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背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衡量和分析,进而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进行明确,并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会计行业多样化人才培养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并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背景
就宏观层面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向普遍化、大众化发展,教育部门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并迈进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中。就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背景来看,财政部门对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也做出了规划,指出在未来十几年应当加大力度推进会计行业的发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会计行业人才结构,促使会计人才的层次和类别更具合理性,从而推进会计行业的综合发展。
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高职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又将高等职业教育列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在此种情况下,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部门省级教育部门下发了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的重要通知,对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明确,认真执行省级教育部门的纲要精神,坚持以技能操作为主,文化考试为辅,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上存在不足。课程目标与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学实际存在一定差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难以满足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框架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中,通过对中高职业教育中课程衔接的体系以及中高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以及实践探索等方面,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与中职院校课程衔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目标和专业发展核心问题进行明确,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某一具体专业为例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情况进行研究。《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中,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考核等基础上,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合理化衔接进行探讨,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
但就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招考政策存在不足,人才培养目标有限,在会计专业课程设施方面,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脱节情况,课程层次不够多元化,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脱节问题,此种情况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在认真总结会计专业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梳理,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是在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它对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能使高职会计专业对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会计专业有针对性的根据招生对象制定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提供了依据。通过研究,能明确会计专业高职生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会计专业单招生有针对性的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高职生源日益萎缩的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在探索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新途径方面取得突破,为把会计专业做好、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
高職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规律。人的学习可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内容的学习。认知发展一般是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方面的发展,体现在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各种功能的变化。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已经揭示出认知学习呈等级性或累积性的规律,即已经掌握的低级知识和智力、技能是学习高级知识和智力、技能的先决条件,或者说,过去学过的简单知识和技能是学习新的复杂知识和技能的先决条件。
(2)职业成长规律要求。应根据会计专业高职生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不同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衔接研究。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中、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
(4)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促进会计专业与会计行业的对接,课堂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会计行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对接。
(5)在教学模式方面,遵循兼顾“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并重培养”,体现 “教学做评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实一体,校内校外相结合”等高职教育新理念。
五、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和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不足,并积极加强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唐国庆,等.《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2016(07).
[2] 刘育锋,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2015(02).
[3] 张献梅,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会计行业多样化人才培养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并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背景
就宏观层面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向普遍化、大众化发展,教育部门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并迈进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中。就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背景来看,财政部门对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也做出了规划,指出在未来十几年应当加大力度推进会计行业的发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会计行业人才结构,促使会计人才的层次和类别更具合理性,从而推进会计行业的综合发展。
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高职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又将高等职业教育列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在此种情况下,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部门省级教育部门下发了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的重要通知,对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明确,认真执行省级教育部门的纲要精神,坚持以技能操作为主,文化考试为辅,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上存在不足。课程目标与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学实际存在一定差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难以满足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框架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中,通过对中高职业教育中课程衔接的体系以及中高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以及实践探索等方面,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与中职院校课程衔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目标和专业发展核心问题进行明确,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某一具体专业为例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情况进行研究。《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中,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考核等基础上,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合理化衔接进行探讨,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
但就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招考政策存在不足,人才培养目标有限,在会计专业课程设施方面,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脱节情况,课程层次不够多元化,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脱节问题,此种情况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在认真总结会计专业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梳理,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是在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它对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能使高职会计专业对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会计专业有针对性的根据招生对象制定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提供了依据。通过研究,能明确会计专业高职生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会计专业单招生有针对性的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高职生源日益萎缩的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在探索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新途径方面取得突破,为把会计专业做好、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
高職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规律。人的学习可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内容的学习。认知发展一般是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方面的发展,体现在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各种功能的变化。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已经揭示出认知学习呈等级性或累积性的规律,即已经掌握的低级知识和智力、技能是学习高级知识和智力、技能的先决条件,或者说,过去学过的简单知识和技能是学习新的复杂知识和技能的先决条件。
(2)职业成长规律要求。应根据会计专业高职生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不同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衔接研究。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中、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
(4)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促进会计专业与会计行业的对接,课堂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会计行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对接。
(5)在教学模式方面,遵循兼顾“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并重培养”,体现 “教学做评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实一体,校内校外相结合”等高职教育新理念。
五、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和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不足,并积极加强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唐国庆,等.《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2016(07).
[2] 刘育锋,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2015(02).
[3] 张献梅,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