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写”挤进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写”到底应该如何挤进阅读教学的课堂?我们的设想是,选定一篇课文作为切入口,先由教研组内的成员分别就“如何把‘写’挤进课堂”作一番自由探索,然后进行比照分析,找出症结,最后再寻求解决之道。经过商量,大家选定了苏教版三下《荷花》一课作为研究内容,由两位教师分别在不同班级执教。
一、案例——呈现最真实的课堂
第一位教师抓的是课文第4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来进行想象和仿写:
师:这个省略号里藏着好多小动物呢。它们对“我”说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青蛙 ,告诉我 。 , 。
生: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天捉虫的趣事。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山坡上美丽的风景。
第二位老师抓住了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白荷花的句群来做文章:
师:(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段话写得非常有层次,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看看作家是如何做到的?
生:他是按照先总再分的顺序写的,而且连用了三个“有的”。
师:很好。大家能不能写一段话,也用上这样的结构?
生:操场上,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荡秋千,还有的在做游戏。
生: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很鲜艳。有的花瓣像流水一样向下伸去;有的花瓣卷成一团,像个小绒球;有的花瓣像根根钢针似的,直直地向上立着,感觉很严肃。
这是两节“原生态”的课,它真实地反映了一线教师进行“读”中挤“写”教学的现状。课后研讨时,多数老师认为,两节课虽选点不同,但都关注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对并列句式和“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了迁移。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动笔就会有收获,至于训练哪里,要因执教者研究文本的不同而异。有的老师认为,日常的阅读教学应该把能够进行写的地方都练一遍,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增加课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可以为各种检测考试服务,一举多得。理性些的老师认为,当文本中存在不止一处训练点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行不通,仅凭执教者的个人喜好来取
舍也缺乏理智,每一课中应该存在一个最佳训练点,但应依据什么标准,以及如何判断选择,他们有些迷茫。
二、 会诊——拨开纷扰的乱象
认真分析教学案例及教师意见,不难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如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不良倾向:
1. 滥。部分教师内心比较认同把“写”挤进“读”理念的强势地位,但却把“写”当作了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状况的万能灵药。他们认为,多写总比少写好,付出就会有回报。一位教师在同一单元的教学中,课课都安排了写的环节:教学《海伦•凯勒》时要写海伦•凯勒练习说话的场景;教学《二泉映月》时要写阿炳卖艺度日的艰难;教学《郑和远航》时要写第几次远航遇到的危险……且不去讨论这些设计有无必要,是否精当,单从数量上看,恐怕很少有学生吃得消。
它演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题海战术”,恐怕又掉进了“高耗低效”的怪圈。
2. 乱。主要表现为“写”之无序、“写”之无据,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罢,随意而为,缺乏从整个文本、整个单元乃至前后学段联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意识。例如《荷花》一文第二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虽然很好,但据此让学生去另外写一件事情或一处景物,就势必造成情境的转换显得生硬和突然,学生在课文情境和练笔情境中来回奔忙,冲淡了对课文整体神韵的品味和感悟,有点得不偿失。这样去“写”,瞄准的只是文本语言外在的“形”,与文本内在的“神”贴合得并不好。
3. 浅。有的教师从文中随便选一处就让学生写,却不考虑选的点训练价值大小,以及如何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荷花》一文抓住第4自然段的省略号让学生练笔,是很值得商榷的。虽然“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两句话句式整齐,省略号暗藏玄机,似乎值得写。可只要学生一动笔,他们就只会照葫芦画瓢,写出“青蛙蹦过来,告诉我害虫的味道”之类的句子,思维难度太小,且前后连缀起来斟酌,会发现原文语境遭到了破坏,读起来感觉累赘。结合整段话以及全文来看,宜用比较舒缓的语调,把这一段读得越来越轻柔,以达到物我相融、余音悠长的效果,营造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静界”,才比较符合原文的意境。
三、 改进——把准“读”中挤“写”的脉
如何把“写”挤进阅读教学中呢?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尺度、手中有策略,坚持紧扣文本进行训练和拓展、发展学生语言、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本理念,体现“适度、适时、得法”六字要求,把准“读”中挤“写”的脉搏。
1. 适度。首先要从“写”的长度和数量上来把握。同一单元阅读教学中“写”的迁移最好安排一次,每一次的“写”也无须长篇大论,训练到点子上即可,因为“多写”与“增效”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另外,要做到适度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要求来进行,不可拔高,也不要降低要求。像执教《荷花》的第一位老师的教学就属于降低了“写”的要求。
2.适时。把“写”挤进去的目标要明确,时机把握要准确,不可为写而写。《荷花》所处的第四单元,还有两篇课文,《赶海》情趣盎然,《古诗两首》韵味无穷。把“写”挤进“读”,除了要做到“适度”外,还要做到“适时”。“适时”大致包含两点意思,一是要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而及时地“写”,二是“写”要适合学生心智发育的年龄阶段。如果去模仿《赶海》的倒叙手法和首尾呼应等写作特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无异强人所难,《古诗两首》则更不必说。其实编者为我们做了很巧妙的安排——学完《赶海》说说童年趣事,学完古诗说说它所描绘的景象。注意,编者要求的是“说”,而不是我们意欲增加的“写”。
3.得法。从训练的手段上讲,是指教师要讲究训练的方式方法,不能把“写”强行挤进去,既要注意“读”与“写”的自然转换,也要注意发现本单元、本册、本年级前后之间读写能力的逻辑联系,科学寻找训练的点,用整合的思维去安排“写”;从训练的目的来讲,既要让学生通过“写”感受到文本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到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精神得到丰富和成长,又要让学生悟得写的门径;从训练的过程来说,要适当进行点拨评议,不能只为展示教学理念或教学环节,“写”也匆匆,去也匆匆。
四、 整合——探寻“写”的最佳路径
那么,《荷花》这篇课文到底适不适合把“写”挤进去,究竟有没有一个较佳的训练方案?答案是肯定的。课文第3自然段中就藏有一处“形神俱备”的能够使“言意兼得”的训练点,它完全可以把“总——分”构段方式和“有的……有的……”并列句式都融合进来。下面是笔者教学第3自然段时的片段:
师:(课件演示:荷塘中各具情态的白荷花)白荷花到底有哪些优美的姿势,作者并没有写出来。叶圣陶爷爷也许是想让我们通过想象去感受荷花的千姿百态,或许是故意要考考小朋友们,看你们能不能写得比他还要好。有信心写好吗?
生:有!
师:写的时候要抓住原文中的哪些关键词句进行描写啊?
生: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生:还有一个“美”字。
(学生练笔)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你看,这边有两朵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像亲密的小姐妹在窃窃私语;你看,那边几片大圆盘间,有一朵荷花悄悄地露出了小半边脸,正含羞地向我们张望呢!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面,好像是在和谁捉迷藏;有的荷花刚刚露出水面,风一吹,好像是观音菩萨的宝座在轻轻摇动……
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写的句子放到文章中去。现在,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有两个了,除了叶圣陶爷爷,还有一个是——
生:我!
师:真好!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写是非常成功的,“依偎在一起的荷花”“露出小半边脸的荷花”等呈现出不同的风姿,既细化了作者的描写,又丰富了文本的意境,且与原文气脉相通,相得益彰。
因此,把“写”挤进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宜统筹安排、优化组合,找准结合点。从数量上说,同一单元中精心安排一处即可,以减轻学生“写”的负担;从方法上说,不同课文的技能训练不能简单重复,要变换途径,灵活训练;从样式上说,仿写、改写、扩写等,要因文而异,不能机械呆板。对多数课文中的“写”机,可采取在课堂上说说、想想、品品的方式加以解决,悟其神、解其意、知其格、明其法即可。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县行知实验小学)
一、案例——呈现最真实的课堂
第一位教师抓的是课文第4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来进行想象和仿写:
师:这个省略号里藏着好多小动物呢。它们对“我”说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青蛙 ,告诉我 。 , 。
生: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天捉虫的趣事。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山坡上美丽的风景。
第二位老师抓住了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白荷花的句群来做文章:
师:(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段话写得非常有层次,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看看作家是如何做到的?
生:他是按照先总再分的顺序写的,而且连用了三个“有的”。
师:很好。大家能不能写一段话,也用上这样的结构?
生:操场上,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荡秋千,还有的在做游戏。
生: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很鲜艳。有的花瓣像流水一样向下伸去;有的花瓣卷成一团,像个小绒球;有的花瓣像根根钢针似的,直直地向上立着,感觉很严肃。
这是两节“原生态”的课,它真实地反映了一线教师进行“读”中挤“写”教学的现状。课后研讨时,多数老师认为,两节课虽选点不同,但都关注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对并列句式和“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了迁移。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动笔就会有收获,至于训练哪里,要因执教者研究文本的不同而异。有的老师认为,日常的阅读教学应该把能够进行写的地方都练一遍,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增加课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可以为各种检测考试服务,一举多得。理性些的老师认为,当文本中存在不止一处训练点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行不通,仅凭执教者的个人喜好来取
舍也缺乏理智,每一课中应该存在一个最佳训练点,但应依据什么标准,以及如何判断选择,他们有些迷茫。
二、 会诊——拨开纷扰的乱象
认真分析教学案例及教师意见,不难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如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不良倾向:
1. 滥。部分教师内心比较认同把“写”挤进“读”理念的强势地位,但却把“写”当作了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状况的万能灵药。他们认为,多写总比少写好,付出就会有回报。一位教师在同一单元的教学中,课课都安排了写的环节:教学《海伦•凯勒》时要写海伦•凯勒练习说话的场景;教学《二泉映月》时要写阿炳卖艺度日的艰难;教学《郑和远航》时要写第几次远航遇到的危险……且不去讨论这些设计有无必要,是否精当,单从数量上看,恐怕很少有学生吃得消。
它演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题海战术”,恐怕又掉进了“高耗低效”的怪圈。
2. 乱。主要表现为“写”之无序、“写”之无据,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罢,随意而为,缺乏从整个文本、整个单元乃至前后学段联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意识。例如《荷花》一文第二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虽然很好,但据此让学生去另外写一件事情或一处景物,就势必造成情境的转换显得生硬和突然,学生在课文情境和练笔情境中来回奔忙,冲淡了对课文整体神韵的品味和感悟,有点得不偿失。这样去“写”,瞄准的只是文本语言外在的“形”,与文本内在的“神”贴合得并不好。
3. 浅。有的教师从文中随便选一处就让学生写,却不考虑选的点训练价值大小,以及如何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荷花》一文抓住第4自然段的省略号让学生练笔,是很值得商榷的。虽然“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两句话句式整齐,省略号暗藏玄机,似乎值得写。可只要学生一动笔,他们就只会照葫芦画瓢,写出“青蛙蹦过来,告诉我害虫的味道”之类的句子,思维难度太小,且前后连缀起来斟酌,会发现原文语境遭到了破坏,读起来感觉累赘。结合整段话以及全文来看,宜用比较舒缓的语调,把这一段读得越来越轻柔,以达到物我相融、余音悠长的效果,营造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静界”,才比较符合原文的意境。
三、 改进——把准“读”中挤“写”的脉
如何把“写”挤进阅读教学中呢?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尺度、手中有策略,坚持紧扣文本进行训练和拓展、发展学生语言、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本理念,体现“适度、适时、得法”六字要求,把准“读”中挤“写”的脉搏。
1. 适度。首先要从“写”的长度和数量上来把握。同一单元阅读教学中“写”的迁移最好安排一次,每一次的“写”也无须长篇大论,训练到点子上即可,因为“多写”与“增效”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另外,要做到适度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要求来进行,不可拔高,也不要降低要求。像执教《荷花》的第一位老师的教学就属于降低了“写”的要求。
2.适时。把“写”挤进去的目标要明确,时机把握要准确,不可为写而写。《荷花》所处的第四单元,还有两篇课文,《赶海》情趣盎然,《古诗两首》韵味无穷。把“写”挤进“读”,除了要做到“适度”外,还要做到“适时”。“适时”大致包含两点意思,一是要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而及时地“写”,二是“写”要适合学生心智发育的年龄阶段。如果去模仿《赶海》的倒叙手法和首尾呼应等写作特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无异强人所难,《古诗两首》则更不必说。其实编者为我们做了很巧妙的安排——学完《赶海》说说童年趣事,学完古诗说说它所描绘的景象。注意,编者要求的是“说”,而不是我们意欲增加的“写”。
3.得法。从训练的手段上讲,是指教师要讲究训练的方式方法,不能把“写”强行挤进去,既要注意“读”与“写”的自然转换,也要注意发现本单元、本册、本年级前后之间读写能力的逻辑联系,科学寻找训练的点,用整合的思维去安排“写”;从训练的目的来讲,既要让学生通过“写”感受到文本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到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精神得到丰富和成长,又要让学生悟得写的门径;从训练的过程来说,要适当进行点拨评议,不能只为展示教学理念或教学环节,“写”也匆匆,去也匆匆。
四、 整合——探寻“写”的最佳路径
那么,《荷花》这篇课文到底适不适合把“写”挤进去,究竟有没有一个较佳的训练方案?答案是肯定的。课文第3自然段中就藏有一处“形神俱备”的能够使“言意兼得”的训练点,它完全可以把“总——分”构段方式和“有的……有的……”并列句式都融合进来。下面是笔者教学第3自然段时的片段:
师:(课件演示:荷塘中各具情态的白荷花)白荷花到底有哪些优美的姿势,作者并没有写出来。叶圣陶爷爷也许是想让我们通过想象去感受荷花的千姿百态,或许是故意要考考小朋友们,看你们能不能写得比他还要好。有信心写好吗?
生:有!
师:写的时候要抓住原文中的哪些关键词句进行描写啊?
生: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生:还有一个“美”字。
(学生练笔)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你看,这边有两朵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像亲密的小姐妹在窃窃私语;你看,那边几片大圆盘间,有一朵荷花悄悄地露出了小半边脸,正含羞地向我们张望呢!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面,好像是在和谁捉迷藏;有的荷花刚刚露出水面,风一吹,好像是观音菩萨的宝座在轻轻摇动……
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写的句子放到文章中去。现在,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有两个了,除了叶圣陶爷爷,还有一个是——
生:我!
师:真好!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写是非常成功的,“依偎在一起的荷花”“露出小半边脸的荷花”等呈现出不同的风姿,既细化了作者的描写,又丰富了文本的意境,且与原文气脉相通,相得益彰。
因此,把“写”挤进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宜统筹安排、优化组合,找准结合点。从数量上说,同一单元中精心安排一处即可,以减轻学生“写”的负担;从方法上说,不同课文的技能训练不能简单重复,要变换途径,灵活训练;从样式上说,仿写、改写、扩写等,要因文而异,不能机械呆板。对多数课文中的“写”机,可采取在课堂上说说、想想、品品的方式加以解决,悟其神、解其意、知其格、明其法即可。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县行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