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负责人的班主任,如果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的心理规律,洞察学生的心理,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就能科学治班,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对班级管理大有裨益。
关键词:心理效益;班级管理
一、运用共感,打开沟通之门
心理学理论中有个词叫“同理心”,也叫共情、共感。在师生沟通之时,如果老师能够运用同理心,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老师理解,由此产生信任感,愿意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谈话,那么老師就能深入学生内心,找到学生困惑的根源,并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前段时间,我们班的小瑞因一件小事与他人冲突,将对方桌椅掀翻在地,围观的同学纷纷指责他的行为,当时,他手捏拳头,整个人处于一种高度紧张戒备的状态。我得知情况后,将他找来。
下面就是我们的对话:
我:今天你和小雨吵架了,你能跟我具体的说说吗?
瑞(气呼呼的):小雨在我的纸上乱画,我很生气,就把他桌子给掀翻了。
我:嗯,他在你的纸上乱画,你很生气。
瑞:是的,那张纸是美术老师奖励给画的好的同学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哦。我明白了,这张纸对于你来说,不是一张普通的纸,他更代表着你的荣誉,是这样的吗?
听了我的这句话,刚才还一直全身戒备,处于警惕状态的瑞突然就哭了起来。从事件的开始到现在,小瑞不被同学们理解的委屈和愤怒在我这里得到了接纳,我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等他宣泄自己的情绪。
哭了一段时间后,小瑞渐渐平静下来,他说:其实我把他桌子推翻在地上的时候,我就已经后悔了。我太冲动了。
我:其实可以有更好地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对吗?
瑞:嗯,我应该告诉他我很在乎这张纸,让他不要画。我错了,我会去向他道歉的。
人是情感性的动物,在孩子们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中,都是情绪在起作用,我们只要处理好他们的情绪,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像在这起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进行教育,我只做了一件事——共感。我站在小瑞的角度,理解那张纸对他的重要性,当我接纳这个孩子的委屈和愤怒后,他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此时,不再需要说教,孩子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行为并不正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我们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我们多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和情绪,并让学生觉得被理解和接纳,这样就能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巧用游戏,激发情感体验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過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四年级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就发现每次要分小组活动,总有几个孩子会落单,这些孩子低着头,很是落寞。我利用活动课带领他们做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学生围成圆圈站立,我站在圆圈中间,学生面向我。我随意选择一个数字,学生自由组成临时家庭。比如,我们班45个人,我选择7,就会有7名学生自动组成一个临时家庭。这样会出现3名学生没有临时家庭。在重复几次游戏后,我们开始讨论分享:①没有家的感受和被接纳后的感受。②在临时家庭中的感受。
孩子们在情境体验中以心换心感受到了“无家可归”的失落、孤单、痛苦,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萌生,育人于无形之中。此后,无论什么活动,不再有人孤单。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地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种效果是空洞的说教无法达到的,我在孩子们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也运用心理游戏进行了尝试,都比较成功。
三、积极关注,引导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已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站在积极的角度分析,关注学生的积极面,使学生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这就是“积极关注”。
运动会上,16×60即将开始,我们班在最里面的跑道,小立早早就钻到了树墙里。比赛开始了,小立从树墙里探出脑袋,大喊加油。这突然伸出的脑袋,猛然响起的声音将奔跑中的运动员吓了一大跳,导致接力棒都掉了,最终影响了成绩。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谴责小立。在同学们的指责下,小立整个人都蔫了,垂头丧气,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开了《我爱我班》主题班会,从他热爱班集体这一积极面入手,使同学们认识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即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次班会后,小立在大家的理解和接纳中再次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又开始积极主动地为班级服务了。
让我们换个方式,抛弃批评、丢掉责备,给学生机会、空间,给学生信心、尊重,以发展的眼光远远注视,以宽容之心默默接纳,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从而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这,就是“积极关注”。
班级管理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巧妙地使用心理效应,似雪落春泥般悄然入土,才能使教育对象有“感觉”,才能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益;班级管理
一、运用共感,打开沟通之门
心理学理论中有个词叫“同理心”,也叫共情、共感。在师生沟通之时,如果老师能够运用同理心,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老师理解,由此产生信任感,愿意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谈话,那么老師就能深入学生内心,找到学生困惑的根源,并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前段时间,我们班的小瑞因一件小事与他人冲突,将对方桌椅掀翻在地,围观的同学纷纷指责他的行为,当时,他手捏拳头,整个人处于一种高度紧张戒备的状态。我得知情况后,将他找来。
下面就是我们的对话:
我:今天你和小雨吵架了,你能跟我具体的说说吗?
瑞(气呼呼的):小雨在我的纸上乱画,我很生气,就把他桌子给掀翻了。
我:嗯,他在你的纸上乱画,你很生气。
瑞:是的,那张纸是美术老师奖励给画的好的同学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哦。我明白了,这张纸对于你来说,不是一张普通的纸,他更代表着你的荣誉,是这样的吗?
听了我的这句话,刚才还一直全身戒备,处于警惕状态的瑞突然就哭了起来。从事件的开始到现在,小瑞不被同学们理解的委屈和愤怒在我这里得到了接纳,我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等他宣泄自己的情绪。
哭了一段时间后,小瑞渐渐平静下来,他说:其实我把他桌子推翻在地上的时候,我就已经后悔了。我太冲动了。
我:其实可以有更好地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对吗?
瑞:嗯,我应该告诉他我很在乎这张纸,让他不要画。我错了,我会去向他道歉的。
人是情感性的动物,在孩子们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中,都是情绪在起作用,我们只要处理好他们的情绪,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像在这起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进行教育,我只做了一件事——共感。我站在小瑞的角度,理解那张纸对他的重要性,当我接纳这个孩子的委屈和愤怒后,他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此时,不再需要说教,孩子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行为并不正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我们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我们多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和情绪,并让学生觉得被理解和接纳,这样就能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巧用游戏,激发情感体验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過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四年级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就发现每次要分小组活动,总有几个孩子会落单,这些孩子低着头,很是落寞。我利用活动课带领他们做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学生围成圆圈站立,我站在圆圈中间,学生面向我。我随意选择一个数字,学生自由组成临时家庭。比如,我们班45个人,我选择7,就会有7名学生自动组成一个临时家庭。这样会出现3名学生没有临时家庭。在重复几次游戏后,我们开始讨论分享:①没有家的感受和被接纳后的感受。②在临时家庭中的感受。
孩子们在情境体验中以心换心感受到了“无家可归”的失落、孤单、痛苦,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萌生,育人于无形之中。此后,无论什么活动,不再有人孤单。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地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种效果是空洞的说教无法达到的,我在孩子们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也运用心理游戏进行了尝试,都比较成功。
三、积极关注,引导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已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站在积极的角度分析,关注学生的积极面,使学生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这就是“积极关注”。
运动会上,16×60即将开始,我们班在最里面的跑道,小立早早就钻到了树墙里。比赛开始了,小立从树墙里探出脑袋,大喊加油。这突然伸出的脑袋,猛然响起的声音将奔跑中的运动员吓了一大跳,导致接力棒都掉了,最终影响了成绩。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谴责小立。在同学们的指责下,小立整个人都蔫了,垂头丧气,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开了《我爱我班》主题班会,从他热爱班集体这一积极面入手,使同学们认识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即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次班会后,小立在大家的理解和接纳中再次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又开始积极主动地为班级服务了。
让我们换个方式,抛弃批评、丢掉责备,给学生机会、空间,给学生信心、尊重,以发展的眼光远远注视,以宽容之心默默接纳,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从而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这,就是“积极关注”。
班级管理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巧妙地使用心理效应,似雪落春泥般悄然入土,才能使教育对象有“感觉”,才能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