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吃喝玩乐背后的雄心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大慈寺内的茶馆

  如果人们要问,谁是“新一线城市”,那么,成都应该是最想摘掉“新”字的那个。
  在各种有关城市的指标上,比如中国第四城第五城、最宜居城市等,成都常年霸占着显眼的位置,算是城市兄弟圈里的老网红了。
  成都在城市竞争力体系构筑上的不遗余力,但一直以来,它无法摆脱的是,总被认为有集四川一省之力做大的嫌疑,就像“成都省四川市”这个广为流传的玩笑。
  这种说法的证据信手拈来。单从GDP来看,与紧靠成都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相比,成都是其 6倍。而按照“省会首位度”,也就是第一大城市占全省GDP来看,成都一城占1/3,名列全国前茅。
  这让人不得不问,“带头大哥”与“众星捧月”,到底哪一个更适合定义这座青城山下的省会城市。

省会的“学霸思维”


  在成都呆了多年的网友,曾称自己从来不知道“慢生活”为何物,更是形容成都是用吃喝玩乐掩蓋了雄心的省会。此条评论招来了几千个点赞。
  的确,成都的悠闲似乎不属于成都人。2018年,成都400万从业者中,有26.37%的人在晚上8点之后下班,每周末平均加班人数是北京的4倍。
  这个现象显然说明了一个问题:强势的成都像极了某类学霸—明明拼命地学了,却总爱表现出自己在“耍”,在喝茶、在采耳、在打麻将。
  事实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让快发展和慢生活兼得。这直观地反映在数据上。
  举一例子。《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显示,在中国民企500强的城市分布中,杭州有29家入围,成都仅9家。不仅是数量,成都本土头部企业的体量也落败于杭州。
  这并不意外,就全国而言,民营经济一直是浙江经济最亮丽的名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成都经济总量却高于杭州。
  从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一季度,成都的经济总量直接反超最强地级市苏州,上升至全国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为全国最强省会。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是成都的“学霸”思维在起作用—使巧劲,借力超车。英特尔、京东方等龙头引领,撑起中国中西部IT集群。美敦力、赛诺菲等行业翘楚带动,共筑生物医药产业新城。到2019年年底,落户的成都世界500强企业达300家。
  其中,有两个产业集群最为典型。一是科技互联网产业。
  成都素有“第二总部收割机”的别称,也就是许多企业,比如阿里、腾讯、华为等龙头企业,纷纷将大区总部或重要部门总部设在成都。结果是,成都不仅拉近了和杭州、深圳等科技强市的关系,更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的集聚。
  等到产业体系形成规模后,成都便开始有底气地向世界输出互联网新经济。比如,国内移动游戏收入榜第一名的手游《王者荣耀》就是成都制造。
  二是汽车产业,它也是成都制造业的重头戏。1997年,重庆直辖,划走了长安、力帆等汽车品牌,带走了原四川省约八成的汽车(含摩托车)工业产值。
  省会成都面对这样的结果,不得不扛起了重振四川汽车产业的重担。随后十年,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车企,都在成都建了整车组装生产的汽车厂,使成都一跃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车都之一。2019年,成都生产了102万辆汽车,产量已相当于重庆的七成,并且直奔更高档次的汽车而去。
  在打造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的金融服务业方面,成都同样不容小觑。作为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成都等本外币存款余额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列第一。放眼全国,其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能排到前五,仅次于北上广深。
2019年,成都生产了102万辆汽车,产量已相当于重庆的七成,并且直奔更高档次的汽车而去。

  纵观几十年产业发展的演进,学霸成都能从众多强二线城市脱颖而出,其逻辑很清晰,即通过重大企业或项目的落地,形成的外来驱动力,并吸引更多同产业链的企业落户,快速形成产业集群。
  而成都为什么可以?除了有关政策支持,更与成都的要素禀赋结构有关。
  建国后,在特殊国际背景下我国启动了“三线建设”,四川是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成都是大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指挥中心、建设中心、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后勤物资运转、补给基地。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成千上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官兵和各类建设者从沿海来到成都,大量赶超型的、资本密集产业移往成都。
  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一批新的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应运而生,如成都的龙泉航天城。三线建设使成都的工业体系不但系统完备,而且还有充足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西部“沿海”的故事


  城市,由“城”和“市”两个字合成。它们道出了城市的精髓以及两种传统功能—“城墙”的防御和“市场”的贸易。
  要说防御,成都的优势全国数一数二,自古蜀道难,“其地四塞,山川重阻”。然而,成都的优势也是劣势。城市的另一个功能—贸易,就被难度系数极高的蜀道阻断了。
  但贸易的根基是产业,回头看,如今成都涌入的一批科技、汽车企业,落户之前仅是看上了成都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远不够的。作为深入西部腹地的城市,向外的交通效率很关键。
  什么意思?如果一家企业在成都生产出了一个芯片、一辆汽车,结果因道路崎岖,难以运输,可能一个月才能抵达国外客户手上。
  相比运输成本来说,企业对时间成本是极其敏感的。一个月的运输周期,就是资金的沉淀周期。这个周期长,资金回笼的速度就慢,企业启动新一轮生产周期就会增长,赚取的利润则会减少。   为了缩短时间成本,成都一直在努力。就这一点来说,不得不提到一座与成都始终如影随形的城市—重庆。
  19世纪,对于主要从东南沿海登陆和贸易的外国商人来说,农产品丰富、物美价廉的四川盆地是块未经开发的商业宝地,而位于四川最东边的重庆控制的长江水道,是进川的最佳路径。重庆很快成了当时四川省的物资集散中心。
  繁忙的码头交易带给重庆新的产业形态,成都也一度把重庆的水运当作唯一的出海大动脉,任何商品先公路运输到重庆,再装船出海。
  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1997年川渝分治。重庆变成了直辖市,一定程度削弱了成都对四川盆地东南部,以及云贵湘鄂等省的贸易通道和辐射力,对成都是一种打击。然而,成都最终转危为机。
  “独立化”是第一步。成都倒逼自己开辟道路,比如修“成都港”,升级岷江航道,由“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意味着成都不再中转重庆通过其水运通道进行贸易,而直接与其他地区进行要素的流动。
  蜀道,已不難。但成都不会仅仅做一个规矩的省会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央为它展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成都推至下一步:“国际化”,以成渝城市群中国经济第四极为核心,将西部打造成亚欧板块的贸易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进,“蓉欧 ”战略的实施,突破了成都过去不沿边、不靠海的西部内陆城市的宿命,而谋求跳出四川版图,跃升为国家对外的西部门户。
  一旦亚欧板块的贸易活了,长远来看,成都和它的“老冤家”重庆其实都受益,它们一边挑着东边太平洋,一边挑着西边波罗的海,东西都有很开阔的伸展空间,也都成了西南内陆的沿海城市。
  甚至成都做到了一座城市修建了两个4F级机场。要知道,享有如此待遇的地方,在中国只有三个—除了成都,就是北京和上海。
  进一步来看,如今成都正在修建的“天府国际机场”将成为国内第二大机场,是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和年货邮吞吐量200万吨的终极航空枢纽。而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江北机场的货邮吞吐量约41万吨,西安咸阳机场约38万吨,武汉天河机场则约24万吨。

“吸血”的省会?


  眼看成都已经天下闻名,即将冲出亚洲成为国际巨星,四川的其他城市似乎有点籍籍无名了。除了成都,四川所辖的绵阳、乐山、德阳、自贡、宜宾等地方的名字,对多数的人来说还很陌生。
  成都的“一骑绝尘”,反映在数据上。2019年,成都的GDP达到了17012.65亿元,四川省排名第一,是第二名绵阳的近6倍。而其他城市的GDP皆在2500亿元以下,以至于四川人自嘲,如果把成都遮住,四川省内其他地方是很平均的。
成都做到了一座城市修建了两个4F级机场。要知道,享有如此待遇的地方,在中国只有三个—除了成都,就是北京和上海。

  省会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自然与政府的支持有关。用网友略有夸张的比喻来说,就是“城市吸血鬼”,它们吮吸这整个区域的资源,无论是财政分配,还是政策红利、人口红利。
  因此,成都样本其实反映出了在“强省会时代”下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城市的马太效应—大城市越来越强,它周边的中小城市则走向衰落。
  只是我们要问,四川省内其他城市发展不尽如人意,是因为成都吗?比如绵阳。
  历史上,绵阳的经济和区位条件并不突出,近现代的发迹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三线产业布局。但地理上,绵阳位居偏北,却不是正北。水路、欧亚贸易等与绵阳都没有关系,区位优势不明显。
  四川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它们的禀赋劣势很难弥补。而地理上,四川盆地只有一个大平原,岷江到都江堰分散成水网穿平原而过,流过平原后重新汇集成岷江,这里的城市恰好叫“成都”。
  那么,以成都平原为核心,辐射整个四川盆地的区域发展,是蜀地人最好的选择,也是自古以来的共识。想当年刘备之所以入蜀,诸葛亮就是这么“忽悠”他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成都是个中庸的二流省会,那么,四川不仅不能吸收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而且人才还会流失到其他地区,川内三四线城市还会出现很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四川是人口大省,其实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省,“六普”期间,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2091.37万人,其中流向省外的达到1050.55万人。其中去广东的人最多,超过1/3。
  而近几年,四川的人口回流明显。其中,省会成都的引领作用十分突出。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58万,比2018年净增25万人。
  成都“强省会”趋势日益明显,但摆在带头大哥面前的,除了众星捧月的荣耀,还有辐射四川盆地众多“小兄弟”城市的责任。
其他文献
广州市南武中学斯坦福实验室学创空间课室,同学们在设计鱼缸  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仔细审视焦虑背后,往往能发现家长们隐藏着的迷茫和不确定。他们担心孩子不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担心教育的步伐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担心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埋没。这是教育遇到的时代挑战,是社会在召唤更有生命力和完整性的教育。  众多与教育相关的探讨里,对于中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2020年3月10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人们穿梭在麻省理工学院  文科生似乎在哪都不太受欢迎了。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前州长里克·斯科特在2011年就曾宣称“我们州不需要更多的人类学家”;文科生奥巴马也质疑了历史专业的价值,后来虽然道歉,但学者们依旧表示难以接受;毕业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研究东亚的肯塔基州州长马特·贝文也声称“你们想学文科的可以继续学,但不会得到补贴”。  难道在文科被称为“贵族学
百度上搜索关键词“裁员”,以2018年为限,有3190万条相关结果,这个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同比上升了51%。  与此同时,为生计考量的关键词“找工作”,其百度指数在年底罕见地异常暴涨,成为指数收录以来的新高,呈现相似趋势的还有“招聘网站”。然事与愿违。数据显示,2018年4月到9月的招聘广告条数从285万骤减至83万。  面对至少200多万条招聘信息的蒸发,那些被裁员的人坐在闪烁的电脑前,查看有关
冯小刚的《芳华》上映后,在普通观众中口碑优秀,并且票房走势极佳。从《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再到《芳华》,当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纷纷失去棱角时,冯小刚却顶着压力在讲述政治、历史、战争、民族、阶级、体制、人性、荒诞等主题,拍喜剧出身的他反倒成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中最具锋芒的之一。  不过,与冯小刚早前的作品一样,《芳华》在评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尤其影片涉及对上世纪70年代的刻画,冯小刚的处理方法被
在一个理想世界中,只要儿童需要帮助,就能得到帮助—当孩子们因为战争、自然灾难或其他危机而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和教室,全球社会就能在几天之内制订一个能保证他们临时福祉的计划。这些计划不但包括挽救他们的生命,也提供心理支持和学习的避风港,以保护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和希望。  不幸的是,我们的世界远非理想世界。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我们常常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都没有采取行动。这时候出现了“绝望的孩子”—一开始是几
石勇资深主笔  我发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文化知识产品”(包括电影、电视、知识付费、书籍等),以及消费时尚,都是以中产下层为基准线设计的。  像普通白领、小资文青等都属于中产下层。  中产下层在利益食物链上和心理食物链上位置都不高,所以在社会价值排序上有焦虑。加上他们自认为可以向上突破却又颇有难度,焦虑更被放大。  所以,就有了一个倾向,只要提高自己在审美价值链上的位置,找到那种感觉,在社排上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县乡村三级的换届选举工作。一些地方在换届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唯学历现象,非常值得警惕。比如,近日江西景德镇乐平市一名刚刚毕业两年的硕士生被破格提拔担任镇长,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唯学历”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地组织部门普遍存在名校情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组织部门都通过引才方式向名校招才,为名校毕业生提供选调生的绿色通道。各个学校也把推荐毕业生考取选调生和公务员
在国会山发生的暴力骚乱活动之后,推特永久封禁了特朗普的账号。在许多人看来,这件事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然而它真正的标志性意义可能远非言论自由一个论域所能承担。  表面上看,推特的这一行动触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利。但从法理上论述,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乃是人民不受政府干预的言论自由,而推特等平台作为私人拥有的公司,本来应当具有限制在它们上面发表信息内容的权利,这就好比其他的
李少威 常务副主编  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发全美骚乱,波及整个西方世界。  过去我总认为,今天的西方世界真的普遍相信被刻意歪曲的“上帝选民”那种鬼话,彻底忘怀了自身崛起历史过程中的累累尸骨。美国反种族歧视骚乱的事实证明,西方社会对历史其实是清楚的,否则他们不会想到把账往上算,拆毁奴隶贩子和殖民者的雕像,甚至一直算到哥伦布头上。  种族歧视,根本上是指白皮肤的人对其他肤色的人群的歧视;种族主义,根本
随着冬季的到来,疫情防控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抗疫是一场“平战结合,医防融合”的常态化战斗,也提供了重新思考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契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始终关注医疗改革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学者之一。  2021 年元旦,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联合跨年特别节目《思·享 2021》中,李玲与张伯礼院士、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