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所有科目中,数学是最能活跃学生思维的科目之一。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创设良好的数学思考氛围,在探讨、操作式的学习中感知抽象思维,教学中应实现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逐步的抽象,多媒体的应用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抽象;氛围;探讨;开发;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抽象思维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小学生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要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从小学生抓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思考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思考何尝不是这样?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静心思考、有所创新的。因此,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在探讨、操作式的学习中感知抽象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操作式的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问题,充分调动思维,解决问题。探讨、操作才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时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小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学中应实现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
  1.要强化小学生抽象的感性认知。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通过多媒体手段来直观演示小数除法的演算过程,指导学生对算数的商和余数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除不尽”现象中感悟一个或多个数字持续重复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循环小数概念。
  2.要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前后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相联性,教学中要通过“温故知新”法,把小学生的“已知区域”和“未知区域”进行“直航与互通”,以新旧知识的联系转化来训练数学思维。例如紧密联系“商不变规律”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大小变化规律”等已学知识,对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大有促进作用。
  3.要对学生强化练习和分类整理的指导。在对学生加强知识练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指导他们将已学知识按照一定标准,开展经常性的区分、梳理和整合。有效促使小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巩固学习,较好适应数学知识的相通与变化,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训练信息的收集、整理、辨析和处理能力,从而不断发展逻辑思辨能力。
  四、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逐步的抽象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只有摆脱具体形象,才能使思维用算法化的方式得出新的结果。如一年级学习“9加几”的加法,当学生有一圈十、凑十的实物操作基础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回到算式,抽象出算法,要算9加几的加法,先要想9加几等于10,再把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最后再进行9+1+()的计算。
  2.抽象除了可以使思维概括、简约、深刻以外,还有发现真理的功能。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用抽象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可以表现为由原型匹型到抽象型的提升,如六年级有这样一类题:“一批布,做上衣可做20件,做裤子可做30条,这批布可做多少套衣服?(一套衣服是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体育委员为班组购买文体用品。他带的钱正好可以买15副羽毛球拍或24副乒乓球拍。如果他已经买了10副羽毛球拍,那么剩下的钱还可买多少副乒乓球拍?”这些题都可以抽象成为工程问题,通过抽象的方式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养成用直观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如小明和小军去买同一本书,用小明的钱买这本书缺1.6元,用小军的钱买这本书缺1.8元,如果把两人的钱合并在一起买一本书则多2元,这本书单价是多少元?学生如果采用画图策略,那么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五、多媒体的应用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原理,使小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感知教材。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示的优点,变不易观察为容易观察,变难以理解为容易理解,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从而促进儿童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总之,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小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将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一、理解和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有的同学认为,数学不像英语、史地,要背单词、背年代、背地名,数学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其实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试想一下,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要不是背熟了“乘法九九表”,你能顺利地进行运算吗?同时,数学中还有大量的规定需要记忆,比如规定(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学生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导致学生厌倦数学,不想学数
【摘 要】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学习、研究和探索,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归宿,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中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同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的灵
【背景】肝再生医学一直处在再生医学的最前沿,原位肝移植和肝细胞移植均属于肝再生医学的范畴,原位肝移植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供肝源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