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及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DSI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I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关键词:护理;支气管哮喘;心理;复发;影响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63-02
护理干预是指立足于护理理论,充分结合护理诊断结果,参照事先计划好的干预方案开展的系统性护理活动【1】;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生理功能恢复、保持患者心理健康、预防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近年来,护理干预凭借其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当中。为提升护理效率与质量,减少并发症,增强护理满意程度,本文将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均符合王吉耀主编《内科学》诊断标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7.5岁,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15.0±11.5年;對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0±8.5岁,病程2~31年,平均病程16.5±1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参照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症状、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向患者介绍支气管哮喘病因,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③强调药物治疗以及遵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④为患者介绍支气管哮喘患的诱发因素。比如:花粉、细菌、鱼虾、尘螨、病毒、牛奶以及刺激性气体等均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⑤让患者熟知支气管哮喘发病前兆,培养患者简单的自我病情处理能力,促使患者在发病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⑥让患者明确服用剂量、时间、疗程,熟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此同时,还应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⑦指导患者采用峰流速仪进行自我监测,并及时做好记录;⑧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若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应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心情低落原因,及时进行疏导,改善患者悲观失落的负面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信心以及自我认知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让家属积极加入患者护理工作当中。
1.3判断标准
评定患者心理状态采用DSI(抑郁状态问卷)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范围:0.25分~1.00分。无抑郁:SDI与SDS评分小于0.50分;轻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在0.50分与0.59分之间;中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在0.60分与0.99分之间;重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大于或者等于0.70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定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I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多种细胞因子、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共同参与的一种非特异性、常见的、呼吸道炎性反应【2】。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喘息等。支气管哮喘中涉及炎性介质、炎性细胞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其中,白三烯是其最为重要的炎性介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支气管哮喘的产生与发展【3】。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多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治疗效果、预后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低落情绪主要表现为:抑郁与焦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能够增强患者交感神经活动,将血小板、嗜血细胞激活,促使其将更多炎性介质与促凝物质释放出来。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一模式已经认可。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给予支气管炎患者科学、合理综合性干预(饮食、心理、健康教育、运动)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抑郁、焦虑、恐慌情绪,并让患者清楚认识到消极情绪对病情的不利影响,激发患者的适应应对机制发挥作用,促使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早日摆脱病魔【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I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缓解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降低随访复发几率。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玉.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114-115.
[2] 傅红飞.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8):24-25.
[3] 王淑萍,李秦.72例老年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206-207.
[4] 关紫嫦.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和复发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7):1511-1512.
关键词:护理;支气管哮喘;心理;复发;影响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63-02
护理干预是指立足于护理理论,充分结合护理诊断结果,参照事先计划好的干预方案开展的系统性护理活动【1】;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生理功能恢复、保持患者心理健康、预防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近年来,护理干预凭借其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当中。为提升护理效率与质量,减少并发症,增强护理满意程度,本文将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均符合王吉耀主编《内科学》诊断标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7.5岁,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15.0±11.5年;對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0±8.5岁,病程2~31年,平均病程16.5±1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参照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症状、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向患者介绍支气管哮喘病因,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③强调药物治疗以及遵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④为患者介绍支气管哮喘患的诱发因素。比如:花粉、细菌、鱼虾、尘螨、病毒、牛奶以及刺激性气体等均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⑤让患者熟知支气管哮喘发病前兆,培养患者简单的自我病情处理能力,促使患者在发病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⑥让患者明确服用剂量、时间、疗程,熟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此同时,还应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⑦指导患者采用峰流速仪进行自我监测,并及时做好记录;⑧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若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应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心情低落原因,及时进行疏导,改善患者悲观失落的负面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信心以及自我认知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让家属积极加入患者护理工作当中。
1.3判断标准
评定患者心理状态采用DSI(抑郁状态问卷)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范围:0.25分~1.00分。无抑郁:SDI与SDS评分小于0.50分;轻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在0.50分与0.59分之间;中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在0.60分与0.99分之间;重度抑郁:SDI与SDS评分大于或者等于0.70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定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I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多种细胞因子、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共同参与的一种非特异性、常见的、呼吸道炎性反应【2】。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喘息等。支气管哮喘中涉及炎性介质、炎性细胞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其中,白三烯是其最为重要的炎性介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支气管哮喘的产生与发展【3】。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多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治疗效果、预后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低落情绪主要表现为:抑郁与焦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能够增强患者交感神经活动,将血小板、嗜血细胞激活,促使其将更多炎性介质与促凝物质释放出来。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一模式已经认可。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给予支气管炎患者科学、合理综合性干预(饮食、心理、健康教育、运动)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抑郁、焦虑、恐慌情绪,并让患者清楚认识到消极情绪对病情的不利影响,激发患者的适应应对机制发挥作用,促使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早日摆脱病魔【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I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缓解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降低随访复发几率。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玉.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114-115.
[2] 傅红飞.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8):24-25.
[3] 王淑萍,李秦.72例老年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206-207.
[4] 关紫嫦.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和复发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7):151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