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师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入手,探讨了其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价值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不断应用于欧美各国的教学中。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符合我国对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需要,对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学生在这样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很难完全理解和记忆,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毫无益处。实施合作学习后,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合作的情况下,各抒己见,通过合作谈论吸取别人的优秀知识,补充自己的缺点,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清楚自己的不足,激发其内心的竞争欲望。同时,为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的展现自己,学生的这种竞争驱动力,就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效率。
  1.3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直接作用[1]。学生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合作,磨合彼此间的间隙,增强彼此间的感情,以在阅读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需要,还是适应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假合作”现象的存在、合作学习的结构不合理、小组分工不明确、合作学习过程较为杂乱、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准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不合理、合作学习评价考核的片面性等。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二.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导向进行分组,设置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也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想提高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这主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2]。同时,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实施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找春天》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自由、充分的朗读课文,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以及自己从文章中所理解的春天,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文插图,跟大家分享所找到的春天。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而不是传统的前后左右或者按照学号顺序盲目的进行分组,并根据所分小组成员的个性差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可以将那些观察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其自主阅读进行“找春天”;将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其自主阅读后进行“说春天”;将那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其自主阅读后进行“写春天”;将那些喜欢歌唱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其自主阅读后进行“唱春天”。这样的教学,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学习效果。
  2.2依托教学内容,开展分工合作学习
  分工合作学习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要求和问题后,合作小组成员对学习内容进行分配,然后每个学生按照合作学习要求阅读学习自己的内容,各自分工学习后进行组内交流。如在《镜泊湖奇观》一文的教学中,有段这样的教学内容:“原本清澈静静躺着的湖水,一到陡崖就突然下跌,顿时抛散万斛珍珠……”教师可以设置‘文章内容哪些关键词语体现了吊水楼瀑布的“奇”,你怎么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行分工后,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有的学生是就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类似“万斛珍珠、千军万马”直接体现瀑布奇特的词语,有的学生能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对“突然下跌”等看似与瀑布奇特无关的直接进行分析和理解,体会其真正的奥妙。最好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传递给其他学生,拓展大家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学习,能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目的。
  2.3课外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平台,学生能在更为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能更加充分的释放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如在《北京的春天》一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生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庙会考察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可以以5-10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分组后,教师要给每组设立相应的目标,如“庙会美食推荐、庙会游览攻略、商品购物指南”等,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合作的目标选择相应的主题。然后各组自行分头搜集材料、整合材料,根据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制定活动计划提升了自身的应用能力,通过积累的阅读经验提升了迁移能力。
  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证明了其较强的可行性和应用性。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合作学习将会不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应用到教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
  参考文献
  [1]刘奔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速读(中旬),2014,36(02):15-16.
  [2]沈凤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9(12):24-25.
其他文献
在小学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真实的感受到:学生不仅仅是写作知识、写作技能的学习者与摹仿者,更是作文的创造者。要想学生写出好文章,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就不能用冷静、理性、单一的方法来处理丰富、生动、极具个性化的写作问题。作文也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也是学生语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通过学而得到的收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期刊
从审美的角度说,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受,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直接观察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从语文的角度讲,“拥有”和“感受”是两码事,“拥有”表示持有,而“享受”是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拥有”不能涵盖“享受”,反过来“享受”更强调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审美感受。  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记得申小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期刊
【摘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阅读,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培养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无疑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重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探讨分析,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阅读实践分析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
期刊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决定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切实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诗家语”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
期刊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ome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welve samples of Tetrapleura tetraptera (Schumach & Thonn.) taub.and 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