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年级的学生,在我三年的熏陶与培养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素养。他们会对着皎洁的月光吟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词,面对与友人的离别,会吟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句,他们懂得并欣赏古代诗人词人寄情感于景物之上,领略了借景抒情的含蓄美,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洗礼,内心不断丰润,充满对祖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热爱。
语文s版六年级二期的《古诗三首》设计了三首送別诗,分别是《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赋得古原草送别》,还包括本单元巜百花园》中的《赠汪伦》,一共四首送别诗,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以及四首古诗的特点,我尝试进行了古诗词中群文阅读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巧妙提问,牵一而发
一 、横向比较,找相似点
和传统教学不同,我没有单一的呈现一首诗,我把四首古诗用漂亮的字体板书在黑板上,布置大家自读,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基于对古诗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以及对老师漂亮的板书的喜爱,学生对这样的学习要求饶有兴致,差不多读到第三首,大家就有了发现:老师,我发现这四首都是送别诗,前三首是诗人送别友人,最后一首诗是友人送別诗人。
这样的发现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我继续追问:从他们的送别与被送别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出,诗人与友人都有很深的感情。你从哪里发现的?孩子们纷纷找出相关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老师的不经意启发下,孩子们却有这么多重要的发现,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由此他们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的学习程度当然满足不了这个时候由于自我价值实现而激发出来的探究欲望。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的脸蛋胀得通红,投向老师的目光是那样的热切,这是课堂上老师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这样,通过群文阅读,把四首风格相似的送别诗呈现在一起,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了一组诗的意境而不是一首诗。
二、巧妙提问,牵一而发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一节课里读一群古诗词,教师是不可能逐句讲解。最好是扣住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基于这组送别组诗,在初读比较的基础上,我引导更深入的探讨,你觉得哪位诗人和朋友的感情最深?在此问题基础上,布置再读四首诗,分别找出看出友情深厚的诗句,并想象诗句所表现出来的画面。
通过再读讨论交流,孩子们归纳出:《送元二使安西》情在酒中,《送孟浩然之广陵》情随长江流,《赋得古原草送别》情像草一样漫过荒城,《赠汪伦》情比水深。并纷纷发言,陈述自己认为感情最深的画面,说明了理由。
有孩子发言,王维对朋友的感情最深,一杯饯行酒下肚,友情已深入肺腑,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
有孩子认为,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最深,李白目送朋友的小舟慢慢遠去,直到天的尽头,但思念却如潮涌起,就如同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斩不断,砍不绝。还有学生补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有孩子认为白居易对友人的感情最深,他们之间的友情就是像春天里漫天疯长的野草,无涯无际。
孩子们讨论着,交流着,争辩着,却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又好像又被大家说服。就在热烈地交流讨论中,争论中,孩子们和诗人的距离拉近了,心拉近了。透过诗句,孩子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不经意间,就被感染了,感动了。
这样的高效,是单首古诗教学永远不能达到的。通过群文阅读,海量的信息中孩子们似乎一下子提取到送别诗的真谛。
三、内容拓展,产生共鸣
诗人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古诗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供相关的资料。海量信息量的比较刺激了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他不再仅仅满足把眼前的诗读好,读懂,他想了解诗背后的故事,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时老师适机呈现更多关于诗的背景,可以说适时、适势,正为学生所需。就像交朋友一样,初识没有很多的了解欲望,随着相交的深入,我就想知道关于你更多的事情,比如你的爱好,你读过什么书,你发生过哪些趣事等等,读诗就相当于交朋友,读群诗相当于交一群朋友。建立了兴趣,就要了解更多了,由表及里地了解。古诗词群文阅读不会让学生单一地了解一位诗人或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而是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方式下尽快了解更多的诗人,让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了解几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了解了背景,学生对诗的主题会更理解,更走近诗人的内心,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反复有滋有味地诵读古诗,从而找到有相同意象的古诗词的相同意境,也能领略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相同类型的古诗词的差别。有了这样的领略,才能真正与诗人共鸣,以此真正达到对古诗词鉴赏的目的。
四、各抒己见,有理有据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相信学生已经对一组古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了,接着还没让学生针对这一组古诗的理解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王维、李白、白居易都是对朋友情深意重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朋友,他们或以手中纤笔诉说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借助眼前景表达着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伊人已逝,情益厚淳。那么,你即将告别母校,你会用什么来表达你的依恋与感恩呢?有了这样的设置,从古诗词激发出来的自身的情感,孩子们畅所欲言,把阅读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倡群文阅读方式,将会改变古诗词教学事倍功半这一现状。因为群文阅读一节课是针对一组文章,读的是一组古诗词,这就大大实现了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理念,也实现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浏览、略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
当然,古诗词在群文阅读中的策略,还有更多的途径,还要探讨更科学的途径,我愿投身其间,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王玉,栾静.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50-251.
[2]余皓婷,吕沙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23):222-223
作者简介:张丕香;1972年5月29日;女;湖南临澧;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小一;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语文s版六年级二期的《古诗三首》设计了三首送別诗,分别是《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赋得古原草送别》,还包括本单元巜百花园》中的《赠汪伦》,一共四首送别诗,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以及四首古诗的特点,我尝试进行了古诗词中群文阅读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巧妙提问,牵一而发
一 、横向比较,找相似点
和传统教学不同,我没有单一的呈现一首诗,我把四首古诗用漂亮的字体板书在黑板上,布置大家自读,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基于对古诗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以及对老师漂亮的板书的喜爱,学生对这样的学习要求饶有兴致,差不多读到第三首,大家就有了发现:老师,我发现这四首都是送别诗,前三首是诗人送别友人,最后一首诗是友人送別诗人。
这样的发现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我继续追问:从他们的送别与被送别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出,诗人与友人都有很深的感情。你从哪里发现的?孩子们纷纷找出相关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老师的不经意启发下,孩子们却有这么多重要的发现,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由此他们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的学习程度当然满足不了这个时候由于自我价值实现而激发出来的探究欲望。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的脸蛋胀得通红,投向老师的目光是那样的热切,这是课堂上老师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这样,通过群文阅读,把四首风格相似的送别诗呈现在一起,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了一组诗的意境而不是一首诗。
二、巧妙提问,牵一而发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一节课里读一群古诗词,教师是不可能逐句讲解。最好是扣住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基于这组送别组诗,在初读比较的基础上,我引导更深入的探讨,你觉得哪位诗人和朋友的感情最深?在此问题基础上,布置再读四首诗,分别找出看出友情深厚的诗句,并想象诗句所表现出来的画面。
通过再读讨论交流,孩子们归纳出:《送元二使安西》情在酒中,《送孟浩然之广陵》情随长江流,《赋得古原草送别》情像草一样漫过荒城,《赠汪伦》情比水深。并纷纷发言,陈述自己认为感情最深的画面,说明了理由。
有孩子发言,王维对朋友的感情最深,一杯饯行酒下肚,友情已深入肺腑,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
有孩子认为,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最深,李白目送朋友的小舟慢慢遠去,直到天的尽头,但思念却如潮涌起,就如同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斩不断,砍不绝。还有学生补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有孩子认为白居易对友人的感情最深,他们之间的友情就是像春天里漫天疯长的野草,无涯无际。
孩子们讨论着,交流着,争辩着,却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又好像又被大家说服。就在热烈地交流讨论中,争论中,孩子们和诗人的距离拉近了,心拉近了。透过诗句,孩子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不经意间,就被感染了,感动了。
这样的高效,是单首古诗教学永远不能达到的。通过群文阅读,海量的信息中孩子们似乎一下子提取到送别诗的真谛。
三、内容拓展,产生共鸣
诗人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古诗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供相关的资料。海量信息量的比较刺激了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他不再仅仅满足把眼前的诗读好,读懂,他想了解诗背后的故事,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时老师适机呈现更多关于诗的背景,可以说适时、适势,正为学生所需。就像交朋友一样,初识没有很多的了解欲望,随着相交的深入,我就想知道关于你更多的事情,比如你的爱好,你读过什么书,你发生过哪些趣事等等,读诗就相当于交朋友,读群诗相当于交一群朋友。建立了兴趣,就要了解更多了,由表及里地了解。古诗词群文阅读不会让学生单一地了解一位诗人或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而是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方式下尽快了解更多的诗人,让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了解几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了解了背景,学生对诗的主题会更理解,更走近诗人的内心,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反复有滋有味地诵读古诗,从而找到有相同意象的古诗词的相同意境,也能领略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相同类型的古诗词的差别。有了这样的领略,才能真正与诗人共鸣,以此真正达到对古诗词鉴赏的目的。
四、各抒己见,有理有据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相信学生已经对一组古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了,接着还没让学生针对这一组古诗的理解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王维、李白、白居易都是对朋友情深意重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朋友,他们或以手中纤笔诉说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借助眼前景表达着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伊人已逝,情益厚淳。那么,你即将告别母校,你会用什么来表达你的依恋与感恩呢?有了这样的设置,从古诗词激发出来的自身的情感,孩子们畅所欲言,把阅读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倡群文阅读方式,将会改变古诗词教学事倍功半这一现状。因为群文阅读一节课是针对一组文章,读的是一组古诗词,这就大大实现了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理念,也实现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浏览、略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
当然,古诗词在群文阅读中的策略,还有更多的途径,还要探讨更科学的途径,我愿投身其间,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王玉,栾静.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50-251.
[2]余皓婷,吕沙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23):222-223
作者简介:张丕香;1972年5月29日;女;湖南临澧;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小一;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