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陪同口译是一种常见口译形式,服务对象可能为来华旅行或考查的外籍人士。译员在进行陪同口译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客观条件限制。陪同口译工作环境中干扰因素较多,译员有时甚至无法笔记。释意理论要求译员进行语言脱壳,对意义进行语言转换而非逐字句对应翻译,以实现较好的意义传达效果,这对于降低陪同口译中译员的记忆压力与产出良好的译语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陪同口译;释意理论;简化替换
【作者简介】王铂钧,男,河南南阳人,东北大学,英语口译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口译;邓建华,女,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科技哲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人来华交流与洽谈商务的合作越來越多,然而在华外国人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陪同口译的需求较大。除大型国际会议需要会议口译服务之外,部分外籍人士在华的出行或考察也需要口译服务。通常情况下,需要陪同口译的外籍人士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并且其考察过程中交流的部分对象对英汉双语与文化的差异也认知不足。在涉及方言或者汉语特有表达的口译中,如果译员仅仅是做语言层面的口译,反而会造成沟通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因此,译员能否做到打通双方认知壁垒的同时传递原语核心意义,决定着双方交际是否成功。
一、释意理论概括
释意理论由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玛丽亚娜·勒代雷与其同事和学生经过多年口译实践与研究创立,是一则来源于口译实践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并不是原语到目的语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从理解意义到表达意义的动态过程。
塞莱斯科维奇指出,译员的理解和表达中存在意义和语言分离的阶段。依据释意学派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假说,在该阶段中,原语意义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停留在译员脑中,译员在表达阶段迅速找出与该意义一致的目的语进行表达。
释意理论指出,口译并非严格逐字逐词对应翻译,而是要求译员理解原语核心内容后抓住核心思想并重新组织语言后进行表达,即“三角模型”。依据三角模型,口译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理解、脱离语言外壳与重新表达。
二、陪同口译特点
1.口译工作环境特殊。在会议口译中,口译员的工作环境中相对干扰较少,并且有充足的条件进行笔记。然而,在陪同口译工作中,由于工作地点往往在室外,且地点多变,译员有时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进行笔记。在这种情况下,如译员全部采用脑记的方式来存储原语信息,则会面临较大的记忆压力。与此同时,室外工作环境中的干扰因素也比较多,译员可能在听辨信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交流对象多样。陪同口译与会议口译相比,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陪同口译服务的双方对对方的文化可能知之甚少,各交流对象的讲话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部分项目考查中,中方项目工作人员甚至可能会使用某种方言中特有的表达来对事物进行描述,这种情况在会议口译工作场景中是极为罕见的,这对陪同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了额外的考验。除此之外,陪同口译中服务的外籍人士在考查过程中可能要与众多中方人员接洽沟通,因此这也要求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人员的讲话习惯,尽可能地提升沟通效率。
三、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商务陪同口译要求
1.沟通顺畅。在陪同口译中,陪同译员往往是外籍人士与中方人员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陪同译员的口译,双方才能真正领会到对方的意图,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外籍考察人士很可能也肩负着商务谈判的任务。实地考察与走访能够让外籍人士对中方的落地项目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与认识。在亲眼所见的基础上,外籍人士也能在现场提出自身的诉求与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只有充分沟通协商,才能达成共识,进而推进下一步的合作。如果沟通不畅或者沟通体验不佳,很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谈判与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陪同口译的质量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考察是否成功,合作是否被促成。因此,陪同口译的工作条件虽然相对较为简陋,但对口译准确度与双方沟通的顺畅程度要求也较高。
2.核心意义传达到位。如上文提到,陪同口译对沟通效果的要求较高,因此译员应尽己所能将双方的核心意义传达到位。在现实情况中,沟通双方可能对对方语言的表达习惯与文化差异知之甚少,如果译员过度贴话语中的字面表达反而会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从而导致核心意义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译员不应过于拘泥语言表层进行逐字逐句对应口译,而应在保证信息传达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用简化的译语进行意义传达,提升沟通效率,以便双方充分沟通。同时,译员也需充分重视译语的严谨性,把握好自己在会见口译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好意义与形式的平衡。
四、释意理论相关策略在陪同口译中的应用
1.抽取原语核心意义,简化译语。商业项目考察涉及双方人员的生活化与业务合作的商议与沟通,这部分对译员传递信息和口译交际效果的要求较高,而且部分中方工作人员的表述中往往会涉及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口语化的表达,表达内容较为啰唆,信息逻辑层次也可能较为模糊。塞莱丝柯维奇指出译语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内在与外在逻辑,内在逻辑的好坏取决于语义的连接是否顺畅,外在的逻辑联系取决于讲话人的信息与听者的认知联系的紧密程度。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需要充分理解原语的意义,进行语言脱壳,从而在保证意义准确的前提下让译语更加易懂,以帮助双方企业代表实现高效沟通。例如,在参观厂房时,中方基层工人告知外方代表:
“原来的系统非常吃电,而且由于这片刚刚开发起来,供电不行,时不时还会断电。这一断电,你能看到的所有设备,无论大的小的,前面的还是后面的,都要重新检查。这么折腾,别说人了,机器都吃不消。但是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效果好多了,之前因为功率太大崩线路重新检查的事基本就没再发生过。”
如果直译,则该句的译文应为如下所示: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extremely power consuming. As this area is developed recently, the power supply is not good so power off happened at chance. Once power is shut down, the facilities, whether they are big or small, inside or outside, all of them need to be checked.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overwhelmed personnel but machines. However, after modernization, the situation was improved. The power off and overhaul caused by overloading didn’t happen anymore.”
笔者发现如果直译,会出现与原语一样的啰唆的情况,因此笔者抽取了原语的核心意义之后做了适当简化口译,译文如下: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extremely power consuming so it often caused overloading of the weak power supply system established recently. If there is a power off, all facilities should be overhauled, which is a heavy burden for both personnel and machines. However, after modernization, things change. Power off and overhaul caused by overloading didn’t happen anymore. ”
筆者在保留原语核心意义的前提下做了句式和表达两个方面的简化。与直译相比,简化后的译语更精练,句子更整齐,便于外方企业代表理解也便于双方进一步深入沟通。笔者在该次商务陪同口译中广泛运用简化策略,取得了不错的信息传递与交际效果。
2.脱离语言外壳,专注意义传达。在双方商讨合作与交流技术的过程中,外方代表可能会向一线技术人员询问相关情况。由于没有会议现场的拘谨,因此中方代表的表达可能会更加具有口语化色彩,并且在形容上会显得更加生动。例如,中方人员提出:
“那个‘油耗子’的表现一直不好,之前手头能用上的节能手段都已经上了,但是就是吃油吃的厉害。我们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了,这才引进了你们的技术。但是目前来看,这些新引进的整套设备有点‘水土不服’,也比较娇贵,所以想再请你们过来做个技术优化。”
此句话包含数个中国特色的生动表达,如果采用直译,外方代表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笔者在进行语言脱壳之后针对该句的核心意义进行口译,以帮助外方代表理解。处理后的译语如下:
“Our old system was too power consuming to meet our demand. We had tried everything we can. That’s why we imported your company’s technologies. However, the imported system seems a little incompatible with other components and its 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high so we need you to optimize the entire system.”
在这里笔者将“油耗子”根据意义处理为“power consuming”;将“水土不服”替换为“be incompatible with”;将“娇贵”处理为“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high”,从而帮助外方企业代表更好地了解中方企业的诉求,同样取得了不错的交际效果。
五、结语
依据释意理论,笔者通过抽取原语核心意义并做简化翻译与针对沟通双方的理解能力与文化差异进行表达替换,在保证核心意义准确的前提下提升了双方企业代表的沟通效果与效率,获得了考查双方对陪同口译服务质量的高度认可。释意理论作为翻译研究领域中经典的理论体系,能够指导译员在陪同口译实践中不过分拘泥于语言外壳,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原语核心意义的传递与口译交际效果,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精练译语,因此该理论对商务陪同口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勒代雷(法)著.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5][法]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玛丽雅娜·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闫素伟、邵炜译)[M].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1.
【关键词】陪同口译;释意理论;简化替换
【作者简介】王铂钧,男,河南南阳人,东北大学,英语口译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口译;邓建华,女,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科技哲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人来华交流与洽谈商务的合作越來越多,然而在华外国人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陪同口译的需求较大。除大型国际会议需要会议口译服务之外,部分外籍人士在华的出行或考察也需要口译服务。通常情况下,需要陪同口译的外籍人士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并且其考察过程中交流的部分对象对英汉双语与文化的差异也认知不足。在涉及方言或者汉语特有表达的口译中,如果译员仅仅是做语言层面的口译,反而会造成沟通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因此,译员能否做到打通双方认知壁垒的同时传递原语核心意义,决定着双方交际是否成功。
一、释意理论概括
释意理论由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玛丽亚娜·勒代雷与其同事和学生经过多年口译实践与研究创立,是一则来源于口译实践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并不是原语到目的语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从理解意义到表达意义的动态过程。
塞莱斯科维奇指出,译员的理解和表达中存在意义和语言分离的阶段。依据释意学派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假说,在该阶段中,原语意义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停留在译员脑中,译员在表达阶段迅速找出与该意义一致的目的语进行表达。
释意理论指出,口译并非严格逐字逐词对应翻译,而是要求译员理解原语核心内容后抓住核心思想并重新组织语言后进行表达,即“三角模型”。依据三角模型,口译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理解、脱离语言外壳与重新表达。
二、陪同口译特点
1.口译工作环境特殊。在会议口译中,口译员的工作环境中相对干扰较少,并且有充足的条件进行笔记。然而,在陪同口译工作中,由于工作地点往往在室外,且地点多变,译员有时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进行笔记。在这种情况下,如译员全部采用脑记的方式来存储原语信息,则会面临较大的记忆压力。与此同时,室外工作环境中的干扰因素也比较多,译员可能在听辨信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交流对象多样。陪同口译与会议口译相比,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陪同口译服务的双方对对方的文化可能知之甚少,各交流对象的讲话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部分项目考查中,中方项目工作人员甚至可能会使用某种方言中特有的表达来对事物进行描述,这种情况在会议口译工作场景中是极为罕见的,这对陪同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了额外的考验。除此之外,陪同口译中服务的外籍人士在考查过程中可能要与众多中方人员接洽沟通,因此这也要求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人员的讲话习惯,尽可能地提升沟通效率。
三、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商务陪同口译要求
1.沟通顺畅。在陪同口译中,陪同译员往往是外籍人士与中方人员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陪同译员的口译,双方才能真正领会到对方的意图,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外籍考察人士很可能也肩负着商务谈判的任务。实地考察与走访能够让外籍人士对中方的落地项目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与认识。在亲眼所见的基础上,外籍人士也能在现场提出自身的诉求与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只有充分沟通协商,才能达成共识,进而推进下一步的合作。如果沟通不畅或者沟通体验不佳,很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谈判与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陪同口译的质量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考察是否成功,合作是否被促成。因此,陪同口译的工作条件虽然相对较为简陋,但对口译准确度与双方沟通的顺畅程度要求也较高。
2.核心意义传达到位。如上文提到,陪同口译对沟通效果的要求较高,因此译员应尽己所能将双方的核心意义传达到位。在现实情况中,沟通双方可能对对方语言的表达习惯与文化差异知之甚少,如果译员过度贴话语中的字面表达反而会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从而导致核心意义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译员不应过于拘泥语言表层进行逐字逐句对应口译,而应在保证信息传达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用简化的译语进行意义传达,提升沟通效率,以便双方充分沟通。同时,译员也需充分重视译语的严谨性,把握好自己在会见口译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好意义与形式的平衡。
四、释意理论相关策略在陪同口译中的应用
1.抽取原语核心意义,简化译语。商业项目考察涉及双方人员的生活化与业务合作的商议与沟通,这部分对译员传递信息和口译交际效果的要求较高,而且部分中方工作人员的表述中往往会涉及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口语化的表达,表达内容较为啰唆,信息逻辑层次也可能较为模糊。塞莱丝柯维奇指出译语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内在与外在逻辑,内在逻辑的好坏取决于语义的连接是否顺畅,外在的逻辑联系取决于讲话人的信息与听者的认知联系的紧密程度。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需要充分理解原语的意义,进行语言脱壳,从而在保证意义准确的前提下让译语更加易懂,以帮助双方企业代表实现高效沟通。例如,在参观厂房时,中方基层工人告知外方代表:
“原来的系统非常吃电,而且由于这片刚刚开发起来,供电不行,时不时还会断电。这一断电,你能看到的所有设备,无论大的小的,前面的还是后面的,都要重新检查。这么折腾,别说人了,机器都吃不消。但是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效果好多了,之前因为功率太大崩线路重新检查的事基本就没再发生过。”
如果直译,则该句的译文应为如下所示: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extremely power consuming. As this area is developed recently, the power supply is not good so power off happened at chance. Once power is shut down, the facilities, whether they are big or small, inside or outside, all of them need to be checked.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overwhelmed personnel but machines. However, after modernization, the situation was improved. The power off and overhaul caused by overloading didn’t happen anymore.”
笔者发现如果直译,会出现与原语一样的啰唆的情况,因此笔者抽取了原语的核心意义之后做了适当简化口译,译文如下: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extremely power consuming so it often caused overloading of the weak power supply system established recently. If there is a power off, all facilities should be overhauled, which is a heavy burden for both personnel and machines. However, after modernization, things change. Power off and overhaul caused by overloading didn’t happen anymore. ”
筆者在保留原语核心意义的前提下做了句式和表达两个方面的简化。与直译相比,简化后的译语更精练,句子更整齐,便于外方企业代表理解也便于双方进一步深入沟通。笔者在该次商务陪同口译中广泛运用简化策略,取得了不错的信息传递与交际效果。
2.脱离语言外壳,专注意义传达。在双方商讨合作与交流技术的过程中,外方代表可能会向一线技术人员询问相关情况。由于没有会议现场的拘谨,因此中方代表的表达可能会更加具有口语化色彩,并且在形容上会显得更加生动。例如,中方人员提出:
“那个‘油耗子’的表现一直不好,之前手头能用上的节能手段都已经上了,但是就是吃油吃的厉害。我们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了,这才引进了你们的技术。但是目前来看,这些新引进的整套设备有点‘水土不服’,也比较娇贵,所以想再请你们过来做个技术优化。”
此句话包含数个中国特色的生动表达,如果采用直译,外方代表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笔者在进行语言脱壳之后针对该句的核心意义进行口译,以帮助外方代表理解。处理后的译语如下:
“Our old system was too power consuming to meet our demand. We had tried everything we can. That’s why we imported your company’s technologies. However, the imported system seems a little incompatible with other components and its 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high so we need you to optimize the entire system.”
在这里笔者将“油耗子”根据意义处理为“power consuming”;将“水土不服”替换为“be incompatible with”;将“娇贵”处理为“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high”,从而帮助外方企业代表更好地了解中方企业的诉求,同样取得了不错的交际效果。
五、结语
依据释意理论,笔者通过抽取原语核心意义并做简化翻译与针对沟通双方的理解能力与文化差异进行表达替换,在保证核心意义准确的前提下提升了双方企业代表的沟通效果与效率,获得了考查双方对陪同口译服务质量的高度认可。释意理论作为翻译研究领域中经典的理论体系,能够指导译员在陪同口译实践中不过分拘泥于语言外壳,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原语核心意义的传递与口译交际效果,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精练译语,因此该理论对商务陪同口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勒代雷(法)著.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5][法]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玛丽雅娜·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闫素伟、邵炜译)[M].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