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归纳 拓展 迁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今的复习课堂,大都呈现出教师主讲、形式单调、学生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病。为了提高复习的实效,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采用整合课文,总结方法,拓展阅读,迁移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 整合 归纳 拓展 迁移
  
  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课呈现出“费时较多,收效较低”,“面面俱到,满堂灌”的现状,课堂时间大部分都被教师占用,为了解决“学生练”的问题,课后硬塞给学生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成为习题的“奴隶”。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学习负担,而且不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然而,复习课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要复习巩固旧知,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实效,切实做到“温故而知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就复习课中的一种,即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谈谈心得。
  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课本为依托,总结归纳写作的方法,对学生写作进行专项指导的复习课。这一类复习课通过系统整合,归纳规律,拓展阅读,达到迁移提高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整合课文,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语文课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通常是一篇课文教学结束马上又转入下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呈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不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体系。语文复习则应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从而确定复习的目标,把握复习的重难点,找准复习的训练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从同类课文中找规律,最终提高复习的实效。
  传统的复习有的按照题型整合,有的按照单元整合,然而,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更多的是按照文体、写作方法整合。以苏教版第五册语文课文为例,按照文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诗文类(包括古诗、现代诗、文包诗)具体有:《古诗两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写景类:《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
  (三)叙事写人类:《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军神》、《掌声》、《孙中山破陋习》、《金子》;
  (四)童话寓言类:《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
  (五)状物类:《石榴》;
  (六)其它:《学会查“无字词典”》、《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
  二、归纳方法,提升原有的教学层次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满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些教师还常常就文论文、就知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例如:在平时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传授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并对语言进行了训练,但是因为没有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所以学生在实际的写作时还只是一头雾水。在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中,教师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且要通过各类的课文整合、比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总结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写作的实践,从而使过去的那种阅读理解的水平和写作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写景文体为例。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善于找出描写景物的顺序,是从上到下还是由远及近,是移步换景还是方位顺序。接着找出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景物不同,则特征也不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等。
  如:国标苏教版第五册语文课文写景类的四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虽然都是写景类课文,但写作的顺序、方法却不尽相同。在复习课中,我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再明确写作的顺序。这几篇课文,有的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来写,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有的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描摹,有的则采用移步换景、方位的顺序带领读者领略它的美。总结归纳出写作的顺序之后,我进一步提问:“《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是写景的课文,能不能也按照时间顺序写呢?”孩子纷纷表示不行,因为课文的题目是“北大荒的秋天”,本身就具有时间的限制,所以不可写四季的变化;就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而言,北大荒的秋天并无特殊的变化,因此不能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由此,学生初步地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顺序进行描写。
  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但是作者又是如何展现景物的美的呢?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总结出以下写作方法:1.应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如:《拉萨的天空》,作者紧紧抓住拉萨天空的蓝写出拉萨天空的美;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如:《北大荒的秋天》中描写小河的清和原野的丰收都运用了这些方法,从而写出了北大荒秋天的迷人和物产的丰富;3.可采用段首概括或总—分—总的结构写出景物的特点,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四小节和《东方之珠》。
  三、拓展阅读,凝聚课内外的教学合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这里的拓展阅读,不是广义的,而是针对复习的一组文章,提供相同文体或相同的写作方法的文章,用以加深对某一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这样的拓展,注重语言学科诸要素的联系,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那种拘守于一隅、孤立地处理教材的形式,语文复习课中的拓展阅读对学生思维的深度、灵活程度的训练,有利无害。
  如:在复习《石榴》这篇状物课文时,我先带领学生回顾《石榴》这一课的内容,进而明确写作的顺序:时间顺序。接着我让学生快速浏览本册语文书,找一找还有哪些课文也采用了时间顺序,并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学生迅速找到答案:《三袋麦子》、《西湖》。接着我让学生将找到的表示时间的词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思考: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石榴》一课是按照季节的变化来写的;《三袋麦子》写的是两年间发生的事;《西湖》描写的是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的景象。它们虽然都采用了时间顺序,但描写的时间有长有短。然后,我又补充了两篇《日出》、《花瓣飘香》,让学生自读,思考它们所采用的时间顺序有什么不同。学生立即找到答案:这篇《日出》写的是一天中的一段时间发生的景象,《花瓣飘香》则记录了几天中发生的事情。由此,学生对时间顺序的种类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又引发他们思考:什么样的文章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这四篇文章都是什么文体?学生得出结论:任何一种文体,只要描写的是一段时间某种事物或事情发生的变化时,就可采用时间顺序。按照时间顺序既可以描写较长时间段的变化,又可以描写较短时间的变化,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又如:《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成功塑造了孙中山的妈妈这一形象。这生动的描写都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那么怎样做到观察细致呢?于是,我又补充了两篇文章:鲁迅的《雪》和佚名的《春天的雨》。在反复的诵读中,从生动的文字中,学生体会到两位作者抓住细节,展开联想的方法,从而加深对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为最后的迁移运用打下了基础。
  四、迁移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育家窦桂梅说:“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教育家叶圣陶说:“一定要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复习,将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写作上的启迪和教益,通过实践得以运用、巩固、内化,从而变成学生自身的能力。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的迁移,向其他方向的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复习课实践显示,使用迁移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的“迁移”指运用总结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如在国标苏教版第五册中有一组写人的文章。这组文章,分别侧重于不同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即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在具体事件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将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灵活运用,就能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如见其人。在总结了写作方法后,我让学生找准身边的一位同学,先仔细观察,再学着运用这样的方法,将这个人跃然纸上。学生在上完这堂复习课后,均能基本运用所学方法,刻画出同学的特点和性格。最后,我与学生玩了个“猜猜我写的是谁”的游戏,即朗读学生习作,却先不告知写的是谁。我每读完一篇,学生均能猜出描写的是谁。这样,学生学到的写作方法就得到运用与内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并在游戏中提高上复习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这册书中还有一组文章运用了段首概括的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在总结出写作方法后,我给孩子开了一个头:快过年了,街上到处喜气洋洋。让学生学着分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加上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均写得较为出色。此外,我还让学生学着《石榴》这一课,按照季节的顺序,描写一处景物,学生们均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我们应高度重视复习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知识积淀为素养的重要环节,主动摈弃教师为主讲,学生为陪练的复习模式,采用互动生成的有效模式,让复习课呈现出新授课一样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复习课上也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其他文献
无厘头电影源自香港,是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下的突出表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特有类型。无厘头电影的特点是对传统电影中的固有模式进行肢解和再创,颠覆受众传统认知,以此表达人们的迷茫、困惑以及对于社会的一种态度,蕴含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作为这种无厘头电影的典型文本样式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讲述了取经之前的孙悟空因欲杀唐僧而被观音菩萨惩罚,转世投胎成至尊宝后与蜘蛛精、白骨精相遇的传奇故事。该片
摘 要: 政治学科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思、引、问、悟这四方面具体分析了政治学科的功用,以启示广大师生能纠偏补正,正确认识政治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学科价值 课堂魅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第斯多惠  “为什么要学政治?”“为什么要教政治?”是长期困扰学生和老师的
摘要:鲁迅一生中不停地追随时代,与时俱进,以至引领时代,这是鲁迅思想最显著的特点。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产生强烈的不满,对劳动人民具有强烈的感情。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这是鲁迅思想发展的起点;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与思想斗争中学习、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鲁迅思想产生新的飞跃的关键之点。本文以此与王富仁先生在《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商榷。  关键词:与王富仁商榷 鲁迅思想发展 轰毁进化论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如何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是传播思想的殿堂,也是沉淀文化的圣地。一所成熟的大学,必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引导师生教学相长,以形成独特的校风、
摘 要: 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团体成员健康人格的积极成长”。本文在“操作技术”、“关系的构建”及“互动成长”三个层面上探讨了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团体辅导中,咨询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两方面内容:(1)在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把握辅导对象的静态和动态特征;(2)构建共同参与和共同成长的辅导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成长 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工作    高校辅导员所要面对的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自出现之时就是国家主流话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主流意识形态对艰苦奋斗历史的记忆和对新形势下主流话语结构的彰显。作为非常重要并特殊的题材,它的创作一直备受关注,它的概念也几经变化。现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包括了重大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两大类。党史题材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一、主流话语的建构:党史题材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首次被命名是在1987年7月4日。在这之前
摘 要: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中最富盛名的一篇,不同的读者对其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理论中的“空白”着手,分析其多种阐释的成因。  关键词: 爱伦·坡 《厄舍古屋的倒塌》 接受美学 读者反映理论 “空白”    1.引言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最富盛名的一篇。它那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巧妙布局的结构和阴森恐怖的气氛使读者无不为其所感染,仿佛自己正置身
摘要: 《婴宁》中婴宁之名颇有深意,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宁性格的转化,也深蕴着作者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本文从以上两点入手,对《婴宁》一文进行解读。  关键词: 《婴宁》 婴宁 儒道结合 笑 花     《婴宁》中的主人公婴宁以其千姿百态、天真自然的“笑”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很多人都认为,婴宁天真烂漫的笑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这样理解未免太过简单。我们细细读来便可以发现在那爽朗明快的笑声背后,
摘 要: 不少学者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口才训练课教学的思考,文章从教学内容、训练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口才训练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该课程的自身吸引力,极大提高训练效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口才水平,增加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迎接各方面挑战的砝码。  关键词: 口才训练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以人为
故土历来是电影创作者镜头下的重要表达题材,对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来说尤为如此。纵观全世界,像中国这般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社会转型、城乡结构变迁的国家屈指可数。环境的剧烈变动会自然而然地在自觉的创作者心中营造出一种“反环境”。“反环境”的概念来自于知名媒介学者麦克卢汉,他试图使用这个概念描述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冲击、旧媒介如何构成新媒介的内容以及新媒介所导致的感知偏差。[1]在麦克卢汉的眼中,“反环境”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