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服和传统文化的海外推广意义何在?
  微观上讲,我们美丽的民族服饰,璀璨的传统文化,值得让世界去了解。宏观上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的语言。如果不能互相了解,很容易造成误会。我在着汉服表演时,就被人问到过西藏问题。西方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自古以来“大一统”的思想,不能理解为何宗教民族不同也要统一,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所以消除误会,共同促进正是文化推广的重要意义。此外,在国外的宣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外国人都被折服,那部分崇洋媚外的国人就会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与国内的文化宣传相结合,可谓殊途同归。
  作为一个学生,能做的实在有限。何况关于汉服形制问题,这些年一直争议颇大,在有一个定论之前,我不敢妄言什么,更不敢赋予自己什么使命和责任。曾经带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信念,立志宣传汉服和民乐,也做了一些事。但静下来后逐渐领悟,中国文化蕴含的是水的哲学,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不用针锋相对的搞文化输出,而要将其溶化在生活中,再一点点温润细密的渗透到人心里去。
  关于“街头艺人”事件,我一度不愿提及,作为我第一次认真宣传的经历,在介绍汉服及传统文化海外推广时还是有必要说一下的。
  欧洲政府非常支持街头文化,人民对街头艺人十分尊重,我考下执照后,穿汉服街头表演是没什么压力的。因为有英文版的汉服介绍,所以那些乍一看我身上的衣服以为是和服的外国人,在看了展板之后都会明白,这是中国的汉服。这种推广方式的好处就是受众范围广,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路人看,或不看,你就在那里”。而多数人看到都会走上前观看展板上的内容,然后产生兴趣,询问有关汉服和竹笛的一切,然后合影。我被一个说我的笛声让她想起年轻时很多something special的老奶奶感动过;被步履蹒跚来摸我的头发衣服的小孩感动过;被激动地说下次要和我一起表演的,在英国长大的中国古筝姑娘感动过;被因此夸奖中国姑娘真棒的英国观众们感动过……这种开放式的宣传,大概也是一个互相感动的过程吧。
  几个月之后,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另一位同袍先峤姑娘,也成功地考取了街头艺人执照,身着汉服在街头拉二胡,反响很好。
  在我尝试过的所有推广方式中,做街头艺人是我至今认为最有效的方式。
  尽管国内有部分人会曲解街头艺人的概念,认为是乞讨,炒作,国乐不可闹市演奏,汉服作为“高贵”的服饰不可穿着卖艺。但我相信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大,国人会慢慢理解的。抗拒的原因是部分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上了舞台的才是高贵的艺术,换个地方便是不入流的杂耍,这种以演奏场合区分艺术之尊卑贵贱的价值观在国内根深蒂固太长时间了。多伦多皇家乐团在地铁为路人演奏的例子已被举滥,不想赘言,艺术本就是愉悦人心的,台上台下原该一样看待。那么汉服,作为一件普通的民族服装,穿着上街都再平常不过,何况是作为演出服。
  其实,传统文化尤其是艺术在国内继承不力,也许就与这种“高贵”的价值观有关。只能高居庙堂之上,不能深入群众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死的东西,何来传承。
  我也接一些商演,汉服生活化还是艺术化始终是许多人争论的命题,在我看来双管齐下最合适。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汉服搬上舞台,和音乐结合,一箭双雕。音乐无国界,曾经一位会吹长笛的德国老奶奶就对我朋友的竹笛很感兴趣,并且吹出了完整的曲子。通过音乐对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例子非常多,我在英国的数次演出以及今年9月在德国和华彩民乐团的合作演出已充分印证这一点。常常在演出结束时,有外国人来后台询问所奏曲目,甚至想要学习竹笛。最逗的是一位外国同学,看了演出后要走了我电脑上存的所有民乐。没过多久,他室友找到我,一脸崩溃地问我:“你对XX做了什么?”我:“嗯?”朋友:“每天回家都能听到他屋子里隐隐传来春江花月夜之类的音乐……昨天我居然听到他唱王菲的《幽兰操》!是的你没听错,中文!”我:“Oh my god…他该不会过几天就想买汉服了吧?”一周后,那个同学找到我:“Where can I buy hanfu like yours?”……
  除了表演,在各大院校开设的孔子学院也是不错的依托。依靠孔子学院宣传,则是瞄准了高学历人才及精英阶层。
  今年中秋,就有幸被伦敦的著名同袍唐迪也邀请去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参加了一次汉服活动。虽然曼大孔院是第一次办此类活动,准备的不算完善,但传统节目表演,中秋习俗,汉服介绍等,该有的都有。
  表演结束,完成了汉服走秀,我们给观众分月饼吃,并帮助外国人试穿汉服。到现在想到那个场面还是忍不住会笑喷,简直是人仰马翻,外国人对汉服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一边帮他们“更衣”,一边用英文给他们解释每个款式的名称和所属朝代。因为没给别人穿过衣服,在给一位英国阿姨穿齐胸襦裙的时候,竟忘记先穿上襦,发现后我干脆利落的一把扯下她的下裙,阿姨惊呼一声护住胸,两秒钟后我们才反应过来她里面的衣服根本就没脱,阿姨已经笑得蹲在地上了。其实,好多外国小伙穿汉服还蛮帅——
  这是一次搞笑却有意义的宣传经历,让我们发现了孔子学院在宣传汉服及中国文化上的价值所在。暂不完善,但以后如果可以在传统节日多举办类似活动,起到的宣传作用定不容小觑。
  在海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社团在为汉服和传统文化的宣传贡献着力量。我管中窥豹,不敢说自己清楚所有,唯一熟悉的是伦敦的“英伦汉风”汉服社。他们经常组织穿汉服踏青,去各个高校进行演讲,真人示范汉婚,与茶艺老师合作办活动等等。社团推广自然有优于个人推广的诸多地方,这些年一直坚持着,也绝对是值得敬佩的。
  海外推广固然重要,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并不是最佳结果,我们自己的文化,首先要自己继承。这需要海外人士与国内朋友共同努力,推广方式有千万种,但大家的本心都是一样的,最后的结果也必定是殊途同归。希望有一天,身穿汉服走在路上,不再被人指指点点,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但被世界认可,更被我们自己认可。
  作者简介:处在万里之遥而不忘身为华夏儿女,她一人默默地立于英国的街头,以玉笛的天籁与汉服的华美,更重要的还有她心中的那一份信仰,让外国人明白了何为真正的礼仪之邦。留学回国,她又远赴山区支教,其后为汉服商家公益拍照。其身渺小,却让无数同袍明白了宣传汉服的最好方法:“始于精微,至于博远!”
其他文献
主讲/刘梦溪  地点/南京紫金山庄  整理/本刊编辑部  “王道”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自然是很重要的概念。但孟子当年向各国的国君推销此义,口干舌燥,效果渺渺。结果自己还要解释动机,说什么“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假如今天有策士向世界各国的“国君”推销“王道”,效果会如何呢?我认为那“后果”,比当年气得发牢骚的孟轲好不到哪儿去。  以此我们不妨将目光由“国君”转到国民,转到人,转到人的个体生命
期刊
儒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其特点是以传经的方式传道。所谓“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或“六艺”;所谓“道”,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是“仁义”。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上下两千年,中国社会千变万化,儒家学者也与时俱进,扬弃旧说,融汇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仁义。“仁义”是历代
期刊
汉服的华美,走过了汉代的庄重、唐代的热烈、宋代的文秀、明代的丰富,到清代因为政治缘故而被迫戛然而止。然而汉服表达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始终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并未因历史之手的残酷而彻底断裂。  ◎古画中的汉服  汉服相较于胡服、旗装或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既庄重又飘逸、既灵动又大方。将看似矛盾的特点协调为一身华衣,这是汉服的艺术。  比如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一幅《女史箴图》,是绘画史上的重
期刊
着汉服者,可以是“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也可以是“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但无论是怎样的风采,都是一样的令人沉醉,足可谓: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期刊
◎金鸡报晓健颈脑  双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自然放松。  下颌向前向下伸去,呼气;下颌回拉向后,缩颈,吸气;抬头,伸颈,双目望天,吸气,耸肩,扩胸,将气吸满胸腔;呼气,头经前下方汇至胸前,气呼尽,肩部放下;状如雄鸡打鸣。如此反复做36次。  因为上述动作主要是颈部的前后伸缩运动。为了加强颈部运动效果,可做颈部旋转运动。左右各旋转18次。左耳贴左肩,正头;右耳贴右肩,正头,各
期刊
喜欢竹,是从读初中时开始的。那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无知无识的毛头少年。按说对竹这种历来都被认为文雅高洁的人间经典是无缘搭界的。然而,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和熏陶,课余时间便半懂不懂地读了些古典的诗文。读唐诗宋词,也读明清小说和散文,尤其对诗词和散文偏爱,不经意中便喜欢上了诗文中的竹。渐渐地,先哲们对竹的讴歌和赞美,使竹的品格、气节、神韵,便在我的心灵上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期刊
《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便成了华夏文明的标志。穿起汉服,就是穿起历史,那一身的风华啊,它的名字就叫做——中华。
期刊
《左传》记曰:“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在人们逐渐重视精神文化的今天,高耸的钢筋丛林中,开始有人发出了对衣冠上国的重新思考:那件曾以章纹标识的华美礼服,今在何方?  汉服,不是单指汉朝服装,而是汉族的民族服装,是从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末间,汉人所穿服饰的总称,后经过三百多年风雨沧桑的断代,湮灭在了历史中,被子孙遗忘。  如今仍有很多人误以为,汉服是因其宽袍广袖的不便被自
期刊
享受香道可以获得一种顿悟后的幸福,但需要特别灵敏的感官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准确的表达力——那缕紫烟飘得很远,也很神秘。  品一炉优雅沉香  在明代以前,它被叫作香席,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般闲事。如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话,也叫香学。如今在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品香悄悄地作为一种时尚享受已经流行开了,相继开设的香道会所与香馆也成了品香的俱乐部。  6年前我与有“香界教父”之誉的刘良佑先生结识,他是台
期刊
今日世界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已经以西方的文化为主导。从人文意义上看,自由、平等、民主等等词汇确系自西方的文化体系传入,那么所谓中国的现代文明,某种意义上也就指西方文明。虽然今天“现代文明”这类词汇带有强烈的积极色彩,然而在民国时期,却是极度敏感的字眼。  应该说,这种敏感实际上正源于东西文化的论争。西方文化,在今天,是去粗取精的问题,而在当时却是你死我亡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一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与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