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这个爱吟诗爱饮茶的古老国度,每个茶名展开都是一首风景诗,可感山水的灵秀奇美,可见草木的仪态万方。有道是:名山藏名寺,名寺出名茶。方山之中,山寺之畔,春风化雨,露滋芽生。披览文献,方山露芽,因方山亦因方山寺而得名。
方山何处是?方山寺今何在?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语焉不详以及疑义争论。方山露芽,这一反复被唐人提及的名茶,于今竟遥远得像一个惝恍迷离的梦。
然而,当散落在榛莽中的古茶遗存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古书上冰冷的文字霎时变成有血有肉的现实。它们就像遗世独立的隐者,用与生俱来的孤高对抗时间,于渊默中蕴藏着蛮荒的力量。
在一个初冬的寒冷午后,我们与它们在杯盏间不期而遇。其温香甘美,似是温暖的问候,牵引着我们一步步走向它们的“隐居地”,循味以寻味。荒山?方山?
墨绿带褐的叶张,夹着一枚披满银毫的细芽,就像彪形大汉的手托着一个新生的婴孩。
梗叶相连,交错堆叠,在盖碗中显得有些拥挤,越粗犷,离自然就越近。回归茶叶最原始的状态,密林幽谷中,兀自生发,兀自凋零,跟着四季无声轮转。
茶遇水,芽浮叶沉,似冬去春来,扭曲重新舒展,干阽重新丰盈,方寸之间,一派生机。
艾先生,茶界人稱“大俗子”,他握起盖碗出汤,手大碗小,碗几乎被掌心覆盖,只见茶汤汨汩而出,毫不拖泥带水。当过兵的他,连烧水泡茶都是干脆利落,军人的风范,依旧如此的雷厉风行,不减当初。
茶汤清黄透亮,纯净如茶室窗外的那泓清潭。“这是我们自己山上的荒山茶,16(2016)年(做)的。”他用竹夹将茶杯逐一递到每个人面前。拈杯凑近鼻端,氤氲的雾气携着像是蕨类香调的木本香气,纯净而细腻。汤色看似清淡,滋味却使人眼前一亮。醇厚温闰里,带着丝丝绵甜,甘冽爽口像是入口即化的怡口糖。如此暖意融融的“开场”,足以消解空气中郁结的阴寒。
“这就是荒野茶吗?”我们感到好奇。“不是那个‘荒’,而是‘方正’的‘方’。”他纠正道。在许多福建人的口语发音中,“f”和“h”是没有区别的。“方山茶?”我们更加疑惑了。“对啊!就是唐代名茶方山露芽啊!”他坚毅的眼神和语气不容置疑。
“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唐·陆羽《茶经》)“福州有方山露芽。”(唐-李肇《国史补》)……蓦然间,唐人笔下的记载,穿越千年,—字一句,清晰如在耳畔。此茶,曾在唐代享有盛名,却又随着唐王朝的覆灭湮没在典籍的只言片语中。此时此刻,它离我们又远又近!
野茶之境
“走!带你们到山上转转!”他那犀利的眼神似乎已经读出了我们的狐疑。放下茶杯,说走就走,风风火火是大俗子的行为标签。
茶室后,是一片苍郁的山林。或者说,茶室本身就是山林的一部分。一条石砌的小径,蜿蜒着把我们引向它的深处。“这里叫牛栏道,以前农民农闲时把牛赶到山上圈养着吃草,山谷林间里牛走过的道,就叫‘牛栏道’。”村野的命名总是直截了当,简单通俗得可以,满满的乡土气息。这使人不禁联想到往北400多公里外的武夷山,有一处大名鼎鼎的“牛栏坑”。它曾名不经传,近些年却是“金”光闪闪,大富大贵。人和土地的命运,都因茶而改变。
较之闽东、闽北—带的高海拔茶区,牛栏道的坡度很缓,走起来颇为轻松。没多久,就看到几丛高低不一的茶树散落在山间林下。这一时节,虫乌敛藏,寒山萧索,茶树却是花朵怒放。一朵朵,一簇簇,雪白金黄,冰清玉洁,开在浓绿的枝叶间,凭添几许泠然出尘之韵致。
山路迤逦,曲径通幽之处,草枯叶黄,披散如发。松针堆积,柔软如毯。就这样一路我们踏入了野茶的领地。树冠披张的是龙井群体种,树型虽低矮,树龄却也是近一甲子。一人多高的是政和大白茶,枝叶垂拱,一列列如执戟的士兵。鹤立其中的便是由酷爱喝茶的大俗子引自千里之外,经过有性繁殖培育而出的原生云南大叶种乔木。高高在上,傲视众生,纵然移栽异乡,也是本性难移。粗壮的枝干上,青苔绒绒,还有石斛攀附其上!然而,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片浩瀚的山林中,错落生长着几十万株茶树!山清水秀的原生林竟成了茶树的品种王国。
柔弱中的坚毅
时光退回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要比现在热闹得多。
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怀抱理想的青年,放下书本,扛起锄头,纷纷从城市来到山野乡村,用年轻的无畏肩负沉重的时代。那时,茶场新建,茶树新植,芽肥叶嫩,人与茶,惺惺相惜。
如今,不复以往的熙熙攘攘,让牛栏道再次回到了密树幽林,茶树亦复返。被遗弃被忘却的茶树,与其说是自生自灭,不如说是自食其力,它们本来就是芸芸万物的一份子。日复一日,年复—年,它们在不断适应自然的漫长岁月里,锤炼出倔强不羁的个性。这种个性,不经意间暗合了当下追求原生态的消费观念,曾经的一无是处蜕变为如今的趋之若鹜。于是,许多荒野茶的故事往往都是从知青茶场开始的。
草木看似柔弱,却暗藏坚毅,它们的生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山间、泉水边漫山遍野里桫椤丛生,柔枝嫩叶,树冠如伞,亭亭玉立。尽管貌不惊人,很容易同钟情酸性土的普通蕨类植物混淆,但它却是蕨类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耆老”——曾与恐龙同时代,是这个星球植物界的统治者,距今1.8亿年!沧海桑田,万劫余生,子遗一脉,鲜活依旧。
在它们面前,人类相形见绌,卑微得捉襟见肘。行至一棵枝条张牙舞爪的茶树下,大俗子停住了脚步。“这株就是方山(露芽)茶了!”负责管理的老杨走到树旁,轻抚树干,抬眼望了望枝头,如同凝望一位苍苍老者。
山静日长,历尽春秋。时间无声奔跑,虬曲了枝干,斑驳了残叶,留下一片深沉的寂静。三五茶花,点缀枝头,笑靥盈盈,仿佛宣示着某种胜利。待到来春,一场新雨过后,它,还有山中百余亩老树新丛,又将嫩芽满枝,再次开启人与时间的新赛跑。杯盏里的“春天”
沿山势逶迤而上,视野豁然开朗。这块山腰的开阔地,被辟作了观景台。凭栏远眺,乌龙江如环如带,30公里外的福州城,露出了朦胧的轮廓。
“那几座连在一起的山就是五虎山,也叫方山。”大俗子}旨着天边不远处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说。五虎山,形如其名,因五座主峰高耸巍峨形似五虎盘踞而得名,由北向南,依次为“小虎”“大虎”“白面虎”“岐尾虎”“尾虎顶”。前四虎齐头面北,唯“尾虎顶”面南,俗称“回头虎”,海拔最高,为五虎之最。古时,五虎山横亘,天然分出了闽县与侯官县。若从福州城中观五虎,山形则端方如几,“方山”之别名便由此而来。
与五虎山相对,牛栏道所在的山叫“金鸡山”,属青龙岭—脉。“‘五虎’”阻截‘青龙’,就是不让它过江。”生龙活虎,龙争虎斗,山川也很多情。不过,方山上的茶还是成功地渡了江,在新的领地完成了自我救赎。
山岩磊磊,林木森森。这片野茶的王国,有景看,有活干(采茶制茶),完全符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意境。曾有人建议大俗子,为方便更多的游客体验。修建一条更大更宽的路进山,可是他却谢绝了。因为在他看来,方山茶仿佛隐士般的山野精灵,默默隐居此地干年,和这里其他的一草—树,只有它们才是这山林的真正主人,人在草木间,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大俗子不希望喧闹的车水马龙打扰这片净土,希望人们能静静的走进牛栏道,放下身段谦卑恭敬,宠辱皆空,让心灵被此情此景此茶荡涤得清新纯净,得到心绪平和宁静以致远,真正的融入大自然。
回到茶室,添水续泡。茶汤稠滑甘润,温香熟美中,春天在悄然生长。
方山何处是?方山寺今何在?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语焉不详以及疑义争论。方山露芽,这一反复被唐人提及的名茶,于今竟遥远得像一个惝恍迷离的梦。
然而,当散落在榛莽中的古茶遗存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古书上冰冷的文字霎时变成有血有肉的现实。它们就像遗世独立的隐者,用与生俱来的孤高对抗时间,于渊默中蕴藏着蛮荒的力量。
在一个初冬的寒冷午后,我们与它们在杯盏间不期而遇。其温香甘美,似是温暖的问候,牵引着我们一步步走向它们的“隐居地”,循味以寻味。荒山?方山?
墨绿带褐的叶张,夹着一枚披满银毫的细芽,就像彪形大汉的手托着一个新生的婴孩。
梗叶相连,交错堆叠,在盖碗中显得有些拥挤,越粗犷,离自然就越近。回归茶叶最原始的状态,密林幽谷中,兀自生发,兀自凋零,跟着四季无声轮转。
茶遇水,芽浮叶沉,似冬去春来,扭曲重新舒展,干阽重新丰盈,方寸之间,一派生机。
艾先生,茶界人稱“大俗子”,他握起盖碗出汤,手大碗小,碗几乎被掌心覆盖,只见茶汤汨汩而出,毫不拖泥带水。当过兵的他,连烧水泡茶都是干脆利落,军人的风范,依旧如此的雷厉风行,不减当初。
茶汤清黄透亮,纯净如茶室窗外的那泓清潭。“这是我们自己山上的荒山茶,16(2016)年(做)的。”他用竹夹将茶杯逐一递到每个人面前。拈杯凑近鼻端,氤氲的雾气携着像是蕨类香调的木本香气,纯净而细腻。汤色看似清淡,滋味却使人眼前一亮。醇厚温闰里,带着丝丝绵甜,甘冽爽口像是入口即化的怡口糖。如此暖意融融的“开场”,足以消解空气中郁结的阴寒。
“这就是荒野茶吗?”我们感到好奇。“不是那个‘荒’,而是‘方正’的‘方’。”他纠正道。在许多福建人的口语发音中,“f”和“h”是没有区别的。“方山茶?”我们更加疑惑了。“对啊!就是唐代名茶方山露芽啊!”他坚毅的眼神和语气不容置疑。
“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唐·陆羽《茶经》)“福州有方山露芽。”(唐-李肇《国史补》)……蓦然间,唐人笔下的记载,穿越千年,—字一句,清晰如在耳畔。此茶,曾在唐代享有盛名,却又随着唐王朝的覆灭湮没在典籍的只言片语中。此时此刻,它离我们又远又近!
野茶之境
“走!带你们到山上转转!”他那犀利的眼神似乎已经读出了我们的狐疑。放下茶杯,说走就走,风风火火是大俗子的行为标签。
茶室后,是一片苍郁的山林。或者说,茶室本身就是山林的一部分。一条石砌的小径,蜿蜒着把我们引向它的深处。“这里叫牛栏道,以前农民农闲时把牛赶到山上圈养着吃草,山谷林间里牛走过的道,就叫‘牛栏道’。”村野的命名总是直截了当,简单通俗得可以,满满的乡土气息。这使人不禁联想到往北400多公里外的武夷山,有一处大名鼎鼎的“牛栏坑”。它曾名不经传,近些年却是“金”光闪闪,大富大贵。人和土地的命运,都因茶而改变。
较之闽东、闽北—带的高海拔茶区,牛栏道的坡度很缓,走起来颇为轻松。没多久,就看到几丛高低不一的茶树散落在山间林下。这一时节,虫乌敛藏,寒山萧索,茶树却是花朵怒放。一朵朵,一簇簇,雪白金黄,冰清玉洁,开在浓绿的枝叶间,凭添几许泠然出尘之韵致。
山路迤逦,曲径通幽之处,草枯叶黄,披散如发。松针堆积,柔软如毯。就这样一路我们踏入了野茶的领地。树冠披张的是龙井群体种,树型虽低矮,树龄却也是近一甲子。一人多高的是政和大白茶,枝叶垂拱,一列列如执戟的士兵。鹤立其中的便是由酷爱喝茶的大俗子引自千里之外,经过有性繁殖培育而出的原生云南大叶种乔木。高高在上,傲视众生,纵然移栽异乡,也是本性难移。粗壮的枝干上,青苔绒绒,还有石斛攀附其上!然而,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片浩瀚的山林中,错落生长着几十万株茶树!山清水秀的原生林竟成了茶树的品种王国。
柔弱中的坚毅
时光退回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要比现在热闹得多。
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怀抱理想的青年,放下书本,扛起锄头,纷纷从城市来到山野乡村,用年轻的无畏肩负沉重的时代。那时,茶场新建,茶树新植,芽肥叶嫩,人与茶,惺惺相惜。
如今,不复以往的熙熙攘攘,让牛栏道再次回到了密树幽林,茶树亦复返。被遗弃被忘却的茶树,与其说是自生自灭,不如说是自食其力,它们本来就是芸芸万物的一份子。日复一日,年复—年,它们在不断适应自然的漫长岁月里,锤炼出倔强不羁的个性。这种个性,不经意间暗合了当下追求原生态的消费观念,曾经的一无是处蜕变为如今的趋之若鹜。于是,许多荒野茶的故事往往都是从知青茶场开始的。
草木看似柔弱,却暗藏坚毅,它们的生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山间、泉水边漫山遍野里桫椤丛生,柔枝嫩叶,树冠如伞,亭亭玉立。尽管貌不惊人,很容易同钟情酸性土的普通蕨类植物混淆,但它却是蕨类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耆老”——曾与恐龙同时代,是这个星球植物界的统治者,距今1.8亿年!沧海桑田,万劫余生,子遗一脉,鲜活依旧。
在它们面前,人类相形见绌,卑微得捉襟见肘。行至一棵枝条张牙舞爪的茶树下,大俗子停住了脚步。“这株就是方山(露芽)茶了!”负责管理的老杨走到树旁,轻抚树干,抬眼望了望枝头,如同凝望一位苍苍老者。
山静日长,历尽春秋。时间无声奔跑,虬曲了枝干,斑驳了残叶,留下一片深沉的寂静。三五茶花,点缀枝头,笑靥盈盈,仿佛宣示着某种胜利。待到来春,一场新雨过后,它,还有山中百余亩老树新丛,又将嫩芽满枝,再次开启人与时间的新赛跑。杯盏里的“春天”
沿山势逶迤而上,视野豁然开朗。这块山腰的开阔地,被辟作了观景台。凭栏远眺,乌龙江如环如带,30公里外的福州城,露出了朦胧的轮廓。
“那几座连在一起的山就是五虎山,也叫方山。”大俗子}旨着天边不远处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说。五虎山,形如其名,因五座主峰高耸巍峨形似五虎盘踞而得名,由北向南,依次为“小虎”“大虎”“白面虎”“岐尾虎”“尾虎顶”。前四虎齐头面北,唯“尾虎顶”面南,俗称“回头虎”,海拔最高,为五虎之最。古时,五虎山横亘,天然分出了闽县与侯官县。若从福州城中观五虎,山形则端方如几,“方山”之别名便由此而来。
与五虎山相对,牛栏道所在的山叫“金鸡山”,属青龙岭—脉。“‘五虎’”阻截‘青龙’,就是不让它过江。”生龙活虎,龙争虎斗,山川也很多情。不过,方山上的茶还是成功地渡了江,在新的领地完成了自我救赎。
山岩磊磊,林木森森。这片野茶的王国,有景看,有活干(采茶制茶),完全符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意境。曾有人建议大俗子,为方便更多的游客体验。修建一条更大更宽的路进山,可是他却谢绝了。因为在他看来,方山茶仿佛隐士般的山野精灵,默默隐居此地干年,和这里其他的一草—树,只有它们才是这山林的真正主人,人在草木间,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大俗子不希望喧闹的车水马龙打扰这片净土,希望人们能静静的走进牛栏道,放下身段谦卑恭敬,宠辱皆空,让心灵被此情此景此茶荡涤得清新纯净,得到心绪平和宁静以致远,真正的融入大自然。
回到茶室,添水续泡。茶汤稠滑甘润,温香熟美中,春天在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