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词汇的教学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扩词汇量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丰富呈现形式,形成良好印象
  1、动作呈现法。这主要用于部分动词的教学,学习动词时,运用恰当的动作来呈现,会显得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如在教open、close时,老师走到教室的门边说:“Openthe door, please. Now the door is open(adj.)接着:Closev the door, please. Now the door is closed. (adj.)”clean, write,draw等动词可请学生到黑板前做相应的动作进行教学,从而令学生印象深刻。
  2、实物呈现法。这种方法最直观、形象,但要求实物多为小巧,易取易见的东西。英语中,有许多单词都能找到相应的实物,教学时用上它,有助于理解。在教学“What’s this in English?”时,先拿出一些实物,如eraser, pen, pencil, ruler, sharpener, 并回答“It’s an eraser/a pen/a pencil.”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听懂并进行模仿对话,学生会很容易掌握句型和相应的单词。
  3、简笔画呈现法。对于不易获得的实物或较复杂的东西,用简笔画呈现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可以利用它来介绍较简单的事物,也可以介绍较复杂的故事情节。
  4、卡片、挂图呈现法。利用一些卡片或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会收到与实物呈现相同的效果,但要求卡片与挂图形象、逼真。没有现成的图片时,想尽办法自制一些,以便上课时能方便地拿过来使用。如:
  (1)、老师根据本学校的场所位置画一幅平面图(简图),但不标出场所的名称。
  (2)、把单词school, playground, classroom, office, art room, music room, multimedia room, library, language lab做成约2cm×3cm的小卡片。
  (3)、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以上单词,要求学生做到:
  ①、看见图片能说出单词;
  ②、给出单词也能说出场所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认读,不要求拼写。
  (4)、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小组成员必须围成一圈)。每组发一张学校平面图和一套单词小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场所的实际位置,把单词卡贴在平面图上。
  (5)、小组内学生轮流根据贴好的平面图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场所。(如:This is the playground.)鼓励学生使用其他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如:It is small, but I like it。
  5、同义词、反义词呈现法。这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意思相同或相反的词汇去解释新出现的词汇,简单易懂。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新旧词汇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对同义词的用法区别要及时告诉学生,以免误用。
  例如:handsome, beautiful, pretty, good looking是一组同义词,我们可以这样比较记忆:A man is handsome. A woman is beautiful. A child is pretty. Good looking, with much the same meaning, is used to describe either a man or a woman. 把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归纳对比,既有助于单词的记忆和理解,又显得突出明了:
  又如:right-wrong, far-near, hard-soft, full-empty, wide-narrow, poor-rich, low-high, same-different;
  再如:modesty(谦虚),conceit(骄傲);go forward(进步),lag behind(落后),把这两对反义词通过对比可组成下列一条警句: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记忆既有趣、又有效。
  6、构词法呈现法。对某些派生词或合成词,教学时可利用构词法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掌握其规律。这种方法既扩大了学生词汇量,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利用派生法,我们可以组成如下的同根词、同前缀词、同后缀词等构词系统。
  我们只要弄懂詞根的意思,分析出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记忆许多单词。利用合成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合成词。一般的合成词可根据原词的意义判断出其大概意义。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hand(手)和book(书)的意义,就不难猜出handbook的汉语即是“手册”。同样,class(班级) room(房间)→classroom(教室)。
  二、增加趣味色彩,加深记忆效果
  1、利用歌诀记忆。
  例如,在教单词“oo”组合发音时,我的做法是既引导学生找普遍性,又搞“单打一”,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手段来解决有关难题。像“good cook foot stood wood look book”,以上“oo”读短元音[u]可用这个句子来记“一个好厨师脚站在木头上看着书。”“音义结合法”food一词中“oo” 读长元音[u:],其义为“食物”,问学生食物能短(缺)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能短(缺),”教师立即补充说“不短则长!”二者一拍即合,只要学生掌握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其读音定会牢记不忘。像“长筒鞭”“boot”一词,其中“oo”也发长元音[u:],告诉学生其意思也告诉了其读音,于是困扰学生许多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2、利用同音词记忆
  如:wear-where no-know too-two see-sea here-hear hole-whole new-knew weather-whether our-hour right-write meet-meat利用同音词记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外来语记忆
  本人在教学中常常利用外来语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效果良好。
  如:sofa(沙发)、jeep(吉普车)、bus(巴士)、taxi(的士)、typhoon(台风)、ping-pong(乒乓球)、salad(沙拉)、T-shirt(T恤衫)、guitar(吉他)、Kung Fu(中国武术的)徒手功夫、tofu(豆腐)等。
  无论采用哪种趣味记忆法,都要求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多动脑子,把枯燥的词汇灵活地运用到恰当的歌诀、外来语,以便上课时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记牢单词。
  总之,教无定法,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的见解,有不妥之处,欢迎提出共同探讨。但我相信,只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肯动脑动手,就一定能找到快捷的方法,指导学生去学,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其他文献
我们农村中学老师都知道,中学英语学科教学是一种有教学计划、有教学目的、讲究成果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课堂教学――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农村广大英语教师直面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真正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开始。那么我们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效果呢?  很多农村的中学老师在课前无准备、无计划,课中死板单调地教学,课后不作任何的教学反思,这样的教学态度和教学
每年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都是30分(占卷面试题的比值为20%),可见,书面表达在高考试题中分值比重较大,为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文仅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寻到一条满意的途径。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代过程。写的能力要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  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语言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已经是一位能手了。”这话确实有道理。细细想来,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地去教婴儿学语言,没有教他语法、逻辑、修辞等系统的知识,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就轻松地学会了母语,听说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更高水平的初
【摘要】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和教学过程。精心设置的课堂问题是完成语言交际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合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问题设置的整体性、合作性、趣味性、梯度性、启发性和双向性等方面探索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问题设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 Cl~-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的扩散深度的方法.实验表明,它能简单、直观地显示出 Cl~-扩散或渗透深度,可分辨 Cl~-浓度为≥10μg/cm~2.据此可比较和评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科技、制度、管理、理论、观念全面创新的新时代,为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教育的总趋势,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力,张扬人的个性的教育活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结合教学实际,
“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