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并且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却获了大奖,与其跳出“零度写作”饱含温度地抒发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自由和平的珍惜莫不关联。文中,作者不仅将深沉的情感寄托在毒气室、焚尸炉、绞刑架上,寄托在参观者的一言一行中,同时,也倾洒在奥斯维辛的一草一木上。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高论在这里同样适用。
  其实,文中关于奥斯维辛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有两处,一处是第一段“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另外一处是最后一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两处景物描写,除了词汇象征性做了微调之外,几乎完全一致,明媚的阳光、成荫的绿树、大门附近嬉戏的孩子……但营造的意境却是天壤之别,传达的情感亦是喜怒不一,其中缘由何在,笔者试做一番探究。
  首先,两次景色描写,心境不同
  前者是作者刚刚来到这里,来到布热金卡,来到“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恐怖的画面自然会在作者脑海中复制多次,诅咒多次,画风自然也与“美好”二字无关,可当作者的脚踏进这里的那一刻,现实与幻想有着截然的区别,强烈的反差,更激化了作者的强烈的愤怒和控诉,“最可怕”的感慨也是情理之中。
  后者是作者观察游历之后做出的描写,此时,经过一番酣畅淋漓地“口诛笔伐”,作者心中的块垒有所纾解,尤其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那朵怒放的雏菊花让作者看到生命的生生不息,不可被阻挡,不可被压抑,不可被消灭。照片墙上温和地微笑着的姑娘,又让作者看到了世间最美的微笑,永远不能摧垮的人性之光。可以说,此时的作者,满腔的愤怒有所平复,心中的希望和信念被重新点燃。所以,离开时布热金卡时,画面中自然就多了些冷静与思考,多了些暖意与希望,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
  其次,两次景色描写,寓意不同
  前者,作者是这样评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是……”“某种意义”指的是对于历史的态度,曾经的历史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历史被人们忘记。这里的美景有如“温柔富贵乡”或者说是“糖衣炮弹”’,总是容易麻痹人的思想,逐渐的忘却,最终成为背叛历史的罪人,尤其对于有着“继往开来”之作用的儿童而言。这里的美景更多的表现了作者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尽管忘却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决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而美景更容易让人忘记过去,所以才“最可怕”。
  后者,作者评论“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记得有句英语名言“No news Is good news”,大概意思是说,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奥斯维辛再合适不过了。罪恶的奥斯维辛已经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它静静地待在原地,带给人民的是警醒,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意味着重现的历史灾难。所以,“没有新鲜东西”从某种角度说是一个大好的新闻,意味着当下是和平的。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此时就是“和平”的象征,而且出现在文章结尾,预示着要永远和平下去,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这时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更是和平的天使,他们在每一位生者的心中播种下文明与自由的种子,让人性之花、尊重生命之花在每一位生者心中绽放。
  再次,两处景物描写,手法不同
  前者,画面特点与情感明显不一致,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关于“以乐景写哀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就是典型。但笔者认为,既然是对比,不仅要将乐景渲染至极,也要将哀情浓墨重彩。作者罗森塔尔做的就很好。“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噩梦”、“可怕”、“颠倒”,连用四个“不该”两个“永远”,还有“人间地狱”的定性,可以说,作者通过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控诉,将“乐景”与“哀情”的反差进行到底。
  后者从景和情的关系上说,应该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没有“露骨”的情感宣泄,而是在自然平实的记录描写中,展现给人一种安谧、秀丽、祥和的画面,似乎不再是控诉,而是在勾勒一种美好的人生图景,这里没有战争,这里只有自由与和平,幸福与和谐。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想象和思考。可以说,作者并未用战争的恐怖来迫使人们远离战争,而是用和平的美好与珍贵来唤醒人们,让人们铭记罪恶,但又不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正是源于一名优秀记者崇高的使命感和敏锐目光,才能够使作者透过平静的生活表象发掘出震撼人们内心的东西,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铭记历史,昭示和平,从而实现了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正定中学。
其他文献
笔者在教学《品质》时,依据以学定教、以问促思、以思导学的原则,被班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吸引,在课堂教学时,顺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认真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研讨,一样顺利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  一、不可忽视的“人”——格斯拉的哥哥  在教学这篇小说时,经过细读品味,就可以注意到哥哥这个人物,看似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却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质”的内涵和
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主题鲜明,结构层次清楚。同时又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意味绵长。考虑到学生之前学习的议论文比较少,对这一文体只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和认识不一定深刻。根据以往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分辨出文章的论点,但对论据、论证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另外,本册第六单元是演讲主题,因此演说文的相关知识在此暂不涉及,这一课的设计着重从教学议论文角度去考虑。
笔者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在以往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提高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一、不变的标准:信、达、雅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一直对翻译方法比较重视,我国翻译学理论先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准确为“信”,通顺流畅为“达”,语言优美为“雅”
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伏笔的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感。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直到作者把伏笔揭开,才恍然明
读罢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心起伏难平。感谢史铁生,感谢他的《我与地坛》,让我在还年轻的时候,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懂得了该怎样对待生命。  历经人生的沧桑,历经岁月的磨难,在接受了大悲大喜之后,史铁生把对生命的思考注进了这部《我与地坛》中。与其说史铁生是作家,倒不如说他是哲人。在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劫难后,在死亡还远没有到来之前,他开始了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尽管痛苦,但作者还是艰难地走了下去。  
《神的一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大地的眼睛”板块的一篇课文,选自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一书。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将《瓦尔登湖》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之首。课堂教学中对于选文的解读往往仅从专题和板块的角度出发,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总结为表现梭罗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也就使《神的一滴》与其他热爱大自然的文章别无两样。更难以让学生明白这部
作文立意相当于施工图纸,确定了写作大方向,安排写作思路和结构才有可能。教师不妨从学生思维方式作为引导突破口,利用作文实例,展开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比对研究,通过求新求异求变化,找到立意切入点,这对提升学生作文实战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定向思维,凸显表达要义  所谓定向思维,就是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的确定区域范围的思维活动。高中作文命题时,全命题、半命题带有一定的规定属性,有些材料作文也会给出
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语文认知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认知活动表现、展示出来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活动作为与语文核心素养对接的轴心,精心设计丰富的语文实
文本是意义不确定,也未实现的言语成品,它在作者创作和读者理解中存在,文学文本尤其如此。文本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即“闲笔”为读者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写作叙事学认为,空白往往会由闲笔来设色。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而“闲笔”是散文“形散”特点的最大体现。细致探究散文的“闲笔”,能洞察文本中之“设色”。以“闲笔”为突破口,发现“闲笔”之所在,挖掘“闲笔”之用意,引导学生探究体验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选录了清代桐城派鼻祖方苞的代表作《左忠毅公逸事》。此文我读过多次,也讲授过多次,本以为熟悉之处再无风景。但今天再次阅读它时,又有了新的感受。诚如黑塞所言,“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不仅体会到了这篇文章选材典型,语言精炼,叙事简洁传神,更深深地感到:看似寻常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