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审美赏析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审美的角度说,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受,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直接观察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从语文的角度讲,“拥有”和“感受”是两码事,“拥有”表示持有,而“享受”是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拥有”不能涵盖“享受”,反过来“享受”更强调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审美感受。
  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记得申小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较之西方作家视语法为牢厚的焦虑,汉语作家对语法的心态则要从容自在得多。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由于词语及其组合不受形态成分的制约,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随上下文的语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运用。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词汇,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蕴,可以变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汉语的这种富有弹性的组合方略,为主体意识驰骋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就如“杨柳”一词,在下列诗句中它的语义远非它的本义所能涵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很显然,这些词语中的“杨柳”就已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成为感情寄托的替代物,使得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艺术的美感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高明的作者在作品中从不把话说尽道绝,而是让欣赏者自己去咀嚼、品味、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苏轼说的“三分诗,七分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种种,只是对学生享受语文做些可能性探讨,如何走进理想境界,则需要作一番艰辛的实践探索。
  一、 品味语言,感触意蕴
  如何进行深层的审美接受?中国诗学提出了“玩味”说。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和蕴含“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岳阳楼记》里的“沙鸥翔集,锦麟游泳”一句,引导学生“据言会意”、“依言人情”。
  只有“玩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领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教学时,教师便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两脚”更说明行动的艰难,让人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从而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又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轻读,体悟这段感人的父子情深。
  二、控制尺度、感受和谐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说到底是“教与学双方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这种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从美学角度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阶段,与学生一起进入“精神力量、理性和想象力所参与并通过激化的自由与快感”的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尺度的情感引导,如问题的深浅、训练的松紧、讲解的难易等等。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控制尺度,课才有美感,学生才有美的享受。如《醉翁亭记》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太守之乐其乐”究竟指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是涉及总体目标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一口一口的“吃掉”。即要让学生领会“太守之乐其乐”,必须先想清楚山林之乐、民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必须有这些乐的层层铺垫,最后才能得出“与民同乐”这一文章的主旨。而这个“铺垫”过程,就是一种启发和渐进的过程。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三、 对比阅读,欣赏文本展示的美
  人或者物到底美不美,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来。人们在认识或者鉴别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具体的美感。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对作者生活的百草园与读书时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感知作者童年生活的变化,将乐园与枯燥的学堂进行对比,感知生活的变化。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欣赏到文本展示的美。
  语文课内涵博大精深,“让学生享受语文”近乎狂言,尽可能创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主动学。我的所谓“探索”,亦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教得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就越少,教学效益就越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
期刊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又丰富,对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定义。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喜欢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这说明孩子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关键在于引导和启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进行了一些低年级写话的教学尝试。  一、组词、造句要有创新。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多数老师教学时要求孩子们用新字组词,还要求用组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为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和写一句完整的话
期刊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教师在努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成长。在众多方法中,运用游戏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游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呢? 要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把游戏结合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
期刊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iofilm activity of alpha-mangostin (AMG) loaded nanoparticle (nanoAMG) against dental caries pathogen Streptococcus mutans. M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是指必须同时具备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和相应专业的职业技术能力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技术人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影响到学校的持续发展。石狮一中领导充分意识到这点,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
在小学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真实的感受到:学生不仅仅是写作知识、写作技能的学习者与摹仿者,更是作文的创造者。要想学生写出好文章,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就不能用冷静、理性、单一的方法来处理丰富、生动、极具个性化的写作问题。作文也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也是学生语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通过学而得到的收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期刊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道路建设,道路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文中以新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为着手点,分析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中存在
“入学”与“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两个突出的问题。在以学生贷款为主的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问题得以解决,但负债后的就业和生活可能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