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大师叶圣陶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的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评价?如何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有效的朗读即时性评价:
对策一:针对性评价——有的放矢多鼓励
有经验的农民,会有针对性地对农作物施肥,适时适度补充营养,不会滥用肥料,造成施肥过度而“青苗”或营养不良。朗读评价亦是如此,过分的表扬和批评会滋长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评价朗读要严谨审慎、实事求是,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事实为依据,增强评价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
如学习《云房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时,有位同学读“云房子造好了:……,还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小”读得不够突出,教师评价:“你读得很认真,但老师觉得这小房子还不够小,你想一想一只小麻雀有多大?想好了读一读!”第二位同学有进步,教师这样评:“嗯,这房子小多了,但还不够,你用手比一比,小房子有多小,再读读看。”第三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教师表扬道:“读得多好啊!三位小朋友一起努力,让老师好像真的看见了小巧精致的小房子了!”教师又请三位同学再读这句话,朗读就到位了,在旁听课的教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对策二:赏识性评价——情真意切树信心
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赞美和鼓励,课堂上老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孩子们感受到被关切和受器重,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缺乏勇气和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真诚的鼓励。
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学生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地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于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就是:“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于老师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助孩子树立了朗读的自信心,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为之感动。
对策三:启发性评价——因势利导巧点拨
教师在分析、理解课文之后,常常请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 “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过于空泛,缺乏实效。有些教师听出学生读得不够好,但不知问题在何处,不知如何指导,于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学生始终没有进步。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有启发性,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语中找到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做到能给学生不断搭设“跳一跳,够得着”的梯子,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享受成功的喜悦。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的朗读评价就十分精彩。一生读完第2小节,师评价: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又叫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评价:现在你是钓鱼能手。师接着说: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个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评价:你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读到兴趣盎然,情感投入。生再读,读得更好了。在这样一步步的诱导中,学生读得情趣盎然,情感投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对策四:多元化评价——集思广益促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学生应当作为朗读评价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要鼓励同伴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加的交互活动。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开头是:“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结尾是:“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一学生读完后,另一学生评价道:“读得没感情。”教师跟着问:“什么地方没读出感情?”一学生说:“下雨的声音没读好。”又一学生接说:“是呀,刚开始是‘轻轻地’,后来是‘下得更欢了’,所以后边要读得特别高兴点。”就这样,在学生的不断评价同伴的过程中,悟出开头和结尾感情色彩的变化,读得更到位了,评价的学生和朗读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陆忠正,教师,现居浙江衢州。
对策一:针对性评价——有的放矢多鼓励
有经验的农民,会有针对性地对农作物施肥,适时适度补充营养,不会滥用肥料,造成施肥过度而“青苗”或营养不良。朗读评价亦是如此,过分的表扬和批评会滋长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评价朗读要严谨审慎、实事求是,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事实为依据,增强评价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
如学习《云房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时,有位同学读“云房子造好了:……,还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小”读得不够突出,教师评价:“你读得很认真,但老师觉得这小房子还不够小,你想一想一只小麻雀有多大?想好了读一读!”第二位同学有进步,教师这样评:“嗯,这房子小多了,但还不够,你用手比一比,小房子有多小,再读读看。”第三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教师表扬道:“读得多好啊!三位小朋友一起努力,让老师好像真的看见了小巧精致的小房子了!”教师又请三位同学再读这句话,朗读就到位了,在旁听课的教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对策二:赏识性评价——情真意切树信心
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赞美和鼓励,课堂上老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孩子们感受到被关切和受器重,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缺乏勇气和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真诚的鼓励。
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学生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地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于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就是:“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于老师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助孩子树立了朗读的自信心,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为之感动。
对策三:启发性评价——因势利导巧点拨
教师在分析、理解课文之后,常常请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 “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过于空泛,缺乏实效。有些教师听出学生读得不够好,但不知问题在何处,不知如何指导,于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学生始终没有进步。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有启发性,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语中找到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做到能给学生不断搭设“跳一跳,够得着”的梯子,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享受成功的喜悦。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的朗读评价就十分精彩。一生读完第2小节,师评价: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又叫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评价:现在你是钓鱼能手。师接着说: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个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评价:你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读到兴趣盎然,情感投入。生再读,读得更好了。在这样一步步的诱导中,学生读得情趣盎然,情感投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对策四:多元化评价——集思广益促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学生应当作为朗读评价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要鼓励同伴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加的交互活动。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开头是:“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结尾是:“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一学生读完后,另一学生评价道:“读得没感情。”教师跟着问:“什么地方没读出感情?”一学生说:“下雨的声音没读好。”又一学生接说:“是呀,刚开始是‘轻轻地’,后来是‘下得更欢了’,所以后边要读得特别高兴点。”就这样,在学生的不断评价同伴的过程中,悟出开头和结尾感情色彩的变化,读得更到位了,评价的学生和朗读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陆忠正,教师,现居浙江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