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审美的角度说,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受,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直接观察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从语文的角度讲,“拥有”和“感受”是两码事,“拥有”表示持有,而“享受”是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拥有”不能涵盖“享受”,反过来“享受”更强调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审美感受。
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记得申小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较之西方作家视语法为牢厚的焦虑,汉语作家对语法的心态则要从容自在得多。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由于词语及其组合不受形态成分的制约,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随上下文的语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运用。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词汇,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蕴,可以变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汉语的这种富有弹性的组合方略,为主体意识驰骋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就如“杨柳”一词,在下列诗句中它的语义远非它的本义所能涵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很显然,这些词语中的“杨柳”就已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成为感情寄托的替代物,使得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艺术的美感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高明的作者在作品中从不把话说尽道绝,而是让欣赏者自己去咀嚼、品味、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苏轼说的“三分诗,七分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种种,只是对学生享受语文做些可能性探讨,如何走进理想境界,则需要作一番艰辛的实践探索。
一、 品味语言,感触意蕴
如何进行深层的审美接受?中国诗学提出了“玩味”说。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和蕴含“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岳阳楼记》里的“沙鸥翔集,锦麟游泳”一句,引导学生“据言会意”、“依言人情”。
只有“玩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领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教学时,教师便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两脚”更说明行动的艰难,让人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从而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又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轻读,体悟这段感人的父子情深。
二、控制尺度、感受和谐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说到底是“教与学双方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这种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从美学角度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阶段,与学生一起进入“精神力量、理性和想象力所参与并通过激化的自由与快感”的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尺度的情感引导,如问题的深浅、训练的松紧、讲解的难易等等。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控制尺度,课才有美感,学生才有美的享受。如《醉翁亭记》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太守之乐其乐”究竟指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是涉及总体目标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一口一口的“吃掉”。即要让学生领会“太守之乐其乐”,必须先想清楚山林之乐、民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必须有这些乐的层层铺垫,最后才能得出“与民同乐”这一文章的主旨。而这个“铺垫”过程,就是一种启发和渐进的过程。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三、 对比阅读,欣赏文本展示的美
人或者物到底美不美,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来。人们在认识或者鉴别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具体的美感。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对作者生活的百草园与读书时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感知作者童年生活的变化,将乐园与枯燥的学堂进行对比,感知生活的变化。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欣赏到文本展示的美。
语文课内涵博大精深,“让学生享受语文”近乎狂言,尽可能创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主动学。我的所谓“探索”,亦仅此而已。
从语文的角度讲,“拥有”和“感受”是两码事,“拥有”表示持有,而“享受”是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拥有”不能涵盖“享受”,反过来“享受”更强调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审美感受。
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记得申小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较之西方作家视语法为牢厚的焦虑,汉语作家对语法的心态则要从容自在得多。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由于词语及其组合不受形态成分的制约,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随上下文的语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运用。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词汇,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蕴,可以变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汉语的这种富有弹性的组合方略,为主体意识驰骋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就如“杨柳”一词,在下列诗句中它的语义远非它的本义所能涵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很显然,这些词语中的“杨柳”就已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成为感情寄托的替代物,使得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艺术的美感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高明的作者在作品中从不把话说尽道绝,而是让欣赏者自己去咀嚼、品味、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苏轼说的“三分诗,七分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种种,只是对学生享受语文做些可能性探讨,如何走进理想境界,则需要作一番艰辛的实践探索。
一、 品味语言,感触意蕴
如何进行深层的审美接受?中国诗学提出了“玩味”说。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和蕴含“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岳阳楼记》里的“沙鸥翔集,锦麟游泳”一句,引导学生“据言会意”、“依言人情”。
只有“玩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领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教学时,教师便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两脚”更说明行动的艰难,让人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从而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又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轻读,体悟这段感人的父子情深。
二、控制尺度、感受和谐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说到底是“教与学双方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这种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从美学角度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阶段,与学生一起进入“精神力量、理性和想象力所参与并通过激化的自由与快感”的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尺度的情感引导,如问题的深浅、训练的松紧、讲解的难易等等。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控制尺度,课才有美感,学生才有美的享受。如《醉翁亭记》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太守之乐其乐”究竟指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是涉及总体目标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一口一口的“吃掉”。即要让学生领会“太守之乐其乐”,必须先想清楚山林之乐、民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必须有这些乐的层层铺垫,最后才能得出“与民同乐”这一文章的主旨。而这个“铺垫”过程,就是一种启发和渐进的过程。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三、 对比阅读,欣赏文本展示的美
人或者物到底美不美,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来。人们在认识或者鉴别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具体的美感。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对作者生活的百草园与读书时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感知作者童年生活的变化,将乐园与枯燥的学堂进行对比,感知生活的变化。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欣赏到文本展示的美。
语文课内涵博大精深,“让学生享受语文”近乎狂言,尽可能创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主动学。我的所谓“探索”,亦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