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探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浓缩就是精华”这是一句名言,而数学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教学计划,要懂得从繁化简的基础上传授知识,从而才能促进数学知识的熟练度。要想学生拥有数学知识明晰解答的能力,需要对其思维独立思考进行不断的训练,使其能够独立思考中辨析题目,也增强其逻辑思维分析的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数学的大部分内容是抽象的,而绘画观念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对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活生生的人才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培养文化宝库的关键,正如我们对学生所知道的。”由此,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替换教学概念,整合心得教学方式,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领略知识的新高点。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推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对其正确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思维模式。
  1小学数学计算的画图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旨“你送人予鱼,不如教会人家捕鱼的本领”。由此,要想教会学生利用画图解决数学问题,不如先教会学生如何画、选择画图来解决问题。
  1.1连线法
  例如:商店里有4种不同的面包,5条不同的牛奶,那么 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喝法呢?通过连线图,学生就能快速地解答出来,并归纳出计算方法:每种面包都有5种搭配,有4种不同面包就会有5个4,由此5×4=20(种)喝法。
  1.2表格法
  例如:有5位同学要进行拍肩膀游戏,两两拍肩膀一次,一共拍肩膀多少次?如果有7个人呢?9人呢?
  虽然这道题没什么难度,但其重复率太高了,难免会有数重或者遗漏的时候。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法,对其一一画出来。例如:图标中经过划分,已经可以清晰看出拍肩膀的次数,在进行计算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教师再对其引导规律,使学生在答案中在探索规律。
  从以上各例题中不难发现:数学学会画图解题可以把复杂变为简单,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
  2.1运用画图方法提升思维
  2.1.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小学时的心理年龄不够全面化,其认知能力需要塑造。然而塑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心理需要从“外化”向“内化”进行一个转变。而在画图解题时,学生必须先要懂得题目的问题,清晰数字,才能将文本形成图像,随即在图像中解题。然而这一系列的思考,通通是训练小学生思维的过程,也属于“外化”向“内化”的转变。
  2.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们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纯文字的内容注意力并不高,往往对图画的兴趣及注意力较高。因此,让学生先学会画画,才是关键。只有学生学会画画后,数学教师才能从其延伸至数学题中,潜移默化第向学生表达数学即画画,画画即数学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兴趣,还能培养其画图解题的好习惯。
  2.1.3教师做好示范与规范
  对学生画图解题的培养中,教师的言论、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因为教师在学生心里是楷模的对象,学习老师的行为一定不会错的心理暗示。由此,教师应多分享在画图中解题的乐趣及画图产生的趣味,使其产生好奇心。老师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对其指导数学画图的能力。
  2.2重视对解题策略的指导
  教师应注重学生画图解题中的指导,将画图的“隐性”的策略“显性化”。传统应用题解答中,教师往往注重于问题本身的解决,注重于形式的发生,而不在乎其解答策略的总结和归纳。由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画图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将“隐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显性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画图过程中总结其他数学知识。而针对于画图解题中的指导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读题:要求学生熟读题目 ,明确题目 中的条件和问题;②画图:启发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画出 相应的图形;③分析:在画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分析,思考先要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④解答:确定解题过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解决问题,完成解答。
  总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应用画图解答问题的同时,注重其过程的画图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应注重其不同阶段对画图策略的渗透、总结和整理。
  3结语
  数学作为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有限,无法表达数学的抽象化理解。由此,利用简单明了、直观的画图来展现数学抽象化的数字,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其他方式的凸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原始思维的培养。因此,能用画个圈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关于圆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徐艷英.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知网,2017,54(21):097-097.
  [2]郑秋英.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画图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4(1):00205-00205.
  [3]李月胜.经历探索过程,积累学习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84(8):51-54.
  [4]潘代松.让表达绽放色彩——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54(7):81-82.
其他文献
前言 随着生殖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不孕的诊治水平已大大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的生育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其中胚胎着床失败是问题的关键之一,而胚胎能否着床则要
摘 要:思维是启迪学生智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根本。学生的思维活跃就会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主动地探究知识规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教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易错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易错题;思维  《数学课堂标准》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MRI表现特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符合NPSLE诊断标准的病人52人,女性48人,男性4人,年龄9~62岁,平均30.31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英语科目中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实践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落后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要合理拆分教学任务,制定阶段性考试计划,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还要注重实施分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探究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学教育的研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抓好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倡导全面学习,是目前国家大力号召的几项问题。而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教育部对课堂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也对学前教育进行内容的丰富。在学前教育的新的发展时期,教育部加入了体育游戏环节,这一内容的交融,使得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是教育模式向前进的一大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笔者身处农村小学教学第一线,在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数学问题一是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二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家庭作业。  一、可操作性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到了哪些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怎样去开展化学教学实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明,一些关键性的结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重要性;初中化学  我曾在《初中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得打好基础。但是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搞好化学教学
前言 他汀类药物是近十几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它可完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阻止乙酰辅酶A合成甲羟戊