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源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关于生活之于创作的关系本不是什么新鲜理论。前者是后者的逻辑起点与源泉,这是许多理论家和实践家在论及创作规律的时候都反复说到的。近代创作源泉论述起于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1879年)中认为,作品与现实相比,保留了物质的东西,但永远不如现实生活那么美。但是“艺术的范围不限于美和所谓美的因素,而是包括现实(自然和生活)中一切能使人发生……兴趣的事物;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事物就是艺术的内容。”之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及其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基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比如普列汉诺夫对此还有进一步论述,到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又有明确而且广为人知的言说。
  这个事儿之所以还要被提起,是因为创作毕竟是一种精神劳动,它在做到一定时候进入形而上领域,而有些人会入庙堂而相忘于江湖,自认精神贵族而本末倒置;还有些则是在总结创作规律的时候要厘清理性与非理性的来源,“生活”其实也充满随机与非理性,这就像摄影中时常碰到的“偶然”,那感觉精彩非凡,但那是在“生活”里撞上的,当锦上添花可以,守株待兔不行。在更大的尺度上,创作的风习受时代影响,一阵儿一阵儿,一般来说文化人的日子好过时,多爱泡在城市里互相欣赏,搞点形式感强的;家国蹇促的时候创作就离底层更近一些;旖靡久了民风颓软国运衰微,又会倡导一阵黄钟大吕。还有机制上的原因,我们今天文艺人才体制是从下往上流动的,基于创作成就人才向上攀援,大家都淤到上面以后,又会使创造性板结,于是有各种动力推动反向的“深入”。
  所以深入生活常讲常新。
  二
  不过纪实摄影本来是靠“深入”吃饭的。
  所有的纪实摄影都是“行为艺术”。在记录对象行为的同时必须有自觉的主体行为。纪实摄影是叙述者在用镜头记录的方式建立起对“行为”的价值评判。
  在各艺术门类中,进入摄影的技术门槛是最低的,它不用“童子功”,不靠特殊的肢体或感官技能,也不必有多少年的专业训练积累。但优秀的纪实摄影确实是艺术创作,它的创作核心在于拍摄行为者的记录动机和能力。


  同样是视觉艺术,画家可能因为一幅作品而名扬天下,而摄影家至少需要拍摄一组完整的作品而为人关注,想想布列松在巴黎和北京街头,卡帕在西班牙战场,萨尔加多在巴西金矿,沙飞在晋察冀战地都莫不如此。经典瞬间是记录者对某种环境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捕捉;这种捕捉因为它的代表性而永恒。在这里,“深入”必须是一个为镜头记录印证了的“过程”,因为过程是瞬间重要性的依托,是行为唯一性的证明。有时候,“行为”的价值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比如街拍,其进入难度不大,但积累难度大。2016年6月去世的《纽约时报》记者坎宁汉在马路上做了50年街拍,他穿着蓝色夹克,骑着一辆红色自行车,挎一部老式尼康相机游荡在纽约57街和第五大道附近。他的摄影活动不但成为纽约的一道街景,记录了一个时代不断变化的社会,而且成为美国文化人类学的一部分。
  所以纪实摄影是一件“行为艺术”,说到底这“行为”就是深入和记录生活。
  对于王瑶的摄影,我多少有点熟悉;不仅是她在做摄影记者时图像中呈现出的异质和才华,还有不久前我陪同她到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采访时看到她工作的状态。及至读到她近两年的作品和相关文章,发现我们对纪实摄影的认识是相近和一致的。王瑶说“作为摄影者如何对待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民,其中自然包含着对人民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衡量着一个摄影人的基本价值观。生活需要热情,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敬畏。敬畏生活,敬畏人民,是摄影人的一个原点。”
  “敬畏生活、敬畏人民”才能够走入生活、走近人民。多数摄影家们本来就诞生于群众之中,因为属于人民、熟悉生活,再加上勤奋敬业,于是创作出优秀作品。因为作品被社会承认,逐步登堂入室。渐渐“著名”之后,许多摄影家继续往基层跑,往边疆跑,往生活第一线跑,好作品沿着他的行动轨迹延伸。不过也有的摄影家在庙堂上多了,浸入江湖就少了;泡办公室泡沙龙多了,跑基层刨土坷垃就少了。还有的渐渐地也去拍抽象、拍风光、拍现代……我声明绝无对抽象、风光、现代的鄙薄,问题是纪实摄影家们的根底在社会生活之中,往形式和技巧上走去之后,作品本身并没有新的升腾,进了扬短避长的胡同。
  此间王瑶的创作也值得关注。


  作为摄影家协会主席,这个“会”也算个“官场”,有上下左右的一干事情要伺候,在这把交椅上坐着,难免庶务缠身。泡官场是要有时间成本的,拍纪实也是要有时间成本的,这种冲突,常人意识不到。这么算起来,王瑶在过去一两年里从中原的河南、江苏、天津跑到新疆喀什、四川巴中……一路认真地拍下来。我见过她带着安全帽在造船厂一头钻进打磨工段,在黑黢黢的钢铁构件和呛人的空气里拍摄的情景,当时心里就想,这位年轻的“主席”采访作风还不错!看过她这期间在全国各地拍的片子,可以再加一句,这确是钻进生活以后的水准!
  比如那幅工人跪在机床边操作的特写,那张新疆农妇在家中回眸的一瞬,还有京剧一组中演员在后台勾脸的场景,在呈现出来的精彩瞬间背后,完全可以想到记录者深入生活、尊重和敬畏对象的心境。
  三
  深入生活才能有成就,具体怎么做呢?习近平的回答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地做人民的小学生……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千条、一万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生活中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所以有“忧患”。欢乐着“欢乐”不难,忧患着“忧患”不容易。关心民间疾苦,与人民呼吸俯仰一致才是大情怀,这种欢乐与共患难与共经常是纪实摄影的力量所在,是许多好作品的灵魂。   不但“身入”,而且“情入”。我很喜欢王瑶在四川农村和新疆伊犁集市上的一些捕捉,那是最淳朴真实的中国生活;还有那张残疾夫妇扶助着走路,孩子却跌倒在旁边的一瞬;那张清洁工母女挨在一起读书的背影;还有少林寺两个小和尚在门影中牵手蹦跳的快乐。王瑶曾经说过,“每当拍摄的美妙时刻,我的耳边总会响起与这个时刻同样美妙的音乐,每当这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物我相融的状态,彼时,甚至不是我在控制快门,而是相机本身,‘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是音乐的节奏,我知道,这份感动将会帮我开启三重门:相机的快门、作者的感情闸门和观者的心灵之门。啊,天呀,那是多么美妙的时刻!”这种拍摄体验十分有趣,不知道收藏黑胶唱片的大家王文澜在拍自行车或者“地平线”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旋律?罗中立画《父亲》时候不知道放没放秦腔?一种创作中的投入状态伴着艺术上的“通感”本身就是一种大情怀!我想不出来王瑶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脑子里的背景音乐是“命运”“悲怆”还是“欢乐颂”,《艺概》里刘熙载论过的“情动于衷而发乎外”就是这个意思!


  四
  光影是摄影的语言。每个有艺术抱负的摄影家都有自己对光影的追求。王瑶认为“对摄影而言,过程是把握三个要素:物象—意象—影像。物象是客观的,然而,在不同摄影者主观感受中并非相同。当摄影人的瞬间触觉透析出客观物象的内在特质,或生发出具有关联性的形象,物象即转化为意象;之后再由摄影主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转化为影像。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往往是刹那之间,甚至是千分之一秒。”
  王瑶的纪实摄影也有着鲜明的自我追求和风格,她的“物象到意象”的转化是形成个性的关键。在她新闻摄影时期,影像中就有一重朦胧的诗意,系统地读她的作品,可以感到构成其个性追求的一些特色。
  她偏爱弱光,喜欢在细腻的光影中表现主体。她与许多新闻记者出身的摄影家一样喜欢“瞬间”(比如有一张在新疆拍的羊从运输车上蹿出),但她不去“抢”,她的“瞬间”在时值上比别人要“慢”。在构图上她时常在中心主题之外纳入画面上的第二主体,并使之成为画面丰富和不确定性的动力。她在拍摄中对“影”而且是“剪影”有特殊的敏感,在画面中作为第二主体出现时,使纪实的情境多了一重意蕴。女性摄影家的作品中经常会有某种温婉的意蕴,这也是王瑶作品经常蒙着的一重诗意的基调。
  我写上述文字的时候,脑海里是有画面的,我想编辑会把那几幅选登上来:在四川,一面大镜子折射出店铺对面的街景,生活情境浓郁而且凹凸。类似的情景还有在天津某个柜台,这回竟然是水中的倒影;在新疆,那户人家的窗棂外,那两个女子的影子多么妩媚;还有一个男孩蹦跳于云山之上,那真是令人心悸的一跳……


  显然,王瑶的影像追求远没有完成,她还会继续向生活的深处走。她说,原以为在光影意象和结构分割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的样式和风格,“可是有一天,当我看到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在《利物浦印象》中通过朦胧传达意象、当我看到弗里德克·H·伊文思(Frederick H. Evans)用廊柱和楼梯对画面进行分割时、当我看到欧文·布鲁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那张运用光的折射而使影像变形的《看起来新鲜的》照片时,我沮丧到了何种地步!”这就是了!
其他文献
在不久前举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上,一个名为《梦幻的翅膀》摄影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展览由来自法国、西班牙、瑞士、德国、波兰、芬兰的八位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组成,这些作品基本上代表着目前欧洲摄影的大体状况与走向。  身为德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的欧洲著名策展人露丝· 艾科恩(Ruth Eichhorn)亲手把这个展览带到了北京。在北京世纪坛的展厅里,这位安静的德国老大姐娓娓而谈。她认为:摄影艺术是一个永恒
期刊
时间:2016.11.19-12.9  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本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以“无乐不作”为主题,将焦点对准商品化时代的人们浸没在消费行为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法国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馆长弗朗索·萨瓦尔(Fran·ois Cheval)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担任联合总策展人。年展期间,新近完工的连州国际摄影博物馆举行了落成揭幕仪式。  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时
期刊
作为专职体育摄影师,魏征显然要比许多同行活跃得多——在体育赛场边,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外,他也尝试一些“自选动作”,并因此在国内外拿了不少摄影奖项。不过,也有人对魏征的“自选动作”提出了质疑,他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咱们先从这张慢门照片(左侧图)谈起,你为何要用这种艺术手法?  这张图片拍摄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举重项目的决赛现场,即将夺冠的伊朗选手上场时,观众席上的伊朗观众已经开始挥舞
期刊
巴黎是一个很难描述的城市。  ─北岛《午夜之门》  生活在巴黎的人的确不容易理解,一方面他们可以享受一顿两个半小时的漫长午餐,说这是一种生活的沉淀;另一方面他们说话的速度却可以很快,根本就是脑筋和舌头在竞赛,把你的听觉弄得筋疲力竭,然后,留下的是一大堆杂乱无章如天马行空的思绪,不知如何才能整理清楚。  认识帕斯卡尔·贝雷 (Pascal Peyret) 的作品是在2015年的冬天,那时候正在为中国
期刊
开门不见山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
期刊
李晏说,他是那种吃饭只认一家饭馆,买东西总在一个商店的人。很多人如此,但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把这种执著劲儿发挥到了极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爱上戏剧,无意间拿起相机记录了舞台上下的种种。起初只是为保存资料,类似集邮一样的收藏癖,慢慢地,他越拍越多,越拍越放不下。这一拍,就是30年。  大小剧场,中外戏剧,你总能见到他端着相机出入的身影。有时排练也拍,正式演出也拍,第二轮、第三
期刊
作为镜头生产商,适马公司也提供一种采用Foveon X3影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2016年2月,适马公司发布了SD Quattro和SD Quattro H两款无反相机,前者采用了APS-C画幅的影像传感器,尺寸为23.5×15.5mm;后者则采用了APS-H画幅影像传感器,尺寸为26.6×17.9mm。目前,适马SD Quattro已经上市,而画幅更大的适马SD Quattro H则要等到今年年底
期刊
内在化的瞬间  王瑶作品覆盖的范围有非常大的跨度,从地理区域与作品内容两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其拍摄足迹在国内从京津门户的渤海之滨,延伸到江南城镇,再回溯到长江上游的大巴山区,最后落脚在南疆的帕米尔高原,构成一条漫长的弧形线。国外则是当今世界上的几个热点国家,其中有美国的街头即景、俄罗斯的天空原野、蒙面纱的伊朗女性和以色列青年等。的确,地理学的诱惑往往有助于摄影家去寻觅一种地域的精神氛围,尝试用图像来
期刊
“那儿有另一个世界,而这就是那个世界。”  这是出现在丹麦摄影师科尔德·赫尔莫-皮特森(Keld Helmer-Petersen)去世后最新出版的摄影书《黑光》(Blcak Light,2014)上引用的一句话,来源于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尔·艾吕雅(Paul Eluard)的一句诗。这是对皮特森的摄影生涯的概括:他潜心于自己的影像世界,坚持自己探索的方向,不管世界摄影的潮流如何变化。  科尔德·赫
期刊
获奖感言:  在需要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摄影给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从新的角度观察世界,抒发藏在心底的激情,更加理解了中国文化中贯穿的人与天地的相生相合关系。我现在有能力用摄影去表达我对我的国家的文化和山水的热爱,我觉得很幸运、很幸福。  金像奖评语:  利用胶片的颗粒性和线性涂布的特性,通过在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中的层次压缩,强调线性,形成笔的点、皴和勾勒感,并通过加大反差,形成墨的晕染感,在现代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