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国创立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民国初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迫切需要设计人才,而传统的师徒制已无法提供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设计师,因此,各类美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北京美术学校就是于1918年4月15日在梁启超的倡导下成立的,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的美术院校。
【关键词】:美术;中国近代设计;教育模式
一、中国近代设计教育的起源
我國自古以来的设计教育都是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教育模式,设计教育也大都是工艺、陶瓷的相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辛亥革命的继起以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激起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商人罢市、抵制日货的运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与艺术设计活动联系密切的传统手工艺生产领域也一度出现了复兴和发展,一些机器生产形式的现代工艺也应运而生,主要以染织、陶瓷生产领域最为突出,1889年上海建立的机器织布局等等,面对这样的大发展,专业的设计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师徒制无法提供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设计师,专门化的设计教育尚未起步,因而当时各工厂需要图案与意匠图,只能向日本购买,从而使日本大发横财,因此,一些学校出现了增设图案科的意愿,出现了早期艺术设计教育的萌芽期。
张謇在整理的《雪宦绣谱》的前言中写:
“莽莽中国,独缺工艺之书耳!一人决艺,死便休息,而泯焉无传者。”
“伊古以来,凡能成一艺之名,孰不有其独运之深心,与不可磨之精气,而浮沤霅电,瞬息即逝,徒留其存亡疑似之名,而终无以禅其深造自得之法,岂非生人之大憾。”[1]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开办工艺教育在当时是极其必要的。在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越来越繁荣,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商业美术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照相布景、舞台美术、书籍装帧、商业广告、商品包装等设计行业兴旺一时。一些报社、印书馆开始采用师徒相授的方式自行培养设计人才[2]
除此之外,五四运动前后也是中国教育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国内外的各种教育思想纷纷登上舞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和职业教育思潮。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儿童、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主义”等主张,要求将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纳入教学过程,使教育者从做中学,重视儿童经验,注意发展儿童的知能观点[3]。这种教育理论经胡适、蔡元培等人在中国传播,杜威也亲自在中国宣传其理论,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使得手工教育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各类院校对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视,使之后各类美术专门院校的成立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成立
雷圭远在1947年所写的《回溯三十年来中国之图案教育》一文中提出,中国图案教育创始于1918年国立美术学校图案系,这也是“中国图案教育的初创时代”也就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萌芽期。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1919年4月15日成立的,第一任校长是留学日本的郑锦,成立之时,教育部曾派一位次长出席成立大会,并在会上致辞,阐明创办美术学校的目的:一为社会教育界提倡美育;二为中小学提供师资;三为社会实业界改良制造品。[4]北大校长蔡元培也前往参加开学典礼,他在演说中指出适合该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惟绘画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故兹校因经费不敷之故,而先设二科,所设者为绘画与图案甚合也。惟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者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于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善雕刻,而画家尤注意于体积光影之别,甚至兹校于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以助中国图画之发展,并增设雕刻科,以助西洋图画之发展也。”[5]
由此可见,图案科在当时社会中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的。美术院校设立的图案科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建校之前的1918年3月2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就开始了招生。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招生
学科,先设绘画图案两科。名额,每科五十人。资格,高等小学毕业及与有同等学历者。征费,学费全年十元,在校寄宿者每月膳费五元,均分三期缴纳书籍用品制服等费,入学时先缴二十元。报名,三月一日至三月十八日止,须缴证金一元,四寸半相片一张,并呈验毕业或毕业证书。地点,北京前京畿道本校,湖北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上海西门外小菜场西口,江苏省教育会。试验学科及日期,高小毕业者试验国文算术图画,非高小毕业者加试历史地理理科,以三月二十日为试验期。开学,四月八日。附件,本届在上海武昌录取各生定期由本校招考员带同来京准给车费半额。
此后在1918年3月14日又一次在上海《申报》进行了招生。可见其招生力度之大。
三、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发展
国立北京美术院校于1918年创校之时由于经费的问题只设立了中等部,以欲从事于美术及美术工艺者授以必须之技能、并陶冶其品行为目的。中等部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别开设了图案科和绘画科,图案科又分作工艺图案和建筑装饰图案两部。该校于1920年增设了师范科。到1922年,该校正式定名为国立美术专门学校,这所学校亦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同年,师范科、中等部停办,成立高等部,高等部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三年,设西洋画科、图案画科、中国画科、图画手工师范科,以养成美术专门技术家和师范学校、中学校之图画手工教员为目的。上海《申报》于1923年7月22日登出该校的招生广告。
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招生
中国画系、西洋画系、图案系各一年级,每级三十名男女同学。日期,报名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五日止,八月十日起试验京沪同时发行。地址,报名及考试分京沪两处,京在西城简京绕道本校,沪在宝山路与西里尚公小学校(简章)函索或到阅。
自此之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经历了考试风潮、换校长风波、复校运动会等等。
四、结语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公办的美术院校,在其成立之时,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虽然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各国忙于战后的重建无暇东顾,使得此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19年的五四运动也出现了抵制日货、抵制舶来品等的运动,更加刺激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寿,雪宦绣谱[M],南通:翰墨林书局,1919。
[2]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第75页。
[5]见《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4月18日,转引自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9—90页。
作者简介:李娜,1992年4月8日出生,女,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关键词】:美术;中国近代设计;教育模式
一、中国近代设计教育的起源
我國自古以来的设计教育都是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教育模式,设计教育也大都是工艺、陶瓷的相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辛亥革命的继起以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激起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商人罢市、抵制日货的运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与艺术设计活动联系密切的传统手工艺生产领域也一度出现了复兴和发展,一些机器生产形式的现代工艺也应运而生,主要以染织、陶瓷生产领域最为突出,1889年上海建立的机器织布局等等,面对这样的大发展,专业的设计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师徒制无法提供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设计师,专门化的设计教育尚未起步,因而当时各工厂需要图案与意匠图,只能向日本购买,从而使日本大发横财,因此,一些学校出现了增设图案科的意愿,出现了早期艺术设计教育的萌芽期。
张謇在整理的《雪宦绣谱》的前言中写:
“莽莽中国,独缺工艺之书耳!一人决艺,死便休息,而泯焉无传者。”
“伊古以来,凡能成一艺之名,孰不有其独运之深心,与不可磨之精气,而浮沤霅电,瞬息即逝,徒留其存亡疑似之名,而终无以禅其深造自得之法,岂非生人之大憾。”[1]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开办工艺教育在当时是极其必要的。在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越来越繁荣,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商业美术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照相布景、舞台美术、书籍装帧、商业广告、商品包装等设计行业兴旺一时。一些报社、印书馆开始采用师徒相授的方式自行培养设计人才[2]
除此之外,五四运动前后也是中国教育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国内外的各种教育思想纷纷登上舞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和职业教育思潮。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儿童、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主义”等主张,要求将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纳入教学过程,使教育者从做中学,重视儿童经验,注意发展儿童的知能观点[3]。这种教育理论经胡适、蔡元培等人在中国传播,杜威也亲自在中国宣传其理论,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使得手工教育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各类院校对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视,使之后各类美术专门院校的成立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成立
雷圭远在1947年所写的《回溯三十年来中国之图案教育》一文中提出,中国图案教育创始于1918年国立美术学校图案系,这也是“中国图案教育的初创时代”也就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萌芽期。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1919年4月15日成立的,第一任校长是留学日本的郑锦,成立之时,教育部曾派一位次长出席成立大会,并在会上致辞,阐明创办美术学校的目的:一为社会教育界提倡美育;二为中小学提供师资;三为社会实业界改良制造品。[4]北大校长蔡元培也前往参加开学典礼,他在演说中指出适合该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惟绘画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故兹校因经费不敷之故,而先设二科,所设者为绘画与图案甚合也。惟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者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于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善雕刻,而画家尤注意于体积光影之别,甚至兹校于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以助中国图画之发展,并增设雕刻科,以助西洋图画之发展也。”[5]
由此可见,图案科在当时社会中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的。美术院校设立的图案科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建校之前的1918年3月2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就开始了招生。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招生
学科,先设绘画图案两科。名额,每科五十人。资格,高等小学毕业及与有同等学历者。征费,学费全年十元,在校寄宿者每月膳费五元,均分三期缴纳书籍用品制服等费,入学时先缴二十元。报名,三月一日至三月十八日止,须缴证金一元,四寸半相片一张,并呈验毕业或毕业证书。地点,北京前京畿道本校,湖北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上海西门外小菜场西口,江苏省教育会。试验学科及日期,高小毕业者试验国文算术图画,非高小毕业者加试历史地理理科,以三月二十日为试验期。开学,四月八日。附件,本届在上海武昌录取各生定期由本校招考员带同来京准给车费半额。
此后在1918年3月14日又一次在上海《申报》进行了招生。可见其招生力度之大。
三、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发展
国立北京美术院校于1918年创校之时由于经费的问题只设立了中等部,以欲从事于美术及美术工艺者授以必须之技能、并陶冶其品行为目的。中等部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别开设了图案科和绘画科,图案科又分作工艺图案和建筑装饰图案两部。该校于1920年增设了师范科。到1922年,该校正式定名为国立美术专门学校,这所学校亦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同年,师范科、中等部停办,成立高等部,高等部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三年,设西洋画科、图案画科、中国画科、图画手工师范科,以养成美术专门技术家和师范学校、中学校之图画手工教员为目的。上海《申报》于1923年7月22日登出该校的招生广告。
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招生
中国画系、西洋画系、图案系各一年级,每级三十名男女同学。日期,报名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五日止,八月十日起试验京沪同时发行。地址,报名及考试分京沪两处,京在西城简京绕道本校,沪在宝山路与西里尚公小学校(简章)函索或到阅。
自此之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经历了考试风潮、换校长风波、复校运动会等等。
四、结语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公办的美术院校,在其成立之时,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虽然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各国忙于战后的重建无暇东顾,使得此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19年的五四运动也出现了抵制日货、抵制舶来品等的运动,更加刺激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寿,雪宦绣谱[M],南通:翰墨林书局,1919。
[2]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第75页。
[5]见《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4月18日,转引自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9—90页。
作者简介:李娜,1992年4月8日出生,女,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