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培养高职体育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在本文中笔者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价值观 培养措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教学体系与教学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教学也日益完善,但是其中还存在部分问题。体育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创建健康、愉快的体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可很多学生仍旧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即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活动质量。
一、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认知程度
通过采取多种研究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专家咨询法等,发现将近50%的学生都形成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认为体育能够弥补自身的运动不足,减轻学习压力,释放情绪,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促进身体健康。此外,参加体育活动频繁的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自信心方面都明显强于那些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或者是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仍旧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体育价值观认知不到位,而这和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有直接的关联。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两大主体,能否有效发挥两大主体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满意度不高,学习兴趣不大,对教学内容评价一般,根本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之间,生长发育逐渐完善,在感知、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情绪化也趋于稳定,能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例如那些具备良好体育价值观的学生,他们对体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能够体验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因此我们作为高职体育教学者,应该积极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中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二、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体育教学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教学认识,首先应该从学校领导和教师做起。领导与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帮助其养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魄,还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运动态度,使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体育教师要发挥言传身教的效用。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自身锻炼意识,具有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向学生传达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体育价值观。
(二)改革体育课堂教学练习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体育课堂练习组织形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主的组织形式。通过教师的精细讲解与演练,学生能够对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有较全面的理解。第二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练习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学生分组练习,并耐心指导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从而帮助学生不仅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还有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养成。
(三)加强宣传并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真正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并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例如休闲、娱乐等功能,让体育教学回归到生活中,丰富、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得到暂时解放,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获得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会有着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活动体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生活中,教师都要注意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对待不同的学生,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愉快、畅爽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要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在执行健康体育教学的理念下,还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岩岩.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体育价值观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 赵亮.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群文天地.2012(24).
[3] 窦勇.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小说评论.2013(S1).
摘 要 培养高职体育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在本文中笔者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价值观 培养措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教学体系与教学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教学也日益完善,但是其中还存在部分问题。体育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创建健康、愉快的体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可很多学生仍旧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即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活动质量。
一、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认知程度
通过采取多种研究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专家咨询法等,发现将近50%的学生都形成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认为体育能够弥补自身的运动不足,减轻学习压力,释放情绪,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促进身体健康。此外,参加体育活动频繁的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自信心方面都明显强于那些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或者是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仍旧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体育价值观认知不到位,而这和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有直接的关联。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两大主体,能否有效发挥两大主体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满意度不高,学习兴趣不大,对教学内容评价一般,根本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之间,生长发育逐渐完善,在感知、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情绪化也趋于稳定,能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例如那些具备良好体育价值观的学生,他们对体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能够体验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因此我们作为高职体育教学者,应该积极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中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二、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体育教学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教学认识,首先应该从学校领导和教师做起。领导与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帮助其养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魄,还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运动态度,使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体育教师要发挥言传身教的效用。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自身锻炼意识,具有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向学生传达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体育价值观。
(二)改革体育课堂教学练习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体育课堂练习组织形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主的组织形式。通过教师的精细讲解与演练,学生能够对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有较全面的理解。第二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练习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学生分组练习,并耐心指导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从而帮助学生不仅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还有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养成。
(三)加强宣传并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真正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并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例如休闲、娱乐等功能,让体育教学回归到生活中,丰富、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得到暂时解放,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获得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会有着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活动体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生活中,教师都要注意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对待不同的学生,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愉快、畅爽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要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在执行健康体育教学的理念下,还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岩岩.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体育价值观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 赵亮.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群文天地.2012(24).
[3] 窦勇.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小说评论.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