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教学状况,致使课堂效率比较低,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学科的发展。那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改的迫切需要。怎样才能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更加有效呢?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讲授 任务驱动 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8-01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利于学生人格形成,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机会,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运用一下三种教学法:
一、最基本——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3)讲授中,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4)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在运用讲授法时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不同,区分为:讲透、讲到、讲到但不讲透三个不同的层次。
1、 讲透
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但又不易探究,对于这样的内容,不仅需要讲到,还要讲清、讲透。
2、讲到
有些教学内容很简单,教师只要一讲学生就会明白,但若教师不讲学生自己探究又无从下手,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要讲到即可,比如:如何插入一行、如何调整行高和列宽、如何平均分配单元格及如何拆分合并单元格,这些具体的操作命令既无须探究也不需要教师下多大功夫去讲解,只需提到让学生知道即可。
3、讲到但不讲透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师不讲学生无从下手,教师讲多了学生又会感到厌烦,教师点到后学生有能力探究剩余的知识内容,并且印象会更深刻。比如“表格的修饰”部分,教师只要提到修饰表格需要从“边框”和“底纹”两部分入手,选种表格击右键,选择“边框和底纹”,至于如何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同学们想一想:修饰表格主要修饰哪些方面呢?(外面的表格线和里面的颜色)同学们回答的很对,选种表格,单击右键,选择“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中主要是对表格线条进行修饰,比如样式、线形、颜色;在“底纹”中主要对内部填充颜色进行修饰。自己尝试着对刚才所做的表格进行修饰美化。再比如上述例子,教师只需讲到“插入行”至于“删除行”、“插入列”、“删除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完全可留做学生探究空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常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 Based Learning)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则要求我们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份板报、一份简历等任务来掌握信息处理的有关技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开展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信息素养的实质性提升。而且,在解决和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简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合理分组进行。事实说明,此教学法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对项目的组织与设计。根据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内;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项目及活动的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最重要是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符合最近发展的趋势,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在活动项目完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一堂课所使用的教学也不止一种,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尽可能地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体现出价值,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8-200
[2]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C]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讲授 任务驱动 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8-01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利于学生人格形成,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机会,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运用一下三种教学法:
一、最基本——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3)讲授中,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4)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在运用讲授法时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不同,区分为:讲透、讲到、讲到但不讲透三个不同的层次。
1、 讲透
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但又不易探究,对于这样的内容,不仅需要讲到,还要讲清、讲透。
2、讲到
有些教学内容很简单,教师只要一讲学生就会明白,但若教师不讲学生自己探究又无从下手,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要讲到即可,比如:如何插入一行、如何调整行高和列宽、如何平均分配单元格及如何拆分合并单元格,这些具体的操作命令既无须探究也不需要教师下多大功夫去讲解,只需提到让学生知道即可。
3、讲到但不讲透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师不讲学生无从下手,教师讲多了学生又会感到厌烦,教师点到后学生有能力探究剩余的知识内容,并且印象会更深刻。比如“表格的修饰”部分,教师只要提到修饰表格需要从“边框”和“底纹”两部分入手,选种表格击右键,选择“边框和底纹”,至于如何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同学们想一想:修饰表格主要修饰哪些方面呢?(外面的表格线和里面的颜色)同学们回答的很对,选种表格,单击右键,选择“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中主要是对表格线条进行修饰,比如样式、线形、颜色;在“底纹”中主要对内部填充颜色进行修饰。自己尝试着对刚才所做的表格进行修饰美化。再比如上述例子,教师只需讲到“插入行”至于“删除行”、“插入列”、“删除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完全可留做学生探究空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常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 Based Learning)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则要求我们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份板报、一份简历等任务来掌握信息处理的有关技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开展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信息素养的实质性提升。而且,在解决和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简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合理分组进行。事实说明,此教学法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对项目的组织与设计。根据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内;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项目及活动的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最重要是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符合最近发展的趋势,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在活动项目完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一堂课所使用的教学也不止一种,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尽可能地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体现出价值,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8-200
[2]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C]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