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林林总总,关于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核心力量的说法也众说纷纭,特别是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本”论风行。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静态化、微观化的倾向,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系统链的综合思考。现就此问题,结合笔者参加广东省中学校长中英合作培训项目赴英国培训的体验,谈一些看法。
一、学校发展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一粒树种天生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潜质,但是,如果这粒种子落到了园艺家的手里,注定它只能变成观赏花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一样,虽然我们承认每一位教师都具有自我成就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无尽潜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是生活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人”,是属于学校这块土壤的。因此,这块土壤的质量、生态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德国著名大学洪堡大学为例。在筹建柏林大学伊始,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即提出:大学不是一般的职业养成所,而是要造就胸襟开阔,目光远大,领导世界新潮流的人才;教学和科研应结合为一体,学术自由应当成为神圣的办学原则。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柏林大学一开办即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力,体现出了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新风、新貌。柏林大学也因此吸引和培育了德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名人、学者,如马克思、卡·李卜克内西、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冯·诺伊曼、黑格尔、叔本华、爱因斯坦、费歇尔、李希霍芬、兰克都曾在此担任过教授。进入20世纪,该校更是风云际会,极盛一时,先后有20多位科学家在任教期间,取得重大成果,获得诺贝尔奖。“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这是世人对洪堡大学取得成就的最高赞誉。洪堡大学的成功来自哪里?笔者认为,首要的是该校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理念衍生出的学校文化铸就了学校强劲的发展力,并以此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的大师和杰出学子。
笔者本次在英国跟岗锻炼的伊斯灵顿学校(Islington Arts and Media School)的发展历程也给人启示良多。伊斯灵顿学校离伦敦市中心有一段距离,该区域经济较为薄弱但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学校办学水平目前在伦敦地区属中等偏下,很多印巴血统的黑人小孩就读该校,校长也是一位黑人女校长。学校自成立伊始,因区域不佳、生源不佳、竞争激烈导致办学业绩不佳,即使中间更换了一名“超级校长”也无力回天,导致学校关闭重建。学校自1999年原址重建后,学校开始正视办学现状,重视与社区关系,结合所在区域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特点,走艺术、传媒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2005年黑人女校长(原来担任副校长)上任以后,通过与社区良好的关系让政府担保、建筑商带资建设艺术体育场馆,以改善办学环境,从而吸引优质生源就读。与此同时严抓德育和创意教学,如科学课引入戏剧表演手法等,大力抓好教师专业培训,也注重应试技巧,使学校成绩逐年攀升,引来一批优秀师资前来加盟。目前整个学校表现出班子团结、队伍和谐、锐意改革、特色鲜明的良好精神风貌,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学校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改革实践,清晰地表明: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学校的发展力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核心的推动力。所以,笔者认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力量,不是别的,正是学校的发展力。
二、教师学习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驱力
何谓教师的学习力?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自觉地、充满激情地吸纳知识、转化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践行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得以成长的最本质的生长力、发展力、竞争力。教师的学习力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它和人的众多能力一样,是需要下工夫精心来培育的。如何培育?在英国跟岗学习的过程中,英国同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学习热情让人印象深刻。学校没有规定教师必须坐班,可上至校长下至选修课程的辅助教师,都是一早到校,下午学生离开后才离校,除了出色的职业意识和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在跟英国同行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危机感很强,认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专业化学习,就很快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他们在课间茶歇时集体讨论的场景令人感动,同事间毫不拘束、毫无保留的讨论,碰撞出几多思想的火花!笔者认为,除了提升学校发展力这一最核心的推动力之外,我们还必须在氛围、机制、载体上下工夫。
1.必须让学习成为学校的一种氛围。以笔者工作过的汕头市聿怀中学为例。(1)创立了“聿怀大讲堂”,立足于打开校门办教育,定位于“名流名家,前沿视野”,采取与大学、企业、社会名流合作的形式,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开设讲座,致力于将当代社会、当今世界最新的信息、观念、视野、成果、热点引入校园,让师生“一堂知天下,一言晓古今,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在学校凝聚起了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校和大学一样,成为了“无界”的学习乐园。(2)建立教师教练机制。如在领头雁教练机制中,学校实行行政会议议事制度,将每周一次的行政会议改为行政实务培训会议;将两周一次的教工大会改为教师培训会议,挖掘具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明确规定校长必须率先垂范,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为教师开设系列校本培训,部门主任每学期必须为线条内的教师开设校本培训,学科教研组长每学期必须为学科组内教师开展专业主题培训,学科带头人、省市名师每学期必须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主题培训。
2.必须让教师经常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因学习而获得的尊重。再以聿怀中学为例。建立教师宣传平台,及时、快捷地对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组建各级各类教师共同体,提供充足的条件,将学校最艰巨、最需要攻克的任务交给共同体去承担,让教师在承担中享受尊重和成功的喜悦。鼓励、推荐教师外出讲学,承担各级各类学术性兼职,以此激励教师不断研修提高。
3.将学习力纳入教师评价机制之中,发挥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增加学习在考核管理体系中的分量。为推进教师学习力建设,聿怀中学创设了“评价与发展中心”学术机构,以提升教师学习力为目标,以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聘请校内外教育名家、资深教师、社会名流、学生家长担任评研员。
三、学生成长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互动力
在英国跟岗锻炼的三所学校里,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课堂的开放性,学生们旺盛的学习力和成长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课堂生态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活跃的探讨、不拘一格的提问,老师们则通过睿智的思考、幽默的回答、充满技巧的调控,让课堂成为学习欢乐的海洋。所以,笔者认为,在谈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成长力这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互动力。
以聿怀中学为例,学校在高一年级举办了“活力课堂,多元发展”研讨活动。教务处首先行动,召集在以往教学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教师对开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教研中心常常人满为患,灯光射穿黑夜。高二、高三这些原本没有实验任务的教师也被吸引了进来,青年教师去找老教师出主意,老教师请教青年教师如何体现“活力”,整个学校好像时时处处都变成了“教研室”,连教师们在食堂就餐、讨论的,也是如何上好课。同一年级你听我的课、我听你的课蔚然成风,都想看看别人的“活力、多元”到底是如何做的,评课也更多地成为了欣赏性的、改进型的。借助课堂教学录像,上课的教师不停地观看,发现问题和改善处理课堂教学的细节,其他教师借助录像,课后细心揣摩、换位思考,提供改进意见,学科教研成了“录像教学”剖析课,而随后进行的综合研讨会更是异彩纷呈,笑声、掌声一片。而学生也在这场活动中增强了自身成长力。有一次市教研员到学校调研,下课后,等了半天也没有能够挤进教师办公室,因为课后问问题的学生已经将整个办公室挤满了。
综上所述,学校发展力、教师自身学习力、学生成长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只有“三力”齐驱,才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充分激发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汇在一起,成为推动学校和自身发展的洪流,才能实现师生的双向成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学校发展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一粒树种天生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潜质,但是,如果这粒种子落到了园艺家的手里,注定它只能变成观赏花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一样,虽然我们承认每一位教师都具有自我成就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无尽潜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是生活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人”,是属于学校这块土壤的。因此,这块土壤的质量、生态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德国著名大学洪堡大学为例。在筹建柏林大学伊始,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即提出:大学不是一般的职业养成所,而是要造就胸襟开阔,目光远大,领导世界新潮流的人才;教学和科研应结合为一体,学术自由应当成为神圣的办学原则。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柏林大学一开办即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力,体现出了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新风、新貌。柏林大学也因此吸引和培育了德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名人、学者,如马克思、卡·李卜克内西、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冯·诺伊曼、黑格尔、叔本华、爱因斯坦、费歇尔、李希霍芬、兰克都曾在此担任过教授。进入20世纪,该校更是风云际会,极盛一时,先后有20多位科学家在任教期间,取得重大成果,获得诺贝尔奖。“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这是世人对洪堡大学取得成就的最高赞誉。洪堡大学的成功来自哪里?笔者认为,首要的是该校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理念衍生出的学校文化铸就了学校强劲的发展力,并以此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的大师和杰出学子。
笔者本次在英国跟岗锻炼的伊斯灵顿学校(Islington Arts and Media School)的发展历程也给人启示良多。伊斯灵顿学校离伦敦市中心有一段距离,该区域经济较为薄弱但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学校办学水平目前在伦敦地区属中等偏下,很多印巴血统的黑人小孩就读该校,校长也是一位黑人女校长。学校自成立伊始,因区域不佳、生源不佳、竞争激烈导致办学业绩不佳,即使中间更换了一名“超级校长”也无力回天,导致学校关闭重建。学校自1999年原址重建后,学校开始正视办学现状,重视与社区关系,结合所在区域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特点,走艺术、传媒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2005年黑人女校长(原来担任副校长)上任以后,通过与社区良好的关系让政府担保、建筑商带资建设艺术体育场馆,以改善办学环境,从而吸引优质生源就读。与此同时严抓德育和创意教学,如科学课引入戏剧表演手法等,大力抓好教师专业培训,也注重应试技巧,使学校成绩逐年攀升,引来一批优秀师资前来加盟。目前整个学校表现出班子团结、队伍和谐、锐意改革、特色鲜明的良好精神风貌,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学校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改革实践,清晰地表明: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学校的发展力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核心的推动力。所以,笔者认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力量,不是别的,正是学校的发展力。
二、教师学习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驱力
何谓教师的学习力?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自觉地、充满激情地吸纳知识、转化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践行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得以成长的最本质的生长力、发展力、竞争力。教师的学习力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它和人的众多能力一样,是需要下工夫精心来培育的。如何培育?在英国跟岗学习的过程中,英国同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学习热情让人印象深刻。学校没有规定教师必须坐班,可上至校长下至选修课程的辅助教师,都是一早到校,下午学生离开后才离校,除了出色的职业意识和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在跟英国同行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危机感很强,认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专业化学习,就很快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他们在课间茶歇时集体讨论的场景令人感动,同事间毫不拘束、毫无保留的讨论,碰撞出几多思想的火花!笔者认为,除了提升学校发展力这一最核心的推动力之外,我们还必须在氛围、机制、载体上下工夫。
1.必须让学习成为学校的一种氛围。以笔者工作过的汕头市聿怀中学为例。(1)创立了“聿怀大讲堂”,立足于打开校门办教育,定位于“名流名家,前沿视野”,采取与大学、企业、社会名流合作的形式,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开设讲座,致力于将当代社会、当今世界最新的信息、观念、视野、成果、热点引入校园,让师生“一堂知天下,一言晓古今,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在学校凝聚起了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校和大学一样,成为了“无界”的学习乐园。(2)建立教师教练机制。如在领头雁教练机制中,学校实行行政会议议事制度,将每周一次的行政会议改为行政实务培训会议;将两周一次的教工大会改为教师培训会议,挖掘具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明确规定校长必须率先垂范,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为教师开设系列校本培训,部门主任每学期必须为线条内的教师开设校本培训,学科教研组长每学期必须为学科组内教师开展专业主题培训,学科带头人、省市名师每学期必须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主题培训。
2.必须让教师经常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因学习而获得的尊重。再以聿怀中学为例。建立教师宣传平台,及时、快捷地对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组建各级各类教师共同体,提供充足的条件,将学校最艰巨、最需要攻克的任务交给共同体去承担,让教师在承担中享受尊重和成功的喜悦。鼓励、推荐教师外出讲学,承担各级各类学术性兼职,以此激励教师不断研修提高。
3.将学习力纳入教师评价机制之中,发挥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增加学习在考核管理体系中的分量。为推进教师学习力建设,聿怀中学创设了“评价与发展中心”学术机构,以提升教师学习力为目标,以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聘请校内外教育名家、资深教师、社会名流、学生家长担任评研员。
三、学生成长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互动力
在英国跟岗锻炼的三所学校里,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课堂的开放性,学生们旺盛的学习力和成长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课堂生态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活跃的探讨、不拘一格的提问,老师们则通过睿智的思考、幽默的回答、充满技巧的调控,让课堂成为学习欢乐的海洋。所以,笔者认为,在谈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成长力这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互动力。
以聿怀中学为例,学校在高一年级举办了“活力课堂,多元发展”研讨活动。教务处首先行动,召集在以往教学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教师对开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教研中心常常人满为患,灯光射穿黑夜。高二、高三这些原本没有实验任务的教师也被吸引了进来,青年教师去找老教师出主意,老教师请教青年教师如何体现“活力”,整个学校好像时时处处都变成了“教研室”,连教师们在食堂就餐、讨论的,也是如何上好课。同一年级你听我的课、我听你的课蔚然成风,都想看看别人的“活力、多元”到底是如何做的,评课也更多地成为了欣赏性的、改进型的。借助课堂教学录像,上课的教师不停地观看,发现问题和改善处理课堂教学的细节,其他教师借助录像,课后细心揣摩、换位思考,提供改进意见,学科教研成了“录像教学”剖析课,而随后进行的综合研讨会更是异彩纷呈,笑声、掌声一片。而学生也在这场活动中增强了自身成长力。有一次市教研员到学校调研,下课后,等了半天也没有能够挤进教师办公室,因为课后问问题的学生已经将整个办公室挤满了。
综上所述,学校发展力、教师自身学习力、学生成长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只有“三力”齐驱,才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充分激发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汇在一起,成为推动学校和自身发展的洪流,才能实现师生的双向成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