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评价需营养适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大师叶圣陶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的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评价?如何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有效的朗读即时性评价:
  对策一:针对性评价——有的放矢多鼓励
  有经验的农民,会有针对性地对农作物施肥,适时适度补充营养,不会滥用肥料,造成施肥过度而“青苗”或营养不良。朗读评价亦是如此,过分的表扬和批评会滋长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评价朗读要严谨审慎、实事求是,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事实为依据,增强评价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
  如学习《云房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时,有位同学读“云房子造好了:……,还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小”读得不够突出,教师评价:“你读得很认真,但老师觉得这小房子还不够小,你想一想一只小麻雀有多大?想好了读一读!”第二位同学有进步,教师这样评:“嗯,这房子小多了,但还不够,你用手比一比,小房子有多小,再读读看。”第三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教师表扬道:“读得多好啊!三位小朋友一起努力,让老师好像真的看见了小巧精致的小房子了!”教师又请三位同学再读这句话,朗读就到位了,在旁听课的教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对策二:赏识性评价——情真意切树信心
  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赞美和鼓励,课堂上老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孩子们感受到被关切和受器重,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缺乏勇气和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真诚的鼓励。
  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学生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地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于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就是:“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于老师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助孩子树立了朗读的自信心,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为之感动。
  对策三:启发性评价——因势利导巧点拨
  教师在分析、理解课文之后,常常请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 “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过于空泛,缺乏实效。有些教师听出学生读得不够好,但不知问题在何处,不知如何指导,于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学生始终没有进步。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有启发性,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语中找到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做到能给学生不断搭设“跳一跳,够得着”的梯子,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享受成功的喜悦。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的朗读评价就十分精彩。一生读完第2小节,师评价: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又叫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评价:现在你是钓鱼能手。师接着说: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个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评价:你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读到兴趣盎然,情感投入。生再读,读得更好了。在这样一步步的诱导中,学生读得情趣盎然,情感投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对策四:多元化评价——集思广益促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学生应当作为朗读评价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要鼓励同伴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加的交互活动。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开头是:“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结尾是:“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一学生读完后,另一学生评价道:“读得没感情。”教师跟着问:“什么地方没读出感情?”一学生说:“下雨的声音没读好。”又一学生接说:“是呀,刚开始是‘轻轻地’,后来是‘下得更欢了’,所以后边要读得特别高兴点。”就这样,在学生的不断评价同伴的过程中,悟出开头和结尾感情色彩的变化,读得更到位了,评价的学生和朗读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陆忠正,教师,现居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语言习得过程包括语言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课堂互动作为语言输出的有效途径,在二语习得中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农村地区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
期刊
新课标提出了“关注人文精神,加强语言实践”的新阅读理念,把研究性阅读提到了一定高度。研究性阅读的价值取向在于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主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阅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将阅读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使“阅读教学”变成了脱离人文精神的纯技能训练。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在目标清晰、过程严密、层次分明的课堂训练中日渐
教室外面有一片废弃已久的花圃,园中杂草丛生,高低错落、东倒西歪中一片零乱,满目荒凉.师生日日打这儿经过,熟视无睹,从未想到停下脚步来观赏.那是一个被我们遗忘的“废园”,
期刊
近日,甘肃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基地启动暨建设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听写是一种增强记忆能力的方法,是英语教学常用的测试手段之一.它牵涉到语言与非语言能力,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听写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测试,能锻炼学生的听
期刊
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
教育专家杨九俊对现时的语文课堂提出了“人在哪里”的质疑,强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个体化的,要面向每一个鲜活的个体。从教学的双边活动来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导读价值的大小,只能由学生来评判,“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主体的“心知”,导读才有价值。  一.导读走向主体的必然  1.导读走向学主体的理解需要。“汉语是一群从远古走来的生命。”对阅读文本知识信息的把握,是学生最基本的需
毕竟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一开学,尽管窗外还是春寒料峭,教室里早已弥漫着紧张热烈的学习“硝烟”.上课,自习自不待说,就连午后短暂的时间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攀”不到顶
期刊
晨练健行,要路过一处早市.寒暑易节,时令变换,早市总会迎着朝阳,渐次开张,准时轻声唤醒熟睡的小城,徐徐拉开市井生活一天的喧嚣.而我,驻足流连其间,已成习惯;漫不经心中却又
期刊
歌剧《丑角》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列昂莱翁卡瓦洛写的二幕歌剧。剧中的男主人公卡尼奥是流浪戏团领班人,他发现妻子偷情,最终因为怨恨而杀了妻子和情敌。本文将从歌剧的词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