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制约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并从重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加大对高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6-02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国家层面,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工程,都在朝着提升质量迈进。然而,改革还需往前推进,关键是要深入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深入到课堂。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改变、如果我们不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再良好的改革愿望、再美好的远景都难以实现。[1]因此,要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做起,把改革重心移向课堂,让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真正的改观。
一、制约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瓶颈
目前,我们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不高,已成为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问题?
传统“填鸭式”、“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很多高校教师只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担心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将无法保证,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说教、灌输式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法。这种做法无异于“岸上教游泳”、“黑板上种田”。纵观今日之高校课堂,这种在岸上教游泳的方法、游泳的原理、游泳的注意事项而不进行游泳实践的现象随处可见。[2]有些人甚至还辩解说他上的是理论课,理论课就是要讲解,不好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说到底,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
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缺乏教学能力训练。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关系十分密切。一个教师仅有专深的学科知识而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是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原理和技能。大学师生关系的冲突,其形成不能说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不科学无关。而我们目前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学生缺乏素质,不知道尊敬师长”,也未必全面。教师们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专家是无所不能的,没有人怀疑著名学者不会上课,我们吸纳大学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取得博士学位,这就是问题所在。
课堂教学缺乏反馈环节。一般而言,大学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外,还会在课堂上布置若干次课外作业或者阅读,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学科论文、读书报告或者做真正的研究。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没什么问题,但很多大学老师只布置作业,有些负责任的老师会检查学生是否交作业,至于学生作业做得怎样,学生自己在交了作业后很少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论文式的作业,教师只是给一个分数,并不面对面地与学生讨论作业的优劣。当大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没有被教师发现;当大学生认真地做了作业,却没有得到老师的首肯时,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降低了。大学生并不怕受到老师的批评,相反,能够得到老师高水平、中肯的指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贬低、否定时,他们会接受老师的批评。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改变高校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从重知识灌输转向重能力培养,是当务之急。一个人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关键不是知识量的大小,而是看其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教给大学生“描述性、事实性和原理性的知识”,更应把重心放在教会大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正确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上。[3]
1.重建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积极功能。
重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需要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反馈作为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之一。在这一点上,不妨向中小学学习。为了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教师中心、一言堂、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在课堂评价中加入了一些强制性的指标,比如教师讲授的时间每节课不得超过10分钟;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设置教学情境等,这些措施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重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应对每一项评价标准做出科学、可操作性描述,使教师知道每一条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有效的。目前我们的做法,只有一些非常笼统、抽象的标准和每条标准的“分值”,却没有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性描述。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无法准确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二是对教师改进其课堂教学行为没有帮助,课堂教学评价除了给教师一个等级和分值外,对教师改进其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如果有了比较客观、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描述,就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评价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2.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使教师真正重视课堂教学。
我国高校现有的教师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而强调的是科研;拿项目;看谁争取的课题级别高、科研经费多,看谁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多、级别高。课堂教学在整个评价中的地位较低,再加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传统导向和方法上的简单量化,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科研、更多关注论文著作的发表。改变这种做法,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教师才能真正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创新。
3.加大对高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
现在,各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有入职教育,但涉及教学能力的内容不多,即便是实施了教学能力培训,15天到一个月的培训仍远远不够。对于中年以上的教师,尤其是那些入职前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虽然他们已经拿到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有多年的高校教龄,但他们也需要再培训,因为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更新,角色需要转变。各高校应像基础教育那样重视全体教师的在职培训,否则,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空话。
在教师的培训中,要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重要得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包括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互动策略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方法落后,已成为妨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进而妨碍整个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非常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不符合新时期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应该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现状。真正的“质量工程”,应该是面向高校所有教学人员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J].职业,2010(30)
2 李秀莲、王志永.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要素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6):57~59
3 任长安、贾东风、肖亚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0)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6-02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国家层面,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工程,都在朝着提升质量迈进。然而,改革还需往前推进,关键是要深入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深入到课堂。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改变、如果我们不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再良好的改革愿望、再美好的远景都难以实现。[1]因此,要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做起,把改革重心移向课堂,让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真正的改观。
一、制约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瓶颈
目前,我们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不高,已成为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问题?
传统“填鸭式”、“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很多高校教师只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担心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将无法保证,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说教、灌输式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法。这种做法无异于“岸上教游泳”、“黑板上种田”。纵观今日之高校课堂,这种在岸上教游泳的方法、游泳的原理、游泳的注意事项而不进行游泳实践的现象随处可见。[2]有些人甚至还辩解说他上的是理论课,理论课就是要讲解,不好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说到底,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
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缺乏教学能力训练。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关系十分密切。一个教师仅有专深的学科知识而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是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原理和技能。大学师生关系的冲突,其形成不能说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不科学无关。而我们目前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学生缺乏素质,不知道尊敬师长”,也未必全面。教师们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专家是无所不能的,没有人怀疑著名学者不会上课,我们吸纳大学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取得博士学位,这就是问题所在。
课堂教学缺乏反馈环节。一般而言,大学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外,还会在课堂上布置若干次课外作业或者阅读,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学科论文、读书报告或者做真正的研究。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没什么问题,但很多大学老师只布置作业,有些负责任的老师会检查学生是否交作业,至于学生作业做得怎样,学生自己在交了作业后很少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论文式的作业,教师只是给一个分数,并不面对面地与学生讨论作业的优劣。当大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没有被教师发现;当大学生认真地做了作业,却没有得到老师的首肯时,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降低了。大学生并不怕受到老师的批评,相反,能够得到老师高水平、中肯的指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贬低、否定时,他们会接受老师的批评。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改变高校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从重知识灌输转向重能力培养,是当务之急。一个人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关键不是知识量的大小,而是看其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教给大学生“描述性、事实性和原理性的知识”,更应把重心放在教会大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正确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上。[3]
1.重建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积极功能。
重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需要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反馈作为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之一。在这一点上,不妨向中小学学习。为了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教师中心、一言堂、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在课堂评价中加入了一些强制性的指标,比如教师讲授的时间每节课不得超过10分钟;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设置教学情境等,这些措施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重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应对每一项评价标准做出科学、可操作性描述,使教师知道每一条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有效的。目前我们的做法,只有一些非常笼统、抽象的标准和每条标准的“分值”,却没有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性描述。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无法准确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二是对教师改进其课堂教学行为没有帮助,课堂教学评价除了给教师一个等级和分值外,对教师改进其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如果有了比较客观、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描述,就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评价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2.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使教师真正重视课堂教学。
我国高校现有的教师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而强调的是科研;拿项目;看谁争取的课题级别高、科研经费多,看谁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多、级别高。课堂教学在整个评价中的地位较低,再加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传统导向和方法上的简单量化,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科研、更多关注论文著作的发表。改变这种做法,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教师才能真正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创新。
3.加大对高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
现在,各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有入职教育,但涉及教学能力的内容不多,即便是实施了教学能力培训,15天到一个月的培训仍远远不够。对于中年以上的教师,尤其是那些入职前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虽然他们已经拿到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有多年的高校教龄,但他们也需要再培训,因为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更新,角色需要转变。各高校应像基础教育那样重视全体教师的在职培训,否则,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空话。
在教师的培训中,要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重要得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包括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互动策略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方法落后,已成为妨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进而妨碍整个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非常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不符合新时期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应该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现状。真正的“质量工程”,应该是面向高校所有教学人员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J].职业,2010(30)
2 李秀莲、王志永.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要素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6):57~59
3 任长安、贾东风、肖亚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