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7〕46号)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一、坚持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首先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体现的是保障每个人公平的发展权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如果教学是“一刀切”的,势必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实际上,只有因材施教,面向差异,只有符合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这也就是国家所强调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最好的面向全体。
二、坚持德育创新
这首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要成为有益于科学和人类发展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就必须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力宛若发动机,道德就是方向盘。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 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
三、坚持能力为重
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終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重视体育和美育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探索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改变美育薄弱局面,落实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 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体制。
五、坚持学生为本
坚持学生为本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教育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滋养、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二是教育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当然要依靠教师,否则就是自学;教育同时要依靠学生,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否则教育就没有发生。
六、养成学生“四个学会”综合素质
这里所说的“四个学会”是指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习是输入,是认识世界;创造是输出,是改造世界。以学会学习为基础,以学会自立和学会合作为两翼,进而达到学会创造。
七、以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要求把考试服务交给专业化考试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并赋予学校更大责任,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并通过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确保考试招生公平,逐步推行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八、建立地方政府科学领导教育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教育部门出台的涉及减负的文件有上百个,但学生负担之重却未有明显改观,在个别地方甚至像拍皮球一样越拍越高,负担越减越重。这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文化传统与普遍的独生子女产生的叠加效应。因此,我们要改造文化生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困难,但依然有解,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重要探索,比如更为根本的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等等。这里尤其强调自上而下做起,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千部考核再也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教育评价考核同样要强调这种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陈丰才.本科生导师制一一离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创新[J].职业时空,2009(1):11-12.
[2]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巧,2013(7) :28-29.
[3]严蔚刚,赵也蕊.我国新一轮高校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五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5):16-17.
本文系赣州市社科百题项目“赣州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18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璟(1989年5月——)赣南医学院,助理实验师;
陈涛(1975年11月——)赣州市白云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一、坚持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首先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体现的是保障每个人公平的发展权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如果教学是“一刀切”的,势必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实际上,只有因材施教,面向差异,只有符合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这也就是国家所强调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最好的面向全体。
二、坚持德育创新
这首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要成为有益于科学和人类发展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就必须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力宛若发动机,道德就是方向盘。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 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
三、坚持能力为重
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終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重视体育和美育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探索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改变美育薄弱局面,落实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 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体制。
五、坚持学生为本
坚持学生为本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教育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滋养、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二是教育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当然要依靠教师,否则就是自学;教育同时要依靠学生,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否则教育就没有发生。
六、养成学生“四个学会”综合素质
这里所说的“四个学会”是指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习是输入,是认识世界;创造是输出,是改造世界。以学会学习为基础,以学会自立和学会合作为两翼,进而达到学会创造。
七、以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要求把考试服务交给专业化考试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并赋予学校更大责任,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并通过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确保考试招生公平,逐步推行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八、建立地方政府科学领导教育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教育部门出台的涉及减负的文件有上百个,但学生负担之重却未有明显改观,在个别地方甚至像拍皮球一样越拍越高,负担越减越重。这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文化传统与普遍的独生子女产生的叠加效应。因此,我们要改造文化生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困难,但依然有解,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重要探索,比如更为根本的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等等。这里尤其强调自上而下做起,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千部考核再也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教育评价考核同样要强调这种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陈丰才.本科生导师制一一离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创新[J].职业时空,2009(1):11-12.
[2]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巧,2013(7) :28-29.
[3]严蔚刚,赵也蕊.我国新一轮高校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五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5):16-17.
本文系赣州市社科百题项目“赣州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18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璟(1989年5月——)赣南医学院,助理实验师;
陈涛(1975年11月——)赣州市白云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