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就是要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其形成最基本的用笔说话的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作法。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1.1 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鲁迅先生说:“如要创造,第一要观察。”观察与思考是写作的材料之源。现在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即使勉强草成,也是空洞平淡之作,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心中积累的素材贫乏,缺乏应有的想像力。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2 重视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观察与思考是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观察,而且是一种间接但又易于深刻认知的观察。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隘性及知识阅历的浅薄性,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深刻观察和认识主要靠阅读。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本身的语言因素,体验文章的语言美,积累语言表象,分析领悟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3 重视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小学生作文,就是要使其学会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教师可通过扎实的对字词句的训练,来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教师可根据习作的要求,先让学生围绕怎样真实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要点进行充分的说、充分的议,让学生在相互的听说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1.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中心突出,词句通顺,条理清楚,还要书写工整优美,因为这样首先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每次作业前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格式要求,对那些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作业要坚决要求学生重写,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
俗话说: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就必须进行语言积累。我建议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2.1 朗读。朗读是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朗读课文,可以使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于提高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应用时就能脱口而出。朗读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范讀、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分组读读、齐读等。
2.2阅读。古今中外,有谁能游遍世界各地,经历古往今来呢?那些伟大的作家所以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出古今中外的大事,五湖四海的景色,除了直接经验外,多是从书本上间接获取的,因此要花大力气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摘抄优美词句,作文时便能随手拈来,意到笔随。
2.3背诵。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不背不记学不好语文,这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规律。读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读得愈熟、领会愈深,作者的语言就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当说话或写作时,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因此,学习语言必须记忆,小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记多积累语言。
2.4复述。复述是进行口头语言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规范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训练形式很多,有详细复述,就是按照课文顺序,删去次要内容和描写,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就是对所看的内容或形式加工、整理、改造,然后复述。另外还有看图复述、按提纲或小标题复述、按词语复述、改变人称复述、改变记叙顺序等。这样的复述能使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5动笔。“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周记、影视观后感、通信等。写得多了,再不断总结经验,那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让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1作文与观察大自然结合起来。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农村一年四季的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翻不完是风景画。所以,同学们就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就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作文的第一手材料。
3.2作文与描写家乡面貌结合起来。近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可以到乡政府、乡镇企业等去参观访问。把作文训练有机地安排在活动中。使语言训练成为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活动中的一种需要。
3.3作文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平时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就要积极参与,不要当“小公主”或“小少爷”。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对写作就会有收获。如:挑水、拖地、锄地等,这样就能拓宽视野,体会爸爸、妈妈做家务、种田的艰辛。还可以通过爬山、绘画、饲养小动物等活动,积累实际操作或参与的实践知识,写作文就不头疼了。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共同感受。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从害怕写向想写、乐于写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得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只有学生心中积累的多了,他们才不会怕写。当然,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想,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1.1 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鲁迅先生说:“如要创造,第一要观察。”观察与思考是写作的材料之源。现在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即使勉强草成,也是空洞平淡之作,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心中积累的素材贫乏,缺乏应有的想像力。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2 重视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观察与思考是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观察,而且是一种间接但又易于深刻认知的观察。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隘性及知识阅历的浅薄性,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深刻观察和认识主要靠阅读。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本身的语言因素,体验文章的语言美,积累语言表象,分析领悟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3 重视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小学生作文,就是要使其学会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教师可通过扎实的对字词句的训练,来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教师可根据习作的要求,先让学生围绕怎样真实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要点进行充分的说、充分的议,让学生在相互的听说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1.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中心突出,词句通顺,条理清楚,还要书写工整优美,因为这样首先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每次作业前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格式要求,对那些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作业要坚决要求学生重写,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
俗话说: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就必须进行语言积累。我建议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2.1 朗读。朗读是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朗读课文,可以使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于提高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应用时就能脱口而出。朗读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范讀、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分组读读、齐读等。
2.2阅读。古今中外,有谁能游遍世界各地,经历古往今来呢?那些伟大的作家所以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出古今中外的大事,五湖四海的景色,除了直接经验外,多是从书本上间接获取的,因此要花大力气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摘抄优美词句,作文时便能随手拈来,意到笔随。
2.3背诵。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不背不记学不好语文,这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规律。读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读得愈熟、领会愈深,作者的语言就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当说话或写作时,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因此,学习语言必须记忆,小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记多积累语言。
2.4复述。复述是进行口头语言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规范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训练形式很多,有详细复述,就是按照课文顺序,删去次要内容和描写,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就是对所看的内容或形式加工、整理、改造,然后复述。另外还有看图复述、按提纲或小标题复述、按词语复述、改变人称复述、改变记叙顺序等。这样的复述能使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5动笔。“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周记、影视观后感、通信等。写得多了,再不断总结经验,那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让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1作文与观察大自然结合起来。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农村一年四季的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翻不完是风景画。所以,同学们就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就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作文的第一手材料。
3.2作文与描写家乡面貌结合起来。近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可以到乡政府、乡镇企业等去参观访问。把作文训练有机地安排在活动中。使语言训练成为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活动中的一种需要。
3.3作文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平时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就要积极参与,不要当“小公主”或“小少爷”。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对写作就会有收获。如:挑水、拖地、锄地等,这样就能拓宽视野,体会爸爸、妈妈做家务、种田的艰辛。还可以通过爬山、绘画、饲养小动物等活动,积累实际操作或参与的实践知识,写作文就不头疼了。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共同感受。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从害怕写向想写、乐于写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得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只有学生心中积累的多了,他们才不会怕写。当然,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想,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