下来,在听课、讨论、做试验的过程中解决。
三、精心设计情境和任务,学生分组讨论
这一点非常重要,课本上的任务适合学生就用课本上的,课本上没有的就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自己从生活中寻找材料。结合日常教学,我认为任务和情境设计的原则可以有以下几点:①任务简单、基础;②贴近生活(学习生活、社会重大事件、日常小事);③便于操作;④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⑤便于教师总结归纳。分组讨论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已经调动起学生兴趣,学生也进入学习状态。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①明确要讨论的问题;②对各个小组的监控,包括对他们上机试验的监管;③要设立小组长,便于管理和反馈信息;④分组要注意学科成绩优中差的搭配,发挥互帮互助的作用;⑤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点拨。讨论法可以应用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
四、加强教师指导,监控自学过程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不是让教师闲下来,教师应该加强巡视,看到学生操作的不规范的行为,知识点错在哪儿,为什么总是做不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自学的结果,并利用网络公示,提高教学效益。对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做重点讲解,并分析学生不能完成的原因,注意当堂就练习,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机器容易分散注意力,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比如上网、打游戏的情况,教师必须加强巡回监控,严格管理学生在讨论、做试验的过程中随便上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很小,要发动全体同学参与监管,在处理是可以整个小组一起处理,即培养了学生的小集体荣誉感,又可以约束学生集中注意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2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