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经历就是模仿,是以模仿作为基础,将他人的表达与用字用词吸收后运用于自身的习作中,通过不断地摸索练习,最终在充分的阅读与借鉴后找到自己的风格。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积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中实施模仿教学,确保其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以理解为基础进行模仿
模仿主要是对优秀示范文本进行学习与借鉴,学生习作模仿的形式有很多种,可模仿教材中的某些优美节段,可模仿课外读物中的优秀作品。不但形式多样,且内容与文本也很丰富,内容包含事物、景色、人物等,文本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虽然模仿的素材、形式多种多样,但要保证模仿教学的成效必然需以理解作为模仿的前提条件。了解示范文本,对其中的要点有所掌握再展开模仿,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写作水平、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模仿也应遵循一定的过程,循序渐进,从浅到深,应以句读之惑的解决作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开端。教师应对模仿对象进行挑选,先让学生模仿行文轻快、言辞明亮、易于理解的句子,在学生能够熟练模仿句子后提升模仿的难度,让学生模仿段落。
以《猫》一文为例,这是老舍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鲜活的写出了猫的特点,精细独到的观察将这一小动物的形象写的丰富饱满。教师在实施模仿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对《猫》进行仔细认真的阅读,品味老舍是怎么描写猫的神态、动作和行为的,并适当的给予学生引导、提点,再让学生从句子开始模仿,接着再模仿段落,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学生在对示范文本中的巧妙之处有所体会后,模仿也会有目标、方向,教学也会更有效果。
二、在模仿中融入真情实感
模仿教学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蒙效果,但模仿与标准的写作模式存在差异。单一的以模仿进行写作,学生笔下类型相同的文章将毫无差别,千篇一律,不但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符合教学的原则与目标。习作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写作能力,而不是复制能力。因此,模仿教学不但需重视学生对范文的理解程度,也需注重其真情实感的融入。生搬硬套是教師在实施模仿教学时易犯的错误,学生学习时仅以契合要求作为学习任务,只是机械化的训练,写出无情感无新意死一般的句子,这样的模仿方式并无益处,时间一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均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写作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以《作家笔下的人》这一组课文学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范文进行观察,作家写人时有许多的角度,性格、外形、动作、事件等,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王熙凤的语言、外貌描写等,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从多个方面入手。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调动,假设一人物写作命题,写自己身边的人,由教师先说说自己幼年时写这一类命题时的经历,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所写之人不例外均是朋友、亲人,而这些人均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以此人作为写作对象必然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可对其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将情感融于笔下。
三、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
一味的模仿并不是模仿教学的目的,模仿教学只是一种引导、学习的方式,是学生个人写作风格形成之前的过渡阶段。模仿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不断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的不断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对于所处阶段不同的学生习作教学需有所区别,一方面应与其成长特点相结合,另一方面应将教学的侧重点突出。若学生为低年级,模仿教学则应简单一些,主要模仿词语、句子;若学生为中年级则可适当提升难度,主要模仿节段;若学生为高年级则主要模仿简短范文。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学生不断攀登更高的层级,应依据学生的情况对模仿难度进行调整。低年级可将句子字数适当增加;中年级可将段落范围适当拓展;高年级可增加精细段落模仿内容。通过模仿教学为学生建造习作学习的梯子,促使学生不断向上。以《假如没有灰尘》一课为例,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这一文章进行模仿时,应对命题进行更改,使之成为开放命题,假如没有……,让学生自行补充命题,并以最后一段作为重点模仿内容,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命题展开相关后果、原因等的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写作能力进行强化教学,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提升其习作能力。
人类知识与经验获取过程中模仿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模仿兴趣与能力较强是小学生的特点,对这一特点进行科学、充分的利用对于语文习作模仿教学非常有益,可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保证习作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李惠红,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第二小学教师。
一、以理解为基础进行模仿
模仿主要是对优秀示范文本进行学习与借鉴,学生习作模仿的形式有很多种,可模仿教材中的某些优美节段,可模仿课外读物中的优秀作品。不但形式多样,且内容与文本也很丰富,内容包含事物、景色、人物等,文本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虽然模仿的素材、形式多种多样,但要保证模仿教学的成效必然需以理解作为模仿的前提条件。了解示范文本,对其中的要点有所掌握再展开模仿,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写作水平、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模仿也应遵循一定的过程,循序渐进,从浅到深,应以句读之惑的解决作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开端。教师应对模仿对象进行挑选,先让学生模仿行文轻快、言辞明亮、易于理解的句子,在学生能够熟练模仿句子后提升模仿的难度,让学生模仿段落。
以《猫》一文为例,这是老舍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鲜活的写出了猫的特点,精细独到的观察将这一小动物的形象写的丰富饱满。教师在实施模仿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对《猫》进行仔细认真的阅读,品味老舍是怎么描写猫的神态、动作和行为的,并适当的给予学生引导、提点,再让学生从句子开始模仿,接着再模仿段落,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学生在对示范文本中的巧妙之处有所体会后,模仿也会有目标、方向,教学也会更有效果。
二、在模仿中融入真情实感
模仿教学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蒙效果,但模仿与标准的写作模式存在差异。单一的以模仿进行写作,学生笔下类型相同的文章将毫无差别,千篇一律,不但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符合教学的原则与目标。习作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写作能力,而不是复制能力。因此,模仿教学不但需重视学生对范文的理解程度,也需注重其真情实感的融入。生搬硬套是教師在实施模仿教学时易犯的错误,学生学习时仅以契合要求作为学习任务,只是机械化的训练,写出无情感无新意死一般的句子,这样的模仿方式并无益处,时间一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均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写作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以《作家笔下的人》这一组课文学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范文进行观察,作家写人时有许多的角度,性格、外形、动作、事件等,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王熙凤的语言、外貌描写等,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从多个方面入手。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调动,假设一人物写作命题,写自己身边的人,由教师先说说自己幼年时写这一类命题时的经历,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所写之人不例外均是朋友、亲人,而这些人均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以此人作为写作对象必然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可对其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将情感融于笔下。
三、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
一味的模仿并不是模仿教学的目的,模仿教学只是一种引导、学习的方式,是学生个人写作风格形成之前的过渡阶段。模仿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不断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的不断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对于所处阶段不同的学生习作教学需有所区别,一方面应与其成长特点相结合,另一方面应将教学的侧重点突出。若学生为低年级,模仿教学则应简单一些,主要模仿词语、句子;若学生为中年级则可适当提升难度,主要模仿节段;若学生为高年级则主要模仿简短范文。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学生不断攀登更高的层级,应依据学生的情况对模仿难度进行调整。低年级可将句子字数适当增加;中年级可将段落范围适当拓展;高年级可增加精细段落模仿内容。通过模仿教学为学生建造习作学习的梯子,促使学生不断向上。以《假如没有灰尘》一课为例,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这一文章进行模仿时,应对命题进行更改,使之成为开放命题,假如没有……,让学生自行补充命题,并以最后一段作为重点模仿内容,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命题展开相关后果、原因等的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写作能力进行强化教学,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提升其习作能力。
人类知识与经验获取过程中模仿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模仿兴趣与能力较强是小学生的特点,对这一特点进行科学、充分的利用对于语文习作模仿教学非常有益,可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保证习作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李惠红,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第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