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把北京四中老师的《雨巷》上课视频找来看了,感触颇多,现谈谈我的体会。
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的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的。
新课标提倡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探讨逐步加以解决,从而使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老师在课的每一段都不断引发学生感受与思考,这节课是在不断的提问与引导中完成的。其实,怎样引导提问、怎样层层推进很有讲究。所提的问题要深浅适当、有层次感,且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让学生有兴趣,这并不容易。如讲到油纸伞这个意象,老师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想到电视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就是常打着油纸伞的。于是老师顺势让学生从朴实、古老等方面去体会油纸伞这一意象所唤起的感觉。不妨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把油纸伞换成塑料雨衣,那味道就两样了。所以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诗歌的美。老师这节课的节奏也掌握得比较好,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而且又能扣住教学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我想,诗歌教学除了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以外,还要努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一是应当重视阅读的第一印象。讲诗歌一定要重视阅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沉浸到作品的氛围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这一点老师已经做得不错,课堂开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引导朗读,效果不错。第一印象也就是直观感受,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老师也有一处提到了直观感觉,可惜未能突出,也未能帮助学生了解怎样去获取这种直观感觉。
教师应当向学生提示,第一印象的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这第一印象是分析欣赏一首诗的前提与基础。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是有他们的阅读印象的,如果老师能就此强调这个前提对诗歌欣赏的重要,并引申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读诗的方法,那教学效果就会凸现出来。
二是应当给学生提示:诗的欣赏不宜直解。老师大约会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也不止一次说到诗的多义性。当第二遍朗读完时,老师问大家感受如何,同学们几乎都说很美。这时老师简要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前后变化以及《雨巷》写作的时代背景。当然,对于理解《雨巷》来说,这也可以提供一种背景。但同时必须说明,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与体验,对《雨巷》的理解不应是单一的。这样,就可以和理解诗的多义性这一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了。我还发现,学生谈他们阅读《雨巷》的感受时,有的感觉太实,某些同学径直理解为失恋之作。面对学生这种太实的读诗法,老师应当提醒;诗歌欣赏的要义是不宜直解。
第三,归纳总结的必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成为了老师的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成为了我们自己的审美体验。但如果课后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是以前不懂而现在明白了的,以后再接触现代诗歌会有什么方法,学生恐怕不见得能回答清楚。所以,我们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一定积淀。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比如,应当以阅读的直观感受或第一印象为基础,点明象征性诗歌有多义性,诗歌欣赏不宜直解,读诗要注意感受和把握意境。总之,几条主要的阅读经验最好都能提炼和突出出来,作为一种必要的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让我们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讀完《雨巷》后感到一种特别的美,这种美是怎样形成的。老师解释说是意境之美,那么到底为何会有这种意境美。其实,光是讲意境如何美是不够的,学生好奇的可能还在于造成意境美的秘密,包括诗歌形式上的成功。而这方面显然没有多少涉及。其实教材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就有知识性的考量。这道题如果老师课上一点都不讲,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也就不可能积淀读诗的必要方法。谈到这里,我想稍微展开一下,探讨《雨巷》为什么读起来非常舒缓优美,不光是意象美,还有音乐美、节奏美,而这些又怎样形成了诗作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必要条件。
首先,《雨巷》意境美的包含了音乐美。所谓音乐美,是指每一行诗读起来都会有节奏感,行与行之间则有稍微长一点的停顿。这些“停顿”又叫“音节”。
其次,《雨巷》的音乐美还在于句子结尾的韵脚之美。一般来讲,单字音或者三字音煞尾,会显得轻快,形成吟唱式。而双字音煞尾,则比较平缓,呈现悠悠诉说的调式。《雨巷》42行中有32行为双音煞尾,因此造成一种平缓舒展的效果。双声叠韵也是造成《雨巷》音乐美的一个方面。以上诸多方面,是形式问题,也是形成意境的条件。
意境之美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体验,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这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时先后用过“思想感情”“内容”“环境”“情绪”“意象”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和意境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老师应当加以说明。老师也曾经要解释意境的含义,但同样没有作为知识点凸现出来。
一堂课要讲得好,设计自然要精到,但怎样才能做到,恐怕还得靠老师的学习积累。我们常常说“教育是遗憾的艺术”。因为遗憾,因为缺陷,所以才有别样的美丽。
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的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的。
新课标提倡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探讨逐步加以解决,从而使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老师在课的每一段都不断引发学生感受与思考,这节课是在不断的提问与引导中完成的。其实,怎样引导提问、怎样层层推进很有讲究。所提的问题要深浅适当、有层次感,且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让学生有兴趣,这并不容易。如讲到油纸伞这个意象,老师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想到电视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就是常打着油纸伞的。于是老师顺势让学生从朴实、古老等方面去体会油纸伞这一意象所唤起的感觉。不妨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把油纸伞换成塑料雨衣,那味道就两样了。所以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诗歌的美。老师这节课的节奏也掌握得比较好,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而且又能扣住教学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我想,诗歌教学除了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以外,还要努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一是应当重视阅读的第一印象。讲诗歌一定要重视阅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沉浸到作品的氛围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这一点老师已经做得不错,课堂开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引导朗读,效果不错。第一印象也就是直观感受,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老师也有一处提到了直观感觉,可惜未能突出,也未能帮助学生了解怎样去获取这种直观感觉。
教师应当向学生提示,第一印象的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这第一印象是分析欣赏一首诗的前提与基础。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是有他们的阅读印象的,如果老师能就此强调这个前提对诗歌欣赏的重要,并引申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读诗的方法,那教学效果就会凸现出来。
二是应当给学生提示:诗的欣赏不宜直解。老师大约会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也不止一次说到诗的多义性。当第二遍朗读完时,老师问大家感受如何,同学们几乎都说很美。这时老师简要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前后变化以及《雨巷》写作的时代背景。当然,对于理解《雨巷》来说,这也可以提供一种背景。但同时必须说明,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与体验,对《雨巷》的理解不应是单一的。这样,就可以和理解诗的多义性这一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了。我还发现,学生谈他们阅读《雨巷》的感受时,有的感觉太实,某些同学径直理解为失恋之作。面对学生这种太实的读诗法,老师应当提醒;诗歌欣赏的要义是不宜直解。
第三,归纳总结的必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成为了老师的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成为了我们自己的审美体验。但如果课后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是以前不懂而现在明白了的,以后再接触现代诗歌会有什么方法,学生恐怕不见得能回答清楚。所以,我们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一定积淀。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比如,应当以阅读的直观感受或第一印象为基础,点明象征性诗歌有多义性,诗歌欣赏不宜直解,读诗要注意感受和把握意境。总之,几条主要的阅读经验最好都能提炼和突出出来,作为一种必要的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让我们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讀完《雨巷》后感到一种特别的美,这种美是怎样形成的。老师解释说是意境之美,那么到底为何会有这种意境美。其实,光是讲意境如何美是不够的,学生好奇的可能还在于造成意境美的秘密,包括诗歌形式上的成功。而这方面显然没有多少涉及。其实教材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就有知识性的考量。这道题如果老师课上一点都不讲,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也就不可能积淀读诗的必要方法。谈到这里,我想稍微展开一下,探讨《雨巷》为什么读起来非常舒缓优美,不光是意象美,还有音乐美、节奏美,而这些又怎样形成了诗作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必要条件。
首先,《雨巷》意境美的包含了音乐美。所谓音乐美,是指每一行诗读起来都会有节奏感,行与行之间则有稍微长一点的停顿。这些“停顿”又叫“音节”。
其次,《雨巷》的音乐美还在于句子结尾的韵脚之美。一般来讲,单字音或者三字音煞尾,会显得轻快,形成吟唱式。而双字音煞尾,则比较平缓,呈现悠悠诉说的调式。《雨巷》42行中有32行为双音煞尾,因此造成一种平缓舒展的效果。双声叠韵也是造成《雨巷》音乐美的一个方面。以上诸多方面,是形式问题,也是形成意境的条件。
意境之美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体验,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这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时先后用过“思想感情”“内容”“环境”“情绪”“意象”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和意境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老师应当加以说明。老师也曾经要解释意境的含义,但同样没有作为知识点凸现出来。
一堂课要讲得好,设计自然要精到,但怎样才能做到,恐怕还得靠老师的学习积累。我们常常说“教育是遗憾的艺术”。因为遗憾,因为缺陷,所以才有别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