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主题,对导致静脉采血发生溶血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静脉采血溶血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高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团队凝聚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采血;溶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是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1】其活动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改进【2】静脉采血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运送以及储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造成血红细胞破裂,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导致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3】血液标本在生化检验之前要检查标本是否发生溶血,方法是检测血清或血浆中蛋白是否超过300mg/l。【4】静脉采血发生溶血再次穿刺会造成患儿痛苦,家属难以接受,满意度降低。同时也增加我们科室、检验科、中央运输人员工作量,工作人员满意度也降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科开展以“减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是儿科,设有床位50张,护士20名,年龄20-49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16名。职称:护士8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4人。
2 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4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8名儿科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策划和组织品管圈活动;副护士长任圈长。全体圈员通过可行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评价主题,最后达成共识,确定“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2.2分析现状
活动初期,由圈员收集本科室2014年11月的静脉采血患儿共计280例,发生静脉溶血17例,其中由于采血工具选择不理想导致的溶血有8例,占47.06%。护士自身原因导致的溶血6例,占35.3%。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3例。占17.6%。
2.2 设定目标
针对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值,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将静脉采血下降到7例。设立理由:依据前述选题过程中圈能力得分为70%,根据品管圈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5】,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圈能力X改善重点)=17-(17X70%X82.35%)=7
2.3 分析原因
品管圈小组对调查结果汇总后运用头脑风暴法,依各自工作经验通过人、环境、工具、流程这四个方面分析的出影响静脉采血溶血的相关因素。①护士因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技术差、放置有标本的采血管不规范、采血量不够、经验不足等。②运输人员因素:培训不足,缺乏运送技巧、运输过程被震荡、放置血标本不规范等。③工具因素:选择注射器采血、采血管选择不恰当、采血管负压过大、采血管内有空气进入、采血针头过大过小等。④流程因素:整个采血过程时间过久、注入采血管顺序不当、压脉带扎的过久、在输液测肢体采血、消毒不当等。⑤环境因素:常温下放置过久、运输箱内环境杂乱等。
2.4 制定对策并实施
圈员针对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对策,然后评价对策的可行性、效益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对策。
2.4.1 针对采血工具选择不理想实施的措施:①规范化采血工具选择的培训。②根据小孩的血管大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留置针进行采血。③尽量避免使用注射器进行采血。④如果需多次采血,或者孩子的血管条件极差时,还是建议使用留置针进行采血。
2.4.2 针对护士原因导致的溶血实施的措施:①加强规范化采血操作的培训。②护理人员应苦练基本功,掌握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③尽量避免选择过细的静脉,更不能从输液管处抽血。④加强操作者的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4.3 针对运输人员导致的溶血采取的措施:①进行规范化标本运输的培训。②运输标本过程中应避免震荡,轻拿轻放。③标本收集盒内应保持整洁、有序。④必须使用标本放置架。⑤及时收取标本
2.5 效果评价
调查品管圈活动后静脉采血溶血率,比较品管圈前后静脉溶血率的情况。对圈员的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QC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由圈员以自评方式评分,每项每人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每项总分30分。活动前后分值进行对比。
2.6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3 效果
3.1 静脉采血溶血例数下降
3.2 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
圈员自评在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QC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4 讨论
4.1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采血溶血率
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采血溶血率(P<0.01)。表明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管理针对静脉采血溶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及原因分析,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4.2 品管圈活动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QCC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品管圈开展的过程中,圈员们畅所欲言,思考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激发。充分运用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甘特图、查检表等收集资料,用鱼骨图解析问题并制订计划,用图表法表达有形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品管圈理念融入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7):624-625
〔2〕 戴莉敏,方英,俞力,等.品管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35-136
〔3〕 赵丽,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J〕.医学综述,2011,17(19):3031-3032.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主题,对导致静脉采血发生溶血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静脉采血溶血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高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团队凝聚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采血;溶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是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1】其活动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改进【2】静脉采血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运送以及储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造成血红细胞破裂,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导致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3】血液标本在生化检验之前要检查标本是否发生溶血,方法是检测血清或血浆中蛋白是否超过300mg/l。【4】静脉采血发生溶血再次穿刺会造成患儿痛苦,家属难以接受,满意度降低。同时也增加我们科室、检验科、中央运输人员工作量,工作人员满意度也降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科开展以“减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是儿科,设有床位50张,护士20名,年龄20-49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16名。职称:护士8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4人。
2 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4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8名儿科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策划和组织品管圈活动;副护士长任圈长。全体圈员通过可行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评价主题,最后达成共识,确定“降低静脉采血溶血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2.2分析现状
活动初期,由圈员收集本科室2014年11月的静脉采血患儿共计280例,发生静脉溶血17例,其中由于采血工具选择不理想导致的溶血有8例,占47.06%。护士自身原因导致的溶血6例,占35.3%。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3例。占17.6%。
2.2 设定目标
针对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值,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将静脉采血下降到7例。设立理由:依据前述选题过程中圈能力得分为70%,根据品管圈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5】,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圈能力X改善重点)=17-(17X70%X82.35%)=7
2.3 分析原因
品管圈小组对调查结果汇总后运用头脑风暴法,依各自工作经验通过人、环境、工具、流程这四个方面分析的出影响静脉采血溶血的相关因素。①护士因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技术差、放置有标本的采血管不规范、采血量不够、经验不足等。②运输人员因素:培训不足,缺乏运送技巧、运输过程被震荡、放置血标本不规范等。③工具因素:选择注射器采血、采血管选择不恰当、采血管负压过大、采血管内有空气进入、采血针头过大过小等。④流程因素:整个采血过程时间过久、注入采血管顺序不当、压脉带扎的过久、在输液测肢体采血、消毒不当等。⑤环境因素:常温下放置过久、运输箱内环境杂乱等。
2.4 制定对策并实施
圈员针对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对策,然后评价对策的可行性、效益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对策。
2.4.1 针对采血工具选择不理想实施的措施:①规范化采血工具选择的培训。②根据小孩的血管大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留置针进行采血。③尽量避免使用注射器进行采血。④如果需多次采血,或者孩子的血管条件极差时,还是建议使用留置针进行采血。
2.4.2 针对护士原因导致的溶血实施的措施:①加强规范化采血操作的培训。②护理人员应苦练基本功,掌握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③尽量避免选择过细的静脉,更不能从输液管处抽血。④加强操作者的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4.3 针对运输人员导致的溶血采取的措施:①进行规范化标本运输的培训。②运输标本过程中应避免震荡,轻拿轻放。③标本收集盒内应保持整洁、有序。④必须使用标本放置架。⑤及时收取标本
2.5 效果评价
调查品管圈活动后静脉采血溶血率,比较品管圈前后静脉溶血率的情况。对圈员的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QC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由圈员以自评方式评分,每项每人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每项总分30分。活动前后分值进行对比。
2.6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3 效果
3.1 静脉采血溶血例数下降
3.2 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
圈员自评在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QC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4 讨论
4.1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采血溶血率
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采血溶血率(P<0.01)。表明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管理针对静脉采血溶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及原因分析,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4.2 品管圈活动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QCC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品管圈开展的过程中,圈员们畅所欲言,思考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激发。充分运用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甘特图、查检表等收集资料,用鱼骨图解析问题并制订计划,用图表法表达有形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品管圈理念融入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7):624-625
〔2〕 戴莉敏,方英,俞力,等.品管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35-136
〔3〕 赵丽,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J〕.医学综述,2011,17(19):303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