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晋军新锐、“80后”女作家孙频自创作至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世间男女的爱欲与孤独是她不断探寻的人性主题,在残酷的世相背后隐藏着苍凉与悲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孙频笔下精神缺失与精神迷惘的孤独者形象来探究人性的迷惘与救赎。
关键词:孙频 孤独 感情缺失 精神迷惘
近年来,山西作家孙频的创作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山西新生代作家、晋军新锐,孙频承袭了山西老一辈作家们浓墨重彩的厚土气息,但她的小说又拥有异常精湛的叙事特色、细腻敏锐的时空把握以及苍凉的悲悯情怀,并对孤独有着深刻的阐释,营造出一个个不断想摆脱孤独却最终陷入孤独的传奇寓言。
在孙频笔下,生活还原真实,变得可怕。都市是座寂寞的钢铁森林,乡村是充斥着冷漠压抑的荒凉旷野。从早期创作开始,孙频就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孤独者家族,他们与世隔绝、行为怪诞、怀抱孤独寂寞的情感在人世的角落里迷醉幻想。海棠林里年近不惑的独居老人,在监狱里度过八年光阴的小城青年,满腔热情坚守纯爱的不速之客,向往自由而不得的女博士,执着寻梦却迷失自己的女画家,在婚姻里求索爱情的文艺女青年……孤独仿佛一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与他们死死纠缠在一起,这种孤独源于个体生命对现实世界的祛魅,是个体与整个社会对话而呈现的失语状态,是经历了感情缺失、精神迷惘后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思考。
一、感情缺失的孤独
孤独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与外界缺失交流、疏离隔膜所造成,这种困境与感情相联结,表现得异常突出。血缘亲情是个体生命恣肆张扬的源泉,是孤独漂泊灵魂的心灵家园。但在孙频很多故事环境里,父亲、母亲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称,畸形的亲情关系成为孤独叙事反复回响的哀怨乐章,主人公的童年时代都是孤独脆弱的。这种被动或有意的亲情整体性缺失,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被根本否定,最终导致人性的坍塌和孤独的呐喊。
《九渡》和《乩身》中的主人公因为种种原因被父母抛弃,人性中的自私和冷酷使得亲情丧失,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变成甲虫得不到亲人关爱的格利高尔;《月煞》中的刘水莲则是疯子母亲被村人侵犯后的产物,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骨节》中夏肖丹从小和卖油花的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只是墙上的一张照片、一个模糊的影子。这种亲情缺失的环境造成了他们的孤僻软弱、自卑无助,最终走向畸形存在。
亲情的缺失使她们奔向爱情,寻找慰藉,爱情被演绎为女人的精神家园。孙频笔下的爱情从不是玫瑰色、带有绮丽芬芳的,相反,是毫无诗意、怪诞悲剧的。在爱情中行动的女人们如同一个个孤独的战士,要为自己的幸福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女性成了以结婚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女结婚员”,但以解脱惶恐、填补空虚、寻求依靠为目标的结婚又突显了生命的空虚与荒凉。
《瞳中人》中卖画为生的余亚静急切地需要世界认同自己的艺术价值,当她寻求这种认同而不得的时候,只能寻求另一种看似可以摆脱孤独的办法——结婚。显然这种办法不啻饮鸩止渴,即使婚后邓安城没有原则地宠着她,可她还是觉得孤独。强烈的孤独感与陌生感激发了她的逃离意识,当她旅行回来后向邓安城提出离婚来解脱自己时,邓安城却不能接受这种结局之后的孤独,选择在浴室自溺身亡。
无爱的婚姻围城让人孤独窒息,但那些身在爱情中的女人们同样内心寂寥荒凉,她们飞蛾扑火般迷失在爱情里,却发现在爱情里,自己似乎更加孤独。《不速之客》《一万种黎明》《祛魅》《醉长安》《隐形的女人》等多部作品同样弥漫着孤独荒凉又寂寞忧郁的气氛。
经常贸然闯入苏小军生活中的“不速之客”纪米萍,像是随身携带棺材准备一死的亡命之徒,几乎可以算是孙频笔下爱情中女子的代言人了。她那么执着地爱着,直到苏小军告诉她“我原来是喜欢过你,可是现在真的耗光了。你这样每跑过来一次我对你的厌倦就多一点”{1}。她坚守着自己诡异的“纯爱”感情道德观念,把接吻当作神圣爱情的象征。这种可笑的、疯狂的、令人难以理解的姿态也体现在《一万种黎明》中的张银枝身上。同样是无数次的追逐,离开,周而复始。火车上等待黎明的硬座是给张银枝带来片刻安宁的栖息所,只有在夜晚车厢里长明的白炽灯下、拥挤的人群里,她不会感到孤单。对一次次黎明的等待是她生活的动力,也是她之后漫长独身岁月里的慰藉。《祛魅》中海市蜃楼般的爱情似乎更接近于一个荒谬的笑话,李林燕却守着旅美作家给自己许下的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用她最热烈的回忆和最殷切的愿望熬过了方山中学的一年又一年,直到六年之后,在二十八岁的那个夏天,她终于第一次承认自己是被骗了。她残忍地把自己从梦中叫醒,但也深知今后不过是更深不见底的孤独。
仿佛无法爱上任何人,却又可以轻易地爱上任何人,这一对矛盾体纠缠于孙频的作品中。其实任何一次恋爱,到最后都是与自己的恋爱。那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一个工具,一种载体,从来不会使她们走出孤独。
二、精神迷惘的孤独
除了感情的束缚,还有精神上的迷惘、无所栖息造就了强烈的孤独。他们处在一种真空封闭的生活状态里,不愿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自我保护与封闭使他们一次次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能自拔。不管是都市里的大龄文艺女青年,还是乡村里的贫苦少年,他们都与社会保持着平行线一样不可相交的关系。
《三人成宴》开篇就铺陈了一个独居作画的单身文艺女青年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复一日的孤独,与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格格不入。“她渐渐地脱离了组织,没有了朋友,因为辞了职,也没有了同事。她从不谈男朋友,拒绝相亲,也不打算结婚。于是她成功地把自己从人群中拔了出来。从人群中脱离出来要面对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孤单,可是,她早就明白,在人群中的孤单才是最大的孤单,就是被一个人抱在怀里也照样孤单得刻骨铭心。”{2}没有人气的空屋子带给她无尽的恐惧感,所以她抓住了租客李塘,并上演了一幕“性爱理解”的感情神话,甚至缔结了短暂的婚姻。最后邓西亚明白了孤独和婚姻是没有一点关系的,那种啮心蚀骨的孤独感还是无法摆脱,虚空失重的灵魂也无从皈依。最后,她自我放逐于艺术,彻底摆脱了孤独。 《九渡》中王泽强从小就被父母抛弃街头,多次见证死亡的黑暗,一直游离被抛弃的边缘。当他得知收养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而他仍要继续孤独活下去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了走向死亡。正如养母刘晋芳在课堂上背诵的里尔克诗篇: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小说呈现出叠加的空间意识和错位的时间感,时光被压缩成内在的空间感,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少年迷失在人生的路口。
这种精神迷惘的孤独感最强烈地体现在《自由故》中。只剩一年就要毕业的女博士吕明月主动放弃快要到手的博士学位,只身前往德令哈寻找自由,可她还是像“一艘漂在海面上的船只,满载着异乡的璀璨灯光正不知要漂往何处”{3}。所有的人都有去处,只有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当她一个人躺在寂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她还是觉得“天空是孤独的,草地是孤独的,玫瑰是孤独的,嘴唇是孤独的,乳房是孤独的,桌子是孤独的,晚餐是孤独的,自由是孤独的。她的眼泪流下来了。眼泪是孤独的”{4}。当愿意收留她的记者王发财对她示好后,她还征求闺蜜桑小萍的意见:“你说为什么真的有个男人愿意对我好,我还是这样孤独这样不自由?”事实上,吕明月在德令哈只是释放了自己的身体,她的心房依旧是禁锢的。在下火车的一刹那她想着以前的女同学,在第一次看到草原美景的时候她第一时间上传了照片分享,她太过于在乎其他人的目光,把自己和别人的灵魂拴在一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吕明月,是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
这些作品中弥漫空旷、苍凉的孤独感与孙频超脱、淡然的性情是相一致的。在《我就这样开始写作》中,孙频谈到自己创作的由来:毕业之后我从兰州回到太原,在那座城市里开始孤独地生活,我成为一个杂志编辑,过着最简单的生活。那种绝对孤寂和面向自我的生活使我再无法离开文字,也注定有一天我必然会在文字里寻找一个出口,寻找一个通道……孤独的思考让我疼痛却给我力量,让我觉得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才能够克服那种对生活巨大的虚妄感,才觉得这一切对我是有意义的。{5}有人批评过孙频的题材过于狭窄,过于关注内心和情感。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有着比其他作家更细腻也更冷峻的情感神经。这使她用精致华美的文字营造出她对世界、对人性、对孤独的想象和求索。这种对孤独的认知与思考是作者寻找精神家园艰难旅程的诗性表达,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具体诠释。无论如何,孙频的孤独意识对我们认识世界、审视存在、质询自我有巨大的启发性。未来,孙频的写作还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1} 孙频:《不速之客》,《收获》2014年第5期。
{2} 孙频:《三人成宴》,《花城》2013年第1期。
{3}{4} 孙频:《自由故》,《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7期。
{5} 孙频:《我就这样开始写作》,《十月》2011年第1期。
关键词:孙频 孤独 感情缺失 精神迷惘
近年来,山西作家孙频的创作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山西新生代作家、晋军新锐,孙频承袭了山西老一辈作家们浓墨重彩的厚土气息,但她的小说又拥有异常精湛的叙事特色、细腻敏锐的时空把握以及苍凉的悲悯情怀,并对孤独有着深刻的阐释,营造出一个个不断想摆脱孤独却最终陷入孤独的传奇寓言。
在孙频笔下,生活还原真实,变得可怕。都市是座寂寞的钢铁森林,乡村是充斥着冷漠压抑的荒凉旷野。从早期创作开始,孙频就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孤独者家族,他们与世隔绝、行为怪诞、怀抱孤独寂寞的情感在人世的角落里迷醉幻想。海棠林里年近不惑的独居老人,在监狱里度过八年光阴的小城青年,满腔热情坚守纯爱的不速之客,向往自由而不得的女博士,执着寻梦却迷失自己的女画家,在婚姻里求索爱情的文艺女青年……孤独仿佛一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与他们死死纠缠在一起,这种孤独源于个体生命对现实世界的祛魅,是个体与整个社会对话而呈现的失语状态,是经历了感情缺失、精神迷惘后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思考。
一、感情缺失的孤独
孤独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与外界缺失交流、疏离隔膜所造成,这种困境与感情相联结,表现得异常突出。血缘亲情是个体生命恣肆张扬的源泉,是孤独漂泊灵魂的心灵家园。但在孙频很多故事环境里,父亲、母亲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称,畸形的亲情关系成为孤独叙事反复回响的哀怨乐章,主人公的童年时代都是孤独脆弱的。这种被动或有意的亲情整体性缺失,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被根本否定,最终导致人性的坍塌和孤独的呐喊。
《九渡》和《乩身》中的主人公因为种种原因被父母抛弃,人性中的自私和冷酷使得亲情丧失,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变成甲虫得不到亲人关爱的格利高尔;《月煞》中的刘水莲则是疯子母亲被村人侵犯后的产物,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骨节》中夏肖丹从小和卖油花的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只是墙上的一张照片、一个模糊的影子。这种亲情缺失的环境造成了他们的孤僻软弱、自卑无助,最终走向畸形存在。
亲情的缺失使她们奔向爱情,寻找慰藉,爱情被演绎为女人的精神家园。孙频笔下的爱情从不是玫瑰色、带有绮丽芬芳的,相反,是毫无诗意、怪诞悲剧的。在爱情中行动的女人们如同一个个孤独的战士,要为自己的幸福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女性成了以结婚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女结婚员”,但以解脱惶恐、填补空虚、寻求依靠为目标的结婚又突显了生命的空虚与荒凉。
《瞳中人》中卖画为生的余亚静急切地需要世界认同自己的艺术价值,当她寻求这种认同而不得的时候,只能寻求另一种看似可以摆脱孤独的办法——结婚。显然这种办法不啻饮鸩止渴,即使婚后邓安城没有原则地宠着她,可她还是觉得孤独。强烈的孤独感与陌生感激发了她的逃离意识,当她旅行回来后向邓安城提出离婚来解脱自己时,邓安城却不能接受这种结局之后的孤独,选择在浴室自溺身亡。
无爱的婚姻围城让人孤独窒息,但那些身在爱情中的女人们同样内心寂寥荒凉,她们飞蛾扑火般迷失在爱情里,却发现在爱情里,自己似乎更加孤独。《不速之客》《一万种黎明》《祛魅》《醉长安》《隐形的女人》等多部作品同样弥漫着孤独荒凉又寂寞忧郁的气氛。
经常贸然闯入苏小军生活中的“不速之客”纪米萍,像是随身携带棺材准备一死的亡命之徒,几乎可以算是孙频笔下爱情中女子的代言人了。她那么执着地爱着,直到苏小军告诉她“我原来是喜欢过你,可是现在真的耗光了。你这样每跑过来一次我对你的厌倦就多一点”{1}。她坚守着自己诡异的“纯爱”感情道德观念,把接吻当作神圣爱情的象征。这种可笑的、疯狂的、令人难以理解的姿态也体现在《一万种黎明》中的张银枝身上。同样是无数次的追逐,离开,周而复始。火车上等待黎明的硬座是给张银枝带来片刻安宁的栖息所,只有在夜晚车厢里长明的白炽灯下、拥挤的人群里,她不会感到孤单。对一次次黎明的等待是她生活的动力,也是她之后漫长独身岁月里的慰藉。《祛魅》中海市蜃楼般的爱情似乎更接近于一个荒谬的笑话,李林燕却守着旅美作家给自己许下的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用她最热烈的回忆和最殷切的愿望熬过了方山中学的一年又一年,直到六年之后,在二十八岁的那个夏天,她终于第一次承认自己是被骗了。她残忍地把自己从梦中叫醒,但也深知今后不过是更深不见底的孤独。
仿佛无法爱上任何人,却又可以轻易地爱上任何人,这一对矛盾体纠缠于孙频的作品中。其实任何一次恋爱,到最后都是与自己的恋爱。那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一个工具,一种载体,从来不会使她们走出孤独。
二、精神迷惘的孤独
除了感情的束缚,还有精神上的迷惘、无所栖息造就了强烈的孤独。他们处在一种真空封闭的生活状态里,不愿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自我保护与封闭使他们一次次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能自拔。不管是都市里的大龄文艺女青年,还是乡村里的贫苦少年,他们都与社会保持着平行线一样不可相交的关系。
《三人成宴》开篇就铺陈了一个独居作画的单身文艺女青年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复一日的孤独,与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格格不入。“她渐渐地脱离了组织,没有了朋友,因为辞了职,也没有了同事。她从不谈男朋友,拒绝相亲,也不打算结婚。于是她成功地把自己从人群中拔了出来。从人群中脱离出来要面对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孤单,可是,她早就明白,在人群中的孤单才是最大的孤单,就是被一个人抱在怀里也照样孤单得刻骨铭心。”{2}没有人气的空屋子带给她无尽的恐惧感,所以她抓住了租客李塘,并上演了一幕“性爱理解”的感情神话,甚至缔结了短暂的婚姻。最后邓西亚明白了孤独和婚姻是没有一点关系的,那种啮心蚀骨的孤独感还是无法摆脱,虚空失重的灵魂也无从皈依。最后,她自我放逐于艺术,彻底摆脱了孤独。 《九渡》中王泽强从小就被父母抛弃街头,多次见证死亡的黑暗,一直游离被抛弃的边缘。当他得知收养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而他仍要继续孤独活下去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了走向死亡。正如养母刘晋芳在课堂上背诵的里尔克诗篇: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小说呈现出叠加的空间意识和错位的时间感,时光被压缩成内在的空间感,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少年迷失在人生的路口。
这种精神迷惘的孤独感最强烈地体现在《自由故》中。只剩一年就要毕业的女博士吕明月主动放弃快要到手的博士学位,只身前往德令哈寻找自由,可她还是像“一艘漂在海面上的船只,满载着异乡的璀璨灯光正不知要漂往何处”{3}。所有的人都有去处,只有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当她一个人躺在寂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她还是觉得“天空是孤独的,草地是孤独的,玫瑰是孤独的,嘴唇是孤独的,乳房是孤独的,桌子是孤独的,晚餐是孤独的,自由是孤独的。她的眼泪流下来了。眼泪是孤独的”{4}。当愿意收留她的记者王发财对她示好后,她还征求闺蜜桑小萍的意见:“你说为什么真的有个男人愿意对我好,我还是这样孤独这样不自由?”事实上,吕明月在德令哈只是释放了自己的身体,她的心房依旧是禁锢的。在下火车的一刹那她想着以前的女同学,在第一次看到草原美景的时候她第一时间上传了照片分享,她太过于在乎其他人的目光,把自己和别人的灵魂拴在一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吕明月,是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
这些作品中弥漫空旷、苍凉的孤独感与孙频超脱、淡然的性情是相一致的。在《我就这样开始写作》中,孙频谈到自己创作的由来:毕业之后我从兰州回到太原,在那座城市里开始孤独地生活,我成为一个杂志编辑,过着最简单的生活。那种绝对孤寂和面向自我的生活使我再无法离开文字,也注定有一天我必然会在文字里寻找一个出口,寻找一个通道……孤独的思考让我疼痛却给我力量,让我觉得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才能够克服那种对生活巨大的虚妄感,才觉得这一切对我是有意义的。{5}有人批评过孙频的题材过于狭窄,过于关注内心和情感。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有着比其他作家更细腻也更冷峻的情感神经。这使她用精致华美的文字营造出她对世界、对人性、对孤独的想象和求索。这种对孤独的认知与思考是作者寻找精神家园艰难旅程的诗性表达,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具体诠释。无论如何,孙频的孤独意识对我们认识世界、审视存在、质询自我有巨大的启发性。未来,孙频的写作还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1} 孙频:《不速之客》,《收获》2014年第5期。
{2} 孙频:《三人成宴》,《花城》2013年第1期。
{3}{4} 孙频:《自由故》,《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7期。
{5} 孙频:《我就这样开始写作》,《十月》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