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良:我打假就是为了讨个说法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执笔:牟建平
  倍受瞩目的“史国良打假案”,日前终于以原告史先生胜诉告终。该案不仅仅是简单的画家个人维权行为,而且集中暴露了现今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种种弊端,折射出在职业诚信、法规建设、鉴定机制、行业监管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案的胜诉有助于推动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意义非同凡响。
  随着近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暴,造假、贩假、鉴假、拍假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贩假拍假已成为国内拍卖业的一大“毒瘤”。一些拍卖公司为利益所惑,对赝品视而不见,知假贩假十分猖獗,诚信危机相当严重,近年发生的吴冠中、启功、韩美林、张仃等多位书画家的打假事件就足以说明问题。此次史国良先生向被告拍卖公司声明拍品为假画后,仍无法阻止赝品的预展和上拍,可见知假拍假已到了何等地步。近年画家打假维权虽并不鲜见,但有勇气有魄力与贩假者对簿公堂者可谓凤毛麟角,史国良先生此番为全国的画家们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
  近日,史国良先生就此事件在家中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牟建平(以下简称“牟”):您打假的案子大家都非常关注,听说近日已有了结果,您能介绍一下吗?
  史国良(以下简称“史”):2006年7月底,我在雅昌网发现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将拍我的三幅画,其中《搓线图》和《傣家三月》两件是假画,于是我给该公司发了传真,说明情况,要求撤拍假画,但该公司拒之不理,仍然预展上拍了。我迫不得已在10月状告该公司侵犯我的著作权,要求该公司登报道歉,象征性索赔1元。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要求该公司在12月30日之前在《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向我刊登致歉声明。我的目的基本算是达到了。
  牟:“目的基本达到了”是什么意思?
  史:我原本要求法院判决,现在改为调解。法院的意思是,胜诉与调解的结果都是被告在媒体上向我刊登致歉声明。没达到是指假画最终没有鉴定,这是一大遗憾。
  牟:为什么假画没有鉴定?鉴定拍品的真伪应该是此案的关键啊!
  史:第一次开庭的时候,该公司态度强硬,同意鉴定画的真伪。鉴定真伪的第三方,我要求是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因为这三家都是鉴定当代书画的权威机构。而法院认为这几家单位并没有法律认可的资质,应该是公安的笔迹鉴定,但他们并不懂书画真伪,根本无法鉴定。被告提出由首都博物馆鉴定,但该馆对当代书画也不是权威。后来该公司又说,画叫委托人取走了,最后鉴定的事就“搁浅”了。通过这次打官司我切身体会到,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漏洞和不足实在很多,连一家具有法律认可的书画鉴定机构都是空白,没有裁判员,给画家打假维权带来很大难度。
  牟:您以前虽也打假,但打官司是头一次,为什么非要打官司呢?
  史:这几年打假的画家不光是我一个,著名的如吴冠中、启功、韩美林等,比我年纪大的有影响的画家都有,还有一些大师家属。有人讲:“启功不打假”,其实这是错误的。启功不打假指的是像潘家园那样几十元一张的低仿,这类东西毕竟不是按真迹的价格卖的,买主也知道是假的;拍卖的几万元一张的冒启功之名的假字,启先生也打假,因为这是一种欺骗,与前者是两回事。这几年画家打假大多数都不了了之,没有结果。我打官司主要是被逼无奈,因为这几年造我的假画太多了,造假、贩假十分猖獗,像这样知假拍假的拍卖公司不在少数,发生过很多起,有些甚至耍无赖。我感觉打官司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拿起法律这个武器。
  牟:您对拍卖公司提出索赔1元的要求,是出于什么考虑?
  史:索要1元的赔偿,证明我就是为了讨个说法,拍卖公司对画家要有起码的尊重,不能再明目张胆地拍假了。我打假不光是为了我一个人,其实也是代表许多画家维权。
  牟:近来您一直从事维权活动,难免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前一段有的拍卖公司甚至提出了封杀您的作品上拍,也有人威胁您,您惧怕吗?
  
  史:在我打假过程中,有打电话谩骂、恐吓的,还有所谓的“封杀”,对这些我都不惧怕。有个别小公司以鉴定难为由拒拍我的画,我认为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市场炒作。鉴定难不过是一种借口托词,这种拒拍、“封杀”是一种消极行为,一种报复,是害怕我打假的表现。以这种不好的心态做拍卖,只会倒退,不会提高。没听说国际上知名的拍卖公司佳士得、苏富比对哪位画家作品“封杀”过,这恰恰说明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当前还很幼稚,很不规范。真正规范的大拍卖公司是不会因为鉴定难而拒绝好作品的,对此我一点不担心,像嘉德、荣宝都有我的画上拍。
  牟:我记得您曾说过:“画家打假太痛苦”,这些年的打假您到底痛苦在哪里?
  史:痛苦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假画越来越多,根本打不过来,造假拍假已相当泛滥,越打越多;另一方面是被人误解,精神上的苦恼,而且在机制和社会风气上打假维权者还是弱者,对画家是不公平的,缺少保护;最后就是身体上,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在身体上承受不起。最根本的是使我不能安心创作,浪费了我不少精力。
  牟:您的打假被有的人说成是一种市场炒作,对这种误解您如何看待?
  史:我打假同炒作没有一点相干,我本人一贯是最反感炒作的。我们是画家,又不是搞演艺的,要炒作干什么?能把自己炒成齐白石这样的大师么?这么多年我的画就没有炒作过,市场逐步好起来,价格慢慢上涨,像有的画家找托到拍场上去自拉自唱,我从来没做过,也不屑于这种急功近利之举。画家通过与画廊的合作,可以推广自己的画,但“推广”和“炒作”区别很大,手法也完全两样。我认为,画家必须首先要有学术水准,否则无论怎样炒作,也是无本之木,炒作是不自信的表现,是不利于市场健康的。
  牟:当前国内艺术品造假、贩假、拍假十分猖獗,拍场中冒仿您的假画很多,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史:这几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很热,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有很大的规模,但造假、贩假也同样发展起来了,以前没有的造假又死灰复燃了。原来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小众市场,齐白石、李可染、黄胄先生生前也卖画,但当时的市场同现在是根本没法比的。如今造假、贩假俨然成为一个“产业”,一条龙流水线,每个环节都有人操作,而且暴利是惊人的,称造假、贩假、拍假、鉴假泛滥成灾,一点不过分。据我统计,冒我名的假画近年拍了200件之多,还不算一级市场画廊成交的。大拍卖公司1/3是假的,小拍卖公司2/3是假的。找我鉴定的画,六成是赝品。
  牟:去年8月,您在新浪网开博打假,在雅昌艺术网也开了博客,效果如何?您怎么看待网络这个平台的作用?
  史:在新浪开博打假实是无奈之举,我要有一个说话的窗口,同时给广大的收藏者一个平台,为他们的画提供无偿鉴定。我认为开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 过与网民的沟通,大家更理解我了。
  牟:现在市场上的造假手法层出不穷,如照相合成、印假出版物等,您能介绍一下吗?
  史:当今的造假手法确是层出不穷,以前有人到我家里合影,手里举着画,回去利用电脑合成,“狸猫换太子”,换成假画骗人。假《史国良画集》后来也在市场上出现了,有的买家拿着假画说,这画是你画集里的,我说画集全是假冒的,结果上了大当。前一段,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要买我的画,电话刚说到一半就挂了,我还纳闷。没多久,就有人揣着几张画来让我鉴定,我说全是假的。买家说:“卖我画的人上次当着我亲口给您打的电话啊!”这种伎俩也用上了,真可谓花样翻新,确实叫我大开眼界。去年底,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利用慈善拍卖的名义卖我的假画,后来我找到该基金会,他们说拍卖方给提10%。这种以慈善之名干骗人之实的勾当,太过分了!
  牟:关于“画作真伪画家本人说了算不算”的问题,业内争议很大,作为画家您怎么看?
  史:一些团体或个人,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故意混淆是非,抛出“画家本人说了不算”的怪论,剥夺了画家鉴定自己作品的权力。有的公司之所以唱出“画家自悔早期作品,或作品赠人后价格猛涨心理不平衡”的歪理,我认为其实就是为他们拍假、鉴假开脱寻找的借口,这种不堪一击的自圆其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于一个在世画家而言,他的鉴定权、话语权毫无疑问是最具权威的,难道还有比画家本人更有发言权的“专家”吗?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圈却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我这回打官司,就是为在世画家们讨回自己画作的鉴定权,国内现行鉴定机制的混乱大有“扶正”的必要。
  牟:去年8月份一家拍卖公司出现了“假吴冠中专场”,著名画家吴冠中也亲自打假,最终撤拍。但由于各种原因,画家打假毕竟还是少数,画家打假维权是不是大有必要?
  史:我感觉画家打假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有些画家由于位高名重身份特殊或年老精力所限等多种原因,没有打假。吴冠中先生打假我认为带了一个好头,大家都行动起来,造假拍假就会有所遏制。如果大家都不维权,都回避打假,客观上纵容了贩假这个毒瘤,最终使这个行业烂下去。有的画家因为还需要上拍,怕得罪拍卖公司,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牟:目前许多拍卖公司知假贩假,私毫不管“诚信”二字,行业道德与自律的观念很淡薄,您对他们有什么忠告?
  史:中国人历来是讲诚信的,但现在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诚信危机确是个大问题。对拍卖公司不讲诚信、不顾职业道德,我有切身体会。现在行业竞争很激烈,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很普遍。知假贩假屡见不鲜,在我指明拍品是假画后,能撤拍的还是少数,那些不尊重画家、还振振有词的拍卖公司占多数。一些投机者想的是趁大好时机捞一把,逐利思想严重,“诚信”被弃置脑后,更有人将诚信视为傻瓜的代名词。我认为,诚信、品牌是一家拍卖公司的生命,没有诚信,藏家凭什么信任你。所以拍卖公司一定要讲诚信,上拍假画有时是难免的,如去年某公司“假吴冠中专场”事件,在吴冠中致电该公司声明是假画要求撤拍后,能知错就改,我觉得值得提倡。如果明知故犯,知假贩假,这样的公司早晚要垮掉。
  牟:作为行业管理者,中拍协及有关部门这些年对艺术品打假可以说是不太得力的,在监管上是否应出台一些更得力的措施?
  史:国内艺术品市场这些年造假、拍假、鉴假泛滥,作为管理者的中拍协难逃其责。中拍协对有些拍假行为坐视不管,实际上纵容了贩假。中拍协对画家维权做了什么?在监管上对拍假者给予了哪些处罚处理?有没有哪家被吊销拍卖许可证?在现在贩假猖獗的局面下,中拍协应出台有针对性的得力措施,否则仅仅依靠自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牟:在市场的诱惑下,如今许多专家都“下海”了,有偿鉴定导致的风波丑闻发生了多起。对专家与造假、贩假者为伍的行为您怎么看?
  史:我认为,专家“有偿鉴定”使鉴定走过场已成为眼下拍卖界的一大通病,专家的职业道德缺失已不容忽视。被告宣称拍品通过了专家鉴定,这样的伪专家应承担什么责任?所谓的“专家”专在何处?我的假画近年拍了200多张,这些假画都是哪些“专家”鉴定的?现在拍卖火了,大批鉴定中心纷纷成立,但绝大多数都徒有虚名,根本谈不上资质,就是为了骗钱。有的专家唯利是图,如一位买家拿来署名我的画请我鉴定,我一看明显是假的,他说是故宫的一位知名专家鉴过的,还收了费,这类专家不是把藏家往火坑里推吗?利用自己的名气误导买家,是最可恶的!专家一定要自爱自重,不要踢“越位球”,要多了解市场动态。有的专家对我的绘画技法一无所知,也没亲眼看过我作画,就胡题一气,乱开证书,这类事司空见惯。有的拍卖公司的鉴定说白了就是走过场,更多的是有偿鉴定,指鹿为马。如此既伤害了藏家,也侵犯了画家的权益,最终毁掉整个市场。我认为,艺术品拍卖是个特殊行业,拍卖公司不是随便就能开的,现在许多搞房地产、物资的人凑热闹开拍卖公司,没有懂行的专家,拍假就成家常便饭了。
  牟:国内现行的《拍卖法》没有明确的保真责任,让投机者钻了空子,甚至成了一些贩假者的保护伞和挡箭牌,拍卖公司声称“拍卖公司不负责真假”,您认为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否应有所变动呢?
  史: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之所以拍假贩假盛行,同《拍卖法》没有硬性规定拍卖公司对拍品承担真伪责任有很大关系。“拍卖不保真”正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贩假者的保护伞,导致一些投机者大钻法律的空子,手握“挡箭牌”明目张胆地贩假。以这家公司为例,我明确向他们指出是假画后,对方以“拍卖不负责真假,画家说了不算”为借口,十分嚣张。这不是拿《拍卖法》做挡箭牌吗?对画家缺乏起码的尊重。我认为,现行的《拍卖法》只强调了拍卖方的利益,而忽略了画家的利益,导致画家成了弱势群体,维权相当困难。在新的形势下,如果《拍卖法》不能与时俱进的话,规范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史国良先生打假胜诉,为在世画家们争回了自己画作的鉴定权,对现有鉴定机制的混乱给予了“扶正”,它的意义绝非一般。
  “史国良打假”也绝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事件风波,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由此暴露出来的艺术品市场的一系列问题,足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反省与深思。
其他文献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和田玉:因主要产在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软玉品种
期刊
厚积薄发,几十年馆藏精品推出,传承有序,海外顶级瓷珍汇聚中翔。辽宁中翔拍卖有限公司经过细心策划,精心筹备,将于11月3日——5日在沈阳洲际酒店举行2006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11月3日至4日预展。届时将有一大批顶级艺术精品奉献给海内外藏家。  中翔拍卖公司刚刚成立,是一家从事综合拍卖的专业公司。此次推出的中国书画专场汇集中国古代及现代书画名家包括仇英、沈宗敬、黄倬、文徵明、启功、关山月、黎雄才、
期刊
2003年11月8日,古泉园地网站的精华图文栏目中,天津的孙振泰先生披露了一枚“崇宁通宝”大字遒劲长尾“通”的新版别。此泉的面世震惊了古泉币界,一时间赞誉之声雀起,不绝于耳,被泉界朋友所称颂。网友们赞誉道:“具有震撼的美”,“所见最美的毋庸置疑的极品”。  笔者曾在2006年第7期《收藏界》发表《“崇宁通宝”中的几种稀有版别》一文,其中第一枚就是这种大字遒劲长尾“通”版别,其直径达到37.1毫米。
期刊
长沙窑生产的文房用具,以小件为多,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它却承载了大量的唐代文化信息。李泽厚先生说:“……而书法和诗歌却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普及和成熟的书法艺术,必然对其用具的生产有所要求和刺激,丰富多彩的长沙窑文房用具,就是在唐代兴盛的书艺活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长沙窑的文房用具,是唐代普及成熟的书法艺术的一个物证。   
期刊
古代的陶瓷都是在转盘上通过旋转拉坯成型,将一堆泥土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千姿百态的旋转体,是陶瓷艺人手工技术和艺术想象的结合,这种结合在长沙窑发挥到极致。为了满足各种用途和特殊造型的需要,仅有旋转体是不够的,还需增加一些配件和附件,就有了必不可少的拼接工艺,如壶嘴和壶把的拼接安装。随着造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出现了旋转体对旋转体的拼接,还有相同口径的对接,如很高的瓶由两部分对接而成。也有不同直径的拼接,
期刊
书画名家请人代笔,屡见史书记载。徐邦达先生在《古代书画鉴定概论》中,就“代笔”论述中例举了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吴道子、王维皆授人代为画作设色的记载。又如:所见明人黄姬水致钱谷、米万钟尺牍中述及书画代笔事,还在“绘画的代笔”中指出:“明、清以来名画家代笔较多的,董其昌仍是‘领先’的一人。陈继儒的山水画,几乎无一不是出于苏松派画家如赵左等人之手,曾见陈画《江南秋图》卷,即赵左代笔。而清代的金
期刊
一、“螭龙”简介    “螭”在历代文献中经常遇到,一般不止一种含义。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魑魅魍魉”一词,“魑”通“螭”,做“兽形山神”解释;《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蛟龙赤螭”词,有做“龙子”也有做“雌龙”解释的;最常用、详细的应是《说文》,将其做“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解释。  现代资料普遍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中的后者——“无角
期刊
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著名的侨乡,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城于唐开元年间拓建,其状如鲤鱼,故称“鲤城”;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拓城,环城遍植刺桐树,故又称其为“刺桐城”;泉州是个“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港城,故又有“温陵”的雅号。泉州自唐建州,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今南安丰州)改为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此
期刊
天朝珍品——“太平圣宝·天国”简“宝”钱  吴保华      在太平天国短暂的十几年里,天朝政府铸造了数量可观的天朝钱币。其中部分品种因铸量极少,被藏家视为珍品。目前言列三珍者,首推“通宝钱”,二珍系“天国圣宝”背横读“太平”,三珍系“太平圣宝”背横读“天国”。其中第三珍“宝”字简书,在天朝钱中堪称奇独,旧谱新书均列为仅见品。其实藏家手中未必囊空,只是秘藏未曾披露而已。  今借《收藏界》一角,呈阅
期刊
笔者近期赴浙江金华市铁店村古窑址和金华地区其他几座烧制乳浊釉的铁店窑系窑址进行了数次考察,并造访了金华地区铁店窑系的一些研究者和爱好者。由于该窑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挖掘瓷片标本,只能对照有关考古资料,从作为古出海口的杭州、扬州两地收集到一些铁店村窑的实物标本,作为论述铁店窑系的参照物。  铁店窑是一个以婺州窑为基础发展起来又独立于婺州窑系的新窑系,烧造历史从唐至元,它是以金华琅琊镇铁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