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有了很多新突破,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管理者反思的问题:重视人文管理,弱化制度管理;重视创新管理,弱化常规管理;重视管理个性,弱化继承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深思:学校管理究竟是什么,怎样科学地进行学校管理,以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学校管理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给改进中小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许多学校管理者都在努力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很多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突破,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学校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需要管理者反思的问题,应该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和要领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黄兆龙教授多年来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黄教授认为:所谓现代学校管理,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校组织系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由学校管理者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修身正己的“内功”修炼,用自己的示范活动与表率作用影响带动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职能,对学校管理对象诸要素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便于指挥调控的工作程序,促进有机结合,有序运行,以达成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化的办学效益。
(二)学校管理应把握的要领
1.学校管理的领域性。学校管理活动是管理活动领域中的一类独具特色的活动。因此,决不能机械地照搬一般管理活动的行为模式,更不应简单地套用普遍的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专业化的认识,深入研讨和探究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2.学校管理的立体性。学校管理活动是由学校管理人员开展的,这里所谓的“学校管理人员”,既非个体的“学校管理者”概念,亦非高层的“学校领导”范畴,而是涵盖着“学校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校长、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乃至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等,这就需要打破“学校管理工作只是学校少数人的事”的观念,充分调动所有管理任务承担者的工作热情,发挥整体优势,关注整体效能。
3.学校管理的育人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或者说初步社会化的人,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根本标志,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过程而展开的。一切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不仅是学校管理人员的本分,也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精髓。因此学校管理活动的实质就是为教书育人工作服务,从而达成育人目标。
4.学校管理的情境性。学校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学校进行的,不同的学校情境下,学校管理人员的行为抉择就会不同,离开特定的学校情境笼统地奢谈学校管理,很难说会有多大的实践价值。所以,学校管理工作者逐步树立权变管理意识,做到因事设岗、因职设贤、因时处事、因势利导,更好地提高学校管理艺术。
三、对学校管理再思考
(一)学校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者
从学校管理概念中“学校管理者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修身正己的‘内功’修炼……”让我认识到学校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者,这也是学校管理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有利于提高“遵道而行”的自觉性。“道”,就是规律,就是办学管校过程中各种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有利于正确处理必需与所需,义与利的关系;有利于在认认真真学习上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办学管校上有新成就,在清清白白做“官”上有新形象。如此就能真正赢得人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最有效地带领师生员工朝着自己确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逼近。
(二)学校管理需要引領
根据学校管理概念以及学校管理的立体性,可以看出学校管理需要引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政上的管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管理需要引领。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引领。面对新形势,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思想引领。思想决定行为,教师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会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才会有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才会有规范的教学行为,才会主动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团体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是专业上的引领。管理者要成为行家里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起到领航的作用。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育教学。要善于为教师发展搭台、铺路、压担、树牌,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机会使其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培养教师的事业心、树立教师的自信心、关心教师的发展进步、关注教师的发展需要、挖掘教师的潜在力量。
再有就是生活上的引领。管理者除了工作上对教师的关怀、关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要让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幸福,引导教师热爱生活。经常与教师们探讨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让老师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从而塑造给学生人生发展予以重大影响的高尚职业情操。
还应注重经常地帮助教师们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褚宏启院长的话说得很好:做你该做的,把该做的做好,做你最该做的,竭尽全力把最该做的做到最好。教师之间强调团结合作,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学校管理是服务
学校管理的育人性告诉我们:学校管理活动的精髓是一切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身心发展,其实质是为教书育人工作服务,从而达成育人目标。因此学校管理就是服务。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就是人的力量。于是,“尊重人才”“尊重人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必须强化服务意识。专家们指出,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决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仅仅是给教师们下达任务,而应当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地成长、成熟、成功。
(四)学校管理是构建
结合管理实际,从反思中发现,每一所名校的背后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文化是管理的动力之源。透过许多名校管理不难发现,他们管理教师的方法都是通过文化的微妙引领,而绝不是管理者的权威暗示。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内涵,它反映了团队精神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它对于增强学校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渴望学校追求一种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清新、有人情味儿的学校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
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它对教师及学生的言行,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必须考虑如何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以推动学校不断地可持续发展。
(五)学校管理是凝聚
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学校要靠自己的吸引力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其中包括:待遇吸引人、感情吸引人、事业吸引人。
学校的吸引力来自学校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学校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既有制度管理的严格制约,又有充满人情味的关怀、体贴。制度管理是学校实行以法治校的保证,人本管理最主要的是要用爱心作纽带。只要管理者有爱心,有真心不怕凝聚不了教师。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吴宏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2.《学校管理的人本意蕴》 成达如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出版
3.《名优校长谈治校》 石永明总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关键词:新形势 学校管理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给改进中小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许多学校管理者都在努力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很多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突破,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学校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需要管理者反思的问题,应该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和要领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黄兆龙教授多年来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黄教授认为:所谓现代学校管理,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校组织系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由学校管理者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修身正己的“内功”修炼,用自己的示范活动与表率作用影响带动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职能,对学校管理对象诸要素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便于指挥调控的工作程序,促进有机结合,有序运行,以达成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化的办学效益。
(二)学校管理应把握的要领
1.学校管理的领域性。学校管理活动是管理活动领域中的一类独具特色的活动。因此,决不能机械地照搬一般管理活动的行为模式,更不应简单地套用普遍的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专业化的认识,深入研讨和探究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2.学校管理的立体性。学校管理活动是由学校管理人员开展的,这里所谓的“学校管理人员”,既非个体的“学校管理者”概念,亦非高层的“学校领导”范畴,而是涵盖着“学校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校长、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乃至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等,这就需要打破“学校管理工作只是学校少数人的事”的观念,充分调动所有管理任务承担者的工作热情,发挥整体优势,关注整体效能。
3.学校管理的育人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或者说初步社会化的人,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根本标志,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过程而展开的。一切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不仅是学校管理人员的本分,也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精髓。因此学校管理活动的实质就是为教书育人工作服务,从而达成育人目标。
4.学校管理的情境性。学校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学校进行的,不同的学校情境下,学校管理人员的行为抉择就会不同,离开特定的学校情境笼统地奢谈学校管理,很难说会有多大的实践价值。所以,学校管理工作者逐步树立权变管理意识,做到因事设岗、因职设贤、因时处事、因势利导,更好地提高学校管理艺术。
三、对学校管理再思考
(一)学校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者
从学校管理概念中“学校管理者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修身正己的‘内功’修炼……”让我认识到学校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者,这也是学校管理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有利于提高“遵道而行”的自觉性。“道”,就是规律,就是办学管校过程中各种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有利于正确处理必需与所需,义与利的关系;有利于在认认真真学习上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办学管校上有新成就,在清清白白做“官”上有新形象。如此就能真正赢得人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最有效地带领师生员工朝着自己确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逼近。
(二)学校管理需要引領
根据学校管理概念以及学校管理的立体性,可以看出学校管理需要引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政上的管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管理需要引领。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引领。面对新形势,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思想引领。思想决定行为,教师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会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才会有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才会有规范的教学行为,才会主动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团体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是专业上的引领。管理者要成为行家里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起到领航的作用。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育教学。要善于为教师发展搭台、铺路、压担、树牌,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机会使其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培养教师的事业心、树立教师的自信心、关心教师的发展进步、关注教师的发展需要、挖掘教师的潜在力量。
再有就是生活上的引领。管理者除了工作上对教师的关怀、关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要让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幸福,引导教师热爱生活。经常与教师们探讨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让老师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从而塑造给学生人生发展予以重大影响的高尚职业情操。
还应注重经常地帮助教师们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褚宏启院长的话说得很好:做你该做的,把该做的做好,做你最该做的,竭尽全力把最该做的做到最好。教师之间强调团结合作,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学校管理是服务
学校管理的育人性告诉我们:学校管理活动的精髓是一切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身心发展,其实质是为教书育人工作服务,从而达成育人目标。因此学校管理就是服务。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就是人的力量。于是,“尊重人才”“尊重人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必须强化服务意识。专家们指出,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决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仅仅是给教师们下达任务,而应当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地成长、成熟、成功。
(四)学校管理是构建
结合管理实际,从反思中发现,每一所名校的背后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文化是管理的动力之源。透过许多名校管理不难发现,他们管理教师的方法都是通过文化的微妙引领,而绝不是管理者的权威暗示。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内涵,它反映了团队精神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它对于增强学校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渴望学校追求一种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清新、有人情味儿的学校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
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它对教师及学生的言行,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必须考虑如何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以推动学校不断地可持续发展。
(五)学校管理是凝聚
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学校要靠自己的吸引力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其中包括:待遇吸引人、感情吸引人、事业吸引人。
学校的吸引力来自学校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学校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既有制度管理的严格制约,又有充满人情味的关怀、体贴。制度管理是学校实行以法治校的保证,人本管理最主要的是要用爱心作纽带。只要管理者有爱心,有真心不怕凝聚不了教师。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吴宏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2.《学校管理的人本意蕴》 成达如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出版
3.《名优校长谈治校》 石永明总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